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心中发苦,他和赵高当然不是一路人,他有佐明君之志,有明法典之心,怎么会与赵高那般小人同流合污?关于后来的一念之差,他也能想得一二,不过一为惜命,二求保荣华。
他前额顶地:“臣自知胆大包天,罪责难逃……”
嬴政不管他如何痛悔,接着道:“赵高非有容人之量,胡亥又对他言听计从,清算宗亲之后,焉知不会祸及臣工,作为唯三知晓真相又参与谋划的你,又会是何下场?”
“陛下……”
李斯冷汗都下来了,始皇说的这些他怎么可能想不到?他与赵高并无牵连,赵高连皇室骨肉都能怂恿小公子大肆屠戮,又怎么会放过知晓秘密的他?怕不是最后也落得个不得善终!
“陛下洞若观火,臣那时定是鬼迷心窍,才辜负陛下深恩。臣自知无言再面见陛下,但求……但求留一全尸!”
一句话说得扶苏和蒙家兄弟等人都懵了一下,廷尉这就开始请死了?扶苏有些纠结,虽然后来的李廷尉行差踏错心生不臣,但一身才华深得父皇器重,就这么死了会不会……可惜了点?
嬴政有些奇异地打量了李斯一眼,脸色似乎缓和了几分,冷哼一声道:“求死易,求生难。”
李斯冷汗更甚,讷讷不敢言。
嬴政拂袖:“起吧!正当用人之际,朕许你俸禄减半,戴罪立功。”
“陛下?!”李斯猛然抬头。
冷冷觑着满脸错愕的人,嬴政目光冷凝,李斯是能臣,行事深得他心,又曾得水镜赞誉,大秦如今缺的就是贤才,他连那项羽都能予以相容之机,又怎么会容不下一个大有用处的李斯?
将人的惊喜看在眼里,嬴政凝眉沉声警告:“你所犯本为死罪,若再有二心……”
“臣自当受车裂之刑,亲族共灭!”
李斯就着跪立的姿势长揖一礼,目光炯炯掷地有声。
他的样子不似作伪,嬴政审视片刻,颔首示意人起身。
李斯跪得久了,甫一起来膝盖上便是针扎般的疼,但他顾不得这些,命保住了,这点疼算什么?他看向上首的君王,只觉这才该是奉事一生的明主。
按下胸中激荡,李斯拱手说出自己先时的思量:“陛下宽宏,方才欲寻楚地项羽,许归顺之路。依臣所见,项羽固然勇武,但天下已定,吏治尤要,那汉高祖刘邦既能……代立,想必自有过人之处,若他亦是时下之人,陛下何不也召入咸阳一用?”
李斯说完便低下了头,他也是因着皇帝对项羽与他的处决才想到这一点,项羽有毁秦宫室之暴行,他亦有不臣,陛下犹能容忍,那应该,也能容下刘邦吧?
这个思路……蒙毅闻言也顺着思考了一下:“天下之事非一人能成,刘邦身边必有追随,刘姓与六国贵族又无涉,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陛下,臣觉得廷尉此议可行。”
他们难得异口同声,嬴政也不禁沉吟,将汉朝的开国之君变成大秦的朝臣么?想到这种可能性,嬴政竟觉出几分促狭来,面上不显,他点点头应下:“此事朕会考虑。”
在沛县的刘邦完全不知自己已然被如今的顶头上司惦记上了,秦宫里的一场变故使得许多人噤若寒蝉,倒是后朝听后各自唏嘘。
天家无父子,何况是兄弟,听了那些父子离心兄弟相争相争的事,连百姓都觉得唏嘘。
“原来皇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啊!”有人心有余悸。
“权位之争离心至亲,这皇家也有皇家难念的经啊!”有人感叹。
然而很快便有人冷笑:“仓廪足自然多生欲,帝王豪家为权位争个你死我活,我等却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日日所求不过唯活而已!皇家的经难念,天下万姓难念的经又何其厚?分明是不思民瘼只顾私欲!”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又颇有些大逆不道,周围人觉得大胆,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有几分道理,上层争权,而他们用尽全力也不过是为了活着而已,哪里还要为皇家祸事心有戚戚?
——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每次看到这些时,都会觉得胆寒,巫蛊之祸也好,唐朝太子之乱也罢,抑或胡亥亲手灭自己九族的荒诞,权力对人的异化,可能连身在其中的人自己都感受不到。后人读史,满纸血光。】
楚棠感叹一句,还是把话题拉了回来。
【其实从胡亥屠戮亲族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并非是一位英明之主。不能亲其亲的人,又何谈爱其民?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切,他大兴土木只顾享乐,惹得民怨更隆,不仅没有挽救秦朝,反倒将之推向更深的危局。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秦朝给人留下的镜鉴太多了,所以时隔数朝之后,杜牧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个轰然崩塌的强大帝国。】
她插入一段动画视频,四方来贺的王朝、美轮美奂的宫殿、忽而兵戈四起、戍卒呐喊,熊熊烈火焚斤宫室、王朝落幕……
唐朝。
杜牧将目光投向水镜,读史之人,见秦遽亡无不由心惊,但鉴往事,思来者而已。如上所说那些大兴土木只顾享乐的人,又岂止是一个胡亥?
杜牧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辞赋本色是谏书,也不知这谏是使人当头棒喝,还是飘飘然如有飞仙之感。”
想到朝中乱象,杜牧的心情再一次沉重起来。
宝历年间。
宫闱之中,唐敬宗李湛正兴致勃勃地一边吃果子一边对水镜里的内容评头论足。他刚刚打完一场酣畅淋漓的马球,正是觉得神清气爽精力无限的时候,此时将水镜言语当作咋说来听,竟然也觉妙趣横生。
“要朕说这胡亥就太阴毒了,怎么还残害兄弟姐妹呢?看朕就不做这等丧尽天良的事。”
一旁的内侍王守澄谄媚地给他倒酒美言:“陛下宅心仁厚,岂是秦二世那昏暴之君能比的?”
李湛听了这话果然十分舒心,接过酒饮了两口,又道:“终日在宫中也是无趣,阿房宫未成,不过始皇墓尚在骊山,不如朕也去骊山游幸一番,以瞻旧迹。”
这个年轻的皇帝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但王守澄揣度圣意唯恐奉承不够,当下便殷勤道:“陛下的想法甚好,只是陛下万金之躯,骊山这个地方又……奴婢恐怕大臣那边不会同意。”
他故作为难,李湛果然不高兴:“朕是皇帝,难道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王守澄赶紧奉承:“那当然是他们听陛下的。”
李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朕明日便去通晓他们。听说新宫台建好了,你随朕去看看,朕要在那边设宴,好好玩一场马球赛。”
说着,李湛有些可惜地看了一眼水镜,那么漂亮的阿房宫,竟然被烧了,真是暴殄天物,宫殿大才好玩啊!
作者有话要说:
李湛:主打一个不学无术一心想玩抓不住重点秦朝的坑终于填完了,七零八落感觉不该写这么多,但又难免俗,接下来创二凤和其他无差别扫射的吧,应该一两章就完了1.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李白《古风》
2.齐宣王问政孟子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3.李世民房玄龄孔颖达对隋朝的评价依据《隋书》和《北史》。
《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隋书》
“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隋炀帝纂祚之初,天下强盛,弃德穷兵,以取颠覆。颉利近者足为疆大,意既盈满,祸乱斯及,丧其大业,为臣於朕。叶护可汗亦大强盛,自恃富贵,通使求婚,失道怙乱,奄至破灭。”——李世民4.石壕吏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第116章 阿房宫赋9
◎借古讽今饶过谁◎
有人唏嘘,有人茫然不觉。
楚棠选择的视频都是13站的史圈UP从各大纪录片、影视作品里截出来精心制作的,精湛的剪辑技法辅以或恢弘或悲切的音乐,很有感染力,众人看着,倒是有几分能体味杜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里的复杂情感了。
“如此庞然之物遽亡,如何不让人惊心?”
围观群众摇头叹息,气氛竟显得落寞起来。
仍是楚棠打破这份沉寂——
【不过正如司马相如在《子虚》、《上林》二赋中虚构了子虚、乌有、亡是公的故事一样,杜牧这篇赋文对阿房宫的描摹同样有几分不真实。对于“跟着课本去旅游”的旅游爱好者来说,这篇文章的文案诈骗程度不亚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中唐。
柳宗元的表情一僵,缓缓打出一个:“?”
“说杜牧就说杜牧,怎的又牵扯上我了?”
他颇有些愤愤,惹得一旁的刘禹锡忍俊不禁。但刘禹锡到底是豪爽仗义之人,做不出来当面嘲笑好友的事,看了一会儿热闹也就罢了,出言安慰道:
“楚姑娘向来促狭,时有惊人之语,子厚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与小辈较真?”
不说这小辈实在是太小了,他估计这就是后世的言语风格。换句话说,后世年轻人的言语就是这么令人啼笑皆非,他们要较真也较不过来啊!
豁达的刘禹锡直接躺平了。
晚唐。
另一位主角杜牧同样不受控制地抽了抽嘴角:“楚姑娘此言,未免也太过粗陋了。”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文案诈骗呢?虽然对楚棠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依稀有所明悟,但杜牧表示还是不能接受这种诽谤。
而李商隐就表现得激烈多了:“杜牧之锦心绣口构思精巧,笔笔自有机杼,怎么就是文案诈骗?你这小辈不要坏牧之兄的名声!”
一旁的妻子见丈夫果然一副激动不平的模样撇了撇嘴,心里又是无言又是好笑。寄去的信石沉大海,这人倒好,连“兄”都叫上了。
后来的沈德潜、吴楚材等论家生性严谨,不惯这般言语,同样为杜、柳二人抱不平:
“杜牧之,敷衍阿房之盛,实则欲警当朝之君,而尾句又振聋发聩,岂是只为一阿房宫作揄扬?柳子厚万里投荒,以心境见永州诸景,其人与山水合二为一,清绝之景正是子厚人格写照,又独摹景邪?这非但不是所谓‘诈骗’,反是诚然写心!”
倒是咸阳宫的君臣机敏地竖起了耳朵,他们可没忘记楚棠先前说的阿房宫不曾建成的话,对于他们大秦人来说,这赋中洋洋洒洒的铺张体物,可不就是诈骗么?
【首先我们来看几则材料。】
【材料一、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
【材料二、牧之赋与秦事抵牾者极多,如阿房广袤仅百里,牧谓“覆压三百余里”。始皇立十七年始灭韩,至二十六年尽并六国,则是十六年之前,未能致侯国子女也……阿房终始皇之世,未尝讫役……歌台舞榭,元未落成,宫人未尝得居。】
【从材料里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首先,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目的是作办公、居住之用,并不是因为“爱纷奢”;其次,杜牧说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但材料中说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百丈”“广袤仅百里”;
再次,阿房宫并未建成,经过历史查证我们也发现,阿房宫只有一个地基;最后,宫人并没有在阿房宫居住过,所以赋中对阿房宫侈靡生活的铺排,只是出于作者的想象。
在这篇赋文里,杜牧用了大量的想象、夸张,刻意来渲染阿房宫的宏伟华丽及秦王朝统治者侈靡豪奢的生活,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就是为了探讨秦亡的原因吗?】
楚棠洋洋洒洒放下几页PPT,犀利发问。
晚唐。
杜牧的手心微微收紧,表情逐渐变得凝重。
他不曾讳言自己的作意,天下人读他的诗文,也该明了他的赤心。
太极宫。
魏征眉头一跳,神色顿时冷峻起来。他先前的猜测,别不是应验了吧?
上首的李世民同样坐直了身体,总觉得有些不好的预感……
“如果朕没记错,这杜牧……是晚唐诗人吧?”
话音刚落,贞观君臣面面相觑,心中俱是一沉。
秦朝。
咸阳宫中一众人等好险松了口气,尤其蒙恬先忍不住道:“果然都是编的。我就说,陛下怎么会耽于俗欲!”
他也不敢说太满了,陛下不会这么做,但后面的小公子就说不定了。蒙恬还记得楚棠对胡亥的论断,大兴土木、只顾享乐,怎么看都和赋文里的铺排一模一样。想到这里,蒙恬又觉得恼恨。
陛下一力经营的大秦,就这么给败完了!
一旁的李斯刚刚死里逃生,发言谨慎了许多,看了一眼上首的君王才斟酌着道:“后人观史,多为殷鉴。苏洵亦有言六国败亡之文以谏宋廷,杜牧此赋之用心,或相类也。”
他到底也是精于文章之人,先前是囿于当局者迷分辨不清,此时楚棠点明抵牾,他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