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娇有福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寂寞的清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5-08-29 19:23:41

第33章 定价

  金燕子又说,“我筑黄金屋的时候喜欢吃燕沉香的树叶,唾液和着树叶流出来就形成了绿燕窝。一个黄金屋筑好大概要用一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也只能筑一到两个燕窝。黄金屋很冷,必须要铺着燕窝才暖和。所以哦,绿燕窝是我的褥子,是不能随便送人的。偶尔拿点出去,也只是在燕窝上撕一条,而不是整张都拿出去。”

  一二十年才筑成的燕窝,还真是难得的宝贝。怪不得是绿色的,原来里面有树叶。还有,那棵树是沉香树,还叫燕沉香……这些等着以后再慢慢研究。

  陈阿福又问,“一条燕窝能治好病吗?”

  金燕子说,“别说一条,就是半条都能救人命呢。”

  哦,天哪,真是赚大发了。陈阿福忙甜笑道,“太好了,金宝儿就去撕一条吧。”

  金燕子就站在陈阿福的左手心,一晃眼就不见了。陈阿福也默念了一声“进”,也跟进了空间。

  她又骑在了树上。

  金燕子道,“妈咪进来要喊‘进来’,你才能站在地上。若是只喊一个字‘进’,那进来就只能骑在树上。”

  还这么麻烦。陈阿福滑下树道,“好,下次知道了。”

  金燕子飞进一个黄金屋,啄了细细的一条香燕窝出来。

  陈阿福有些嫌弃了,说道,“金宝,你太抠门了,这条香燕窝比头发丝儿粗不了多少,这么一点有用吗?”

  金燕子说,“绿燕窝太补,身子骨太虚的人吃多了受不住。这一条放进姥爷的药里熬,以后隔一个月就拿一条放进药里熬,连吃六次,他的病就应该痊愈了。”又警告道,“绿燕窝极珍贵,妈咪万莫随便打它的主意。”

  陈阿福答应着把绿燕窝接过来,闻闻,有一股淡雅绵长的香味,跟这个空间里的香味相似。还好是把它放进药里,若是冲水喝,还不好解释它的香气。

  出空间前,陈阿福又把那两包碎金子和宝石拿起来,问道,“金金,这些东西不是树上的,妈咪可以拿出去卖吗?”

  金燕子看了一眼说,“这东西是我筑房子剩下的边角余料,妈咪想卖就卖吧。”

  陈阿福一阵高兴,想了想,还是把小包裹放在原位,说道,“要卖也要找个借口才行,总不能摔一跌就捡块金子吧,那样容易让人怀疑。”

  金燕子道,“妈咪,你的傻病还没好吧?连这么简单的事都想不通。你让大宝摔一跌,捡块金子不就行了。”

  熊孩子的嘴真讨嫌,好话也说得不讨喜。

  不过拿人手短,陈阿福被挤兑也没办法。呵呵笑道,“好,找个机会就让大宝摔一跌。”又拿起那包叶子问,“这叶子也是我在地下捡的,能带出去吗?它比前世的香奈尔还好闻。”

  金燕子像看白痴一样看了她一眼说,“你只把它当香水?福妈,你都快气死我了。不行,我得赶紧去找七七和灰灰解解闷。“说完,黑光一闪就不见了。

  言外之意是这叶子还有其它用处?它不说自己咋知道,熊孩子的耐心实在不好,等以后把它哄高兴了再问问。

  陈阿福出了空间来到厨房,王氏正在熬药,便趁她不注意把绿燕窝丢进了药罐里。药味虽然很浓,但还是有一股似有还无的香气飘散开来,闻了令人神清气爽。

  陈阿福又去了后院,哄着金燕子先把七七和灰灰带回林子里玩,等以后自家的新房子盖起来了,再请它们来常住。它们的声音太大,即使在后院,也能传进屋里。这声音正常人听了都心慌,何况陈名是病人。

  七七和灰灰还不想走,直围着陈阿福叫“娘”,声音跟陈大宝一样,萌得不要不要的。金燕子跟它们呢喃一阵,才依依不舍地飞走了。

  那一条绿燕窝真管用,陈名下半晌就好些了,精神头明显比以往还好,咳嗽也少了许多,一家人高兴异常。

  金燕子两天后又回来了,这次它又带了三只漂亮的翠鸟回来。它说,“这是林子里最漂亮的鸟,叫声不大,也不爱叫。”

  这几只小鸟真漂亮,三种鸟的羽毛颜色各异,具是艳丽又有光泽,嘴巴长而尖。陈阿福知道这个时代兴做点翠首饰,这么漂亮的鸟被捉住就可惜了。

  天还没大亮,就赶紧让金燕子把它们送回林子里。

  之后的十几天,金燕子又带过一次鸟回来,说是歌唱得最好的鸟。它们的叫声果真好听,婉转悦耳,绕梁三日。但喜欢夜里唱,唱得陈名差点又犯病,赶紧撵走了。

  另外,它还带过三次金首饰回空间。就是这么多金子,它还说不够筑个房子,还得继续偷。

  后来陈阿福才知道,金燕子说的林子,其实就是红林山深处,红林山属于燕山山脉,深处人迹罕至。不过,金燕子那么厉害,陈阿福也不担心它的安全。

  一晃终于到了六月十八,一家人通过努力做出了五十二个针线筐,八个针线包。

  陈阿福提议,针线筐大中小号分别定价为七十文、八十文、九十文。这个提议陈名和王氏都接受,公道,不算贵。只要是有些闲钱的人家,都买得起。

  她又提议,针线包暂时定十两银子一个。真正定价了,她还真不敢定顶级奢侈品的价格。

  她通过粮食买卖估算过大顺朝的银子价值,十两银子相于当前世六千元人民币。前世中产阶级花六千多块钱买一个包的人大有人在,她就买过两个。

  这个时代比较富余,除了边关偶有战火,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也有富贵人家豪掷千两纹银买一盆稀世兰花或是顶级绣品,十两银子一个的顶级针线包加盘扣改革加第一卡通狗面世应该有人买。

  陈名还是有些吃惊,“就一个针线包,这么贵,能有人买吗?”

  陈阿福道,“精美的绣品要卖几十两银子甚至上千两呢。这个针线包,精巧,好看,实用,盘扣更是精美无比,卖十两银子不算贵。这个价钱,不止卖的是针线包,还是盘扣的设计。若是她们手巧,看出盘扣的门道,以后用这种盘扣做衣裳,更好看。”

  王氏也有些犹豫,说道,“咱们是摊贩,不是绣楼。在绣楼里或许能卖这个价,但是咱们……要不,咱就把这个包卖给绣楼?”

第34章 偷金大盗

  陈阿福摇头道,“绣楼是做生意的商家,以赚钱为目的。他们只需买一个包,便能窥探出这种针线包的妙用和盘扣的作法。等咱们把这些针线包卖了以后,娘就去锦云绣楼一趟,把盘扣的设计卖给他们。”

  陈阿福前世是搞营销的,深刻知道同样的东西因为不同的销售策略,价格就会大不同。她说,“咱们的确是摊贩,但找准买家,找准卖东西的地方,照样能卖个好价。没钱的小老百姓,甚至一般的小富之家,是肯定不会花这么多钱买一个针线包的……”

  它说,针线包不能摆在灵隐寺的摊子上卖。因为那里虽然人多,但很少有富贵人家的女眷亲自去买东西,她们大都坐轿子到庙门口,再下轿进庙里去。他们这些卖饰品讨生活的人,根本不敢去那些女眷面前叫卖,那是冲撞贵人,弄不好要挨打的。

  她之前听王氏说,离灵隐寺不远处有一个影雪庵,里面主要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因为灵隐寺太出名,大多香客去了那里,去影雪庵的香客就比较少。但影雪庵的住持据说出自大户人家,偶尔会有富贵人家的女眷去那里上香,甚至有人会在那里住几天。因为庵外做生意的人不多,有些女眷便会在庵外转转,买些自己喜欢的小东西。

  陈阿福的意思是,王氏带着阿禄去灵隐寺外卖针线筐,她领着大宝去雪影庵外卖针线包。晌午的时候,陈阿福母子再去灵隐寺找王氏母子。还说,若明天遇到合适的买主就卖,若是遇不到合适的买主,再想别的办法。

  因为针线筐占地方,王氏晚上又去村里赶驴车的高老头家,他们要包专车去红林山。单边就要四十文,心疼得王氏直皱眉。但想到四十文也就是一个针线筐的一半钱,也就好过了,她对自家的东西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天晚上,金燕子也回来了,这是它前两天走的时候陈阿福跟它说的。鉴于上次打架事件,陈阿福还是想带着这个保镖,心里踏实。还专门嘱咐它不要把它的那些好朋友带回来,它们太引人注目,他们那天没有时间分心照顾它们,更不敢把它们留下吵着陈名。

  第二天,一家人早早起来,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裳,早早吃过饭,陈阿福斜挎上一个装针线包的包裹,高老头就来了。

  此时才卯时,他们要早些去占位置。

  陈阿福和王氏把用绳子串在一起的针线筐抬出去放上车,又用一块大布把筐盖上,四个人才坐了上去。

  高老头看了这些针线筐还是有些吃惊,说道,“这些小筐可真俊。”然后,就不说话了,一甩鞭子,赶着驴车上了路。

  陈阿福觉得这个高老头是个称职的好司机。凡是好司机,嘴都要紧,嘴碎的司机是没有人喜欢的。以后,自家可以多坐他的车。

  金燕子摊开翅膀躺在一个针线筐里,驴车走得太慢,若让他以这个速度飞,他会急死。

  还是有许多人背着筐挑着担走着去红林山卖东西。他们看到最穷的陈家居然包了一辆车,车上满满的放着东西还用布盖上了,都有些奇怪。

  有人问道,“陈二嫂子,你家卖的啥东西,还装了一车?”

  王氏还没说话,大宝抢先说了,“是我姥爷编的筐。”

  有人说,“哄鬼吧,一个破筐能卖多少钱,还能包车去?”

  路上,陈阿福还在低声嘱咐王氏和阿禄,针线筐喊价要比定价高点,买家还价就给商量好的价格,这个价不能再便宜了。一时卖不完不要着急,慢慢卖。若是遇到那霸道强买的,卖就是了,人别吃亏。

  阿禄应道,“姐姐放心,我看着,不让娘贱卖,也不让娘吃亏。”

  高老头听了笑道,“陈家二婶儿,养了这么聪明的一双儿女,你家好日子快到了。”

  王氏乐开了怀,笑道,“承你吉言了。”

  一个时辰后,驴车便到了红林山。灵隐寺在红林山的山脚,离寺两百多米的地方,便有许多人在卖东西。驴车停下,王氏找了一块地,把布铺上,再把针线筐拿下来。

  陈阿福望了一眼远处雄伟的朱色庙门,心里很是虔诚。王氏说寺里的一个高僧曾经说她这具身子的痴病能好,还是个有福气的。这话真的说对了,她穿越过来这具身子的病的确好了,她还带了只灵燕,可不是有福气么。看来,这世上还真的有未卜先知的高僧啊。

  王氏指着右边山坡上那一片隐隐看到的被浓荫掩映着的院子说,“那里就是影雪庵,离这里有两里多路。”又对大宝说,“照顾好你娘,别让人欺负她。”

  这话说得让陈阿福很是汗颜。陈大宝还一本正经地答应了。

  陈阿福拿了四个针线筐,大宝拿了两个针线筐,两人往影雪庵走去。

  去影雪庵虽然在上山,但去那里的道路修得很平整,也非常宽,能同时过两辆马车。两边绿树成荫,山花烂漫,蜿蜒的淙淙流水,不远处还有供游人休憩的小亭子。

  这条路上的行人不多,偶尔会有辆马车经过。

  他们往山上走了一刻多钟,便到了。

  影雪庵占地虽小却十分幽静,环境也美,青墙黛瓦,朱色大门,周围是绿树翠竹,犹以银杏居多。所说庵里还有百年玉兰和大片梅园,冬天和春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正门外宽阔开朗,有两棵百年古榕,像两把撑开的巨形大伞。

  已经有几个人在树下摆上小东西在卖了。可能是怕破坏这里的幽静,他们都没吆喝,有人来了,就推销几句。

  东西不多,都是好货,也都不便宜。野味有珍奇的蘑菇,还有奇怪的“野鸡”,后来才听说那叫飞龙。手工品有团扇、荷包、鞋垫、木制雕刻,无一不精致好看。

  这里的人少,没有生意时,那几个摊贩就小声八卦着各种新闻。陈阿福边卖,边听,边观察着有没有“低价强买”的主。毕竟她前世学的“卖炭翁”太深入骨髓了,这具身子的原主也是被强权欺负死的。

  不知是不是在佛门净地的原因,这里的秩序很是不错。讨价还价有,还没有强买强卖的。

  当那几个人八卦到一个偷金大盗的新闻时,陈阿福不淡定了。

  那几个摊贩八卦说,最近定州府城出了一件大案,就是一个偷金大盗在二十天的时间里,竟然连续作案四起,偷了定州府三个银楼价值两千多两银子的首饰。府衙出动了许多捕快,都没能捉到偷金大盗,甚至连一点头绪都没有。知府大人震怒,还训斥了总捕头……

  陈阿福的手心都出了汗,撇了眼还爬在筐里的淡定的金燕子。那些捕快能捉到偷金大盗,那才叫怪。

第35章 赚钱

  针线筐很快就吸引到来人。有人问价,陈阿福把价钱涨成一百五十文,还不降价。不是她坐地起价,而是怕针线筐卖得太快,等不到他们要等的人。

  就是这个价格,也被一位领着几个丫环的姑娘买走了两个,一个妇人买走了一个。

  针线包没有拿出来,之前的人都不像能掏十两银子买那包的人。

  半个时辰后,买针线筐的妇人又回来了,她气咻咻地问陈阿福为什么卖得比灵隐寺前的贵。

  陈阿福笑着解释道,“大娘看看,我卖的针线筐是细柳条编的,筐里面的是绸子而不是细布,用料好,也就贵一些。若大娘觉得贵,退给我就是了,你再去山下买,那一家也是我们的。”

  那妇人听了,觉得买这个筐不划算,便退了,说去山下买便宜的。

  陈大宝则是看到娘亲不把针线包拿出来卖很是着急,若一个针线包都买不出去,哪里有钱去灵隐寺前吃馄饨啊?

  陈阿福对着他耳朵说,“大宝不急,不见兔子不撒鹰,有大生意来了娘自然不会错过。”

  大概巳时末,从山下上来几辆马车和十几个骑马的男人。马车到庵门前停下,从车里出来几个珠翠满头的女眷和一群丫环婆子。她们商量了一番,两个年龄大些的主子带着两个男人、几个丫头进了庵里,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丽人领着两个小姑娘及几个婆子和男人向摊子前走来。

  那个丽人和两个小姑娘及一个男人一看就是主子,气度非凡,穿着华丽。特别是那个丽人,穿着玫瑰紫提花锦缎褙子,淡紫色绣花锦缎百褶裙,头上戴了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镶蓝宝石赤金大凤头钗,在阳光下煜煜生辉。

  针线筐里的金燕子一反萎靡不振的样子,没等陈阿福撵,就闪电一般飞了出去,快得别人都没注意到。

  看见那几位贵人往这边走来,卖东西的摊贩都提起精神,小声推销着自己的产品。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很快便被针线筐吸引过来,说道,“好漂亮的小筐。”

  陈大宝赶紧道,“姑娘,这是针线筐。买一个吧,不贵,才一百五十文一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9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娇有福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