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燃微笑着点点头,等对方离开并且关上房门之后,习惯性的看了看这个房间的布置。
目光所及之处,仅有的一扇窗户不但安装着防盗网,头顶正上方便是个摄像头。
周围的货架上,也全是各种酒店常见的床单被褥之类的东西。而在房间的中央,一张竹木桌子上,还摆着一口并不算大的樟木箱子。
轻轻掀开箱子盖,卫燃不由的挑了挑眉毛,这里面的东西,远比他以为的要多。
略作犹豫,卫燃伸手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双橡胶手套戴上,随后又取出了口罩戴好,这才小心翼翼的从箱子里拿起了那顶曾在照片里见过的钢盔。
相比照片,这实物上手自然看得更加清楚,但即便如此,他一时间也没能看出个所以然来,最多也只能肯定,至少这钢盔确实是正经英国MK-2型钢盔,而且就连顶部的其上的青天白日徽都完好无损。
客观的说,这顶钢盔的品相确实不错。除了有些许的掉漆长锈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损伤。要说唯一的缺憾,也仅仅只是里面的悬吊系统没有了而已。
将这顶看不出什么的钢盔扣在桌子上,卫燃又从箱子里拿出了几个水壶。
这些水壶里,不但有整整八个英军二战时期大量装备的搪瓷木头塞水壶,更有两个美军在二战时使用的,带有杯套的水壶。
小心翼翼的扒下杯套看了看水壶底下的烙印,卫燃不由的挑了挑眉毛,这俩水壶其中一个是铝制的,生产时间是1939年。拧开之后,还能闻到淡淡的煤油味。
另一个美军水壶却是不锈钢材质的,生产时间则是1943年。试着拧开,里面却根本没有任何的味道。可是,1943年生产的水壶,按理说不可能赶上退走野人山啊?
压下心头的疑惑,卫燃继续从箱子里往外取东西。
接下来被他拿出来的,是三组一大套一小的英军M1937型饭盒,以及一个鬼子配发的九二式饭盒,外加一个德军在二战早期大量装备的铝制M1931型饭盒。
“怎么连德国人的装备也出来了?”
卫燃暗自嘀咕了一句,将鬼子饭盒与德军饭盒一一打开,只可惜,这俩饭盒里的零件虽然一个都不少,但同时却也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不死心的又仔细看了看上面留下的生产戳印,见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他这才将其放在了一边。
继续从箱子里往外拿,这次取出来的,却是两支带着厚重油泥的煤油灯,那煤油灯的提手上,还各自拴着一根大概半米长的棉质灯芯。
至此,这口木头箱子里剩下的,除了一把似乎是鬼子生产工兵铲和一个同样来自鬼子的十字镐之外,便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
这其中就包括一把和现如今烂大街的多功能瑞士军刀极为相似的小刀,以及一个美军曾在二战大量配发的双头枪油壶,外加一个白铜壳的zippo打火机。
用力拧开枪油壶上的两个盖子,卫燃发现,这油壶其中一个腔室里面残存着已经凝固的红色油漆,另一个里面,则是同样已经凝固的白色油漆。
而在那个打火机上,其中一面用红色的油漆写着一个名字——梁益民。再看另一面,同样的字体,同样的红色油漆字迹,内容却是斑驳不清的“匹夫有责”四个字。
最后看了看空荡荡的木头箱子,卫燃往后退了两步,看着桌子上摆着的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暗暗思索着,如果想带着这些东西进入野人山的话,需要几个人才能背的动。
不说别的,更不考虑那个1943年生产的不锈钢美军水壶,单单另外那9个水壶就是一大负担。水壶存在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它里面没有装水,根本就没有继续带着的必要。
反过来讲,一名士兵虽然能在身上挂上十个装满了水或者煤油的水壶,但也间接让这名士兵失去了战斗能力。
更何况,他肯定还要拿着武器和弹药,以及很可能并不算多的食物补给。如此看来,想带着这些东西进入野人山,恐怕至少也需要三到四个人,再考虑那些饭盒的数量,卫燃最终猜测,很可能是四个人。
可问题是,这假设出来的四个远征军士兵里,到底有几个活着走出了野人山。以及...
卫燃拿起那个1943年生产的美军不锈钢水壶仔细打量了一番,暗暗思考着,有没有可能当初使用这些物品的人,并非是进入野人山的那一批,而是另有其人。
第803章 枪油壶到手
民宿客栈的储藏室里,卫燃盯着竹木桌子上的物件打量了许久,最终挑挑拣拣的拿起了那支写着“梁益民”这么一个名字的打火机,以及那个残存着油漆的双头枪油壶。
把这两样东西摆在樟木箱子的盖子上,他却并没有急着出去,反而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两样东西中的一个,以一个合理的理由弄到手。
这次要不要帮着夏漱石和他的那个禽兽朋友调查,以及如果调查,要不要动用金属本子这些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万一真的需要调查的时候,他总不能再来一趟,而且总不能在这种被摄像头监控着的地方动用金属本子。
既然如此,提前弄到一个可以让金属本子发挥作用的媒介,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重新拿起那顶钢盔仔细看了看上面用红色油漆写出来的正字,卫燃又看了看打火机上的油漆字,最后拧开那个双头枪油壶看了一眼。
思索片刻之后,卫燃将这些东西一一放在桌面上,随后打开了房门。
“卫兄弟,看出点什么没有?”
不等他走出储藏室,早已在外面等着的夏漱石和二世立刻站了起来,后者更是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看出来一些东西”卫燃笑着点点头,随后看向了一脸好奇的老板,“要一起听听吗?”
这谢顶老板闻言立刻点了点头,甚至还转身从冰箱里,给卫燃拿了一罐可乐。
客气的接过可乐,卫燃假意抿了一口,然后这才说道,“我估计夏漱石应该也能看出来,那些东西里面,除了钢盔之外,关键性的东西其实就两样。”
“打火机和那个1943年生产的水壶?”夏漱石反应极快的给出了答案。
“确实”
卫燃点点头,“如果那个打火机和钢盔的主人是同一个,梁益民这个名字就是最关键的线索。另外,那个不锈钢水壶如果也是他的,基本可以判断出当时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并没有参与退走野人山的行动。”
“我这些天翻过有关远征军的资料文献”夏漱石接过话茬说道,“但我没找到和梁益民这个名字有关的记载。”
“两次远征军一共那么多人,还有那么多滇缅公路的机工,这么庞大的数量,外加当时档案记载本身的不完善,查不到也正常。”
卫燃说到这里,借着重新端起可乐的动作,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在旁边听着的民宿老板,随后故作遗憾的说道,“不过,查不到仅仅只是第一个麻烦,就算查到了,还要想办法证明那顶钢盔就是这位名叫梁益民的士兵戴过的才行。”
“这怎么证明?”二世不明所以的问道。
“方法我暂时想到了一个”
卫燃故意没去看那位老板,“第一个方法,找个刑侦警察之类的,做笔记鉴定,确定那些正字和打火机上的名字,是同一个人写的。
这样至少能证明打火机和钢盔的字是同一个人写的,间接证明了写字的人和梁益民认识,同时也认识那顶钢盔。”
“还,还有别的方法吗?”那位老板下意识的追问道。
“这些东西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顶钢盔和那个打火机,以及那个不锈钢的美军水壶。”
早就等着他的卫燃笑着说道,“剩下那些零碎最多都只能算是添头,如果你能说明白钢盔和打火机上的文字内容,那些东西加一起估计能卖个万八千的,如果说不清楚,我估计卖不出什么高价。”
说到这里,卫燃故意顿了顿,扭头看着那位老板,掰着手指头说道,“那几个搪瓷水壶刚刚我都看了看,八个水壶里有一大半都漏了。
这要是不漏,你还能卖个一两千两三千不成问题,但现在这样,五六百估计都没人要。当然,如果你想偷偷给它补一下,估计补好了也就值个五六十,这还得碰上眼瞎的才行。”
不等这位老板说些什么,卫燃继续说道,“那个不锈钢的水壶暂时不提,那个铝制的美军水壶勉强算是二战前期产品,而且磕碰不大能卖个三四千,那个德军饭盒也能卖个大几千,三个英军饭盒不好说,愿意买的能出的个一两千,不愿意买的压根不会多看一眼。
至于其他的那些小零碎,像那个什么小刀油壶之类的,你要是愿意卖,加一起估计能卖个500,要是不愿意卖就自己留着吧,都是烂大街的玩意儿。”
这一大通话说完,卫燃依旧没给那民宿老板开口的机会,抬手指了指夏漱石,“总得来说,你这些东西里,真正有价值的,可能也就钢盔和打火机,连那个不锈钢的水壶,最多也只能算是个线索物品。
但是想让这些东西卖出个高价,前提是得让他查清楚才行,查不清楚的话,这些东西你还真别指望能卖多少钱。”
说完,卫燃再次端起可乐灌了一口,“事儿呢,就是这么个事儿,这些东西我是没什么兴趣,而且刚刚这些的大前提,还得是那些东西都没作假才行。”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位民宿老板顿时不乐意了,“这些东西是我亲自带回来的,不可能是假的!”
“你带回来之前呢?”
卫燃放下可乐问道,“据我所知,缅甸那地方不但盛产玉石还产木材,就这两样工作来说,这种钢盔都能拿来做防护头盔用,而且在自己戴的头盔上用正字计数,也完全说的过去。”
“你这是...”
民宿老板张着嘴,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虽然卫燃是在胡编乱造的瞎蒙,但他却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那便宜老丈人可就是在当地的玉石矿上工作。
“你要是有自信也行”
卫燃混不在意的指了指储藏室的方向,“那个双头油壶里的油漆都干了,你可以花个一两万块钱去找专业的研究所做个鉴定,看看油漆的成分,说不定能确定油漆的生产时间和厂家。”
“一,一两万?”这老板咧咧嘴,紧跟着摇了摇头,“我可没那个闲钱,你们几个小年轻怕不是想骗我去做什么鉴定吧?”
“老板,我这几天为了看你那破头盔,都让你坑了多少钱了?”二世无奈的问道,“要不然钱退我,那破头盔你自己留着?”
“又不是我逼着你花钱的”这谢顶老板立刻翻脸,显然是不准备把那些钱还给前者。
“既然你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那顶钢盔你也别想卖出高价了,这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没本买卖呀?”
卫燃说完,将喝光了的易拉罐丢进垃圾桶里,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漱石兄弟,明天安排一下去哪玩吧。”
“好嘞!我早就找好了地方了!”夏漱石也是个机灵的,立刻站起身,跟着一边往外走一边开始推荐周围的景点和美食。
“对了”
原本已经把一只脚迈出门槛的卫燃又转过身,朝着同样准备起身的二世提醒道,“二世兄弟,如果这老板打算把那个破油壶卖给你让你去做检测的话,你可要考虑好哈。”
“考虑好啥?”已经意识到卫燃似乎在欲擒故纵的二世故作茫然的问道。
“还能考虑什么”
卫燃直言不讳的提醒道,“一个来历都说不清楚的破钢盔都敢卖那么贵,那破油壶他少说不得卖个几万?总之这事儿你可别答应,你想买那个钢盔,想验证个真假,所以愿意去检测没关系,但那破油壶,市场价最多100块,你可别花冤枉钱。”
“放心吧!”二世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我肯定不会让他坑了。”
“那就行了,晚上咱们也别在这吃了,换个地方吧。”
说完,卫燃无视了那位脸色难看的谢顶老板,干脆的转身离开了房间,带着夏漱石溜溜达达的沿着连廊转了半圈,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接过夏漱石递来的细烟点上,卫燃眯缝着眼睛,跟着淡蓝色的烟雾看着仍旧没从前台所在的房间出来的二世,笑眯眯的评价道,“你这朋友挺聪明的啊?”
“他确实不傻”夏漱石靠着朱漆的柱子,喷云吐雾的评价道,“这货就是有时候有点二逼。”
闻言,卫燃笑了笑,却并没有说些什么。
“你还看出来别的了?”夏漱石低声问道。
卫燃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同样压低了声音说道,“那些东西最少得四到五个人用。热带亚热带丛林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带足够的水,所以一个人俩水壶,这么看的话,那八个搪瓷水壶刚好是四个人的携带量。
印证这一点的,是那五个饭盒。毕竟水壶可以多带,但饭盒带多了根本没必要。毕竟那是野人山,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吃的。饭盒带多了就是累赘。”
“你想说什么?”夏漱石不解的看着卫燃。
“先不考虑那个1943年生产的水壶,我们先假设当时那些人就是去野人山的,假设当时有四到五个人,每个人都带了两壶水,额外还带着一壶煤油,两盏油灯,一把工兵铲和工兵镐。”
构建完了先决背景,卫燃突兀的问道,“可是为什么只有那个名叫梁益民的人留下了他的打火机,而且还留下了那顶写满了正字的钢盔?”
“你是说...这位梁益民...”夏漱石皱起了眉头。
“在野人山那种地方,一个打火机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说你也清楚吧?”
卫燃继续抛出了一个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还有那个明显是用来装煤油的铝制美军水壶,有打火机,有燃料...不,考虑到那两盏煤油灯,就算那壶煤油用光了,也没必要把打火机也丢掉,更没有必要把写了那么多正字的钢盔丢掉,它显然有着特别的意义。
如果这些东西都被丢弃了,那么是不是可以猜测,这位名叫梁益民的士兵,牺牲在了野人山的某个地方。”
见夏漱石陷入了沉默,卫燃抽了一口烟,慢悠悠的说道,“当然,我们或许还有另一种猜测。”
“什么猜测?”夏漱石下意识的问道。
“或许只有梁益民活下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