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春山有信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5 KB   上传时间:2024-09-10 13:01:51

  看他手下的文章之士,可就一个司马相如呢!还上不了教材!

  太极宫。

  李世民也好生赞叹了一番小李杜之才,转而皱着眉道:“朕平日看那些大而无当的骈体奏疏都觉得难受,科考竟仍作这种文体,一篇韬略说得清楚么?”

  虽然庾信的《哀江南赋》写得确实很漂亮,但他并不想看这种文体的奏疏和考卷啊!

  一篇文章花团锦簇看不出重点,看得不仅眼睛累,心也累。

  “文胜质则史,骈文美则美矣,然一篇之中,当谈机要,再者,侈靡文风难免造成人心放荡,的确当改。”魏征文学功底颇深,接着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上首的李世民觉得合意,当即下令。看了这么多绝妙诗文,当下的文风,是该变一变了。

  中唐。

  韩愈的嘴角终于彻底撇了下去:“科举文章!齐梁之风当真流毒无穷!”

  他愤然提笔,决意要再为古文摇旗呐喊。

  另一边。

  柳宗元凝神思量片刻,开口道:“我还是修书一封与韩退之。”

  至少在推行古文上,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只可惜,李商隐上岸后令狐楚就撒手人寰了。弥留之际,令狐楚将李商隐叫到身边,嘱他写作遗表,其用意,既见情真,或许又在为这位时运不齐的弟子筹谋。什么感天动地师徒情!】

  水镜下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商隐遇上这样一位伯乐,可真是三生有幸。”

  “令狐楚也很高兴的吧,能发现这样一位才子。”

  “他们师徒的感情真好啊不想让老师那么早去世。”

  ……

  众人看得非常有代入感。李宅之中,李商隐也想起了自己这位人生的伯乐,眼中半是怀念半是哀伤:

  “老师待我很好,既授我以诗书,又带我外出增长见识,我一身才学,尽是老师深恩。只可惜……”

  斯人已去,自己和令狐家又落得这般田地,如何不令人唏嘘?

  李商隐颇负才名,二人又是夫妻,王晏媄当然知道自家丈夫与令狐家的渊源,也知他对恩师的感情,心疼地更握紧了他的手,柔声道:“夫君勿要伤心,以后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李商隐看着妻子温柔含情的面庞,心中的悲意冲淡几分,点头微笑:“好,你我二人永不分离。”

  令狐家。

  不同于李宅之中的温情脉脉,令狐绹从刚开始听就没什么好脸色,此时更是忍不住一拍桌案面带薄怒:“哼!此等小人,枉费我爹一番苦心!”

  【再后来,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他的幕僚。王茂元也很欣赏李商隐,新科进士,又是位才子,谁不喜欢呢?于是,王茂元将自己的女儿王晏媄许配给李商隐。】

  【王晏媄名门闺秀,不同流俗,一心爱慕小李才华,两人婚后的感情十分美满。】

  “考中进士,又遇贵人,还娶到了一个名门闺秀,李商隐的运气也太好了吧!”

  围观群众羡慕了。

  “也不只是运气,人家可是才子,有实力的!”一旁的人接着道。

  盛唐。

  杜甫忍不住笑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商隐可谓是二喜已俱啊!”

  都说文章憎命达,可算又听见了一个达者。

  老杜十分欣慰。

  令狐家。

  令狐绹的脸上阴云密布,后世那些知道内情的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人都不由得别开了脸。

  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危机暗藏啊!

  【但尴尬的是,其时朝堂上有牛李两党,令狐楚属牛党阵营,而王茂元和里的李德裕关系好,是李党成员。】

  哈?

  正在翻阅奏章的刘彻难得愣了一下,停笔向下面的卫青说道:“他的老师是牛党,他却娶了个李党的妻子?”

  虽然为政者忌讳党争这件事,但李商隐这操作……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干好吧!

  猪猪大为震撼,再次发问:“这李商隐难道真是个缺心眼?”

  被问到的卫青也沉默了一下,他在宫中素来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实在是不能理解李商隐的行为动机。

  太极宫。

  贞观群臣也对这后面的渊源感到颇为意外:“难道李商隐娶妻之时并不知晓王家和李党的渊源?”

  孔颖达说出口连自己都觉得荒谬,果然长孙无忌不赞同地道:“两党之争势同水火,即便王茂元有心隐藏又能藏得多少?两党之间,派系已明。”

  “那李商隐,可就犯了两重忌讳了。”

  投奔李党臣子,又娶其女,时人眼中,可不是将自己与李党绑得牢牢的么?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默然,以他们这些朝堂顶尖人物的眼光来看,这位小李才子在官场一道上,实在是单纯得很。

  盛唐。

  杜甫神情顿住:“这……如此行为,世人看来岂非背主?”

  中唐。

  白居易也懵了一下:“李商隐应下亲事之前,不曾细思过么?”

  “岂止是应下亲事之前?”元稹默默补充,“投奔王茂元任下,便已是一步错棋了。”

  酒楼。

  李商隐的的事先前闹得沸沸扬扬,杜牧自然也有所耳闻,拧眉又哼了一声:“李商隐,没脑子!”

  其他吃瓜群众的反应也很强烈,他们前一秒还在感动于令狐楚和李商隐的感天动地师徒情,结果李商隐给他们玩了这么一个展开???

  众人纷纷捂脸:“老师尸骨未寒他就投向李党,这不是忘恩负义背德叛主么?”

  “李商隐糊涂啊!娶妻之前不能想想么?”

  “所以令狐家培植一位新科进士,到头却为李党做了嫁衣?”

  “我若是令狐家的人我气死了!”

  “最难消受美人恩,贵人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啊!”

  而令狐绹听到这里终于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大骂道:“忘却家恩放利偷合,如此诡薄无行之人,天下共弃!”

  他满腔怒火,目眦欲裂。父亲爱重李商隐,常将人带在身边,久而久之,令狐绹和这位青年才子也成为了知己好友,二人亦曾诗酒唱和,共论诗文。

  彼时李商隐科举失利,不告而别离开长安,愁绪难解之际仍千里迢迢来信与他抒写缘分,更直言二人“一日相从,百年见肝胆”的情谊。

  他忧好友落寞,回信勉励,并在好友再次科考之时暗中运作,真诚相待如此,可李商隐一入王茂元幕府,二做王家的乘龙快婿,把这么多年的知交之情放在哪里?把父亲的殷殷教导与提携之恩又放在哪里?

  令狐绹越想越气,从李商隐答应娶亲那一刻起,他们令狐家与他就恩断义绝了!

  【于是,牛党认为他娶了李党的女儿,投奔了李党,就是李党的人;而李党觉得他是牛党中坚令狐楚的弟子,又与令狐绹关系匪浅,自然还是属于牛党。所以李商隐在两个党派都不受待见,里外不是人,这个处境莫名有点苏轼?】

  【想到别人调侃说,支持新法的站左边,不支持新法的站右边,中间那位您就是苏轼老师吧!李商隐估计也是个不知道往哪儿站的吧!】

  酒楼。

  杜牧的嘴角抽了抽,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子。

  北宋。

  躺着也中枪的苏轼一脸无奈:“楚姑娘这玩笑怎的又开回我的身上了。”

  苏辙在一旁抚额,虽然如今并未到那一步,但他觉得这确实是自家兄长会做出来的事。后人促狭是促狭,嘴上却犀利得紧。

  其他人也在先前的课文里了解过苏轼的人生经历,此时听到这句纷纷忍俊不禁。

  宅院里对上述二人经历都相当清楚的李清照觉得好玩:“这话换到李商隐的身上不就是‘支持牛党的站左边,支持李党的站右边,中间那位您就是李商隐老师吧’吗?楚姑娘说话可真有意思。”

  她笑得乐不可支,转又道:“苏轼曾自嘲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看来李义山更胜一筹嘛。”

  苏轼多少还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只是没改,李商隐则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一番俏皮话说得众人好笑,水镜下的当事人却是苦了脸。那边厢的王晏媄抓住丈夫的手,脸色隐隐有些发白:“夫君……”

  李商隐面色微沉没有说话,成婚那日,水镜说的情况也曾在他的脑中一闪而过,但心中仍是放不下那一点情思、鸳盟好合,故而仍是循心而行,决意与眼前人相守,其他的事,他顾不得那么多了。

  握紧王氏的手,李商隐安抚一笑:“娘子放心,我与你结縭非关党派之利,只为情深难舍,此番或遭诟訾,但我自认问心无愧,老师一家必当明辨是非。”

  【婚后的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可惜被除名;第二年,他终于通过考试被授予校书郎的官职,但不久又莫名其妙被调任弘农县尉,任上又受到上司的刁难。本来便被外放出京,和上司又处不好,李商隐很郁闷,几经辗转还是决定辞官。】

  【后来他又经历了母亲去世、岳父去世等一系列的事,牛李党争持续了四十多年,双方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商隐也在其中浮浮沉沉,他做过京官,也做过地方小官,更多还是辗转于幕府做幕僚,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楚棠说得简略,可众人还是从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风尘与沧桑。尤其是最末那句诗,简直是悲愤痛切到了极点。

  李宅。

  李商隐不知何时已经站了起来,他微偻着身体,仰头望着水镜眼眶泛红,亲人去世、志向难伸、半生潦倒、一世落寞,寥寥几句里,是他不堪的人生。

  一旁的王氏早已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哭父亲的辞世,更哭自己的丈夫一生沉浮,满腔才学抱负无处施展。

  “夫君,你过得苦啊!”她埋首于他怀中悲不自胜。

  王晏媄不是不知事的儿女,楚棠又将这背后关系说得这样清晰,夫君后来遭受的种种变故,俱从那一桩婚事起始。王氏伤心极了,口中的话几经辗转,终究是没有勇气问出口。

  唐朝。

  李白低吟着水镜上的诗句,一贯落拓的笑容都收敛几分。他想到自己如今的经历,想到水镜里讲述的他未来的经历,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憾恨,又岂止是一个李商隐?

  长叹一声,他怅然吟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一旁的杜甫同样愀然,他本以为李商隐会有平顺的人生,原来也不过又是一场遗憾。

  他开口,话里不由得带出几分自嘲:“文章憎命达,竟似是我等逃不开的劫难。”

  北宋。

  宋祁感慨万分:“诗蕴藏于天地,有才者方能得之。然上天吝也,才人取之无限,则辄穷踬其命,诗能穷人,李义山便是如此啊!”

  自古及今,为诗者何人不是长在困乏?

  另一边。

  欧阳修也颇有些动容。楚棠念的诗他当然读过,是唐人崔珏的《哭李商隐》,他不由得吟起后面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9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1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