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货郎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桃花白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3 MB   上传时间:2022-04-07 21:05:29

  这私塾还是坐北朝南,面前有条白色石子路,是从刺绣坊那边延伸而来。

  从这条路走,鞋底都不沾泥的。

  进到私塾里面,这房子比作坊什么的精致不少。

  两侧分别是两个房间,一边是学生们休息喝茶的地方,另一边则放着许多书籍。

  不对,现在书架还是空的,只等着万秀才开个书单,纪彬即刻去买。

  正对着的主屋则是两个房间的大小,夫子的讲台,学生的书桌,里面一应俱全。

  现在学生书桌摆了三十张,都是小书桌,毕竟这里只做启蒙的教育,所以放了许多书桌也不显得拥挤。

  引娘把这里布置得很好。

  纪彬第一次来看的时候都觉得很好,万秀才更是满意,不由得感慨:“当年我在邑伊县读书的时候,条件都没这样好。”

  “但等我上完县学,发现那里重新整修了,变得特别好看。”

  纪彬差点失笑,难道古代也有这种情况吗,只要你毕业,母校一定会重新装修?

  这也太巧了吧。

  不管怎么样,前面的私塾是看过了的。

  至于后面的客舍更是没问题,里面干净整洁,该放的东西都已经放了。

  只要万秀才跟宣家三姐住进去就行。

  这让万秀才的娘也很是放心,回邑伊县的时候还吩咐宣家三姐,要好好照顾万秀才。

  这个架子摆的让宣家三姐有点难堪,不过大家都没怎么在意,毕竟知道万秀才的娘是什么人。

  她这次回邑伊县,肯定跟之前不同,说不定还拽起来了。

  这些都是小事,纪彬关注的,是夫子都来了,这私塾也要开业了吧。

  万秀才早就准备好了,随时都能开始讲课。

  但招生却要费些时间。

  而且怎么收费,怎么给万秀才月钱,这都要定下来。

  如果是其他私塾,一般都是秀才自己办的,就跟荆夫子那种,束脩直接给夫子。

  但纪彬这里不同,私塾是他的,万秀才只是他请来坐馆教书,这钱就要另外算了。

  可纪彬没打算用私塾盈利,原本成立之初,就是方便刺绣坊,酿酒坊的伙计们家小孩读书的。

  毕竟在没说建私塾之前,大家都把孩子往荆高庄那边送,一口气送了十二个过去,之后陆陆续续又去了五六个。

  那边夫子还没说什么,荆高庄本地的庄户肯定是不高兴的。

  这也好理解,突然去了十几个外乡人,难免会有矛盾,而且也会分走夫子的精力。

  现在纪滦村开私塾,也能缓解这些压力。

  纪彬家的刺绣坊还在荆高庄买丝线买布料,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要对荆高庄的人客气的。

  但现在要紧的是,要定下万秀才所得的束脩。

  纪彬也问过其他地方的价格。

  一般来讲,同样是教书,夫子所得的银钱,跟他自身水平名气也有关系。

  名气高些的,只教孩童读书,能年薪三千两,名气次些的,也能有个几百两。

  在汴京宿勤郡那边,平常请夫子在家教学的月薪,基本在三十两左右。

  可是这些价格,全都是有经验夫子的薪酬。

  毕竟教书这件事,有经验跟没经验,又是两回事。

  而且那是大城市,跟小城市完全两种情况。

  像万秀才这种情况的,也有几个例子,隔壁县的一个私塾,请秀才坐馆教书,每个月给二两银子,教导二十个学生。

  给的钱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请个没经验的秀才了。

  纪彬知道这些价格后,心里已经有数。

  打算按照每月固定二两银子作为薪酬,若是超过私塾超过二十个学生,在这基础上,一个学生每月加两百文的报酬。

  若是半年过去,教学生教得好,他再加钱。

  万秀才略略思索,直接应下了。

  毕竟他这种没经验的教书先生,如今能坐馆教书,已经不错。

  再说二两银子,足够他家作家用了。

  一边教学生,还能读书,等到两年后再去春闱试试,一举多得。

  见万秀才同意,纪彬笑着点头,随即让人送上米面油粮,还有不少禽蛋。

  既然是来这里当夫子,这伙食费肯定是包了的。

  办私塾可太难了。

  搞定了老师,接下来就是学生。

  之前也说过,纪彬办这个私塾,并非为了盈利,所以面对学生们的收费,自然会降低一半。

  按照正常来说,一个学生去私塾上课,每天要付十五文钱左右,一个月要交四百五十文。也就是说,要供一个孩子读书,除了平常的笔墨纸砚书籍之外,学费最少都要二钱银子。

  以前的纪滦村里,基本上没人供得起孩子读书,也是这个原因。

  学费太贵了!

  真的太贵了!

  这还是便宜夫子的价格,若是再贵些的,基本没人供得起。

  所以以前在李裁缝眼中,寡母供孩子读书中秀才,这是传说中的事。

  所以万秀才的娘亲才会那么自傲。

  毕竟供一个读书人真的很费钱。

  纪彬的打算是,只收孩子们三分之一的价格,差不多一个孩子收一百五十文,一个月不到一钱银子。

  当然了,这是在刺绣坊跟酿酒坊做活的人,他们家的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

  至于其他想来学习的人,自然是按照原价。

  按照三分之一的价格来说,纪彬办私塾肯定是亏钱的。

  别说盖房子修路的钱了,就连夫子的月钱都不够。

  但这是他早就想过的,亏就亏吧,让孩子家长们安心干活,让荆高庄缓解压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这是私塾啊。

  他都办私塾了,还有人好意思让去转商籍吗。

  应该没有了吧?

  纪彬自然知道,现在外面对他议论纷纷,毕竟酸果酒的生意已经慢慢铺了整个春安城。

  邑伊县跟周边的几个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这种时候自然要有个好名声。

  办私塾,这可是最有利名声的事了。

  就是这也太复杂了,果然办学没那么简单的。

  不过好在有引娘帮忙,现在事情都确定下来。

  三月九号,由万秀才亲自草拟的文书张贴在私塾外墙上,基本意思就是开始招生了,三月十五号正式上课,若是想来的赶紧来。

  过了这几天的统一招生,以后就会比较难了。

  这事一出,整个纪滦村的人都在商议。

  纪滦村盖私塾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可现在盖好,请了夫子,还是让他们津津乐道。

  首先把孩子们送来的,是之前去荆高庄的小朋友们。

  之前送去荆高庄十六七个孩子,有六个孩子也不到十岁,现在都能送到自家村子的私塾,毕竟孩子小,天天坐牛车过去,大家也不放心。

  其中李裁缝的孩子元宝就是如此,小孩去年五岁的时候,就送到荆高庄上了一段时间的学。

  可是孩子毕竟太小,别说李裁缝不放心,那边的夫子也不放心。

  现在放到离刺绣坊很近的私塾里,那可真是太好了。

  所以元宝就成了纪家私塾的第一个学生。

  陆陆续续,纪滦村一共送来了十五个学生,全都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

  其中男孩十一个,女孩四个。

  他们十五个,就成了纪家私塾第一批学生。

  而且没有例外,这些孩子们的家长,都在刺绣坊或者酿酒坊做事。

  都快成作坊附属小学了。

  万秀才看着一群小豆丁们,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明明他早就备好课了,现在倒是怎么教啊!

  这还只是报名,还没正式上课呢,他都开始紧张了,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白白拿纪彬给的薪酬?

  纪彬看着,倒是让万秀才慢慢来,而且总觉得不会只有十五个学生,明明之前问他上学的人还有很多。

  果然,又把孩子带过来的,是黄沟村的黄娘子。

  这位黄娘子也知道是自己多说了话,所以让引娘差点没买成良田,最近很是愧疚。

  虽然已经道过谦了,可还是纪彬不让孩子们上学。

  毕竟大家都知道,纪彬是最疼引娘的,若是让引娘不高兴,那谁都不能高兴。

  可是思前想后,黄娘子还是想让自己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来上学,这些孩子们,一个七岁,一个九岁,一个十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0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5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