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桂芝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魔力信号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0 KB   上传时间:2021-07-03 19:45:42

  “过几天你们就知道啦!”

  在她尝来,那还是窖藏一段时间的罐头才更有味道,沉淀下来的甜味酸味更融入更缠绵。

第41章 贵公子 进京

  深秋的大集, 多了很多陌生面孔,南来的北往的行商, 都想赶在入冬前大赚一笔,那保暖的棉花是最好卖的,虽然吧它很贵!

  两辆板车靠到一起,上面是一个个打开的麻布包,露出雪白的棉花,摊子里面是两个中年汉子,这应该是行商的买卖,田桂芝掂着脚尖摸了那棉花一把, 她旁边来了两个妇人,

  “大兄弟,这棉花多少钱一斤?”

  “一百二十文。”

  桂芝听着那价钱都要星星眼, 待到姐我良田千顷在手,非种它个百八十亩不可, 现在嘛, 还是买现成的吧!

  和这边棉花摊子靠近的摊子上挂了一排闪着珍珠光泽的棉兜, 田桂芝摸了把最外面的样品,软、真软,

  “这棉兜多少钱一斤?”

  “一百五十文。”

  摊主是一对夫妻,这明显是附近的村民组合, 现在没啥买卖,对着桂芝这个小丫头也很有耐心,

  “我们村子都是养蚕的, 这柞蚕丝比桑蚕丝是差了些,但是价钱要划算很多,和那些南方来的棉花比更软和, 做棉被棉衣正合适。”

  桂芝摸摸背上今天赶集又加上的小背心,那还是晓红表姑去年给自己做的,现在她才摸出来里面竟然是蚕丝!看来现今这个棉的品种有点多啊!

  怪不得自己在周围没见到有人家种棉花,棉衣棉被也没少见,却原来大部分此棉非彼棉。

  她脑筋一转又倒回去那棉花摊子,掂着脚尖朝里连喊带招手,

  “大爷,你这棉花籽有的卖吗?”

  见是个小丫头,那汉子抬头不耐烦的回了一嗓子,

  “没有!”

  田桂芝转了一圈空着双手回了自家摊位上,已经在上买卖了,有了劈竹丝的利器,父亲进京几趟也开了窍,那太精美的以他的手艺做不来,可他可以走小巧路线,小巧的果盘、笸箩、提篮,不光有圆的也有方的,偶有几根青色竹皮点缀其中,很招人眼球。

  田桂芝把自家摊子挪出来很小的一个位子,一个竹筐倒扣着做底,上面的木托盘一层一层的摞起来,软软的细麻布盖着,露出一角粉红色的红果片,看起来干净又可口。

  马扎旁边竹篮子里有一沓方正的淡黄色的纸,还有一扎细细的麻绳,这都是学的药铺子行头,田桂芝低头把小秤放到趁手的位置,就觉前面一黑,这是来了顾客,抬头面露惊喜,

  “军爷!”

  面前站着的竟然是帮过几次的郑军爷,她忙把最上面的一盘红果片端起来往前一递,

  “昨天才做的,您尝尝!”

  郑少勇好笑的看这满身都是眼的丫头,低头在旁边那试吃的小盘子里捻了两片扔到嘴里,

  “这红果片怎么是你在卖了?”

  “现在红果少了不值当再摆个摊子,”

  田桂芝笑眯眯的,小算盘打的毫不掩饰。

  “给我称两斤。”

  “好咧!”

  桂芝脆生生的应道,快手的给一斤一份称了两包,接过铜钱数了数又给退回去两个,

  “我这红果按斤称三十二文一斤,按两称两文一两。”

  接过退回的铜钱,郑少勇点点头离开,心里感叹果然商人无不精明!这么小的孩子数钱那利落劲比自己都强。

  这两个月红果片已经卖出了些名声,大部分都是前几集来买过的熟客,站在摊子前都不客气的拿着盘子里试吃的边边,酸酸甜甜的,吃了还想吃,一个妇人嘴巴不停的道,

  “给我称五两。”

  说着掏出十文钱。

  接过钱颠了颠,那个数和真假就都入了田桂芝的眼,扔到脚边的小罐子里,她先拿一张纸铺到秤上,又拿着竹夹子利索的夹起红果片上称,

  “大娘,你看这称给你高高的。”

  那妇人嘴上说着,

  “大娘放心你的秤,你这丫头实诚。”

  身子还是探过来望了一眼,桂芝卡着秤星给她看,一松手那秤砣就滑到了里面,秤给的可高了。

  大娘的眼里都是满意,桂芝就放下秤开始包起来,用麻绳一扎递给大娘,顺便嘱咐了句,

  “大娘你要嘱咐家里的孩子,这个临睡前不能吃,吃完了一定要漱口。”

  “为啥?”

  异口同声的疑惑。

  田桂芝小脸板板正正的,口齿清晰的解释道,

  “为了牙齿好,所有的甜食都不要临睡前吃,牙齿会长虫子!”

  “竟然是因为它?”

  后面一个妇人惊呼道,

  “我说我家那皮小子怎么害牙痛,我看他那颗牙都黑了,原来是被糖给吃了!”

  随之此起彼伏的声音议论道,

  “我婆婆也爱吃个甜的,她才四十岁,一口牙都掉的差不多了,原来是它给害的?”

  “天哪,我都没往这方面想,还把糖稀罕的不得了。”

  “当然不只是这个原因了,”

  田桂芝苦笑,这咋还闻糖色变了,

  “我娘牙齿有次疼的脸都肿了,大夫说她习惯不好,连着两天用盐水漱口才消下去,从此以后她都是早晚用青盐漱口的!”

  远在家里看家的程氏就这样被牙疼了一回。

  “是这个理,”

  两个妇人连连点头,

  “我习惯早晚用杨柳枝蘸点青盐刷牙,不然嘴里老感觉有味道。”

  “我也是,睡前不漱口睡不踏实。”

  “你看吧,这才是你们牙齿好的原因。”

  田桂芝看她们齐整的白牙,忙迎合着说道,

  “只要睡前和起床都刷牙那牙肯定好着呢!”

  “你这个小姑娘心眼真好,”

  那妇人接过红果片连声夸赞,

  “我回去以后就照着做,那皮小子再懒的漱口非打的他屁股开花不可!”

  随着这两个妇人的离开,后面的买卖更好了,在这消息闭塞的时代,你要想做好买卖,第一步的口碑必须要打出去,田家庄的这父女俩经过半年的经营,在这集市上已经有了些许名声了!

  ***

  不觉间,就进了腊月,

  夜幕拉开,田树满家的堂屋大门紧闭,门缝里透出些亮光,屋里点着炭火盆,桌子中间点了两个油灯,周围坐满了人,个个手头都忙的很,快要过年了,这一个月做买卖就跟捡钱一样,能不抓住机会嘛!

  “爹,我有个想法,”

  田桂芝放下手中的刻刀,抬头认真道,

  “咱腊月的集分开赶吧,让树根叔跟着二爷爷的牛车赶驿站旁边的集,咱们去京城,那边天天都是集,我们两边都去卖红纸、剪纸和年画!”

  “可树根会不会小了点,我不放心啊!”

  田树根过了年才十一岁,在他眼里还是个孩子,有自己带着可以,没大人跟着怕被人欺负。

  “大哥,我想去赶集!”

  田树根却不怕,他只觉得桂芝的主意太棒了!

  “要不我和他一起去吧,我现在也挺会卖货的了!”

  程丽丽手里捯饬着竹针,很是不谦虚抬头看着姐夫自荐。

  “爹,没事的,这到了年底,京里会派更多的禁军到处巡查的,谁都不想过年惹事。”

  想想自己第一次赶集,周围赶集的有老有少,田树满看看树根这半年结实不少的身板,

  “行吧,驿站这边的集不是那些野集,总有官兵在那震着,你们俩人看事情不好把东西扔了都没啥,可千万别为了钱意气用事。”

  满打满算年前也就三个集,大年三十都不赶集,但是二十八二十九那两天却都是集,到时候自己也回来了,只赶两个集应该也没啥。

  ***

  田树满赶着驴车又找了村里的三爷爷作伴,冬天农闲季节他经常带着儿子去京里找些修补院墙花园的活干,要过年了,那些小户人家都会修葺下房子,这次他的驴车上拉了一车编好的茅草,都是跟树满学的菱形的编法,

  “京城住茅草屋的人家也不少,上个月那场大雪京城也有不少人家塌了屋顶,有两家夏天我给换的屋顶一点事都没有,周围邻居都纷纷和我定了全换成这种。”

  田兆河看桂芝在那打量茅草就解释道。

  “那挺好的,这茅草的结实数也不比那瓦房差了。”

  想想上个月那场大雪,确实是桂芝出生以来所见的最大雪了,那雪都到没过她的膝盖,一家人三天都没出院子,田家庄都塌了不少房子,却没想到京城也是如此,若是这茅草屋顶真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减少人员伤亡,也是大功德一件。

  寒冬腊月赶驴车可不是个轻省活,田树满一身的厚棉衣,头上带了个羊皮帽子,身上批了一身蓑衣,赶着驴车。

  到了京城,田桂芝从裹得紧紧的被子里钻了出来。

  驴车先停在了李记杂货铺。

  正巧李云石也在,他收下了年前的最后一批荷灯,这位田兄弟确实是个脑子灵光的,这荷灯的颜色越来越多彩,点上烛火更显得缥缈氤氲,连带着自己铺子的生意光顾的小娘子都多了,还是小娘子们花钱最大方啊。

  “李兄,这是我自己画的门神,马上要过年了,送你一副贴这铺子上吧。”

  田树满把自己装画纸儿的篓子打开,拿出来自己早准备好的一副门神,是时下京里贵人最喜欢的,李云石不以为意,却在那副画纸儿打开后看直了眼,自己早该想到的,只以为这位田兄弟擅做灯笼,却原来这才是人家的拿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桂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