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越发的验证了卫燃之前的怀疑,既然这两头驯鹿都是被手枪杀死的,那就更不可能是雷欧做的。
抬头看了眼山洞的方向,卫燃将满地的肉块和雪橇车上的其他东西全都搬进去,随后又放干净半履带摩托上的散热水箱,这才走进了温暖的山洞内部。
被煤油汽灯照亮的温暖山洞里,埃里克忙碌的用相机翻拍着气象资料,似乎想用工作麻痹自己似的。
叹了口气,卫燃拿起桌子上那台手摇发电收音机看了看,又看了看火炉边那两台无线电台,一番琢磨之后,拿起之前找到的螺丝刀,将这台收音机拆开,开始尝试着组装出个大号收音机出来。
相比修复电台本身,这份改装工作倒是简单了不少,等到卫燃启动木门外的燃油发电机,给满桌子的电路连上电源之后,那个被拆下来的收音机喇叭也响起了刺啦啦的杂音。
这边的动静自然吸引了埃里克的注意,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凑了过来。
卫燃看了看对方,随后轻轻转动旋钮,调节着电台频道。借助之前那两台电台一直伸到山洞外面的天线帮助,这台收音机的信号要好了不少,根本没费什么功夫,便收到了全苏广播电台的信号。
还没等卫燃听完这个电台里的苏联歌曲,埃里克便开始转动旋钮,换了个卫燃听不懂的挪威语频道,好在,这个频道也在播放歌曲,虽然听不懂歌词,但至少能听个旋律。
见埃里克转移了注意力,卫燃也暂时放下了担忧,开始忙活着准备弄点吃的,顺便琢磨着等对方情绪平复一下之后,把自己之前的分析和猜测告诉对方。
而在他身后的埃里克,此时却已经给电台换了个频道,认真的听着电台里的主持人用挪威语叽哩哇啦的说着些什么,同时他的脸色,也变得越发苍白。
扭头看了眼正在加热之前做好的饭菜的卫燃,埃里克轻轻拿起了桌子上的手枪,用仍旧残存着血迹的枪口顶住了自己的下颚。
“雷欧不是杀人犯”埃里克泪流满面的说道。
“他当然不是杀人...你要做什么?”
卫燃抬头之后被吓了一跳,丢掉正准备放在炉子上的不锈钢小锅就要跑过去。
然而,还没等他碰到对方的身体,埃里克却已经闭上眼睛,异常干脆的扣动了扳机!
“砰!”
震耳欲聋的枪声在温暖的山洞里久久回荡,失去生命的埃里克仰头栽倒在了地板上。与此同时,浓烈的白光也充斥了卫燃的视野。
“怎么...怎么就自杀了?”
当他从错愕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工作室二楼的卧室里。
哗啦啦的翻页声中,金属本子自动停在了第14页,那支金属羽毛笔也旁若无人的在那张黑白照片下写出了后续的故事:
极夜下的阴谋
金矿勘探员雷欧,于1988年12月17日,被挚友马丁船长枪杀,并利用无线电发送求救信息,栽赃雷欧杀死乔纳斯教授后搭乘另一条船逃走。
马丁船长,乔纳斯教授,于1988年12月17日,因所乘坐渔船撞击浮冰身亡。
埃里克,于1988年12月21日,因误信广播电台针对雷欧发布的通缉令,于气象站遗留山洞内烧毁所有气象资料后自杀,其尸体于1989年夏季被发现,并由家人带回。
至此,金属羽毛笔另起一行简短的写道,“为了宝藏,有人选择编织谎言,有人选择背叛朋友,也有人在选择信任之后,又在绝境中产生了动摇。”
在卫燃的注视下,纸页翻到了背面,那支金属羽毛笔也在缓慢旋转的红色漩涡下继续写道,“你的厨艺其实和雷欧一样好。”
愣了愣神,卫燃正要伸手将红色漩涡里的东西拿出来,却发现那支金属羽毛笔竟然在空白的第15页继续写道: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里都有感动,同样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里都有阴谋,但每个故事里的角色都曾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镜头背后的摄影师在按下快门时,内心该坚持的到底是正义、善良还是客观真实?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他们至死坚持的是正义、善良还是各自的信仰或者梦想?镜头前后的角色,为了各自内心的坚持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写到这里,金属羽毛笔稍稍停顿了片刻,紧接着在文字正下方出现了一个红蓝双色交织的漩涡。
在卫燃的注视下,那支金属羽毛笔在羽毛笔之下写道,“十次存活奖励,一万公里质保。”
等到金属羽毛笔当啷一声砸落桌面的时候,他已经大致猜到了这次奖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提溜着金属本子连滚带爬的跑下一楼,卫燃检查了一下反锁的卷帘门,随后将红色漩涡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红色漩涡里装着的,是个当时在熊岛用过的海因策大饼炉和配套的不锈钢小锅。而在那不锈钢小锅里,竟然还放着一小块臭烘烘的腌鲱鱼。
“和腌鲱鱼比,我的厨艺和雷欧一样好吗?”
卫燃哭笑不得的捏起不锈钢小锅里那块打火机大小,带着诡异酸臭的鱼肉塞进了嘴里。
吃掉了埃里克留给自己的这份馈赠,卫燃哈了口气,强忍着不断上涌的恶心,随后召唤出了十次存活奖励的物品。
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次奖励的还真就是那台半履带摩托。只不过这辆白色涂装的半履带前轮并非雪橇而是原版的正常车轮。同时在驾驶位上,还放着一张厚实沉重的北极熊皮,而在它的后斗里,则是卷成卷的帆布帐篷和驯鹿皮毯子。
“血赚!”
卫燃绕着圈观察了一番这辆近乎出厂状态的半履带摩托,随后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再次翻开金属本子,从那张黑白照片旁边的纸袋子里,拿出了里面唯一的一张底片。
对着工作台上的灯光看去,这张底片拍摄的内容却并非那些气象资料,而是当初他们在山洞里,一起庆祝发现时的场景。在这张底片里不但没有卫燃的影子,甚至连这张底片,都不是他或者其余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拍下的。
只不过可惜,在这张照片之后不久,埃里克等人却各自有着截然不同又殊途同归的经历。
第297章 前往莫斯科
反锁了卷帘门的工作室里,卫燃将汽油炉子加满了燃油,随后又把配套的不锈钢小锅清洗干净,这才将其收回金属本子里,随后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辆白色涂装的半履带摩托车上。
这种老古董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想夸它的人,会说他既有履带车的高通过性,也有轮式车的高速和简单。想贬低它的人,则会反过来说它既不如纯粹的轮式车辆跑得快,又不如纯粹的履带车辆越野通过性能好。
但不得不承认,除了那足以逼疯二战德国机械工程师的履带结构之外,这辆自重超过一吨的“摩托车”确实要比偏三轮或者当初在北非沙漠开过的那种意呆利农用三轮车要强的多。
至少它能去的地方,前面那两种都不一定能走,而且这个百公里20升油耗左右的小东西堪称变态的拖拽能力,也足以拉着轻型火炮翻山越岭。但更让卫燃开心的是,它可是除了那条排子船之外,自己获得的第一辆交通工具。
“以后什么时候能给来架飞机就海陆空全齐了”
卫燃一边想着美事,一边从储物室里翻出了之前在沙漠里试炮时剩下的汽油,给这辆半履带驾驶位左右两侧的油箱全都加满了汽油。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这俩油箱的容量全都是21升,刚刚好放下当年一个德国标准油桶的汽油并且留出少许的空间。
添满了燃油,卫燃将那张又厚又重的北极熊皮铺在了长条桌上,这张雷欧曾经宝贝的不行的北极熊皮长度足足有两米七左右,宽度也足有一米五以上,重量更是超过了30斤。
这么一张大家伙放在今天,已经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判多久的问题了。
仔细的将熊皮卷好重新固定在半履带摩托的后座上,卫燃又把其上附带的帆布帐篷和鹿皮毯子一一打开检查了一番。
那张皮毛厚实的驯鹿皮毯子倒是没什么特殊,但那顶帆布帐篷里却卷着三根一米长度,两端带有螺扣和螺纹,足有手腕粗的钢管。
将这三根钢管拧在一起,试着将这顶帐篷在工作室里撑起来,卫燃却是越发的满意了。这顶金字塔形帐篷和当初雷欧给他们准备的一模一样,外面一层防水帆布,里面缀着一层薄薄的驯鹿皮,不仅足够厚实,而且里面的空间也足够大。
看够了新鲜,同样将帐篷和毯子全都重新卷好固定在半履带摩托的后座上,卫燃看着眼前的奖励,开始琢磨着这次的前因后果。
他现在虽然搞清楚了当年在熊岛发生了什么,但同时也多了许多其他的疑惑。
首先,曾在熊岛最高峰山洞里留下四具无头尸体和半履带摩托的人是谁,他到底回去过没有,回去或者准备回熊岛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乔纳斯教授带走的那满满一登山包的胶卷最后落在了谁的手里,如果那些胶卷跟着他们一起沉入了海底。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位阿曼达太太又在调查什么?她为什么要假借雷欧的名义的进行调查?或者说,她一直坚持认为是雷欧带走了那些胶卷?而她想找到的,也是那些胶卷?
内心有了大致的猜测,卫燃看了看挂在墙上的万年历,犹豫片刻后收起了眼前的半履带摩托,随后起身上楼,将装有埃里克腕表的眼镜盒子拿下来,直接送到了隔壁旅行社的柜台。
和前台小毛妹重点交待了一下一两天内会有人来这里取走这些东西,卫燃又找小姨周淑瑾以及刚好在旅行社蹭饭的尼古拉打了声招呼,示意他们以后有事打自己的卫星电话,这才锁死了工作室的卷帘门,驾驶着越野车离开了伏尔加格勒。
眼下距离回红旗林场上课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倒是刚好用来处理那位法国骗子赫伯特的问题。
根本没有走远,卫燃驱车开过横跨伏尔加河的大桥,来到亚历山大所在的卫星城伏尔加斯基之后,随便找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酒店住下,给赫伯特发了条消息告知了眼镜盒子在隔壁的旅行社之后,干脆的将手机关机收进包里,随后拿出之前买的卫星电话开机,输入网址连上认证器,借助网页邮箱和远在意大利的卡坚卡开始了沟通。
至于沟通的核心内容,却只有三条,首先要做的,便是在一周之后,着手把赫伯特这个不怀好意的粘人精送进监狱。
其次,便是深入调查那位阿曼达太太,搞清楚她到底在找什么以及附带的前因后果。
至于最后一条,则是让卡坚卡以年底的圣诞节为期限,调查小鬼子国的那位走私犯,弄到对方的犯罪证据。
至于将卡尔普和达丽娅给自己的考核任务转嫁成自己对卡坚卡的考核,卫燃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什么是员工?员工不就是给老板排忧解难的吗?既然卡坚卡被尼古拉老先生“强卖”给了自己,总不能天天守着古比井意面餐厅消磨时间不是?
再说了,有事交给手下去做,没事就给手下找点事儿做,这可是成功老板的基础素养。再再说了,卡坚卡查到的,那不就是自己查到的吗?本质上,依旧是自己凭本事完成的考核。
只不过,他这边才刚刚将所有的麻烦一推六二五的处理干净,才开机不到一个小时的卫星电话却被达丽娅老师给拨通了。
“达丽娅老师,是要提前回红旗林场上课了吗?”卫燃接通电话之后问道。
“看得出来,你和我印象中的华夏人一样勤奋。”
达丽娅老师语气中带着笑意夸赞了卫燃一句,随后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要让你失望了,上课时间原定不变,我找你是有别的事情。”
“什么事情?”卫燃松了口气的同时赶紧问道。
“还记得你的身份吗?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名誉顾问,历史学者维克多先生。”
达丽娅顿了顿,继续笑着说道,“刚刚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副馆长鲁任先生联系我,希望你帮忙调查一些事情,所以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如去一趟莫斯科。”
“去莫斯科?对方说调查什么事情了吗?”
“没说”
达丽娅见卫燃不说话,索性继续说道,“但对方说,如果你能在明年的祖国保卫者日之前查清楚,以后你在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头衔将取消名誉这个单词。”
“您希望我调查这件事情?”
卫燃皱着眉头问道,所谓的祖国保卫者日,是大**毛三毛共有的节日,具体时间则是每年的2月23号。
换句话说,距离现在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而这么长的调查时间,也暗示着想查到些什么或许并不容易。否则的话,那么大一家博物馆,也绝对不会找到自己的头上。
等等,难道这个调查是达丽娅老师帮忙主动争取的?卫燃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就说得通了。
或许是意识到卫燃猜到了什么,达丽娅老师干脆的说道,“能在卫国战争博物馆任职历史顾问的外国人虽然不是没有,但绝对不多,其中像你这么年轻的就更少了。
所以维克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吧!这个头衔虽然依旧没有工资,但对我们的电影制片厂很重要,对你自己也很重要不是吗?”
“您就这么确定我能调查出来什么?”卫燃哭笑不得的问道。
“那是你自己该头疼的事情”
达丽娅活像个渣男一样把麻烦全都推给了卫燃,“如果是随便谁翻一翻历史档案就能查到的东西,卫国战争博物馆的历史顾问头衔也太廉价了。”
“可是我似乎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
卫燃故意推诿道,“我还有个走私犯的调查考核,还要学习英语,还要...”
“给你36个小时赶到莫斯科的红场”
达丽娅懒得和卫燃废话,“我听季马那个混蛋说你最近赚了不少钱,所以迟到一分钟两千美元怎么样?”
还不等卫燃张嘴,电话另一头的达丽娅老师便干脆的挂断了电话,只给他的话筒里留下了单调的忙音。
“你是女版斯大林转世吗?”
卫燃暗骂了一句,不情不愿的关上了平板电脑上正在播放的电视剧,登陆网站买了一张最快飞到莫斯科的机票。
在酒店休息了一晚,卫燃第二天一大早便驱车赶往机场,老老实实的登上了飞往毛子首都的航班。
几乎在他降落莫斯科的同时,憋着坏的赫伯特也再一次赶到了大门紧闭的时光工作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