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三六九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4 KB, 下载积分: 金   上传时间:2025-03-14 20:03:52

  花市与庙会联动,带动商业,他们京兆府能坐着收钱,还能提高一下京城的结婚率,前景似乎极好。

  温至:“有思路了,本官这就去写折子上奏陛下。”

  京兆府官吏们起哄:“温大人快写,咱们都等着逛庙会呢。”他们都听说外地有庙会,很热闹。

  说到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很容易带动话题的,男人们听了也得婆婆妈妈议论个不停,几乎人人都有话说。

  沈持:“……”

  他还要写《平西南策》的“论文”呢,怎么好像又揽了别的活儿呢。

  几日后,温至将此事上奏给皇帝萧敏。这日在清晨的朝会上,皇帝笑道:“京兆府世家的子女,男子想高娶,女子要高嫁,往往不能如愿,因而不娶的不嫁的一抓一把,朕早知此事。”他微顿了一下:“你们京兆府瞧着办吧。”

  男子低娶,女子高嫁才是婚姻的常态,现如今都不肯吃亏,难。

  京兆尹温至给沈持使眼色:“是,陛下,臣与沈大人酌情经办此事,望京兆府从此少旷夫怨女,人丁兴旺。”

  沈持听得战战兢兢:温老大人啊,这大话可不敢随便吹。催婚可不易,老大难题。

  他有种不好的预感,这事儿吧到最后会落他头上。

  ……

  十来天后,京兆府张贴告示,说要向民间发放店簿,如有需要请到衙门登记,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云云。

  京城商贾看到告示后沸腾了。不到三日,前来京兆府登记申领店簿的已有三百多号人,民间对流动商业渴盼已久。

  沈持忙着和手底下的官吏们经手店簿之事,月去月来,已到着清凉夏衫的六月初。

  一个休沐日,他从好友裴惟口中得知,眼下大理寺缺人手,吏部在新科进士之中挑选人去观政,孟度请求去协助办案。

  翰林院的人都瞧不透,说大理寺在贺俊之掌权后名声狼藉,他为什么偏偏要主动请求到那里去呢。别人都是避犹不及。

  沈持听了微怔,他知道,孟度是怕皇帝物色新刀物色到他头上,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孟夫子大约是要站出来替他的。

第146章

  师恩如山大抵如此。

  他正有点泪意, 又听裴惟碎碎念:“阿池,夫子这么大岁数了还没成亲,你多操心, 碰上谁家有合适女郎的,给他做个媒吧。”

  “我也留意着。”

  沈持:“……”最近是绑了什么媒婆系统吗?左右都是这事儿。

  “你得空多拉夫子出门游玩, ”他说道:“保不齐就遇到看对眼的佳人了。”

  “要不让林状元来给传授一下经验?”

  听说林家已向秦家提亲,林瑄和秦家女郎的亲事就这么成了。

  裴惟低笑:“……林状元那只花孔雀, 夫子可能学不来。”

  “有什么难学的,”沈持随口不大正经地说道:“多裁几身鲜亮色儿的新衣裳, 多沐浴熏香, 出门簪花, 要是能再写几首缠绵悱恻的诗句就更好了……”

  裴惟闻言幽幽道:“夫子他岁数大了……”孟夫子定然对这一通花里胡哨的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沈持:“……”

  他二人正背后蛐蛐着呢, 孟度风尘仆仆从外头回来, 站着听了一会儿叹气道:“你俩真闲。”

  沈、裴:“……”

  他俩看也不看孟度,轻提袍子立即走为上策, 溜了。

  孟度下意识去摸戒尺, 旋即又回过神来身在京城而非禄县的书院:“……”哼, 这俩小子。

  很快沈持又折回来:“夫子,我是来说正事儿的。”

  孟度哼了声,一抬下巴示意他说。

  沈持:“听说夫子想去大理寺?”

  “嗯。”孟度轻飘飘应了声:“不过是去协助审理、复核积压的案子,打打下手罢了。”

  听他的语调, 眼下是难以说服他改变主意了。

  沈持没有硬劝, 暂时随他去吧, 不过改说起另一桩事情:“京中男女不娶不嫁者众多,京兆府人口增长数不够多,今年秋季吏部考核, 我要被弹劾了,夫子教我如何应对。”不光吏部,户部也经常像数钱一样清点王朝治下的人口,毕竟直接关乎着税收、徭役的多少呢。

  神情真诚而可怜。

  孟度:“……不知,教不了。”

  沈持眼珠转了转:“夫子,你看我这个当京城父母官的早晚要去说媒,要不,我拿夫子练练手,给你物色一门亲事?”

  他认真地想有个师娘。

  孟度笑着把他往门外推:“想的美,走,赶紧走。”

  沈持:“……”唉,说媒的事出师不利,碰壁了。

  六月人间苦炎热,今年夏天雨水少,京城比往年热多了。

  京兆尹温至手里拿着扇子摇个不停:“热死人了。这天儿是办不成庙会了。”

  都在家中避暑呢谁出门。

  “温大人,”沈持说道:“这也不是急得来的事情,不如凑七夕乞巧节一块儿吧。”

  那会儿天气凉爽些。

  温至挥着扇子对京兆府的官吏发话:“嗯嗯,七夕,你们多想些花样,到时候办得热闹些。”

  官吏们一起摇着手里的扇子说道:“是,温大人。”

  这件事有点伤脑筋,不过很快有了另一个惊喜。是这样的,自从前阵子京兆府发放店簿之后,花市雨后春笋一般多了整整一条街的小摊子,卖甜汤的卖凉糕的卖炒货的卖草编木雕的小玩意儿的……他们多是清晨或者旁晚出摊,避开一天中的酷热时段,不仅如此,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也多了起来,很快京城一入夜微微凉爽时就变得热闹非凡。

  老祖宗什么时候都不缺经商头脑。

  沈持听说后去逛了一趟,琳琅满目的吃喝玩乐的小商品总有一款叫他挪不动脚步,非花钱不可,给旺财买了个项圈——年初沈山老两口走的时候把它留在京城享福,还有一堆摆件,吃的……手里拎得满满当当,钱袋子瘪得如遭洗劫。

  走在路上四下一看,好家伙,很少有人能空着手从那条街出来的,都或多或少买了东西,沈持在心里一笑,心满意足地往家走。

  几天后,户部尚书秦冲和在朝堂上说起京城今日夜晚一更二更时分,月色灯火之下,灯影纵横,男女罗绮如云出门或逛或买东西……感慨道:“流入京兆府的商税在花朝节之后三个月便翻一番,再过不多久京兆府便会富得流油,令人眼馋了。”

  皇帝萧敏手里拿着一本折子举起来给百官瞧:“秦爱卿不用馋京兆府,前日工部上折子给朕,说筹备得当,要开采黔州府与大理国交界的矿了,之后,户部就又多了一项大的财赋。”

  他只说“矿”而不是实地堪明的铜矿,也不是与大理国契约上所写的金矿,想来工部悄悄堪金的事还未有眉目。

  当朝采矿全来人力一铁锹一铁锹开挖,最多在挖不动的时候用□□炸开——但根据沈持的经验,火药的威力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靠挖而不是炸,效率甚是低下,因而还得一两个月矿石才会露面,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堪到金矿,就能想个法子和大理国那边重新交涉了。

  沈持心道:工部的兄弟们全靠你们了。

  中旬,朝廷赏赐的冰块下来,书房得以变得清凉,夜里,沈持伏案肝他的《平西南策》——刚写了个开头,还没想好后面怎么写,只能硬想。

  然而熬了大半夜,睡前一数统共写了三行字:“……”沐浴后一梳头还掉了一大把头发,沈持:“……”

  白乐天说秃了好,“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洗头梳头都省事,瞧,也不是全然没有益处。

  他累了,秃去吧。

  次日一早,去上朝前,他娘朱氏鬼鬼祟祟地在大门口等着他:“阿池,娘有件事……”

  “娘,你说。”沈持心道:什么事要这么早起来说呢。

  朱氏做贼一般往内院瞥了一眼,只有早起的鸟儿在叽喳,其余人都还在酣睡中,她说道:“听说你们京兆府要卯足劲儿给人说媒是不是,阿池,别忘了咱家还有阿莹和阿朵也没说婆家呢,有好的给俩姊妹撮合撮合……”

  沈家的大房和三房从京城返回禄县有半年多了,每每写信来,都要提一嘴这俩闺女的亲事,看起来是真发愁了。

  沈持:“……”看来给人说媒是他人生中一劫,非渡不可的。

  当日他散朝后回到京兆府,问司仓参军钱前:“本官记得从前京城还有抛绣球招亲的?”

  “我朝初立时,城南,哦,就如今的花市附近不远处,”钱前说道:“有一座专门为达官贵人家的女郎筑的绣球楼,如今大约还在,不过早没人愿意登上去抛绣球择夫了。”

  那绣球楼年久失修,看上去破败不堪。

  沈持:“麻烦钱大人帮忙问问,那绣球楼还能修吗?要多少银子?”

  钱前:“沈大人想修它?”

  沈持:“嗯。”只要是个办法能让少年男女相到意中人,他都想试试,不过先问问价钱,贵了修不起。

  温至听见二人在说抛绣球的事,赞道:“这个主意可以试试。”

  他叹口气同他们分享了一位同年给家中女儿择婿之事:“本官有名友人叫欧阳菽,如今外放至杭州做知府,他家中有一爱女要择婿,提了三点,头一个,贤婿要出身当侯门世家,第二个要年少貌美,第三要科举进士及第,三者不能缺一,否则概不考虑,你说说,就沈大人抑或是新科林状元都入不了他的眼……”

  “外地择婿不问出身只求贤才,京城的官宦人家却这般挑剔……”他接连叹息:“京城的父母官太难当了。”

  京兆府于是着人去询问翻修绣球楼要花的工钱和工期,两日后,工匠报来价格,说绣球楼楼体稳固,只需三五十两银子刷新一层红漆便可,需要个把月的时间。

  温至高兴地同沈持说道:“哎呀,不贵,刷一遍,让女郎们登楼抛绣球择婿。”

  沈持:“嗯,差不多能赶上七月初七一同办庙会了。”

  待绣球楼重新启用,到时候一定很燃。

  温至:“一块儿办。”

  后来跟皇帝萧敏说了,他大笑道:“朕好久没出宫了,到时候朕带着郑昭仪去给你们京兆府助兴,让她登楼抛绣球给朕,如何?”

  沈持:“陛下和昭仪娘娘万金之躯……”萧敏打断他说道:“沈爱卿,抛绣球头几日,一定要找几个托,让人看看女郎上去一砸一个金龟婿,要是传开了,莫说京城的女郎,就是外省富贵人家的女郎,也得赶来抛绣球砸金龟婿。”

  沈持:“……是。”万岁爷是懂“托”的。

  思路打开,等绣球楼翻新好,到时候把孟度和裴惟,还有李颐和贾岚这几个单身郎君都哄去当托。

  ……

  七月初新秋,风凉爽了,正是京城瓜果上市的好时节。绣球楼已刷完一层新漆,红墙看上去十分喜庆,只能晾几日便能启用。

  与此同时,工部从大理国飞鸽传回消息,说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不负君恩,终于找到了史料之中记载的金沙水。

  堪舆周遭地形地势,笃定有金矿,但矿脉在哪儿,目前还没摸清楚。

  他们沿着河岸走,竟从沙石中捡到了大小不等的金珠,一共九颗,“九”是至尊之数,说这是个好兆头,一定能为朝廷找到矿脉所在。

  金珠已经派人送往黔州府,而后由驿站快马加鞭送来朝廷,也许很快就到了。他们还说,金沙水流域当地的部落和土司的人数少,各几十到几百的规模,他们不会冶铁,手中几乎没有兵器,对他们很友善并没有什么敌意。

  皇帝萧敏大喜过望,命传他谕旨,此次工部前往堪矿的官吏,回朝后全部官升一级。又对沈持说道:“沈爱卿的功劳,朕也记得。”考虑明年给沈持升个官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9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2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高门寒婿的科举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