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战地摄影师手札_分节阅读_第429节
小说作者:痞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7.94 MB   上传时间:2025-11-28 12:03:46

  两辆车相隔着不到20米的距离,在刘一脚的带领下,拐上了他们原本的路线,继续开往了目的地的方向。

  这一路上,卫燃也在暗自琢磨着,那些俘虏里到底谁才是参加了运动会的运动员,谁又是当初送自己帽徽的那位美国律师的父亲。

  只不过,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无疑是在天亮前尽快赶到目的地。否则的话,他们这两辆车,如此大的目标恐怕根本就躲不过美国人的飞机。

  在他的思绪中,打头的嘎斯卡车越开速度越快,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也稍稍拉大。

  终于,当他们沿着公路再次开进群山,甚至穿过了一道被溪水覆盖的碎石路之后,眼前终于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营地。

  这片营地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倒是在山脚的位置,一颗高大的柞树下有个经过伪装的洞口,看周围那些人忙碌的模样,显然里面的空间非常大。除此之外,周围几乎每棵树下,都有个伪装极好的地窝棚,更远处的位置,似乎还停着些经过伪装的卡车。

  “老张,快带人去货斗,俘虏了几个美国鬼子!”刘一脚不等发动机熄火,便拍打着车门招呼道,“还有辆车!”

  “我们还说你怎么这么久没跟上来,正准备派人去接你呢!”

  一名看年龄得有四十来岁的汉子说话间已经指挥着士兵围住了嘎斯卡车的货斗,另外也不忘分出一些人围住了卫燃驾驶的卡车。

  “这辆车里都是罐头,没有活人。”卫燃说话间也已经跳下了驾驶室。

  “真有你们的!”

  一个看年龄三十来岁的军人亲热的拍了拍卫燃的肩膀,开着玩笑调侃道,“你个瓜娃子算是出师了。”

  “主要还是我叔指挥得当”卫燃咧着嘴傻笑着谦虚道。

  “行了,这里交给我们,你们赶紧去吃点东西休息休息,等晚上还有运输任务呢!”

  “赶紧走了”

  刘一脚也叼着烟袋锅子招呼着卫燃,“你个瘪犊子没私藏什么东西吧?”

  “哪能呢”卫燃赶紧拍了拍衣兜,“就路上渴了,喝了碗他们车里的热水。”

  “行了,走吧。”

  刘一脚说话间,将卫燃的帆布包递了过来,径直走向了不远处的一个伪装极好的地窝棚。

  这窝棚里的空间并不算大,满打满算也就两张木头床而已,除此之外,靠墙的位置还摆着些诸如洗脸盆之类的物件,而在两张床中间的桌子上,还摆着一盏用粗瓷碗做的油灯。这盏油灯燃烧时蒸腾的黑烟,都已经把顶上的原木熏黑了老大一块。

  “赶紧把脏衣服脱了,然后我带你去包扎伤口。”刘一脚说话间已经脱掉了身上满是污渍的衣服,“你要是穿着这身脏衣服去,以后想换衣服都费劲。”

  “刘叔,那些美国兵会送到什么地方?”卫燃一边脱掉上半身的衣服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俺哪知道”

  刘一脚胡乱洗了洗手,“不过咱们志愿军优待俘虏,俺估摸着啊,肯定会被送进战俘营,但具体送到哪里的战俘营就不知道了,这事也轮不到咱们操心。”

  “当时你冲出去咋就不提前和我说一声呢”

  卫燃说话间已经摘掉了头上的帽子,可紧接着他却愣了愣,这帽子上并没有帽徽!再看看刘一脚摘下的帽子,上面同样没有帽徽!

  “帽徽呢?”卫燃下意识的喃喃自语到。

  “你个瘪犊子开车开糊涂了?”

  刘一脚从卫燃的手里拿走了属于他的帽子,理所当然的解释道,“打从咱们跨过鸭绿江之前,不就把帽徽胸章摘了吗?指导员同志都说了多少遍了?咱们是志愿军,不是解放军!你小子咋还犯糊涂呢?”

  “对啊...”

  卫燃看着手中的帽子喃喃自语,“志愿军没有帽徽啊,可如果没有,那枚帽徽又是咋来的?”

  还没等他想明白前因后果,卫燃却发现自己正盯着的军帽越来越模糊,视野中也浮现出了浓烈的白光!

第586章 第二幕

  当视野中的白光消退,卫燃错愕的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回到了那间酒店的房间里!

  “这...这就完了?”

  卫燃呆滞的看向了身前的金属本子,却骇然的发现,那支金属羽毛笔竟然又在那一页写下了几行血红色的字迹:

  第二幕

  角色身份:射手卫燃

  回归任务:15天时间内,狙杀至少20名敌兵,协助完成捕俘任务。

  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视野中的白光再次出现,紧随其后,眼前也浮现出了一样样物品。

  “毛瑟刺刀、望远镜、双反相机、钢笔、波波沙冲锋枪、指北针和手表...又没有油桶和食盒?”

  在卫燃的抱怨声中,他最先感觉到手背的烫伤和肩膀枪伤带来的痛感消失,紧接着又感觉到自己怀里似乎抱着什么东西,同时也听到了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最后,当他的鼻尖都闻到了似有若无的旱烟味道时,视野也终于恢复的正常。

  扭头看了看四周,这似乎是一道蜿蜒的战壕线,此时自己正蜷缩在战壕里,怀里抱着一支莫辛纳甘步枪。胸前还斜挎着一条干粮袋子。

  在右手边,正有两名志愿军战士卖力的抡动着镐头或者挥舞着工兵铲,在夹杂着大量碎石的战壕里忙碌的挖掘着防空工事。

  那些被挖出来的泥土和碎石,则被更远点的两名年轻战士装进麻袋,然后抬到战壕上面用来加固。

  在卫燃的左手边,正有个看年龄得有三十岁上下的军人。这名军人手臂上带着个红十字的袖箍,嘴里叼着一根自己卷的纸烟,胡子拉碴的脸上还戴着一副眼镜。

  只不过,那眼镜的一个腿上还缠着发黄的医用胶布用来固定,甚至其中一个镜片都已经出现了裂纹。

  此时,他正用力的甩动着手里的钢笔,在他的双膝上,还放着一块木质的医疗箱,那箱子上,还铺着几张红线格子的信纸和一张黑白照片。

  虽然隔着一米多的距离,卫燃却能看得清楚,那照片上是个衣着朴素但看起来很有气质的女人,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小婴儿。

  他更能看到,那信纸上用刚劲的字迹写着,“婧茵:见字如面,我在前线一切安好,女儿照片以收到...”之类的字样。

  只不过,这封家书明显没有写完,便因为钢笔断墨陷入了停滞。

  “用我的吧”卫燃取出金属本子里的钢笔递了过去。

  那名军人愣了愣,客气的朝卫燃笑了笑,伸手接过钢笔之后礼貌的说道,“谢谢,我马上写完。”

  “不急”卫燃摆摆手,“你留着用吧,不用还给我也没关系。”

  那男人扶了扶眼镜,朝卫燃伸出手说道,“你是昨天晚上派来的射手卫燃同志吧?我是这个连的卫生员陈启。”

  “是我”卫燃和对方握了握手,指着对方膝盖上的照片问道,“那个小家伙是你的孩子吗?看着可真壮实。”

  “是我姑娘!”

  陈启将照片递给了卫燃,一边忙着写信一边说道,“我给他起名叫陈秋果,秋天的果子,甜的很呢!”

  “这名字不错”卫燃抱着枪重新靠在战壕的墙壁上回应道。

  “这小家伙出生的时候有七斤七两重呢!”

  陈启的语气中带着无法掩盖的喜悦,“我们那边都兴给孩子起个好养活的乳名,我媳妇想给这小丫头起名叫七娣,你听听,这名字多难听!”

  “你准备给她起什么乳名?”卫燃将照片还给对方,饶有兴致的问道。

  “我打算给她起个乳名叫胜美”

  陈启接过照片,带着一丝丝的得意说道,“胜美,胜美,战胜美帝国主义!这名字多有寓意!”

  “这名确实要好听不少”

  卫燃左右摸了摸,打开腰间的帆布包,借着它的掩护取出了金属本子里的禄来双反相机,“陈启同志,我给你拍一张照片吧?等有机会洗出来,你可以给你老婆给你闺女寄回去。”

  “你这上战场咋还带着相机呢?”陈启稀奇的问道。

  卫燃笑了笑,却并没有解释,只是问道,“你打算在哪拍?”

  “这里不行”

  陈启立刻说道,“这地方距离美国人的阵地都不到两百米,站直了就被他们瞄上了,你和我去后面吧!”

  “没问题”

  卫燃说话间已经调转了镜头,对转了另一边正在忙活着挖掘坑道工事的战士,“同志们,看我一眼。”

  闻言,那几个士兵下意识的看向卫燃,后者也抓住时机按下了快门。

  “你这人,咋不提前说一声。”负责挖工事的一个小战士埋怨道,“好歹让我洗把脸再拍。”

  “这样就挺好”

  卫燃卫燃笑了笑,起身拎着步枪,猫着腰跟上了陈启。

  两人沿着蜿蜒的战壕往后移动了一段距离,知道找了个可以站直身体的地方,陈启这才一边扑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说道,“等我一下啊,马上,马上就好。”

  闻言,卫燃也不催促,耐心的等着对方整理好身上的衣服,又背好了医疗箱扶正了头上的帽子。

  直到陈启举起右臂保持着敬礼的姿势,卫燃这才将他纳入取景框,连同身后蜿蜒的战壕,以及忙碌的战友一起拍了下来。

  等他放下相机,陈启也放下了右臂,开心的说道,“半年前我媳妇就找我要照片了,这下总算是有机会寄给她了。”

  “还得洗出来才行呢”

  卫燃笑着答道,“听你口音,家是冀省的?”

  “冀省的,廊市,卫燃同志也是?”陈启惊讶的问道。

  “沧县的”卫燃笑着答道。

  “还真不远,怎么这可算是老乡了!”陈启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笑意也越发的灿烂。

  “这异国他乡的遇见老乡可不容易”

  “真是不容易,我之前遇见的,离着最近的也在...”

  陈启话音未落,天空中却响起了一串尖锐的哨音!

  “卧倒!”

  战壕里,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卫燃和陈启不分先后的蹲下身子,仅仅的靠在了战壕的墙壁上。

  “轰!”

  近乎近在咫尺的爆炸过后,纷纷扬扬的泥土夹杂着石块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但陈启却想都不想的用身体护住了怀里的医疗箱。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隆隆的炮声便连成了线,狂轰乱炸的砸在了战地的各处。

  很快,卫燃也听到了从刚刚待过的前线传来的惨叫。而陈启也在惨叫传进耳朵的瞬间立刻站起身,弯着腰冲了过去!

  见状,卫燃想都不想的立刻追了上去,帮着陈启将几个伤员拖进了工事里。

  万幸,那些伤员里最重的一个也仅仅只是被石头砸破了头而已,即便没有他的帮忙,想必陈启也能应付。

  在头顶时不时抖落的泥土中,这阵炮击持续了整整十多分钟才渐渐停下,众多战士也立刻离开了工事,扑到一个个观察孔后面注视着对面阵地的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87页  当前第4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9/2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战地摄影师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