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心里抱怨着,却没有谁敢光明正大的抗议的。
关于增加税收这事儿,乐乐和左郁心里倒是早有准备,所以条例一颁布的时候,他们就率先的上交了粮食。
“相公,你舅舅还在京城的对吧?”
交完税收之后,乐乐问左郁道。
“恩。”
“皇上已经下令加税收了,这说明国库恐怕有些空虚了,咱们家夏收的时候粮食全留下来了,这秋收也来了,你看,我们家存粮好几十万斤了,不如先捐一部分出去吧,要不你写信给你舅舅,让他带人来取粮,送到边境去,你看怎么样?”
“可以。”
左郁觉得乐乐说的有道理,
“我现在就给舅舅写信,他集合人手过来,咱们这边秋收也差不多结束了,到时候可以多带走一些粮食。”
“恩。”
几天之后,一封信到达郁清朗的手里。
看到从清河镇的来信,郁清朗本来以为只是一封普通的家书,结果拆开一看,顿时吓一跳,连忙立马就拍手大笑,称赞道:
“好好好,不槐是我郁家的血脉。”
“相公,你怎么了?”
郁夫人被郁清朗突来的大笑给吓了一跳。
“哈哈哈……是郁儿的来信,他说家里的粮食可以勉强的捐给军队,今天的收成,他全部都没有卖,就是在知道可能打仗的时候就故意的存下来了,加上现在是秋收了,到时候他大约能捐出上百万斤的粮食。”
郁清朗激动的对夫人说道。
“上百万斤?全捐出来?”
“是的。”
郁清朗点头,
“如今边境有三十万大军,每个人每天吃上一斤的粮食的话,也就只能吃个三天,但是,这是郁儿一个人捐出来的,意义非凡,不行,我现在要马上进宫去见皇上。”
左郁的信给了郁清朗一个灵感,不说整个东晋,就说整个京城有多少达官贵人,如果这些达官贵人可以像左郁一样有钱的捐钱,有银的捐银来支持战争,那么,皇帝空虚的国库很快的就会被填满。
“现在进宫?”
看看天色,郁夫人道,
“可是今天已经快天黑了,要不明天早朝的时候你再说?”
“我不得先跟皇上通个气儿怎么行,明天要是直接在朝堂上提出来,难免会影响一些人的利益,到时候又会废话连篇的。”
郁清朗摇摇头,换上官服,直接就往外走,
“我先去了啊夫人,你和娘亲你们先吃饭,不用等我回来。”
“路上小心相公。”
看郁清朗态度坚定,郁夫人不再劝导,只是等郁清朗走了之后,想到左郁的举动,不由得感叹自己小看了自己的侄儿了。
没想到最为大义的,竟然是自己的侄儿?
且说郁清朗到皇宫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皇帝的饭点。
见到他,皇帝直接邀他跟自己一起吃饭。
“皇上,微臣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和您说的。”
郁清朗这会儿可没有心思吃饭,直接对皇帝说正事儿。
“喔?”
听到郁清朗这么说,皇帝看了一眼坐在边上的皇后和太子。
“皇上,那臣妾……”
皇后见状,很识趣的起身打算去偏厅避一下嫌,她与皇帝虽然是恩爱夫妻,但是,后宫不涉政,这是规矩,也是禁忌。
“不用了。”
见皇后起身,皇帝摆摆手示意皇后坐下,
“爱卿,你跟我去偏厅吧。”
“是,皇上。”
“太子也一起来吧。”
“是,父皇。”
听到皇帝喊自己,太子连忙站了起来。
到了偏厅,郁清朗先把左郁的来信递给皇帝,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皇帝。
“好好好……”
看到左郁的来信之后,皇帝连说三个好字,龙心大悦,连夸左郁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儿,虽然上百万斤的粮食对于整个国库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战争时期,有的时候别说是上百万斤粮了,就是上万斤粮那都能救很多人的命,何况这上百万斤粮食还是一个人无偿的捐献出来的。
“真该让那些平常自诩为善人的达官贵人好好的学学,这才是真正的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