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当县令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56 KB   上传时间:2025-04-29 19:47:29

  如今的户籍清查不算严格。

  特别是这种边关小城,对户籍并不算严,要是有亲戚投奔,多住个几年就能报到官府,登上名册。

  问题是,一两户,十来户还好。

  要是人多的话,那就不对劲了。

  对本地来说,若这些百姓都是良民,那是好事。

  但对被迁徙的地方来讲,就是大大的问题。

  人口流失,百姓迁走。

  带来的自然是户数少了,税收少了,田地没人种了。

  久而久之,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安丘县能吸引其他人过来定居,这并不奇怪,怪就怪逮着沾桥县一个地方的人吸。

  逮着一个羊薅毛,那可不就要薅秃了。

  纪楚心道,天地良心。

  他每次都只拔上面,还有大户们的羊毛。

  从不对隔壁下手啊。

  那王县令只在信里说,因招工的事,导致他们田地没人种。

  没敢直接讲百姓直接迁居,既丢人,也是怕上面怪罪,所以只能无能狂怒,让人来找麻烦。

  但此事捅出去,纪楚肯定要被问罪。

  所以他让范县丞谢主簿立刻去查。

  还有就是,没有登记在册的百姓就是浮民,也就是黑户。

  黑户犯罪很难查到。

  黑户被戕害,更难发觉。

  一个有户籍的人被杀被伤,还能来官府报案,明正典刑。

  黑户被伤被杀,或者被藏起来,根本无人发现。

  无论哪方面来看,这都是潜在的危险。

  知道利害关系后,范县丞两人迅速出发,一个查名册,一个查人口。

  还真让他们发现问题。

  其他各村零零散散有亲戚过来投靠,还在正常范围内。

  大户各家招工也有登记,虽说有些短工已变长工,也算正常。

  唯独一个叫周韩村的,原本村里有三百零二户人家,是安丘县一镇五村里人口最少的。

  现在随便一查,竟然多出一百多户人来。

  甚至有农户还道:“我表叔他家就在路上,也是周韩村的人。”

  好好好,都是对吧。

  那户籍呢?

  “之前忘记登记了,差爷您知道,咱们这户籍并不严密。没看我们都是一个姓氏吗。”

  他家的房屋呢?祖宅呢?

  “我们两家挤在一起的,当然有点不够住,割完麦子就起新房。”

  三百零二户的村子。

  不到几个月时间,直接变成四百二十九户。

  要不是他们连着做了两年的扶济,还真要信了。

  毕竟经过两年的扶济,一年的见面田税,本地百姓哪有衣不蔽体的人?

  更没有冻疮如此严重,以至于已经到四月份,那脸上手上耳朵上的伤痕依旧还在。

  再看看骨瘦如柴的娃娃,本地的娃娃们没那么瘦的。

  见范县丞扶额争论,赶来的纪楚从荷包默默掏出几颗蜂蜜糖。

  这还是娘子回来之后给他的,正好派上用场。

  蜂蜜糖一出现,别说那些孩子们了,就连新添的一百一十七户家的大人,都眼冒金光。

  反观本地小孩明显不馋的。

  这已经不用多说了。

  周韩村的村长走出来,韩村长不过五十岁,他虽紧张,却也不想后退,此刻咬着牙道:“纪大人,这真是我们家亲戚。”

  “本村名为周韩村,以周家,韩家两姓为主,黑户一百一十七家也是这两个姓氏,都有亲缘关系。”

  在这点上,韩村长肯定不会撒谎。

  安丘县的周韩村跟沾桥县的周家村一脉同支,从祖上就有的亲戚,一直到现在也有走动。

  之前沾桥县还好的时候,那边亲戚接济过周韩村的人。

  现在两者近况不同,后者自然会帮着前者。

  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亲戚。

  就算是亲戚,那些人也是沾桥县的人啊。

  而且这也不是接济,是直接把人接到家里了。

  纪楚听范县丞的人禀报其中隐情,心里难免触动。

  虽说已经是远亲,但当年隔壁县的周家村愿意帮周韩村的远亲,不仅是有血缘,更有恩情。

  这么看来,怪不得本地人愿意接纳他们。

  纪楚抬眼看过去,一双双期盼的目光盯着他。

  一边是丰衣足食的本地人,一边是骨瘦如柴的隔壁县的人。

  纪楚稍稍叹气,开口道:“先登记名册,不能乱走动,不能借机生事,不得以黑户之名,欺负他们。”

  先登记吧,大家不要闹事,不要乱走。

  其他人也不能欺负他们没有户口。

  剩下再商量。

  韩村长见此,赶紧请纪县令去他家吃茶。

  农家的茶叶虽一般,却也是他能拿出最好的了。

  这个五十岁的干瘦小老头对上年轻的县令,颇有些不自然。

  那边统计名册,纪楚也就坐下了。

  再听外面报着姓名,纪楚问道:“粮食还够吃吗。”

  “够够,去年都有余粮,也有些余钱,各家省省,是够的。”韩村长赶紧道,“他们还能出去做短工,而且这不马上要收夏粮了。”

  正说着,就听门外传来哭声,竟是登记的一户人家死死抱着儿女,不肯撒手,也不肯把孩子名字放上去。

  外面乱作一团,这户人家只好被带到县令面前。

  纪楚看向一家六口。

  年迈的长辈,骨瘦如柴的夫妇两个,下面还有残疾的儿子,跟一对两岁大的龙凤胎孩子。

  “为何不登记?”纪楚让他们坐下说话,语气温和,丝毫不像对沾桥县差役那般。

  这周家六口跪下先要磕头,侄儿纪振手脚麻利,赶紧把人扶起来。

  振儿是哑巴,平时存在感很弱,但动作是很快的。

  周家残疾儿子看了看县令身边的随从,头埋得更深。

  周家汉子颇有些难以启齿的感觉,还是韩村长把事情原委说出来。

  “这一百多户人家,其中一半是来求活路,另一半是躲债。”

  躲债?

  纪楚继续听下去。

  原来这周家村的人,多欠下银钱,家中田地卖了也还不完。

  所以大家要么去大户人家当佃户,要么卖身去主家做事。

  这两个选择,最终目的都是失去自由身。

  眼前这家也是如此。

  他家长子开荒的时候,左腿被隔壁大户家的疯牛踩断,花费不少银钱也没治好。

  出了这事,自然要状告大户,可没人敢做证是大户家的牛所踩。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证,大户的管家又说:“我家牛为何发疯,还不是他在旁边挡路了,他要是不站在那,怎么会踩他,却不踩旁人?”

  “要说这周家,还要赔偿我主家的牛钱呢!”

  好一番巧舌如簧,那衙门竟然还真的这样判了。

  绝望之际,周家夫妇想要硬拼,告到州城去。

  可他们却被村里另一家大户安抚住,说是官官相护,你们去了也没办法,不如我借你们一些银子,先给孩子治伤要紧。

  这家的温情脉脉,有理有据,让周家有了些希望,千恩万谢去给孩子治腿。

  可没过多久,就传来这两家大户结亲的消息。

  周家人觉得不对劲。

  果然,后来的那家大户上门要钱,所要的利息更是可怕,当初让周家夫妇签的合约他们是做过手脚的。

  不管是利息还是还款时间,跟商议的天差地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7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4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当县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