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娘子美又娇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白落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8 MB   上传时间:2023-01-05 20:23:49

  顾元元抿嘴直乐,沈正凌眼里满是笑意的看着她,目光温柔而宠溺。

  李福生在村里找人干活,说是给沈正凌盖房子,工钱比照着大家的来。

  这事一下子就在村民之间传开了。

  没想到沈正凌竟然这么有本事,这才搬出来几天,就要盖房子了。

  不过也有人说,沈正凌手里有从老沈家算回来的四十两银子,还有他媳妇十两银子的赔嫁,盖得房子还是盖得起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盖得起房子的人,都让人羡慕,特别是听说沈正凌这回要盖的是青砖大瓦房,就更让村民们羡慕了。

  老沈家就更是炸开了锅。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老沈家这回居然没人找沈正凌闹事。

  当真是太阳往西边出来了。

  村民们都在猜测,可能是因为沈正凌太厉害了,老沈家被他打怕了,所以这回才消停。

  根本没人想到,老沈家回这么安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闹事,而是因为镇上的沈长荣刚好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把他们给劝住了。

  沈长荣劝老沈家的人,让他们别闹事,等沈正凌把房子稳稳当当的盖好再说。

  沈老太气不过,怒骂道:“那个短命鬼,他这是拿我们家的银子去盖房子!”

  “他盖房子的银子,都是之前从老沈家要去的!”

  “我老太婆,凭什么让他稳当盖房子?”

  沈长富黑着脸道:“可不是!他当时,可是从家里拿走了四十两银子!”

  “有四十两银子,什么房子盖不了?”

  眼看老沈家人都为这事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沈长荣笑着摇了摇头。

  倒是沈全福一看沈长荣这个表情,就觉得他可能另有谋算,连忙止住沈老太等人的抱怨,道:“好了,吵吵什么吵吵?长荣难得回来一趟,都少说几句,听听长荣怎么说。”

  沈长兴就道:“对,长荣是读书人,懂得也多,在这种大事上,我们就该问问他的主意。”

  沈老太说话就不那么讲究了,一听沈全福和沈长兴的话,立即问沈长荣道:“长荣,你给说说,我们有没有什么法子,把沈正凌那个短命鬼手里的房子弄过来?”

  沈长荣皱了皱眉头,对沈老太道:“娘,你说话也有点讲究,什么叫把沈正凌的房子弄过来?”

  沈老太一听就急了:“哎,那他拿着我们老沈家的银子盖的房子,当然得弄回来老沈家,不然岂不是便宜了他那个短命鬼?”

  沈长荣把手里的筷子一放,冷冷道:“娘,不会说话你就别说话。”

  “都说了,那不叫弄过来。”

  沈老太还想说,被沈全福一把拉住:“你给我少说两句,让长荣说!”

  沈全福冲沈长荣示意道:“长荣,你接着说。”

  沈长荣看了沈全福和沈老太一眼,说道:“爹,娘,沈正凌是你们两人的亲孙子,他爹不在了,就该是他代替他爹给你们尽孝。”

  “那房子盖起来,孝敬你们不是应该的吗?”

  沈老太听得眉开眼笑:“对对对,还是我家长荣有出息,一话,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那房子,合该是他盖好孝敬我的。”

  沈全福迟疑道:“沈正凌脾性大,新盖的房子,他能愿意拿来孝敬我跟你娘?”

  沈长荣吃了一粒花生米,又吃了一块肉,这才眯着眼睛说道:“他愿不愿意有什么关系?”

  “爹,娘,你们怕是忘了,没分家不得置办私产。”

  “沈正凌他现在盖再多的房子,都是给你们盖的!”

第190章 上梁抛馒头

  没有老沈家的人来闹事,屋子盖起来顺顺当当的。

  到了开工的日子,放了鞭炮,就开始放线,然后挖厂基,打地基。

  沈正凌虽然买了一亩二的地基,真正拿来盖屋子的地方只用了两分地,其余一亩用来围院子。

  这么一来,也能和左邻右舍隔开一点距离,不至于一点隐私都没有。

  嗯,隐私这个词,是顾元元告诉他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房子的面积,也有一百多平米。

  一百多平米的青砖大瓦房,放到村子里依然数一数二。

  房子的样式上,顾元元并没有多提意见,所以沈正凌就自己做主,建了一排五间正房。

  五间正房前面,一左一右各盖一间包头房。

  屋后,左右两侧,一边做厨房,一边做牛棚。

  李福生给他找了二十个人,都是村里干活的好手,做事踏实本份,从不偷奸耍滑,房子盖起来飞快。

  没几天功夫,框架就搭上去了,然后上梁,盖瓦,毛胚房就算完成了。

  盖房子上梁是大事,得挑选吉日,请客吃饭抛馒头。

  顾元元两世为人都没见过这种热闹,不由十分好奇,等到了上梁当天,自己也去新房子那边看热闹。

  到了地头之后,才发现今天这里十分热闹。

  村子里的小孩几乎都来了,就是为了等下抢馒头吃。

  上梁当天需要亲友送红布,挂在中梁上,老沈家的人只当没有这回事,倒是沈全禄一家连卤肉摊都没去摆,全都前来捧场,方丽娘和李福生也送了东西过来。

  就连一直给他们家做活的胡大婶和李大婶两人,也提了鸡蛋过来。

  顾元元一个外来户,对这些事情全是门外汉,基本上都是沈宝儿出面应付的。

  这落到不知情的外人眼里,就觉得沈宝儿这个小姑子实在是太厉害了,把家里的大嫂挤兑得都没说话的份,只是落到胡大婶和李大婶这些知情人眼里,就更是感叹顾元元命好。

  这都嫁人了,自己家里盖房子这么大的事,顾元元都能当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有人给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不用操心,只管等着现成的青砖大瓦房住。

  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坦哦。

  哪像她们,就是个劳碌命,成天操不完的心。

  大家心里在想什么,顾元元都是不关心的,她这会儿就想看看这个抛馒头的热闹。

  天气晴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吉时一到,在鞭炮声中,正梁徐徐升起,挂在梁上的红布也随风飘起来,红布要绕在梁上,一头往前拉到地,一头往后拉到地,俗称“挂长红!”

  木匠师傅站在屋顶,高声喝起彩头来:今日天睛来上梁,主东修的好华堂!

  华堂修在龙口上,大家齐心来上梁,上一步一品当朝,上二步双凤朝阳,上三步三元及弟,上四步四季发财,上五步五谷丰登,上六步六合同春,上七步七星高照,上八步八仙漂海,上九步九子登科。

  十步上得全,荣华富贵万万年!

  等到彩头说完了,抛馒头也就开始了。

  眼看着木匠师傅身后背了个大包袱往上爬,村里的小孩子们知道抛馒头的重头戏要开始了,一个个仰着头,眼睛眨也不眨的,只管盯着那个大包袱。

  只等着什么时候木匠把里面的馒头抛下来,他们好第一个去抢。

  木匠上到楼顶,把包袱打开,看到包袱里面装的东西,不由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高唱彩头抛馒头。

  馒头抛到东,代代儿孙做国公;

  馒头抛到南,代代儿孙是王男;

  馒头抛到西,生下女儿做贵妃;

  馒头抛到北,生下儿女成豪杰。

  鲁班师在上,文曲星路过。

  紫微星当头,全家富贵全!

  他每说一句,就捧着包袱里的东西大力撒出去。

  底下等着抢馒头的孩子们,都知道这个时候是要大声附和彩头的。

  所以,木匠师傅说一声,他们就高喊一声“大吉大利”。

  木匠师傅把手里的馒头往东边抛去,他们就一骨脑儿挤到东边,木匠师傅把馒头往西边抛去,他们就赶紧跑到西边,抢得那叫一个热闹起劲。

  有些孩子没抢到从天而降的馒头,捡到滚在地上的,拿在手里拍拍灰,直接就塞进嘴里。

  有人惊呼一声:“这馒头是白面的。”

  “是甜的,是白面甜馒头!”

  村里人盖青砖大瓦房,抛馒头是要抛的,但一般都是黑乎乎的杂粮窝头,白面馒头太费钱了。

  而且大家平时吃的也就是杂粮窝头,抛这个没人会说什么。

  像沈正凌家里这样,上梁抛馒头,抛白面馒头的,不说没有却很少。

  但是,抛白面馒头,而且还是甜馒头的,那就绝无仅有。

  毕竟白糖的价格太高了,一斤粮抵得上好几斤肉的钱,大家都舍不得用在这上头。

  所以这会儿,甜馒头这话一喊出来,大家抢馒头抢得更起劲了。

  抢着抢着,又有人道:“啊,我我我……我抢到了糖果!啊啊啊啊,是糖果!”

  “我也有,我也抢到了,真的是糖果!”

  “糖果算什么,你们看,我还抢到铜板了,想买什么吃都可以!”

  大家抬头看去,果然看见他手里拿着一枚崭新的铜钱。

  啊啊啊啊啊……小孩子们沸腾了,仰头看着抛馒头的木匠,大声喊:快撒钱啊!

  木匠也不迟疑,把包袱一抖,里面的馒头、糖果和铜板就一起掉下来,跟下雨似的。

  小孩子们一拥而上,几乎每个都有收获。

  对于过年才能勉强吃点糖甜甜嘴的小孩子们来说,抢馒头的时候能抢到糖还能抢到钱,当真是意外惊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8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6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娘子美又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