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夫人请您过去呢。”外头丫头道。
贺二爷应了一声。起身就往后院去了。
、后头也是极好的,宽敞漂亮,过去了就见凤影独自等着他:“孩子们都累坏了,先去歇着了。想着爷饿了,就先来吃点。”
凤影不想说看着他面色不好的话,但是显然,他也不舒服了。
贺二爷点头,由着她牵着进了屋里。
一顿不上不下的午膳,凤影担忧的看着他。
这一年多,他食量越来越少了。
“别总是这么看着,以前不习惯,这不是回来了?回来就好了。”贺二爷也心疼她,给她夹了一筷子菜:“跟我你也吃不好。我又不舍得撇开你自己吃。”
“算了,不吃了。我陪你好好说说话吧。这些时候一直赶路忙着,没空与你说话。”索性凤影放下筷子,起身拉着他进了里头。
伺候他换了一身衣裳,洗了手和脸。拉着他进了里头躺下来。
以前,这些活计她是不会做的。
就算是青楼,也没教她这些。可是这些年在一起,慢慢的就会了。
你不能指望曾经的一国太子会这些吧?所以只有她进一步了。
等躺下来,凤影就坐在塌边:“你可是后悔?要是你当初……那说不得那龙椅上就是你了。”
“胡说什么。”贺二爷失笑,他心里有无数的事,可唯独没有这个。
“不是这个,就什么都好说。那你就是愧疚和不平,还带着寂寞吧。”凤影叹气:“你本是皇太子,全天下都知道的人。可一夕之间,就成了商人贺二爷。你明明活着,世人却再也不认识你了。所以你尽管嘴上不在意,可时间久了,还是会觉得寂寞是不是?你曾经的妻妾子女,你愧对他们。还有你曾经宠爱过的女人也没了……”
见贺二爷要说话,凤影伸手捂着他的嘴巴:“对他们来说,你确实不是个好人。你抛弃了他们。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只觉得你死了。其实这样也好不是么?”
要是叫他们知道,当年的太子爷没死。
只怕是才要烦恼,才要痛苦吧。
事情都过去十五六年了……
“还有你的愧疚。你这一辈子,是注定对不住她们了。可是你也要想想,你还有两个人孩子。前面的已经是对不住了,后面的呢?”
“你不能对不住所有人啊。我……我是真的不忍看你难过看你身子不好。”凤影说着,也红了眼圈。
“是,我也不能对不住你。”贺二爷叹气:“我听你的,你说如何补养就如何补养。”
“其实我是赚了的,你救了我。你要是当初没出现,只怕是我熬不过去……”凤影想了想当年,如果那种没有希望的日子继续,她肯定不能接受。说不定就会自尽。
肯定是宁死也不会做妓女的。
恰到好处,他来了。
这段感情中,凤影是是实实在在的得益了。
纵然也有那两三年的艰难,可最终还是如愿以偿了。
她便是在了解贺二爷的痛苦,终究是差一点。
“其实我一样也对不起他们的。”凤影叹气。
“说哪里话,这些事与你何干?你也不容易。有你,我才好。”贺二爷拉着她的手:“别难过,我都听你的。你说如何就如何。咱们的女儿也大了,该找人家了。儿子十岁了,也该好好读书,这几年耽误了。既然回来了,就好好读书。学着做生意吧。”
他们的孩子,总归是不能再送去科举了的。
“女儿要出阁,得有爹护着。不然日子如何过好?儿子还小,不必请什么先生了,爷的学问是最好的。”凤影看着他:“到时候,爷有事做,也就不会总胡乱想了。反正两个孩子都是你开蒙的。你的学问是极好的。”
“好好好,你就信我一回。说了听你的就听你的,不会叫你再担忧了。”贺二爷笑着拉她:“你呀……”
等哄着贺二爷睡着了,凤影才找东宝两个:“方才见郎中了吧?怎么说的?”
两个人哪里敢隐瞒,贺二爷是他们的主子,是他们的命啊。
忙不迭的说了。
凤影咬唇:“我知道了。你们别担心,你们两个身子也不好。好好养着去。如今咱们都回来了,慢慢的就都好了。”
凤影回了正院,就见女儿贺婉在院子里候着她呢。
“娘。”
这两个人孩子只当自家的父母是汉人,所以从不叫阿玛和额娘,只叫爹娘。
“怎么不歇着去?”凤影拉着女儿的手。
“娘,爹怎么样了?我看他脸色不大好。”贺婉打小是被贺二爷抱着长大的,最是疼她不过。
“你爹身子如今是不大好,早年间留下的病根子了。你要好好陪他。”
母女两个互相看了几眼,都是发愁。
回来半个月之后,贺二爷生了一场大病。
其实起因就是风寒了。
也是这些年不在,乍然回来的缘故。
本来赶路的时候还好,这一停下来,就处处都不合适了。
一场风寒,差点要了命。
也叫他的身子越发虚弱起来了。
入秋之后,竟是隐隐有了摧枯拉朽之势……
凤影等人急的不得了,扬州城的好郎中都请遍了,竟是一时间不能治好。
眼看着是不好了。
才不过短短半月时光,凤影就熬得不像话了。
夜深人静,她拉着贺二爷的手:“你也知道你负了旁人,如今竟是也不管我了。”
“你要是实在累了,就去吧。我知道你心里的苦太多。”
第1378章 番外:记得
“我不忍心叫你受罪。我……我替你养大孩子。我记得你。我……我替你听着京城里的一切。替你听着弘念的一切。你……”
她崩溃一般的哭着:“我什么都替你做,我舍不得你……”
“影儿不要哭。”贺二爷手动了动,无力的开口。
“死不了,死不了。”他苦笑:“我是个怯懦的,当年没有死,如今也死不了。你把药端来我喝。”
他是想死来着,可是听着她一声一声的哭,就怎么也狠不下心来了。
是啊,死了一了百了了,可是她怎么办?
两个孩子怎么办?
她过去就艰难,没有个家人帮衬,他一死,他们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呢?
“别哭了,别哭了。”贺二爷听着她细细的哭泣声,心疼的紧:“我错了,现在起我好好喝药,好好的。”
凤影只是点头,一句话也也说不出,叫人端来了药。
贺二爷果然喝了进去。
这些日子,就是一直喝不进去药。
也是这一日夜里,从京城赶来的一位年轻的太医进了府里。
这个太医并不知道来看诊的这位病人是谁,只是他亲自见过了皇上,奉命而来。
皇上只说了一句话,你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个看病的。
太医这个行当,就是再年轻的人也知道,少说话少看少听能保命。
所以他来了只说是京城贵人叫他来的,并不多说一句。
好在府里几个管事的都有数,只叫他进去看病。
“这位爷是风寒引发的急症,不过还是因为身子虚弱的缘故。多思多想就容易多病。要想寿数长久,还是要少琢磨,多宽心。只要能喝药,就还有的救。”
也是够险的了,这位这病……要是不配合,怕是也拉不回来了。
好在看着他自己又愿意配合了。
“京城可一切都好么……”贺二爷忍不住问。
知道来的是太医,既然是太医,也知道他必然是与京城千丝万缕的。问一句,当不碍事。
“不急不急,我这里又一封信,正是京城贵人交给您的。您且看看。”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信封封的好好的,一个字也没有。
贺二爷接了,不着急打开,先配合太医看诊。
等太医出去歇着了,他才叫凤影打开。
他实在是无力,只能靠着迎枕躺着。
凤影打开,替他读。
信是四爷亲笔写的,他告诉贺二爷,弘念的近况,以及他的两个女儿们都好。
他并不曾提起弘念的名字,也没将这信当成皇帝写的。
倒像是一个多年不见哥哥的人写的。就算是丢了,被人捡着了,也就是一封普通的家书。
最后一段,四爷写:你我兄弟一别多年,怕此生不得再见。然血缘难断。若此间无人记得兄长,弟弟也必然记得。你我天各一方,然始终是血脉兄弟。弟惟愿你康健。你之子,已然是弟之长子。弟待他如亲子。
关山路远,望兄长保重。
凤影读的潸然泪下。贺二爷听得也是一脸泪痕。
最后,凤影收起信:“我觉得,你还是很幸福的。你虽然……抛弃了身份,还是有人真真实实的记得你的。皇上他不希望你死。”
有的时候,一个不希望你死,就是最好的爱护了。
其实先太子这样的人,对于皇上来说,自然是死了好。
可是皇上并不希望他死了。这才千里迢迢送来一个太医给他调理身子的。
“兄弟这么些个里,大约这是最有人情味的一个了。他……打小跟着我。我是真的没想到,真的想不到啊。”贺二爷擦了眼泪,笑出来:“说真话,易地而处,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