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元月月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3 KB   上传时间:2025-04-26 18:04:55

  苏笑笑怀疑她看热闹看忘了时间:“双姐,我出门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往南去,出啥事了?”

  “你也看见了?”吴双跟找到盟友似的,身体前倾,跟地下党接头似的。

  苏笑笑摇头:“团团想喝豆奶粉,我赶着去供销社就没看。”

  柜员闲着没事凑过来:“什么事啊?你跟没见过一样。”

  吴双:“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卫生室的郑医生跟她丈夫打起来了。”

  柜员是岛上的人,岛上卫生室的人她都认识:“不是说两口子感情挺好?她丈夫还是老师,脾气好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他俩打什么?”

  吴双颇为可惜地说:“不清楚。问因为什么,两口子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一样。我猜跟高老师的出身有关。他家以前有几条渔船,搁外面算是富农。听说以前还是郑医生上赶着追的他。俩人结婚两三年赶上大革命,高老师虽然没遭罪,可郑医生总觉着低人一头。以前去给我家老小拿药,我听郑医生抱怨过她命苦。可能也在家抱怨过,高老师听烦了,今天她又说,两人就打起来。”

  苏笑笑乐了:“这话说的,觉着委屈可以离婚啊。又没人拦着她。”

  柜员微微摇头:“苏姐您刚来不知道,高老师也是岛上的,跟郑医生的姐还是邻居。听说当年就是她姐牵的线。这要是离了,不光被人说只能共富贵,她姐也没脸再见老邻居。”

  苏笑笑:“那就好好过啊。”

  吴双点头:“我也这么劝过。可她觉着我不懂她心里的苦。再苦能有我以前苦啊。我小时候别说吃不上穿不上,能不能活到明天都得看天意。”

  苏笑笑算算她的年龄,她小时候正赶上鬼子在中原的几年,“郑医生是不是比你小?”

  吴双想想:“好像跟你家张团长同岁,四二年生的。”

  苏笑笑:“那从她记事起就没见过小鬼子?稍大几岁内战也结束了,算是没有经历过战乱?”

  吴双:“对!所以才认为我不能理解她的苦。”

  柜员道:“你要是跟她提以前,她兴许还说,还不如打仗牺牲了呢。”

  吴双:“也许吧。不过不是我咒她,她再这么埋怨下去,高老师跟她过不长。”

  柜员不这样认为,离了她谁还敢嫁给高老师啊。

  吴双见她这样,问:“不信?我家老大说过,高老师上课就好好上课,从不乱说别的。他这样的老师离了渔民出身的郑医生也没人敢作践他。否则宋老师第一个不同意。”

  苏笑笑很好奇:“宋老师什么来头?”

  吴双:“宋老师出身好,根正苗红啊。关键人家是整个学校唯一一个大学生,那些首长都指望她教好孙子孙女。宋老师气得不想上课,首长能放过闹事的人?”

  苏笑笑懂了。

  吴双道:“好比你,你向首长反映问题,首长能听进去。要是我去,首长肯定说我,名字都不会写,事还不少。哪凉快哪待着去!”

  刚刚从厕所出来的另一个柜员乐了:“你还知道啊?”

  吴双回头看去,一看是邮局主任,就把反驳的话咽回去,“所以我从不去首长跟前找不自在。”

  苏笑笑有一事好奇:“听双姐的意思郑医生娘家不如高老师家有钱,那她父母还有钱送她读书?”

  吴双:“这事说来话长……”

  建国初期上面号召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重视扫盲工作。可是那个时候识字的人不多,一个村几百人,能当老师的屈指可数。岛上一个渔村没有十个识字的,可以教书且愿意的只有一两个。

  这一两个也得吃饭生活,所以干了一段时间就因为打鱼农活耽搁下来。上面发现成效甚微就号召知青下乡。那个时候全是自愿。当年有个很有名的豫剧《朝阳沟》讲的就是城里姑娘自愿下乡的故事。

  虽然翁洲岛偏僻,交通不便,也有知青愿意来。几个知青到这里把学校弄起来,待了两三年返城后又来几个,断断续续有七八年,郑医生因此从小学上到中学。

  郑医生跟高老师结婚后,

  高老师的父亲把她安排进卫生室。卫生室有个高家亲戚,悉心教导她几年,那个亲戚的子女都在市里上班,他退休后没人接班,就叫郑医生接班。

  郑医生不敢离婚也是因为没有高家就没有她的今天。

  吴双说完这些,又忍不住说:“人就是不知足。她也不想想不是高家有钱有人脉,她去小学当一年级老师人家都不要。”

  苏笑笑就想附和两句,余光瞥到有人进来,她立刻转身招呼:“同志,请进!寄信还是来拿包裹?”

  来人是位女同志,看起来比苏笑笑大四五岁,进来后露出腼腆的笑容,到柜台旁边,轻声问:“听说现在邮局代写信?”

  苏笑笑愣了一瞬,心说她这么年轻也不识字吗?注意到她很不好意思,就直接说:“是呀。您是要给家里写信?”

  来人点点头,小声问:“一封信多少钱啊?”

  “啊?不用钱。也不是,信封和邮票要钱。信纸不用。”苏笑笑从抽屉里一沓办公用纸,“用这种纸写,不是专门的信纸,行吗?”

  女同志连连点头。

  苏笑笑:“那是现在写,还是改天?”

  女同志往左右看看,不确定地问:“现在可以吗?”

  “可以啊。”苏笑笑找出钢笔,“正好这会儿没什么人。”

  “妈妈!”

  苏笑笑吓一跳,扭头吼:“苏团团!”

  团团吓得打个哆嗦。

  吴双担心小孩吓哭,赶忙抱起他:“不怕,不怕。团团,妈妈在跟阿姨说话,你大声喊她,妈妈吓一跳。以后不许这样了啊。”

  团团乖乖点头。

  苏笑笑叹了一口气,伸出手:“咋了?”

  吴双把团团递过去。小孩到妈妈怀里就搂住她的脖子:“妈妈不生气好不好?”

  “你没看到妈妈在工作?”

  团团没看到,同时想到妈妈不许他大喊大叫,他心虚:“妈妈,我渴了。”

  苏笑笑把他放地上,把缸子给他:“尝尝凉不凉。”

  团团喝一口:“不凉。”

  “你慢慢喝。妈妈要工作了啊。”

  团团点点头,吴双冲团团招招手,团团到她身边,靠着她的腿,小口喝着豆奶,边看妈妈帮人写信。

  写好后苏笑笑又念一遍,确定无误,对方掏钱买信封和邮票。苏笑笑盖上邮戳就和昨天下午收到的信放一起,等岛外的邮递员进来拿走。

  女同志走后,又来两个,上午便没人了。

  苏笑笑顿时觉着工作过于清闲,于是把苏团团抱怀里给他读报。

  傍晚到家,苏笑笑又泡半杯豆奶粉让团团喝点垫垫,她和面炸吴双教她的麻叶。

  刚把面皮切好,还没下锅炸,张怀民就回来了。苏笑笑不禁问:“不是说晚上不回来了吗?”

  张怀民:“我说昨晚不是今晚。”

  “你不是主抓训练吗?”

  张怀民点头:“早上起早点跑步过去不耽误训练。又炸东西?”

  “团团说我之前炸的不香。”苏笑笑指着橱柜,“报纸包着的就是。你吃点垫垫。”

  张怀民洗洗手,拿出一把馓子:“不是很香吗?”

  坐在一旁小马扎上喝豆奶粉的小孩摇摇头:“不香!”

  张怀民:“好东西吃多了。”

  “就不香!”小孩大声说。

  苏笑笑看过来:“团团,妈妈说过什么?有话好好说,不许大吼大叫!”

  团团小声嘀咕:“就不香啊。”

  张怀民戳一下儿子的脑门:“幸好咱家就你一个。要像钟团长家——”

  苏笑笑赶忙打断:“可别提钟团长。他就是在钟团长家吃到更香的才嫌弃我做的不好吃。”

  张怀宇诧异:“宋老师还有这手艺?”

  “刘师长的爱人帮着做的。”苏笑笑瞥一眼儿子,“还在人家喝了牛奶。你倒是越来越不怕生了啊。”

  团团听得一知半解,直觉不是什么好话,干脆当没听见。

  虽然家里不缺油,苏笑笑也没干炸太多,担心一周不吃全潮的没法吃,所以半个小时就炸好。

  油倒出来,苏笑笑就着油锅煮点面,一家人吃过饭就洗洗上楼。

  苏团团倒是想出去玩一会儿,可吃饭晚,饭后七点多了,苏笑笑担心张怀民睡太晚明天起不来,就说自己冷,想睡觉。

  苏团团担心妈妈让他一个人睡,满心不愿意也不敢闹。

  到床上苏团团就躺中间,让妈妈睡外面,让他爹去隔壁。

  张怀民把孩子抱到最外面,他挨着苏笑笑睡中间。苏团团气得掀开被子,都别睡!

  苏笑笑冻得哆嗦:“张怀民,他幼稚你也幼稚?”

  

第26章 团团上学哪有你这么养孩子的。

  张怀民把儿子塞他和苏笑笑中间:“满意了?”

  苏团团很满意,扭头背对着他,送他一个臭屁!

  张怀民朝儿子屁股上一巴掌。

  团团可怜巴巴地喊:“妈妈……”抓住苏笑笑的衣服,一脸害怕需要妈妈保护的样子。

  张怀民目瞪口呆,这儿子成精了啊。

  苏笑笑把小孩搂怀里:“我们不理他,我们睡觉啊。”

  可是苏团团不困啊。

  苏笑笑就给张怀民使个眼色,张怀民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书桌上有一沓报纸,很是奇怪,报纸上有什么?他满腹疑惑递给苏笑笑。苏笑笑单手搂着孩子,另一只手摊开报纸:“不困啊?那陪妈妈看报。”

  “好啊。”苏团团宁愿看无聊的报纸也不要让爸爸靠近妈妈。

  可报纸对他而言太无趣,十多分钟,小孩进入梦乡。

  张怀民让苏笑笑把他放最里边。

  里边靠墙,苏笑笑担心小孩着凉,在里边塞一条薄被子才把团团移过去。

  张怀民看着儿子天真的睡颜不禁说:“还是现在这样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8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2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