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在宫中办大婚,然后回府洞房不就好了?虽然古来无先例,但是破例也无所谓嘛。”
秦政海一点都不迂腐,这点事,这算个事?
他是比谁都清楚,皇上是多看重太子爷,这一来,不也是抬太子爷的身价了?
这一来,都不用闹了不是?
就是宾客要辛苦些,白天来宫中观礼,晚上去太子府赴宴。
不过,想来宾客才不嫌弃呢,有些身份不够的,还进不来宫里呢!
弘昕苦笑:“老师啊,这当然好,可我能说啊?”
这一说,显得他这个太子多想出风头似得。
毕竟做了好些年太子了,弘昕也算是比较稳重了。
“这事,自然有臣,太子爷哪里知道这些呢?”秦政海笑着摸胡子,这事,他一提皇上就得满意。
果然,次日里,他与四爷一说,四爷就应了。
“正是该如此。嗯,大婚礼也改改,叫礼部上折子。就定在太和殿里大婚吧。正好也去太庙祭祖。该办的都在宫里办了,然后出宫去就是了。”
正好这样抬举了弘昕的身份,更是叫世人认可了。
要说没有先例,大清这几代,不就出来一个先太子?
可先太子是襁褓中册立的,虽然一直住毓庆宫,但是说白了,那也是小时候皇阿玛觉得他还小住得近。
事实上,要按照前朝规矩,也不对啊。
太子理应有东宫。
绝不是毓庆宫那寸把长的地方能比拟的。
本朝太子出宫住不也是没先例么?
这一想,四爷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当下就传旨叫礼部出程序,叫钦天监看日子,叫各部门忙碌去了。
自以为事情解决的极好,喜滋滋的找叶枣说去了。
到了毓秀宫就是一头包。
叶枣根本不理他。
四爷讪讪的:“这不是解决了么?”
“您还当我是因为解决不了跟您生气呢?”叶枣斜眼看他,都不带起身的。
四爷懵:“难不成还有别的?”
“岂敢那,臣妾不过是是一个妃子而已。皇上宠爱的时候,心肝宝贝的叫。不宠爱了,丢开几日几月不理会也是有的。臣妾但凡知道一点妾妃之礼,就该谨守本分,规矩度日罢了。岂敢有旁的想法?皇上您折煞臣妾了。”
叶枣闲闲的,随意看着自己的指甲。
说的那叫一个对,可语气满是不当回事。动作更是不敬,屁股没离开过椅子。
四爷一时愣怔,随即失笑,这是怪他这几日与她闹气?
“也太小气了些……”四爷笑着也坐下。
“臣妾不敢,臣妾小女人,也该大度,明明心里不舒服也该与皇上说臣妾心情好极了。就不知道那般,算不算欺君呢?”叶枣白了四爷一眼,就扭头又不理他了。
四爷含笑:“朕错了,枣枣别气了。”
“哪能呢,皇上哪里会错?错了也是臣妾错了。”叶枣不理会。
“朕错了,朕不该与你闹气,你别气了。气坏身子就不值当了。”四爷厚着脸皮子拉叶枣的手。
叶枣噌的一下起身,看都不看四爷一眼,就进了内室。
四爷摸摸鼻子,很是有些尴尬,到底还是跟进去了。
也不知到底是怎么赔罪的,也没有奴才敢跟进去。不过到了晚膳时候,娘娘还是比白天好说话的。
当夜里,皇上也没能留宿。
三日后,四爷才如愿的留下来。
他倒是不介意枣枣闹,挺好玩的。
不过,他也知道了。以后要是万一有事和枣枣生气了,不能做出这种甩手就走不理会的样子来。
用枣枣的话说,那就是只能吵闹,不能冷战。
四爷想想,还真是挺有道理的。
四爷陪着小心过了几日,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
至于宫里行大婚礼,宫外洞房的事,叶枣没意见。
四爷宠爱弘昕,抬举他也是有的。她不会拦着。
于是就这般定下来了。
朝中倒是也有几个言官觉得不合适的,什么有违祖宗礼法啦,没有先例啦。
四爷根本不听,该办照办。
反正这点事,也不至于有言官会死谏。
四爷不是个不听臣子说话的皇帝,但是这种事上,他一点多余的精力都欠奉。
不过,这毕竟不是个值得死谏的事情,言官闹了几回,上了几个折子之后见石沉大海,就都识趣儿的闭嘴了。
可也是么,没有先例就创造吗。
太子爷这么好不是?
于是,这事就定了。
叶枣明面上什么都没管,不过私下里还是叫阿圆出宫,亲自去了富察氏家里传话。
如果四爷抬举弘昕到了这个地步,富察氏就必须跟上弘昕的脚步。
至少,这太和殿行大婚礼,富察氏就不能露怯。
不然,就是叫人耻笑了。
大约,这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也是富察氏这个太子妃不得不承受的压力。
她不会过于叫她承受,但是适当的提醒还是需要的。
她这一辈子,毕竟只是妃位。
纵然如今管着整个后宫,形同皇后。但是毕竟还不是国母。
她不想做,但是她要提醒自己的儿媳妇,不能叫皇家丢了人。
富察氏只要不是个坏的,这一辈子,她要承担的就会很多。
这是无可奈何,她能做的,只是提醒和帮衬了。
第1418章 番外:弘昕
圣旨正式下达之后,富察氏家里就转么去了两个嬷嬷以及一个太监。
嬷嬷是帮富察氏教导规矩的,直到大婚之前,一直都要在这里伺候。
太监是负责给富察氏以及家里讲大婚的规矩以及所有的规矩的。
因为是太子妃,所以不可能只管自身规矩,礼仪上也是不能出错的。
所以一点都不能怠慢了,必须有专门的人教导。
也提前提点富察氏家里人,不能叫他们给女儿拉后腿。
就是弘昕这里,也必须在大婚之前演练几次规矩,不能出错,不然到时候难看。
时间不紧不慢,不过满宫里,内务府,礼部,都忙着安排太子爷大婚的事。
就是外头,也有人安排太子府的布置。毕竟大婚之后,也就搬出去了。
满打满算的,没几个月了。
中间还隔着一个颁金节,一个年,一个元宵节呢。
这也是要费心思的,所以,可以说这半年京城好些人是真的忙。
与此同时,被同时赐婚的侧福晋白氏,就很是有点低调了。
钦天监出的好日子里,最好的才能用在太子妃进门上。
这个好日子,就在五月里,这半年后头,再有好日子,也不是特别好了。反正是不如五月里这个好。
又合算了白氏的生辰八字之后,觉得后半年的好日子不适合她。
要是来年在进门,一个侧福晋又不能一直等着也不好。
故而,钦天监上日子送上的时候,就隐晦的提,要不就叫白氏先进门吧。
也不算什么大事。
白氏进门后,等五月里,再办太子爷大婚就是了。
四爷没意见,当然是好日子留给太子妃了,一个白氏,就提前好了。
弘昕也没有意见,叶枣想想也没拦着。
正好算是考验白氏这个人品吧。
她纵然是穿越来的额娘,也不能叫儿子改变一切,毕竟他还是清朝的太子。
他想如何过一生,都随他上就是了。
于是,就定下来正月二十八这一日,白氏进门。
白氏得知提前几个月进府,真是喜出望外。
提前进来,就能提前与太子爷相处,到时候就能站稳脚跟。
要是有福气提前怀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