东门风有些懊恼,早知道就多买两份了,青年旅社有微波炉和专用碗,到时候热一下慢慢吃,别提多享受了。
至于现在……只能先去学习了。
东门风失落的在手机上记下明天的早餐日程,一边咬着鸡蛋灌饼,一边上台阶,人进图书馆的时候,鸡蛋灌饼已经被消灭干净了。
东门风希望黎秋月明天再来的时候,网上寻找黎秋月的群陷入了狂欢——有人爆料,摊主终于重新出摊了,有图为证!
征求了黎秋月同意,悄悄拍下照片的钟桐深藏功与名。
第185章
黎秋月做好了慢慢卖的准备,但好像老天都不让她在这边多呆,旁边的小摊解锁了胡辣汤搭配的隐藏吃法后,她这边的生意顿时从不温不火变成大排长队,里面甚至还混进去了旅游的,讨论这是不是昌南的当地特色饮食。
黎秋月叹了口气,想到那对叽叽喳喳的小姐妹就有点头疼,两人说明天来倒是无所谓,但她们从事的是自媒体行当啊,黎秋月可是见过广大网友凭指甲盖认人的,“白纸”的热度才刚刚过去,她不想再面对密密麻麻的食客了!
黎秋月叹着气去菜场选购食材,她不止摆摊一天,胡辣汤也不止一种,但就算每天一换,也有好些胡辣汤是做不住来的。
要是一锅一个口味,一天两锅都轮不完,一天三锅勉强可以,但她的体力条支撑不了,食客们没这个口福。
“别说了。”
钟桐听着黎秋月的小小烦恼,在电话的另一边面无表情。
“我也是食客,我听着很嫉妒。”
钟桐的幸运在于她知道黎秋月手上的胡辣汤做法不止四种,悲催也在于她知道不止四种,别人从头吃到尾能庆幸都尝过了滋味,她就算都尝过,却还知道其他的胡辣汤一样美味,但黎秋月不做,一方面竟然不知道是谁的不幸。
“所以你能把其他的胡辣汤给我做下吗,就一次。”
钟桐试图让黎秋月给她开后门——
北舞渡的胡辣汤是炖肉的,香味和辣味吃起来都软乎乎绵柔柔,肉一抿就化,滋味全在汤里;
城襄的胡辣汤麻多过辣味,酱红色的汤汁看上去像陈年的卤汁,没风的时候香味都能飘出二十多米;
封开的只有少许肉末,夹了花生软面筋,海带是粗粗的丝,味道全看勾芡的手艺:
……
钟桐一边听黎秋月描述一边馋的口水哗哗,连自己怎么多买几碗都想好了,结果黎秋月说这些她都没打算做,直接从根本上杀死了比赛,大喜大悲大起大落,钟桐还能弄点燕国地图已经很不容易。
要是黎秋月说不行,她真的会汪一声哭出来的!
“不打算做,这个要大锅才好吃,做着太麻烦了。”
钟桐楚楚可怜,黎秋月却是铁石心肠,她一天的体力条也就够处理一锅的食材,要是真的依了钟桐,那她后面两个星期都没得休息。
不行,坚决不行!
“我最近做了几条烟熏鲳鱼,打算过段时间随便凑桌菜,你要来吃吗?”
钟桐要是死缠烂打,黎秋月只会让她知道什么叫女心如铁,但钟桐在电话里闷不吭声,她的心又悄
悄软了下来,总觉得对方在另一边掉眼泪。
“好啊。”
黎秋月做了决定就不会改,胡辣汤已经是注定了吃不上,钟桐才不会错过蹭饭的机会——那可是黎秋月的手艺哎!
掉眼泪?
什么掉眼泪,她刚刚只是在想怎么蹭到黎秋月其他的吃食!
没有读心术的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黎秋月继续采购食材,然后在一家饭店门口停了下来。
做饭是不可能做饭的,这么一大锅汤熬下来,人已经累得只剩下拿筷子的力气了。
饭店并不小,因为新开也没到饭点,只有一桌客人在里面吃酒,长着圆脸的年轻服务员很热情的迎了上来,带着写菜板问黎秋月要吃什么。
直接配好的半成品菜一盘盘放在冰柜里,有看中的可以直接点,抬头是菜的照片价格名字组成的大菜单,前面还有块小白板,手写着密密麻麻的菜名和价格。
“一个青豆虾仁,一道辣椒炒肉,能做红烧排骨吗?”
做菜的师父隔着玻璃,下方有几十公分的间隔,做好的菜直接从里面推出来,有什么话弯腰脑袋一别就能传进去。
小菜馆怎么搭配都行,大酒店不能随意更换,但这家店的地理位置和面积都很微妙,正规却也不全是正规,门口还有个小老太太剥豌豆,黎秋月才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她真的很想吃排骨,现在也不怎么想吃芋头。
“我去问下。”
服务员眨眨眼睛,跑到玻璃板外弯腰低头,里面的师父是标准的白衣高帽,黎秋月只能看到他们动嘴,却不知道在说什么。
“可以,但是价钱要按照两份芋头排骨的来。”
跑回来的服务员有些紧张的开口,黎秋月毫不犹豫的点头——她三点钟就起来,小小的奢侈一把怎么啦!
“可以,都不要辣椒,豌豆要外面剥出来的,有什么推荐的汤吗?”
黎秋月象征性的问了一句,已经做好了点经典款式的雪梨肉饼汤的准备,结果小姑娘毫不犹豫的点头:
“两个钟头前到的刀鱼,现在还在池子里养着呢,做个丸子汤鲜的很。”
这可不是水库养的饲料鱼,是河里的野生鱼,比已经禁止捕捞的长江刀鱼也就差那么一筹,因为来源不稳定都没上菜谱,客人的缘和元缺了哪个都吃不着。
别看他们现在是新店,之前可是有名的老口碑,撑过三年疫情还扩张的那种,也就是她爸看多了小说,硬是跟爷爷分了家,搞了个隐姓埋名的骚操作,想要靠口碑攒起只属于自己的回头客。
要不是有亲属关系在,她爸又给她开出了六险二金,月薪八千,做五休二,加班三倍工资的待遇,她才不会回来当服务员。
打小就是家里的跑堂,她这双眼睛利着呢,别看黎秋月一身衣服不是值钱的牌子,刚剥出来的豌豆软糯清甜,辣椒炒肉是厨子的基本功,红烧排骨说明不差钱,这人八成是个肯在吃上花钱的老饕!
这不,又逮着条大鱼,伺候好了,就是她爹随机菜单的开门红!
“就按你说的来,再加个刀鱼的丸子汤。”
黎秋月眼睛一亮又一亮,一口应了下来,价钱比她想的要贵一点,但还在正常溢价范围内。
能点!
她这么努力的赚钱,不就是不委屈了自己的独生嘴吗,吃喝玩乐它在第一位,这钱用在恩格尔系数的增长上她心甘情愿!
鱼要现杀,辣椒要现切,菜上的并不快,但服务员地是个机灵的女孩子,除了标配的菊花茶和烫碗的电水壶,还上了四碟子小菜让黎秋月先吃。
不知怎的,服务员看黎秋月就觉得特别顺眼,虽然该赚的钱也不会少拿,却也会提供一些特别服务——这四小碟子是常来的老客才有的待遇,黎秋月头一回点了刀鱼也是排不上的。
“油汆果肉,油汆豆瓣,辣白菜,萝卜丝,别看不起眼,其实味道不差。”
服务员冲着黎秋月挤挤眼睛,黎秋月看着四个还没半个巴掌大的碟子有些想笑,这七扭八歪的一看就是家里的手艺,没准就是小姑娘趁人不注意偷偷拿的。
不过这沪市的方言是从哪里学的?
油汆是沪市的叫法,油汆果肉就是油炸花生米,豆瓣是油炸蚕豆,两道小菜是如出一辙的酥且脆,吃着只有香没有腻。
辣白菜明显是棒子的手法,吃着倒是温和细腻,没有那种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辣度,说起来也有点好笑,种花发明了泡菜传到棒子,棒子学了偷工减料的又传回中国,然后改良成跟传播出去之前并不相通,却更能让人接受的味道。
奇奇怪怪的文化交流。
萝卜丝的滋味要差一点,但能吃出来是现切的,上面的辣椒油倒蛮不错,黎秋月想买点回去炒菜,或者在馄饨出锅的时候点几下,香的嘞!
悄摸摸溜回后厨的服务员刚好撞上自家老头发火:
“我泡菜呢?”
“刚炸的花生米又被哪个馋嘴的下酒了?”
“切好的萝卜丝呢?我要炸萝卜糕的!”
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但连师父的下酒菜都端走就有点过分了,主厨气的脸红,又看到最憨的徒弟在角落笑,顿时心头火起:
“你没事干是吧,刚好来了块牛肉,你给我把牛肉丸打出来!”
手打牛肉丸是潮汕的做法,双手用铁棍将牛肉捶打万把下,出来的肉丸比乒乓球还弹,虽然这个菜是提成最高的,再健壮的厨子来上这么一遭手都得酸痛几天,在厨房也算得上惩罚。
憨徒弟一脸懵的抬头,因为长得太好看,本来傻气的表情也别有一番滋味,他下意识的抬头看向服务员,就看到自家的大小姐摇头又摆手……
好的,他明白了。
主厨见憨徒弟应的利落,转头看向自家脸红的宝贝闺女,好容易小下去的火气又冒了出来,他就想不明白了,自家优雅大方乖巧懂事活泼明媚……的女儿,怎么就看上了这个憨子。
这憨子除了脸长得好了点,性子宽厚点,厨艺出色点,嘴巴甜了点,时不时会制造小惊喜了点,肯为女儿花钱了点,愿意入赘了点,还有哪里好!
黎秋月并不知道后厨发生的小小风波,四个碟子吃到一半,青豆炒肉就上来了,碧生生好看的很,配上若隐若现的虾仁,一下勾起了黎秋月的食欲。
第186章
豌豆是好看的青翠,入口能直接抿开,细碎的蒜蓉粘在每一颗豆子上,没有压过豆子的清甜,反倒多出一股蒜香。
虾仁只有一元硬币大,却都被抽了虾线,入口比豆腐还软嫩,却又带着点弹牙的口感,豌豆汁水沾上的鲜味配着虾肉本身的甜,让黎秋月有点后悔自己没有让服务员单加一份虾仁。
吃不够,根本吃不够!
黎秋月吃掉最后一个虾仁,辣椒炒肉也上来了,被炒成深绿色的辣椒里面带着薄薄的五花肉,提鲜的豆蔻光明正大的放在里面,被煸掉了油的肉没有变硬,口感一如既往,吃着却并不算油。
吃了两块肉,黎秋月又去夹辣椒,这个辣椒比灯笼椒的味道重,但不怎么沾菜,所有的滋味都留在自身,有人专门拿它炒红辣椒,取个“绝代双椒”的菜名,把素菜卖出肉价。
没有豌豆虾仁的手艺好,但也能下饭。
黎秋月慢慢的嚼着肉,在心里评价,然后打开旁边的小电饭煲打饭。
昌南这边的米饭,小馆子一般是直接收了人头费,然后放个超大电饭煲,有要吃的随便加;而多数饭馆的米饭都是按碗和按份卖。
按碗卖,就是服务员给你端过来,饭点的碗平平的一小碗,吃几碗收几碗的钱;按份卖,就是直接给你端个小电饭煲过来,自己吃多收盛多少,也有店家不用电饭煲,而是用盆/桶/海碗盛过来。
有些讲究的店,还会分大米,装着普通大米的电饭煲是一个价,五常大米的饭是另外一个价,一排小电饭煲就摆在那里,想要哪个
直接伸手挑。
辣椒炒肉吃到一半,红烧排骨终于姗姗来迟,店家还贴心的给了个加热装置,不是寻常的小炉酒精灯,而是底下放一小节蜡烛,就是市场上寻常的白蜡,没有多少火力,刚好够给排骨保温。
说实话,从块状酒精到卡式炉,黎秋月还真是头一次见到用蜡烛的!
但是很美味。
这家饭店似乎酷爱用蒜,红烧排骨都快做成蒜香的了,但神奇的点就在于蒜在占了菜量三成的情况下,排骨没沾染到一丁点蒜味,浓油酱赤鲜香无比,精排的美貌程度能够直接出片!
好吃!
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