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说道,“嗯,娘也是没法子了,总不能让他们出去乱说嘴吧。”
为了奖励追风,陈阿福专门炖了两根它喜欢的酱猪排骨。
晚饭后,陈名领着阿禄和大宝去大房和胡老五家送礼。
陈阿福又敲了半碗松子,进了空间。饮水思源,她也记着金燕子把追风领回来的情。却看见金燕子没有干活,而是躺在地上,一扇翅膀还捂着肚子。看见陈阿福进来也没有招呼一声,而是幽怨地看了她一眼,又转过身去,给了她个后脑勺。
“哟,宝贝怎么了?快起来,妈咪给你带松子进来了。”陈阿福蹲下用手指戳了戳它的小身子。
一听这话,金燕子一骨碌爬起来,气得脸通红,冲陈阿福喳喳叫道,“你还好意思说松子!哼,你害得我好苦。”
此时的它,又像只炸了毛的麻雀。
陈阿福莫明其妙,说道,“松子咋了?这可是金贵物,妈咪都没舍得多吃。”
金燕子气道,“松子都是金贵物!也只有你才这么穷酸,害得我也跟着嘴馋。想我活了近两千年,还是第一次这么丢脸。”说完,它用又一扇翅膀捂住了小脑袋。
陈阿福急道,“哎呀,你净绕圈子,说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说的是啥。好吧,你不直说,我就出去了。”她今天很累的,没有太多心思哄小东西。
金燕子听了,才放下翅膀小声说,“人家,拉稀了。”说着,便哭了起来,继续控诉道,“过去我猫冬的时候,我的原主人也会拿坚果进来给我吃。她们经常拿,所以我的嘴也没有那么馋,不会多吃。可是你,不仅不经常给我拿,还一拿就拿油性大的。你坏死了,害人家丢脸。嘤嘤嘤……”
陈阿福听了十分过意不去,虽然她过去想过给它吃油大的食物,但也没真的这么做。她是真的觉得松子是好东西,看灰灰和七七抢得多厉害就知道了。所以,她才好心拿进来给它吃,却没想到它吃多了肠胃不适应。
赶紧赔礼道,“金宝儿,对不起,妈咪不知道会这样。这样吧,妈咪出去拿点水进来,给你洗下小屁屁。”
然后,她闪身出去,拿了一个缺了口的大碗,又装了半碗水进空间。
金燕子看到那个破碗,嫌弃地小绿豆眼都皱到了一起,唧唧说道,“福妈,人家可是超级富豪金燕子,即使是洗屁屁,也不能用这个破碗哪。”
陈阿福哄道,“好,好,等妈咪发了财,你所有日用品,都用赤金。”
抓住金燕子看了看,它的长尾巴上沾了一丁点黄便便,陈阿福就在大碗里给它洗干净了。
出了空间,她还是没舍得把这碗水倒了,而是放去了灶台上。
趁着明亮的月光在院子里铲了半盆子的土,又栽了一些蒜进去。然后,把那碗水倒进了盆里,再把盆子端去老院厨房,这里温度高些。
自从十月中下旬,地里便没有蔬菜了。现在,除了吃萝卜、豆芽,就是干菜,馋蔬菜馋得要命,她希望能发些蒜苗吃。
第二天,陈阿福领着大宝去看了看新娘子陈阿兰,说了些祝福话。也没等到新娘子发嫁,便去了棠园。
晚上,陈阿福和大宝从棠园回家,听王氏和陈名说了陈阿兰出嫁的事。说是特别热闹,嫁妆在村里出嫁姑娘中是排在前头的,让陈业觉得倍有面子。听送亲回来的人说,婆家对嫁妆也极是满意……
又说胡氏哭的厉害。虽然平时她宠陈阿菊宠得多些,但她心里也知道,大闺女要乖巧听话得多。
王氏看看陈阿福,又抿嘴笑道,“阿福立了女户,以后也不用嫁去远地方。不然,我可要哭死。”
陈名笑道,“也是,阿福就住在咱们隔壁,多好。”
陈阿福笑道,“当然。爹一个大嗓门,我们就能听见。”
盆子里的蒜苗十天后就长到半尺多高了,密密麻麻长满了一盆,苍翠碧绿,味道也极好闻。
王氏吃惊道,“我过去也在盆里栽过蒜苗,都没有这次长的快,也没有这么水灵。”
第146章 搬家
陈阿福心中暗喜,那燕粪果真是天上有人间无的肥料加催熟剂。下次再兑稀点,不容易引起怀疑。
她喜滋滋地割了一把,炒了个回锅肉。味道那个香啊,不说大宝和阿禄用馒头把盘子底都蘸干净了,就是陈阿福都恨不得立马再炒一盘。
陈名看看还剩下的半盆,说道,“这些给我娘和大哥割去吧,让他们尝尝鲜。”
陈阿福摇头道,“爹,不是我舍不得,这东西香得连咱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若是他们吃了好,又来管咱们要,但第二茬第三茬没有那么香咋办?还是第二茬再给他们吧。若味道还是这么浓,那么第三茬肯定也会这么香。若味道淡些了,也不那么逆天。”
她觉得,若不继续浇燕粪,味道肯定会越来越淡。
陈名想想也是。从今天夏天开始,家里突然就有了若有若无的香味,烧的水要甜些,做的饭菜要香些。如今,连蒜苗都出的比以往快,更是香的多……
突然,他的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后悔不迭。说道,“阿福,爹觉得这个院子是福地,咱们不该搬去别处……”
然后,把他的疑惑讲了出来。
陈阿福也不能跟他说是因为燕沉香的缘故。忙笑道,“爹莫急,这两个院子咱们先不卖。若以后爹觉得这里好,再搬回来便是。不过,我觉得现在咱们家的这些怪事,不一定是这个院子的关系,而是人的关系。人有福泽了,连上天都要护佑的。说不定咱们去了新家,又会把这个福泽带去新家了。”
陈名听了,才点点头。还是说,若他在新院子住得不舒坦,还是愿意回到这里来,帮陈家把这个福泽守住。
一晃进入腊月,陈名家的新院子已经快建好了,初二上的梁,请了许多人去新院子吃饭。
为了区分,陈名三口的新家叫禄园,而陈阿福母子俩的新家叫福园。正好是两姐弟的名字,又吉利又好听。
上梁那天陈阿福还在上班,只领着几个小朋友在棠园大门口向禄园望了望,听到禄园里响完了爆竹,就回了院子。
禄园里,王氏领着高氏和三爷爷的两个孙媳妇吴氏和孙氏在忙碌。这天,大半个响锣村的人家都派了代表去,还请了附近所有有脸面的人,当然也包括罗管事父子。
席面的菜品极其丰富,让乡人们说了好久。都止不住地感叹,陈家二房凭着一个闺女,就发达了!看来,若闺女养好了,比儿子还管用。
腊月十六是黄道吉日,陈家二房正式搬家。不仅陈名一家三口搬去了禄园,陈阿福母子也搬了进去。他们母子要等到明年春天,福园建好装修好以后再搬进去。
为了赶日子,家搬得有些仓促。家具前两天武木匠父子才用牛车运过来,家里也只买了些锅碗瓢盆等日用品,有些东西以后再慢慢添置。
一大早,陈业家的驴车和棠园的一辆马车便来了。陈名家里旧家具不会搬过去,也没有多少细软,最多的就是布料,还有几麻袋粮食等吃食,再就是几十只鸡和两只百灵鸟,以及那盆在空间里的兰花。正好趁这时候把兰花从空间拿出来,改天交给了尘住持。
大宝看到突然冒出来的兰花很纳闷,陈阿福骗他说这花一直养在后院右边的那个鸡圈里。他家一共垒了两处鸡圈,因为鸡少,用只了一处。
陈阿福怕兰花冻着,把兰花放进马车的车厢,去了禄园后就直接抱进西厢。还专门告诫七七和灰灰,若是敢把这盆花当菜叨了,就会毫不客气地收拾它们。
两辆车拉了两趟,便拉完了。
陈名一家背着最后一点细软走出家门。陈名回过身把篱笆门锁上,又久久凝望着这个破院子。
十六年前,他是被陈业背着进来的,他以为自己住进来是等死的。上苍有眼,让他娶了王氏,王氏不仅挣钱给他治病,又为他添了一双儿女。
如今女儿出息了,修了大瓦房让他去享福。而且,他今天出这个院子,是站着走出去的,还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外孙,一家三代。
陈名站了许久,在王氏和陈阿福的搀扶下,才抹着眼泪转过身走了。
走到村口,远远望着那两个大院子,都是一人高的青砖院墙。东边的福园还在修,而西边的禄园青墙黛瓦,飞檐翘角,很是气派。在乡下,也只有地主才能住这么好这么大的院子了。
为了活跃气氛,陈阿福玩笑道,“住进禄园,爹就是陈地主,娘就是地主婆了。”
阿禄又接嘴道,“大姐是地主家的小姐,我是地主家的少爷,大宝是地主家的小哥儿。”
说得几人都笑起来,忙加快脚步,向禄园走去。大宝和追风、旺财跑在最前面,两只鹦鹉“嘎嘎”叫着在他的头顶盘旋。
禄园的院子里,十字型青石路。还留了四块地,要等到翻年破冻的时候再移栽树木。上房三间加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五间,还有一排后罩房。由于人少东西少,后罩房几乎空着。
同是二进宅院,乡下的布局同城里的就有所区别。城里一进是外院,二进是内院。而乡下为了方便,大多一进是正院,而二进则是养牲口的地方、茅厕,或是菜地。
看到修好的牛棚和猪圈,虽然是空的,阿禄和大宝也极兴奋。进入冬月以来村民家里陆续杀年猪,可自家从来就没养过猪,也从来没有尝过那种自家杀猪的刺激和喜气,那个特殊的日子就像过年一样令他们向往。以后,自己家里也能养猪了,或许不远的将来还能添辆牛车。
陈名两口子住上房西屋,屋里盘了炕。而陈阿禄住的东厢和陈阿福住的西厢则没有盘炕,他们学了城里有钱人,卧房放的是雕花架子床。床就必须要垫厚厚的棉垫子,还要有汤婆子,炭盆,才不会冷。乡下人家一般不会这么奢侈。
倒座房是厨房,仓库。
家里房子多人少,陈名特别想把老太太接来享福。他偷偷问过老太太,老太太没同意,她跟着大儿子住惯了,同时也怕大儿难过。
第147章 架子床
陈阿福刚把屋里的东西收拾好,棠园一大帮人就带着楚含烟来了。宋妈妈和魏氏带着三个孩子直接进了西厢,而罗管事夫妇及另外三个男人直接去了上房。
今天禄园吃开伙饭只请了大房及几家亲戚,还有棠园的几个人。因为陈阿福要照看楚含嫣没时间去厨房做事,还专门请高氏、及三爷爷的两个孙媳妇帮忙,同王氏一起做饭。
楚含嫣被宋妈妈牵进屋,小妮子手里还拿着一个红包。她一看到陈阿福,就把红包递上去,说道,“姨姨,恭……喜。”
陈阿福大乐,接过红包说道,“哟,姐儿还知道姨姨今天搬家,要送红包啊。姨姨谢谢姐儿,也替姨姨的爹娘谢谢姐儿,姐儿有心了。”
宋妈妈又笑道,“姐儿一吃完早饭就拿着红包不放。我说我先帮姐儿收着,她还不肯。”
小妮子抿了抿嘴唇,有些得意,又有些扭捏,小梨窝若隐若现。
小模样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她还不好意思了,赶紧把头埋进了陈阿福的怀里。
陈阿福又笑道,“大家伙不要笑了,姐儿都不好意思了。”
魏氏忙道,“好,好,咱不笑了。”
小姑娘的小胖身子扭了两下,脑袋才从陈阿福的怀里钻出来。
宋妈妈又偷偷塞给陈阿福一个红包,笑道,“一点心意,陈师傅莫嫌弃。”
陈阿福不好意思地说道,“让你破费了,我替我爹娘谢谢你。”
魏氏没有单送,因为公爹罗管事会送礼给陈名。
陈阿福把小姑娘的红色刻丝镶兔毛小斗篷脱下来,把她牵去南屋。这里燃着两盆炭,还垂着厚厚的门帘,不冷,是专门给孩子们预备的。
盆里的银霜炭是昨天罗管事让人送过来的,他怕陈家买一般的炭把楚含嫣呛着。
屋子中间摆了一张大长方形矮脚桌子,四周摆了几把矮脚小椅子,桌子上还堆了一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小木块。
这是陈阿福专门让武木匠做的积木,自己拿回来染了颜色。
这两个月,武家父子几乎都在做陈家的东西。大到正常的家具和不正常的家具,以及奇怪的梯子、小房子一样的啥东西,小到莫名其妙的衣架,大小形状不一的小木块……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能干啥,虽然感到奇怪,但人家给的价钱高,生意又多,他们赶工都赶得乐呵。
陈阿福领着三个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积木,可以搭成房子、桌子、凳子、马车、井,等等。然后,给他们做示范,搭了个小房子。
别说罗梅和罗明成感兴趣,连楚含嫣的眼睛都亮了一下,拿着积木摆弄起来。
大宝和阿禄作为陈家的男人,正同陈名一起在上房待客,听说楚含烟来了,一溜烟跑来了西厢。
人还没进屋,就大着嗓门喊,“嫣儿妹妹,嫣儿妹妹。”
楚含烟愣了愣,抬头向门帘处望去。看见大宝掀开门帘进来,抿嘴笑了笑。
陈阿福和魏氏、宋妈妈相视一笑,姐儿,又有进益了。
大宝来到楚含烟身边坐下,一起玩了起来。两只鹦鹉不甘受冷落,也跑到桌子上来找存在感。它们站在桌子上,谁的房子搭起来了,便用嘴巴一推,房子瞬间坍塌。
大宝、罗梅、罗明成搭的东西推也就推了,但推了小姑娘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桌子”,小姑娘就不干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气得大宝一家给了它们一个脑崩儿,还说明天不带它们去棠园玩了,两个小家伙才老实下来。
正玩着,陈阿菊领着大虎和大丫进了西厢。
一进禄园,陈阿菊的眼睛已经不够看了。之前,她家的院子在响锣村是排在前头的,而今天看到枣园,她才大开了眼界,这大院子不仅比自己家的好看,甚至比胡家、高里正家、武木匠家还要气派。
她在家就听说陈阿福和陈阿禄睡的不是炕,而是雕了花的架子床,羡慕不已,一心想来看看是什么样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