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昭被他家皇帝爹感动得一塌糊涂, 这是什么绝世好爹哦。后世多少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父母怕是都没有他皇帝爹来的开明吧?
不对,也不是。他家父皇在这上面其实也并不开明,看他太子哥哥就知道了。他父皇只是单纯的爱他罢辽。
“父皇, 那我要是想当一个快乐的小纨绔,也可以和你说吗?”盛昭黏糊糊,声音里都是被偏爱的快乐和有恃无恐。
“可以说, 但是父皇不同意。”璟帝伸手点点盛昭的大脑壳, 嫌弃。臭崽崽想什么呢,他亲自教养长大的崽,怎么能是一只纨绔?
“嘤。”盛昭表情凝固, 合着可以去找他,也可以跟他聊人生聊理想,但也仅仅止步于此。具体内容他家父皇还是要亲自把关的呗。他父皇可真是一言九鼎!跟亲生儿子居然还玩文字游戏这一套!心真黑!
“而且就算父皇同意, 你想想,你太子哥哥能同意你当个纨绔吗?”顶着盛昭幽怨的眼神, 璟帝毫无心理负担的搬出盛晏挡刀。
“不能。”盛昭鼓鼓腮帮子, 彻底偃旗息鼓。他哥不会同意的,永远不会同意的。他家太子哥哥虽然不算鸡娃的家长,但是在这种人生大事上绝不会放纵他的。
“父皇,我突然发现,这件事真要说起来, 可能只有母妃会同意。”盛昭突然好想他家母上大人。
好了, 知道了,这件事绝对不能让贵妃知道。璟帝拦不住盛昭奔放的思绪,只能拦住盛昭口中会助纣为虐的贵妃。
盛昭和璟帝这边还在有一句没一句的漫天闲聊, 肃王已经整顿队伍回来,通知他们可以启程回都护府了。
西宁军驻地离都护府不算远, 半个时辰就能到。盛昭就被璟帝直接拎进他的马车,跟着一起走了。
上午向来是盛昭做功课的时间,半个时辰,完全够他背完功课了。小明子机灵,书本都已经送过来了。于是马车里,璟帝父子两难得颠了个倒,惯常玩闹的盛昭的在背书,惯常看书的璟帝在闭目养神。
“父皇,我昨晚让小明子送过去的信你帮我送出去了吗?”盛昭背书背到一半,突然从书中抬起头,关心起他的信件。
“专心,不要分神。”璟帝眼皮都没睁开,伸出大掌,一巴掌盖住盛昭的小脑袋,给他按回去。
明白了,这是已经送出去了的意思。盛昭放心了,顺着他父皇的力道继续埋头书海。
等肃王偷懒,把领队的职责甩给副手,摸上马车的时候,盛昭正在给璟帝背书。这倒不是璟帝要求的,是盛昭秉承着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的勤俭美德,主动抓了他皇帝爹的壮丁。再说了,反正他父皇再忙也坚持,两三天就要检查他功课,他总要撞在他手上的,时间早晚罢了。
大概长辈重视小朋友的功课这件事是天生刻在骨子里的,闹腾如肃王,都没想着打扰盛昭背书,随意找了个位置落座,难得安静。
“不错。”
“不错!”
盛昭背完,得到了璟帝和肃王的一致肯定。盛昭满意的合上书,放进书兜里收好,看向肃王。
“九叔,你很有觉悟嘛!”大概觉得光是口头表扬还不够,盛昭还专门凑到肃王身边,拍上他的肩膀,以示赞许。
“什么觉悟?夸你就是有觉悟?”肃王一头雾水,他家昭昭崽虽然有点小自恋,但也不至于如此丧心病狂叭?
“我这么优秀,就算没有觉悟也知道要夸我。我是说,九叔你现在很有当一个好父亲的觉悟了。都知道未雨绸缪,跟我父皇学习如何辅导小朋友做功课了。”他家小堂弟三岁了,按照他的经验,最迟再过一年,妥妥的就会被送去受教育。他九叔这时候做准备,时机掐得刚好。
打扰了,盛昭昭比他想象中还要丧心病狂。肃王默默怜爱了一把刚才天真无知的自己。然后就被盛昭后面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他皇兄长期辅导昭昭崽功课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这大概也是他们盛家独一份儿的待遇了。其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可谓不重。他对他的几个胖崽崽能做到如此吗?
肃王心里清楚,很难。
毋庸置疑,他当然是疼爱自己的儿子的。就他所知,放眼整个京城,他绝对是能排的上号的好父亲。但是比之他皇兄对昭昭,似乎又不是一个层次。
“九叔,良心建议。你学识的储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辅导小朋友做功课,谁辅导谁知道。你的人生阅历一定会得到极大的丰富的。”盛昭语带同情,又掩饰不住幸灾乐祸的小心思。捂着嘴笑趴在肃王肩上。
“你和你父皇刚才不是挺和谐的?”肃王不信,他又不是眼瞎。再说了,他当年又不是没有被先皇检查过功课,一问一答的事情,能有多上头?需要特地做心理准备?
“我那是被练出来了。”他好歹有个成年人的芯子打着底,那能跟正常的学龄小朋友一样吗?人家穿书的同僚,哪个不是天凉王破大杀一方,比起他们他已经很废柴了。不过这个不好跟他九叔解释,盛昭只能随便拉了个理由搪塞。
算了,让他九叔自己去经历吧。解释不了,盛昭选择原地放弃,并滚回他父皇身边。
“九叔,闭目养养神,还有一会儿才到都护府,能休息一会儿是休息一会儿。”盛昭安排好肃王,自己也摆出他父皇的同款姿势,大眼一闭,养神,勿扰。
肃王看着斜对面同款姿势同款表情的一大一小,眉眼一软。他皇兄和昭昭崽感情可真好。看着就高兴,也让人情不自禁心生羡慕。
也许,他做不到他皇兄对昭昭那样,但至少,可以更用心一些。肃王微笑,加入养神大军。
之后数天,璟帝继续去忙西宁的各项部署,盛昭他们几个小的就被放养了。该玩玩,该乐乐,一点不受忙碌大人的影响。
盛昭本来还以为以他父皇的执行力,在他袒露心声之后,他父皇估计就已经在心里确定了十套八套完备的“小将军的养成”攻略等着执行。没想到自己的生活轨迹和之前并没有太大变化。
就……又开心又有点害怕。总觉得他父皇现在不行动,后面要憋个大的。
璟帝一来是最近太忙腾不开手,二来是现在还在西巡路上,有些事情操办起来到底不便,他已经写信给京中的盛晏,让他着手准备了,等回宫再做安排。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天养不出个将军。再者璟帝也没有忘记这次带几个小的出来的初心。重要的是让他们观察体会不曾接触过的世界,其他的都可以暂时先放放后。
等盛昭几人把整个西宁城逛得七七八八,甚至想着要不要多带点儿人手,再把探索范围往城外扩张一下的时候,璟帝那边总算是忙完了。
“后天要启程离开西宁城继续赶路了,有什么喜欢的、不舍的这两天赶紧时间办了。下次再来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璟帝忙完了,自然不能在西宁一地久待。就是昭昭几个人这几天在这里玩得挺好,刚熟悉就要离开,怕是会舍不得。
提前先说一下,给他们点心理准备,不至于到时候太突然。当然,也有给点甜头安抚一下的意思。
“啊,好。本来我们和盛昱说好明天下午陪他去慈幼院的。那今天去好了。”明天下午太掐点了,万一有什么变动,就没有时间调整了。反正下午没事,还是下午去比较保险。
盛昭这么想着,就待不住了,敷衍的朝璟帝挥挥手,人就跑没影儿了。璟帝对这种场面早有预料,不以为忤。
很好,大事忙完了,孩子也打发走了,下午可以松快一下了。是微服出去逛逛?还是去书房里看看最近新得的有趣小东西?再不济,赏赏歌舞听听小曲儿也是可以的。
就在璟帝给自己安排放松活动的时候,刚跟着盛昭离开的小明子去而复返。
“你家主子有事?”璟帝奇怪,不是急着出去玩吗,还有心情来找自己?难不成是身上没钱了?
“回皇上,小主子让奴才把这个给您。”小明子恭敬的双手呈上一个小册子。梁有思上前一步接手转交给璟帝。匆匆一瞥,似乎看到册子上写的是“西宁城不完全逛吃攻略”?
璟帝一看封面题字,就忍不住笑了。很好,这册名就很有他家昭昭崽的风格,难得用词还挺严谨。璟帝含笑翻开继续看。
“小主子说,这是他和二皇子三皇子这几天下来的收获。几位小主子逛下来觉得好的都收纳在这里了。您这几天没空出门,现在有时间了如果想出门的话,给您做个参考。”小明子言词清晰,三两句把盛昭的的用意传达清楚了。
难得小家伙出门在外还记挂自己这个忙碌的父皇,璟帝心内慰贴,笑意越发明显。册子还挺厚,粗略一翻,明显能看出来三种不同的字迹。
难得的是,他们还做了排版和规划。
走哪条路线好吃的多,哪条路线好玩儿的多;哪家好吃,哪家差点意思,偏咸了还是偏淡了,居然都详细标注了。甚至还有小字特意打补丁:个人口味,仅供参考,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偶尔还能看到书页角落里出现一两个可爱简单的小插画,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
游览路线示意图吗?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璟帝越翻越是惊喜。
“行了,去你主子身边伺候吧。”璟帝打发走小明子,忍不住从头开始细翻。
带孩子出来走走果然是对的。上次昭昭参观完军队不是还提了个阅兵了主意,这几天他也跟军部的人商量过了,都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可以先准备起来。这出去玩儿了几天,不就又玩儿出了个游览攻略。
想来如果能顺利推行的话,府衙和百姓都能多一笔进账。
第127章 第 127 章
小明子功成身退, 火速赶回盛昭身边随侍左右。璟帝这边也不用纠结了,自家昭昭崽崽都把游玩攻略给送过来了,不去体验一番, 岂不是辜负了他一番心意?
璟帝走的时候还把西宁当地管经济的官员一并叫上了,没有叫他加班的意思,问就是带他公费游玩。顺带看看能不能把昭昭的旅游攻略完备推行。顺便的事自然不能叫加班, 对吧?
“盛昱盛昱, 功课缓一缓再做,咱们去慈幼院的计划要提前了!”盛昭从璟帝那边出来,就直接奔着盛昱那里去了。
“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要提前?”结果最先给出反应的不是盛昱, 反而是被发配到盛昱这边补课的盛曦。
“父皇说后天我们就要离开西宁了,反正下午没事,咱们下午去呗。明天万一有其他事情就不好办了。”盛昭看一眼过分活跃的盛曦, 瞧瞧补个课把孩子逼成什么样子了。出于对他的同情,盛昭就不卖关子了。
“好, 那就下午去。”盛昱听完全程, 也赞同盛昭的想法。
慈幼院是盛昭他们几个外出瞎逛的时候,在西宁城偏僻的外围发现的。说是慈幼院,其实就是个破落的宅子改建的。这宅子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大了。三进两出的宅子,据说以前是个富户的院子,不知道为什么荒废了。
宁启来西宁任都护之后, 遵循璟帝的旨意, 颁布执行了各项惠民利民的政策。慈幼院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看起来不太体面,但也跌跌撞撞的支撑了两三年。
慈幼院主要用作收容无家可归无亲无故的孩子,不说吃饱穿暖, 至少给他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庇护所,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可能。负责此事的官员还收容了一些无依无靠的妇女老人, 这一大屋子孩子,总得有几个大人照应。招人招谁不是招,官员便优先招了那些没有依靠生活困难的,也是存着几分帮扶照顾的意思。
院子里的孩子过早的接触这个世界的残酷,懂事得也格外早。四五岁的孩子就知道去街上找活儿干,给人带个路捎句话,没有钱给颗糖也行。更大一点的就更不用说了,有力气的做苦力,有头脑的去给人做点帮工招待。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当初盛昭他们几个误打误撞来到慈幼院的时候,盛昭还好,毕竟前世孤儿院他也不是没有见过,所以这个场面还是属于他认知之内的。但盛昱和盛曦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真真正正的金窝里长大的,何曾见过这种人间疾苦。尤其是这其中有许多还是他们的同龄人,这种震撼就更强烈了。
他们找到慈幼院的管事,偷偷把身上的银钱都送出去了。虽然他们都清楚,这些钱在慈幼院的困境面前,不过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至少,能让他们吃一顿稍微管饱的饭。
“我改天给你们送一些书本过来吧,也教院子里的孩子认认字。我在这边待不长,可能教不了许多,但哪怕让他们学会自己的名字也好。认些字,出去找活儿都容易点。”盛昱是个很聪明的人,在食不果腹的时候,大多数人其实感受不到知识的力量。所以盛昱只拿他们日常的找活儿赚钱说事。
管事千恩万谢的答应了下来,生怕盛昱反悔。书本啊,他自己也就是粗略识得几个字,没有继续往下学,就是因为没有书本也没有人教啊。他们慈幼院这是遇上贵人了啊!
管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前几年因公受伤,瘸了条腿。本来是想顺势退下来的,恰好逢上组建慈幼院,就自己请命去了。至此就住在了慈幼院,看顾着这一大院子的孩子。盛昭后来打听过了,这满院子的孩子,虽然都过得不容易,但也没有饿死的,也没听说过有出去偷抢的。想来这其中,这位老者功不可没。
盛昭兄弟三人商定下来,就行动开了。盛昱让小明子先去慈幼院说明一下情况,时间改期了,慈幼院那边重新组织孩子和场地也是需要时间的。
从慈幼院回来那天,盛昱就去定了几套浅显的启蒙书。在盛昭的建议下,除了保留千字文这种类似简易版字典的书,其他的一概舍弃。换成各种基础的学科普及书。比如入门的算术,医术,农书……,总之,怎么实用怎么准备。凑齐这些书也花了些时间,本来想明天去取回来的,现在得提前了。
等各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盛昭兄弟三个匆匆的吃了个早午饭,带着他们自己掏钱让都护府厨房帮忙赶着做出来的大馒头就出发了。
“拉了一车馒头去慈幼院?”璟帝是在盛昭攻略上强烈推荐的小摊上吃面的时候收到消息的。
“知道了,随他们去吧。”孩子们长大了,有了怜贫惜弱的心,挺好。璟帝一口气干完碗底剩下的面条,抹抹嘴,带着人去下个地方打卡。
盛昭他们到慈幼院的时候,管事老伯已经把院子中央的一大块空地收拾出来了。一整个慈幼院凑不出几套像样的桌椅。老伯行事灵活,干脆只收拾出三套勉强能见人的桌椅,供给盛昭三人使用。孩子们就不用桌椅了,找了干净的木板直接铺在地上,也不耽误。这要不是顾忌几位贵人,平日里随便找个石头墩,甚至席地而坐也都是常事。
“你们吃饭了吗?”盛曦看着乖乖在木板上排排坐的大大小小的孩子,少见的没有咋咋呼呼。弯下身子蹲在一个还没盛昭大的小孩子面前,和风细雨。
“还…还没有。”小孩儿头大身子小,一看就是养的不怎么好的,不过倒是很懂事,羞怯的捂住瘪瘪的小肚皮,弱声弱气。
“我们刚好带了吃的,吃完再学吧。”盛曦说完也不等其他人反应,就让人把馒头搬过来,一人一个分了。他们带的馒头是真不少,慈幼院的人都分完了,还剩下好几十个。
“这些就给学得好的小朋友当奖励!”盛昭这招用得很熟练。毕竟他被这样哄过很多次,也算得上是经验丰富。
孩子们无论大小,吃饭都快。比他们脸还大的馒头,甚至都不用配水,三两下就给干完了。大概吃到肚子里才踏实。
盛昱无语的看着课还没有上,先给小朋友加餐了一顿的盛昭和盛曦。但是亲眼见了他们干饭的样子,也默许了,没多说什么。
等盛昱启蒙小课堂正式开课的时候,盛昭和盛曦自觉地担任起助教的工作。小朋友的课堂秩序不需要他们操心。有管事老伯镇着,没有小孩敢作妖,再者他们也乖,事先也都被做过思想工作。知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事关他们以后可能能多赚好几文钱的大事,因此都很配合。
盛昭和盛曦的助教工作,一个是针对盛昱,一个是针对小朋友。
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吧,盛昱是学霸,还是那种在京圈里都数一数二的学霸。他讲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小朋友的基础差,不对,是零基础,所以特地降低了教材和自己讲课的难度。但是底下的小朋友似乎还是接受不良,一个个蚊香眼晕乎乎。
盛昱第一次开课就遭遇这种滑铁卢,虽然面上看着还挺镇定,心里也是有点不知所措的。怎么回事?难道还是太难了?那得降低到什么程度?
这时候盛曦就派上用场了。盛曦是盛家的资深学渣,论把握教学难度的功力,在兄弟三个里面可谓是一骑绝尘。于是有了盛曦这个难度标杆屹立在那里,盛昱很快就掌握了节奏,教学进度开始顺利推进。
盛昭就负责给盛昱打下手,端茶送水那都不值一提,他还负责给盛昱加注解。简单的说,就是把盛昱一些不太好懂的课堂用词翻译成大白话。
古代也不是人人都能文绉绉说话的,普通百姓还是说大白话居多的。那前世说了十八年大白话的盛昭可不就当仁不让了吗。
兄弟三个经过初期的磨合,配合得越发顺畅。本来上课是要讲究劳逸结合的,但是现在情况特殊,顾不上了。只能尽可能的填鸭,多填一点是一点,多填一只是一只。直到上够了一个时辰,盛昱才停下,示意休息一刻钟再继续。
略微修整之后,盛昱的小课堂就继续开课了。盛昱今天的教学目标很明确,认字。让他们认字,带来的那些工具书今天是不打算教的,想教也没时间,只能他们认字之后自己看了。
待到金乌西沉,小朋友们也到极限了,再多的也听不下去的时候,盛昱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一下午不能教你们很多东西,可能你们也学不到很多东西。但是只要能记住几个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给你们准备了好些书,学医的学农的学商的还有算账的,等你们字认得多了,就自己去看自己去学。”给自己多找一条能够好好活下去的路。
“我们走了之后,会安排人定期过来继续教你们认字。你们要是有不会的到时候记得多请教。”盛昭不能直接插手西宁城的人事安排,但是安排个认字的人过来还是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