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升雨一点不意外,眼神毫无波动。
桂香对这件事不是很上心。
毕竟已经断亲了!
韦家泽满嘴苦涩。
“黄家倒了,来年韦老三下场考试,恐怕难了。”
韦升雨耸肩。
“大爷,你担心太多了。他们想要韦升举做官,无非就是想要有钱。如今韦升举娶了黄果兰。一堆的嫁妆抬进韦家。就算韦升举考不上,做不了官。这辈子也是衣食无忧了。”
韦家泽张张嘴。
“不会吧....怎么也不会动新媳妇儿的嫁妆啊!”
夫家动媳妇儿的嫁妆,可是要被人吐口水的!明晃晃的吃软饭!娶了人家的姑娘,还让姑娘养着他们。
韦升雨嘁一声。
“他们脸皮厚着,你又不是不知道。骗自己好玩啊。”
韦家泽哑口无言。
韦升雨努努嘴。
“大爷,好好过日子。管他们作甚!别想不开,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韦家泽喃喃道。
“怎么说,一笔写不出两个韦字啊!”
韦升雨翻白眼。
“大爷,你真的是被大娘保护的太好了。赚钱辛苦着呐!”
韦家泽心都烂完了。
韦升雨拍拍灰尘就走。
“我和桂香就走了。你们有空来家里玩。我新修的房子你们还没见过吧。等你有空了来认认门。”
韦家泽这才有气无力挥挥手让升雨两口子走。
两口子出了门,并不着急回家,先去镇上把钱存起来,然后买了一些日常用品才回家。回去路上,韦升雨絮叨。
“成耀祖是个可以结交的。以后有什么事情,倒是可以走走他的路子。你说开了年,我们拿钱做点生意好不好?”
桂香无所谓。
“你开心就好。”
韦升雨戳桂香。
“你不觉得成家的日子过的好吗?以后我们家的日子也这么好就好了。”
桂香目光定定的看着韦升雨。
“你觉得成家的日子好?”
韦升雨喟叹一声。
“当然好啊,快活似神仙。要钱有钱,要闲有闲。我们要是也有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
桂香粲然一笑。
“竟然想要,就去挣。”
韦升雨笑眯了眼,拉着桂香的手在手里摩挲。
“我会努力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有钱闲有奴才伺候!想吃啥就有啥!想要啥就买啥。我不想你跟着我受苦。”
桂香心里甜甜的。
“跟着你,就不是受苦。”
☆、321.第321章 举家搬走
升雨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回村。
村里人都聚在祠堂说话。男女老少,门口都给堵住了。阿善婶远远的就看见了韦升雨两口子,高兴的走了过来。
“好消息啊!黄家倒了!”
桂香笑着回应。
“这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村里人聚在这里干啥呢?”
阿善婶舒心道。
“大家都在商量新蔬菜咋个卖勒。”
桂香与韦升雨对视。
“契约上不是写着黄家买下来吗?”
阿善婶摇头。
“黄东家....现在该叫黄立人了。黄立人的罪判下来了。罚了黄立人一万两银子呐!然后还把观音山的地都收了回去。这里的地契已经报给官府。我们要佃田,直接去官府。新蔬菜的种子就不算钱了,这些新蔬菜卖了钱,算我们自己的。多好啊!”
韦升雨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些都是计划以内的。
很正常!
阿善婶笑眯了眼。
“我们都在说新蔬菜咋个卖勒!按照黄立人说的价格,大家恐怕都要发财了。”
韦升雨嘴角抽抽。
“我和桂香先回去了。”
阿善婶拉着桂香,压低声音道。
“黄立人的大公子用钱赎了黄立人出来,给了黄果兰嫁妆,酒席都没办。黄家举家搬走了。肯定是怕了王县令了。也不知道搬去哪里了。”
韦升雨眉头一皱。
这就意外了!
不过也是意外之内,黄立人果然不是傻得。知道王县令和自己不对付,举家搬走了。是个好路子!
阿善婶喜气洋洋。
“你们两快回家吧。大白我喂它吃的。它都不吃。是个怪脾气!”
桂香和韦升雨一走,祠堂里的人说话声音都大了好多。在桂香面前,他们都不大敢说话了。真是虐心了!
两口子正在小路上,大白呜呜的跑下来,疯了一样的围着两人打转。
桂香摸摸大白的头。
大白舒服得呜呜叫。
桂香表扬大白。
“好样的,就这样看家。真是乖!回去给你弄好吃的!”
回到家,韦升雨去拿一块腌好的野鸡,洗干净,宰成块状。烧开水,煮半个时辰就起锅。装一碗给大白。作为大白的奖励!
大白舌头伸出老长!一直望着自己的碗。
等着韦升雨把碗放地上了,冲过去就吃。实在是饿惨了!
韦升雨把院子扫干净,青石板扫着很快。边上留出来修房子的地方就没扫。等着开年再动手。桂香进屋拿着针线笸箩,坐在院子里一阵一阵做鞋子。
院子还没扫完,阿善婶和易婆子还有杨翠花一起来家里。
韦升雨把火炉子烧起来,几个妇女就围着烤火,一边唠嗑!气氛很好,韦升雨一个大男人不好插进去说话,背着手去找阿善去了。
阿善婶见韦升雨走了,问易婆子。
“我们家阿善的亲事,你上点心啊。”
易婆子拍胸脯保证。
“这事情包在我身上,肯定说一个身家清白的,踏实能干的。”
桂香撩一眼,插话。
“阿善不是有喜欢的人了吗?姑姑可别乱牵线。到时候落埋怨。”
阿善婶虎着脸。
“什么喜欢的人啊,毛都没有一根。问了好多次了,都不说。我看是唬我的,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到头来还是要我来出手。”
☆、322.第322章 三选一
桂香提醒一次就不再说话了。说多了招人嫌。
阿善婶和易婆子聊得很开心,十里八乡的姑娘都说了一遍。
易婆子兴冲冲说道。
“二嘎子村有哥姑娘,才十一岁。是个美人胚子!你可以当做买一个姑娘回来做童养媳。十一岁,过两年就能成亲了。”
阿善婶不开心了。
“二嘎子村的人我信不过。再说了,年纪太小了。我们家阿善的年龄可等不了人。我等着抱孙子呐。我怕我哪天双腿一蹬,孙子都没见过。”
易婆子又说。
“下沟村的成勤的侄女怎么样?是个勤快人!”
阿善婶回忆了一下,摇头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