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人不多,这节日下,万一有个意外呢?
他哪里放心?
所以他来,外围是带了很多人的。
四爷哼了一下,不在说了。
孩子是好意他明白。何况,哪里真的嫌弃他了。
“儿子来时,瞧着那边猜灯谜的奖品极好,要是猜对了三十个,就有一个白玉灯笼呢。虽然不是什么好玉,但是看着不错,儿子这就去给额娘赢了来!”
说着,弘昕就走了。
叶枣好笑的看四爷:“平日里疼的紧,今儿怎么还故意欺负儿子呢?”
四爷最最偏心的是老八。
但是最欣赏最看重的是弘昕。
四爷也不答话,只是叫人上了膳食。今儿过节,酒楼里也是备下了各种口味的元宵的。
弘昕过了一会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手里果然提着一盏白玉灯笼。
确实不是什么好玉,不然老板也亏死了。
但是做的精致,雕刻的极好看。
弘昕将灯笼放在叶枣面前:“这个给额娘,额娘您喜欢么?”
叶枣笑着点头:“极好。”
四爷就有点微妙,他方才也看见这个灯笼了好么。
被自己的儿子赢了,他是又高兴又不高兴。
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最厉害的,可是他方才有心却没猜对太多灯谜。
这会子儿子一去,就轻松的拿回来了。
做阿玛的,能不觉得丢人么?
好在四爷比较客观,一贯知道弘昕的聪明迟早是要超过他的。
也比较欣慰弘昕没有想着忌讳就藏拙。
孩子亲近他,他不能叫孩子吓着。
这么想着,四爷那点微妙都没了。
“阿玛,儿子是不是很聪明?”四爷是不微妙了,弘昕开始得瑟了。
再厉害,也还是个不及弱冠的少年。
在自己的阿玛面前,除了崇拜之外,也有每一个少年都有的挑衅。
毕竟在少年的心里,父亲总是第一个被他们挑衅的雄性。
四爷不太明白这个,但是他懂弘昕。
便摇头:“堂堂太子,这点事也值得你炫耀?”
弘昕呲牙:“反正儿子就是拿到了。”
这话说的带火花,四爷秒懂。
这是臭小子讽刺他没拿到呢。
四爷失笑,不计较:“好了,你聪慧,朕很欣慰。”
叶枣也一直盯着这对父子呢,见四爷这般宠着孩子,倒是觉得弘昕这孩子大了之后有时候带刺了。
不过也不担心,弘昕会这样,但是很少这样。
绝大多数时候,他很听话。
果然,弘昕得了四爷一句夸,就很高兴了。也不挑衅了。
坐下来就吃东西。
四爷心里好笑,还是叫人给他煮了一碗他爱吃的红豆馅儿的元宵。
元宵上桌,弘昕呲牙谢谢阿玛,然后大口吃起来。
四爷看着他与叶枣九成九相似的脸,心想着就这张脸,他也舍不得叫这个孩子不高兴。
何况弘昕真的聪明,做事情也真的很厉害呢。
都是枣枣的功劳。
这么想着,看了叶枣一眼。
叶枣直接就被这内涵深刻的一眼看懵了……
第1502章 番外:叶枣
真正的叶枣知道自己是进了四贝勒府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死定了。
虽然家里嫡母也宠爱,阿玛也疼惜,哥哥好,妹妹亲。
可是一旦是进了皇家,便都没用了。
何况,叶枣本人是个性子弱的。
心里憋着一股子气,本没有攀龙附凤的心,却偏进了四贝勒府成了侍妾。
侍妾,谁稀罕啊!
她是想要好好嫁人生子过一辈子的。
找个前途不错的读书人多好,等他功成名就,她只管做个正房太太去。
叶枣也不是一进府就病了的。
她那时候虽然憋着一口气,有怀疑舅舅其泰做的事嫡母也知道,但是总是好生养了十几年的姑娘家,身子并不是就那么差的。
只是当她头回被带去正院请安,见着了府里上下的女眷之后,就渐渐越来越不好了。
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倒是没有多话,只是笑着夸她好看,就赏赐了东西叫她下去了。
侧福晋李氏却将一双眼化成了刀子,恨不得杀了她才好呢。
没有一丝依靠,却长得极好,怎么看都不是好事。
就从这一天起,她日子就很难过起来。
不过她也不知道本身该是怎么过才是好过。
进府第二天罢了……
她一贯在家里的时候吃的是不差的。那时候叶家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也算是富贵人家。
她身为长女,自然是不会受苦。
比不得旁人家里锦衣玉食,最起码也是衣食无忧,还有人伺候的。
可是陡然进了贝勒府,她发现每顿只有两个菜,却都吃不得。
比如午膳,会有一荤一素,主食米饭或者是饽饽饼子之类的。
但是这一荤一素都吃不得。
荤菜可能是带着猪油花子的猪蹄子,一整个,并且并没有完全熟了。
在家的时候,她虽不爱吃这个,但是厨子炖的烂乎乎的猪蹄子,她难免也吃几口的。
可这个,她没法吃。
是举着啃么?根本就不熟,外头一层皮熟了而已。
素菜可能是青菜,但是不是老的咬不动,就是炒成了糊糊。
不是没放盐,就是放了很多盐……
米饭上面一层是好的,可是下面就是糙米,吃一口,拉嗓子。
只有给她饽饽和饼子的时候,是好的。
最起码没问题,她从以前从不爱吃饼,到如今盼着吃饼。
她心里很清楚,这是有人收拾她呢。
可她又极其委屈,她进府的时候,四爷一直没来过。她也未曾见过四爷。
她并不知道,进府次日,李氏就用了手段,叫人知道叶氏病了。
四爷一听新晋府的侍妾病了,就不高兴了。
他只觉得是叶氏不想伺候。罢了,本来留下叶氏也是随口一说的事。
不爱伺候,自己发霉去吧。
于是四爷根本不过来。
那时候,锦玉阁只有一个宋婆子,万事不管的。
叶枣没有人伺候,没有人能帮衬。
等她被这样的饮食折磨了半个月之后,真的病倒了。
福晋倒是叫府医来瞧,也正经吃了几天药的。
可是病中仍旧饮食不济,她如何好的了?
虽然福晋有话,叫她好生修养。
可每天吃饭都要去膳房提膳,她病的下不了地,去都去不了。
宋婆子倒是替她去了几次,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很快,叶枣就虚弱下去。病一直不好,人也越来越没力气。
红桃来,是因为如果没人管,她真的会饿死自己。
红桃初来的时候,确实叫叶枣的情况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