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墨染民国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决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下载积分: 金币   上传时间:2025-03-14 20:10:20

  一个星期后,桑景云迎来了清明节,《一个士兵》这部小说,也已经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月。

  在桑景云上辈子,她自幼生活的村子里的人对过清明很重视,但她对这个节日无感。

  她穿越前,甚至已经有几年没去给家里过世的长辈上坟。

  她小时候,她父母为了做生意常年不回家,清明节也都在外面过,并不回家祭拜家里长辈。

  她长大后,自然有样学样。

  但这是民国,人们对过清明这事儿,还是很重视的。

  桑钱氏这段时间,时常说起从前。

  早些年,桑元善身体没那么差的时候,他们一家会在清明前后抽空去嘉兴,祭拜桑元善的父母和其他亲人。

  阿兰就是他们某次去祭拜的时候,从嘉兴带来的。

  桑景云这身体的原主年幼时,也跟着去过嘉兴,这样的惯例,一直到近几年才结束。

  一来桑元善八十来岁,身体实在吃不消,二来桑家的情况不好,也就没有了这个心思。

  今年,他们家虽然有了点钱,但缓过来没多久,自然不会想着要去嘉兴。

  他们只打算在清明的前一天去上海县城,祭拜桑元善、桑元善的原配,以及陆盈的父母。

  桑元善搬到上海后,曾在郊区买了一块不到半亩的地,当做桑家子孙后代的墓地。

  因为这块地很小,旁边都是坟地,不值钱,因此即便之前桑家落魄了,也没有将之卖掉。

  他们家扫墓,都是在清明前一天。

  而各种准备工作,再往前一天,就已经开始。

  今年的清明节,是在公历4月5日。

  4月3日这天下午,桑钱氏带着阿兰和桑学文做了很多粽子,又做了很多糯米团子。

  糯米团子当天下午就上锅蒸熟,而粽子等到晚饭后才下锅煮。

  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了一段时间,然后将没燃尽的木头留在灶膛里,就能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粽子已经煮透。

  桑家做的都是肉粽,足足有一大锅,不过他们人多,吃上两天,再送谭峥泓几个,也就没有了。

  4日一大早,谭峥泓就来了桑家,还带来很多包好的虾仁馄饨。

  因此,今天的早餐,吃的是肉粽和馄饨。

  粽子里包的五花肉里的肥肉已经被煮化,吃着一点不油腻,吃一口粽子,吃点馄饨,味道那叫一个好。

  桑景云吃了一个粽子一碗馄饨就饱了,谭峥泓和桑景英,却都吃了两个粽子。

  吃的最少的是陆盈和桑景丽,两人分了一个粽子,又吃了点馄饨就饱了。

  吃饱喝足,桑钱氏就开始准备上坟要用的各种东西。

  粽子、青团、鱼、肉、鸡蛋、酒……桑钱氏装了两篮子,又拿出两个很大的布袋,袋子里装着的是她和阿兰一起,用锡箔折的元宝。

  “他过世那会儿,来吊唁的人都让我多折点元宝烧给他,但我那会儿实在没钱,就只折了半袋子,当时他们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劲,觉得我亏待了他……”桑钱氏叹着气说桑元善的葬礼。

  这事儿她常念叨,觉得对不住桑元善。

  但桑景云觉得她已经做得很好,相比于死人,肯定是活人更重要。

  那些元宝和篮子,都被桑钱氏交给了桑学文,又道:“到时我们回家拿个镰刀,也好把坟头的杂草给清理了。”

  他们搬家时,大部分东西都搬到了租界,但农具啥的,留在了孤儿院旁边的房子里。

  桑景云什么都不懂,就只看着桑钱氏收拾东西,同时低声询问身边的谭峥泓:“我们今天去扫墓,你也跟着去?”

  谭峥泓道:“桑小姐,我好久没去孤儿院了,今天也没地方去扫墓……”

  桑景云笑了笑:“我瞧着,我奶奶是不会赶你的,你想跟就跟着吧。”

  “嗯!”谭峥泓笑着应了,打算等下一直跟着,顺道见一见桑景云的爷爷。

  他在桑家,听过很多桑元善的事情,知道桑景云小时候,是桑元善教导的。

  他对桑元善,非常崇拜。

  等一行人全部准备好,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八点半。

  他们一起出发,前往电车站。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沉,好在并未下雨。

  同时,这会儿的天气,也已经暖和起来。

  上海这边,从4月开始,就不需要穿厚衣服了。

  也就是现在还没有旗袍,桑景云觉得,若是有旗袍,从5月一直到10月,都能穿短袖旗袍,遇到比较冷的日子,多加个披肩就行。

  桑家人挺多的,放现代绝对称得上大家庭,但在这个时代,有些人家去扫墓的时候,能出动二三十个人。

  今天的电车上有很多跟他们一样,从租界前往上海县城扫墓的人。

  从电车上下来,重新看到上海县城,桑景云有些恍惚。

  他们是2月中旬搬家的,现在都4月了,之前那一个半月,她一直没有回来过。

  桑景云认识的人不多,桑钱氏却是认识很多人的。

  见到他们,那些人纷纷打招呼:“你们回来上坟?”

  “你们搬去租界好久了,在那边过得怎么样?”

  “这是学文吧,半年没见,样子全变了!”

  “学文这是好了?真好!”

  ……

  桑钱氏一一回答。

  自家日子过得不好的时候,她耻于见人,现在总算可以笑脸迎人。

  她这模样,那些跟桑家人打招呼的人,都看在眼里。

  等桑家人离开,他们便议论起来。

  “桑学文胖了很多,看来已经把大烟给戒了。”

  “没想到他能把烟戒了,真了不得。”

  “我看最了不得的是桑元善,他去世前应该都安排好了,所以才没让家里人受苦。”

  “桑元善是了不得。要不是他太疼桑学文,桑学文被姜老二算计了,桑家现在肯定还过着好日子!”

  “桑学文的大女儿年纪不小了吧?成亲了没?”

  “应该没有,但那小姑娘身边跟了个小伙子,我瞅着好事将近。”

  ……

  他们聊桑家人,然后又说起姜老二。

  姜老二被判了死刑,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枪毙,真是大快人心!

  因为人多,陆盈又走不了远路,桑景云花钱叫了一艘船。

  在上海县城时,一直笑容满面的桑钱氏,在上船后,就收了笑容。

  等船离开县城范围,来到上海南郊,她的脸上更是带上浓浓的哀伤。

  桑学文自出门后一直很沉默,这会儿更是一言不发,一双手紧紧抓住自己手上的篮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船上的气氛,突然就凝重起来。

  谭峥泓跟桑景云一起坐在船头。

  四月的江南风光很好,身边还坐着自己喜欢的人,谭峥泓心情很好。

  但桑家人都很沉默,他也就不好表现出什么来,只能时不时偷看桑景云。

  一想到桑景云现在是他的女朋友,他就非常开心。

  船先在孤儿院附近停下。

  桑钱氏道:“我上去拿东西,然后我们去祭拜元善,之后再去祭拜陆家人。”

  他们这次过来,除了要祭拜桑元善以外,还要祭拜陆盈的父母。

  陆盈的弟弟陆政安十年前外出读书后,就音讯全无。

  每年清明,都是陆盈带着桑学文和几个儿女,去陆家夫妇坟前祭拜。

  陆盈应了一声。

  与此同时,一艘来自日本的客轮停靠在上海码头。

  一个三十多岁,留着两撇小胡子的男人拎着行李箱,带着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女子和两个孩子从船上下来。

  陆政安下船后,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叹起来:“多年未回,上海已经大不相同。”

第122章 陆政安

  大概十五年前, 陆政安的父亲突然生了病,拖了许久都治不好。

  陆家是书香门第,但家财不丰, 为了给陆父治病,家里的存款消耗一空。

  因家中拮据, 照顾陆父的工作都落在陆母头上,把陆母累得够呛。

  陆父在床上躺了两年, 最终还是没了命。

  照顾了陆父两年,本就已经疲惫不堪的陆母强撑着身体操办陆父的丧事, 操办完就跟着病倒, 没多久就去了。

  陆家当时已经没什么钱, 但在县城有一个宅子一个铺子,在乡下还有几十亩田地。

  当时陆家家族里的长辈都劝陆政安在上海找个工作, 然后娶妻生子安安生生地过日子, 但陆政安不同意。

  陆政安有同学去日本留学了,他也想去留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墨染民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