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396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李珠儿已让独孤问坐在一块石头上,独孤问方才中了一箭,此刻箭杆还插在肩头,李珠儿对着独孤湘一伸手道:“借妹子的金牙匕一用。”

  独孤湘知她要帮爷爷取出箭头,也不多言,拔出匕首反转过来交到李珠儿手上,李珠儿接过匕首,轻轻一挥便削断箭杆,紧接着匕尖一送一挑,已干净利落地把独孤问肩上的箭头剜了出来。

  鲜血立刻涌了出来,李珠儿随手将金牙匕掷还独孤湘,伸手入怀掏出金创药撒在伤口上,同时出指急点独孤问肩头数穴。

  独孤问先前李珠儿给他疗伤之际哼也未哼一声,此刻只觉肩头一阵寒意传来,不禁打了个寒战,低头看肩头如同覆了一层白霜,鲜血已止。

  独孤问心中一惊——这小女子何时学得如此阴寒的内力?但毕竟李珠儿此举救了他的性命,独孤问毕竟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宿耆,风度不失,对李珠儿颔首称谢。

  李珠儿却不以为意,也不回礼,转头回答独孤湘先前的问题:“独孤妹子且看仔细了,这可不是回长安城的道路。”

  这时众人已上了河岸,向前望去,日头正悬在正前方,此刻早过了午时,日头当在西面,独孤湘惊呼道:“原来我们已经从下面穿过了渭水,此刻已经在渭水对岸了?”

  李珠儿点点头,扶着独孤问继续向西一路走去。

  独孤湘追上去,道:“好姊姊,这样扶着人走多辛苦?不若你把光明盐的解药给我爷爷他们分一分,让他们自己走多好?”

  江朔在后面听了,心中摇头,心想李珠儿怎会答应,却不料李珠儿道:“妹子说的是。”说着伸手入怀,掏出一个小瓷瓶,抛给独孤湘。

  江朔记得他们曾得过一个装光明盐解药的瓷瓶,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只是里面的解药早已用完,瓷瓶也不知所踪了。

  独孤湘也颇为意外,她接过瓷瓶,她身上半依着的葛如亮探手揭开瓶盖,嗅了嗅,低声道:“是解药。”却并没有取出药丸来吃。

  独孤湘不解道:“姊姊既然肯赐药,当时又为什么要对我耶耶他们使毒呢?”

  李珠儿仿佛是被独孤湘逗乐了,笑道:“不是你叫我给你解药么?怎的给了解药又疑心有诈买的?”

  这次独孤湘很聪明地保持了沉默,李珠儿继续道:“困住三位前辈只是为防巨子的全盘擘画遇波折,如今溯之身世之谜已被挑破,隐门自然不会为难三位前辈。”

  说话的功夫,独孤湘已喂三人服用了解药,只是三人中毒有些时日,内力没有这么快恢复,江朔他们仍然搀扶着三人前进。

  如此又行了数十里,江朔只觉越行越是轻快,忽而手中一轻,葛如亮已然脱开他的手掌,独自奔跑起来,葛如亮向江朔点点头表示感谢,移步向独孤湘靠拢过去。

  那边独孤湘和阿楚夫人早已相携而行,阿楚夫人自当年于阗一别,已多年未见女儿了,如今独孤湘已是二十妙龄的女郎了,看着她眼神中满是怜爱之意,葛如亮性子沉稳,始终扮演严父的角色,但心底对女儿又何尝不疼爱,独孤湘也已多年未依偎在父母羽翼之下,今日被父母夹在中心,心中亦感难得的安稳,他们三人相携飞奔,虽不说话,却心中具怀柔情暖意。

  前面独孤问内力也已恢复,但他中的箭伤乃是外伤,虽得到及时的治疗,但血气依然虚弱,仍由李珠儿扶着前行,江朔上前道:“爷爷,换我来负你吧?”

  独孤问却嬉笑道:“一事不烦二主,小妮子扶着我走正好,溯之你现在长得太高大了,架着老叟我不舒服。”

  江朔摇头笑道:“爷爷,这会儿还开玩笑……”但见独孤问还有心情开玩笑,知他没有大碍,心中也放心不少。

  其实独孤问有意秤量李珠儿的武功,非但不提气,反而使千金坠的身法压在李珠儿身上,李珠儿也不说破,冷笑一声,仍然无事一般托着独孤问飞奔。

  又走了一程,时已过过午,仍不见李珠儿有停歇的意思,江朔注意到李珠儿一直带着他们在野地里穿行,不知为何不走官道,他忍不住问道:“珠儿,你到底要带我们去哪里?”

  这时正翻过一道矮山冈,李珠儿用手向前一指,道:“到了。”

  江朔只见一座小土城嵌在官道中间,他认得这里。

  是马嵬驿……

第760章 马嵬惊变

  马嵬驿名为驿站,实际是一个小城,此刻官道上挤满了人、畜、车、货,将六十步宽的大路塞了个满满登登,一望而知是从长安城里逃难出来的难民。

  长安陷落不过第三日,马嵬距长宁一百一十余里,百姓车马行得慢,很难在两日内走出这么远,想必是潼关陷落之后就有人准备出城逃难了,江朔这才知道为何李珠儿不带他们走官道,此刻的官道上想必是车马盈野,行进困难了。

  马嵬驿外的马嵬坡上曾经生满了马尾松,后在东晋年间为了缉盗,官府焚毁了松林,如今已过了近四百年,马嵬坡上只稀稀落落的长了几株古柏,放眼望去,四野皆是平缓的丘陵,毫无依屏,马嵬驿小城几乎是唯一的庇护之地。

  奇怪的是难民或是缓缓绕过土城,或是在土城外露宿歇息,无一人一车入城。

  江朔忽而醒悟:“马嵬驿中是……”

  李珠儿点头道:“正是圣人的銮驾。”

  江朔心中恻然,大唐明皇,万里江山之主,现下居然落得只能容身此小小土城之中,又忽而悚然,转头问李珠儿:“珠儿,你带我来这里却是为何?”

  李珠儿一扬下巴道:“好戏正要上演。”

  独孤问道:“甚好戏?裴旻小子又有什么安排?”

  李珠儿冷笑一声,道:“这独孤前辈可就冤枉巨子了,巨子只是与闻此事,让我带你来此处亲见,至于如何处置,全赖溯之你自己决断。”

  江朔转头环视一圈,虽然独孤问阅历丰富,葛如亮极富智机,但此刻江朔身份尴尬,二人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独孤湘刚想发言,却被独孤问一把拉住,一时气氛十分尴尬,还是阿楚夫人温言道:“朔儿,或去或不去皆从你本心。”

  江朔踟蹰多时,终于下定决心,道:“既如此,我们便去马嵬驿中一探究竟。”

  众人一齐郑重点头,走下山冈,向土城走去,马嵬驿土城虽然低矮,但四角均设有望楼,楼上有士兵瞭望,此刻才刚申时,天色尚明,要翻墙进去也是不易,江朔正想如何混入城中,却见望楼上根本无人把守,再看城门口竟也是空空如也。

  江朔奇道:“怎么没人,难道圣人御驾已经离开了?”但听城内隐约有人声,显然有人不在少数。

  独孤湘道:“许是晡时,都去吃饭啦。”

  六人小心踱入城中,走不几步,见城中有不少马匹,马厩中容纳不下,散在城中四处溜达也无人照拂,也没有草料饲喂,那些马儿饿得木栅、墙皮无所不啃。

  这些马匹鞍鞯豪华,挽具上镶嵌着金花,看来都是御马,这些马虽然看着高大威猛,但平素里养尊处优,只擅短途冲刺,长途奔驰却连驿站的老马都不如。

  江朔粗略一数,御马有近千匹之数,君臣皆骑马,两昼夜却只跑出一百余里,若崔乾佑有心追击,只怕早已将马嵬驿团团围住了,想到此处江朔不禁摇头长嗟。

  现在往前走,却见数百名身穿红袍的武士围住了十几名番邦人,正在拉扯,江朔认得是吐蕃人,那些红袍武士想必便是北衙禁军,独孤湘凑近一红袍武士压低嗓音问道:“前面这时在做什么?”

  那武士正伸长了脖子看得起劲,眼角余光瞥见独孤湘也身穿红衣,只当她也是军中同袍,随口答道:“吐蕃使者闹起来咯,要面见圣人讨要吃食。”随即啐了一口道:“我等尚且没个着落,哪有闲食给番人?他们此刻来闹不知道按的什么心!”

  唐人原本包容,与吐蕃虽多年厮杀,对吐蕃使者乃至客商仍然待之以礼,但安禄山叛乱以来,唐人深受其苦,对所有番人也都存了猜忌之心。

  独孤湘还待再问,那人忽然转头上下打量了一番独孤湘,惊异道:“小女子,你怎么混进来的?”又偏见江朔等人,不禁紧张地一按刀柄,道:“你们是何人?”

  此言一出,身旁一众红袍武士一齐转过身来盯视他们,江朔正在想如何出手才能同时制住这么多人,否则引发军中骚动,他们六人虽能脱身,却难以再这样大大方方进入马嵬驿中了,却听一人道:“不得无礼,这位是独孤家的娘子。”

  说话之人圆脸短须,特异之处在于他眇了一目,唐军四处征伐,断手断脚,缺耳少目的军人自不在少数,奇的是这等人怎会进得禁军,更奇的是,寻常人眇了,为了遮丑会以眼罩覆盖,此人不加遮挡,露出一个肉窟窿,十分骇人,独孤湘初见之下惊得险些喊出声来。

  此人亦着寻常红袍,与其他武士无异,只是除了腰间佩刀之外,背后还背了一张小型的臂章弩,此人看来也不似是军官,但一众红袍武士对他却十分恭敬,先前说话的那武士叉手捧心道:“张头儿请了,原来是皇亲……多有得罪。”

  独孤家是陇右大族,独孤问的侄儿独孤明娶了圣人之女信成公主,他们的女儿正是当年嫁给契丹可汗李怀秀的静乐公主,因此那禁军称独孤湘为皇亲。

  独孤问对那独眼武士道:“阁下何人?怎识得我孙女?”

  那人虽然生得可怖,对独孤问却十分谦恭有礼,叉手道:“尊驾想必就是独孤家的族长,独孤问前辈,在下张小敬,只是龙武卫一介寻常武士。”

  独孤问笑道:“阁下过谦了,以你的阅历与沉稳,想来绝非寻常武士。”

  那人淡然一笑,尚未答话,却忽听鞭响,有数骑挥舞马鞭分开人群跑了过来,那人道:“哟,右相来了!”

  江朔闻言也不禁探头张望,他也想看看这搅乱了大唐的奸相是何模样,却见数名黑衣玄甲的骑士众星拱月一般护卫着一紫袍人到了近前,那人看来五十开外的年岁,但只是须发斑白,面容上却少有岁月的痕迹,他生得鼻直口正,眉目间颇有些名士风度,这般形象实难于大奸大恶的权臣对上号。

  江朔心想世人易被皮相所迷,不止对女子,男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听说圣人最喜宰相有风度气韵,最喜爱的宰相张九龄便是个美男子,他见着杨国忠长相俊朗,便当他也是好人了。

  杨国忠远远地在与吐蕃使者讲话,人声太过嘈杂,杨国忠又不会武功,说话底气不足,江朔一时也没听到他说些什么,想来不过是温言安慰吐蕃使者而已。

  那张小敬忽然对独孤问再度叉手道:“独孤丈请了,小敬还有事要做。”

  独孤问只道他是禁军小头目,见了宰相前来,要上前帮着维持,心中对他的印象顿时大打折扣,只“哦”了一声,张小敬也不多话,果然转身向杨国忠走去。

  只见张小敬一直走到杨国忠的马前,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叫独孤问、江朔等人都大大吃了一惊。

  张小敬忽然抽出腰后负着的的臂张弩,高喊道:“杨国忠勾结胡人谋反!”

  话音未落,张小敬对着杨国忠按动悬刀,一支铁矢倏地射出,如此近的距离上如何不中,一箭正中杨国忠心窝,却见杨国忠在马上晃了一晃,立刻伏在马背上,兜转马头就想逃跑。

  张小敬骂道:“狗鼠辈原来早有准备,袍子里居然穿了铁甲,弟兄们,追上那狗贼,将他碎尸万段!”

  中武士先前还有怀疑,但此刻见杨国忠袍内藏甲,不是心怀异志又是什么?”

  立刻有人响应道:“追上狗贼,将他碎尸万段!”

  红袍龙武卫人数众多,见杨国忠在前面跑,有红袍武士在后面追,立刻群情激愤,呼喝连天起来,在汹汹人潮之下,杨国忠带来的那区区几名玄甲骑士根本无法护他周全,也只能随着杨国忠一起伏在马鞍上拼命抽鞭子向西门跑去。

  杨国忠往西逃窜之举纯是下意识的动作,掉头便走哪里还来得及分辨东西南北,却听张小敬高喊:“杨贼往西边去了,弟兄们拦住他,莫让他去投了他吐蕃的主子!”

  张小敬奔跑中再度发射弩箭,这次却没射中,红袍武士齐声喊“杀”,追了下去,把那十几名吐蕃使者扔在路旁再无人管,那些个吐蕃人被吓破了胆子,不敢稍动,实在是为唐军的声势所震慑。

  江朔和独孤湘对视一眼,道:“追!”六人尾随着众唐军将士追了下去。

  六人轻功具自不弱,但前面红袍武士越挤越多,实在难以挤到杨国忠或张小敬身边,眼看杨国忠策马跑到了西门,却见西门早已锁闭,杨国忠拨马还想择路再跑,却迎面撞上了张小敬。

  杨国忠在马上,张小敬在地上却丝毫不慌乱,发一声喊,伸手将杨国忠从马上拽了下来,杨国忠一旦坠马,江朔他们在外面可就看不真切了,非但看不真切,也听不到杨国忠的惨叫声。

  不多一会儿,只见张小敬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三步并作两步登上西门,将那脑袋往空一举,喊道:“国贼已然伏诛!”

  城门下登时欢声雷动。

第761章 国贼伏诛

  张小敬出手干净利落,朴实无华没丝毫多余的动作,这样的人江朔在西域军中曾见过不少,江朔知他并非武林人士,而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此一番突生变故,护卫的玄甲武士根本来不及反应,等他们手忙脚乱地抽出刀来之时,杨国忠已然伏诛,面对一众气势汹汹的龙武军健卒,玄甲护卫忙抛了手中武器投降。

  城头上斜插着一条挂旗幡的长矛,张小敬将着杨国忠的头颅挂于矛上,军士们对杨国忠积怨已久,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这时有一队玄甲骑兵飞驰而至,当先一人高喊道:“大胆贼子,想造反吗?侍郎我……啊哟……”

  江朔见来人正是杨国忠之子杨暄,江朔在蜀中见过杨暄,此人是出了名的色厉内荏的草包,却得其父荫庇,官拜户部侍郎,他听说有龙武军军士作乱,带玄甲家兵前来救援,他来时趾高气扬,行近了忽然见到杨国忠的头颅已悬于城头。

  杨暄再颟顸此刻也知道大事不好了,忙驳转马头向往回走,张小敬如何能让他走?向杨暄方向一指,喊道:“莫走了老贼之子。”

  一众龙武军立刻把杨暄的人马团团围住,杨暄手中马鞭一指,喝道:“圣人銮驾在此,我看谁敢造次!”

  杨暄平素借着阿耶权势和圣人的宠爱,作威作福惯了,早已搞得天怒人怨,此刻尚不知说些好话告饶,他也不想想若龙武军还畏惧圣人,又怎会杀杨国忠?

  不等龙武军动手,玄甲武士中有人高喊道:“为国除贼!”一举手中臂张弩,一箭正中杨暄当胸,其余玄甲武士立刻醒悟,他们人少,又多有仗势欺压龙武军的行为,此刻杨家大树已倒,唯如此才能为自己争得生机,纷纷举弩射击,杨暄立刻身中百十支弩箭,他双目圆睁似乎不愿相信眼前的一切,不及呼喊一声便坠于马下。

  玄甲武士为首之人唯恐龙武军仍不肯放他们生路,抢先喊道:“斩草务的除根,我知道杨贼的家眷在哪里,我带你们去!”

  龙武军轰然叫好,呼呼啦啦向城中涌去。

  独孤湘问江朔如何是好,江朔道:“杨家父子为恶日久,死得不冤。”又看了一眼李珠儿吗,道:“我们跟上去,静观其变。”

  马嵬驿土城不大,此刻塞进了上百皇亲国戚,多数人无屋舍休息,立于街上,见龙武军乱起,吓得号哭奔走,街上乱成一团,玄甲武士隳突叫嚣惯了的,驱散众人,引众人直抵一处大屋前,咣咣砸门。

  开门的仕女尚不及问询,便被一刀杀了,龙武军一拥而入,不小片刻,传来喊声:“杨贼之妻裴氏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皆已伏诛。”

  江朔等人站在外面听了,江朔不禁皱眉道:“满屋妇孺何罪,何必斩尽诛绝?”

  张小敬并未随着乱兵杀入屋中,立在江朔身边,用手指掸了掸缺了珠子的眼眶,冷笑道:“妇人之仁,今日若不举事,怕是大唐就要亡了。”

  独孤湘眼睛一瞪正要与他争辩,张小敬忽尔转作大声道:“贼本尚在!我等今日为国除贼,本是大功一件,但若不铲除根本,必死无葬身之地也!”

  众军士正在疑惑“贼本”为何物之际,还是那玄甲武士的首领机灵,喊道:“是了!杨家人还有一个!”

  气势汹汹的龙武军忽然安静了下来,这会儿他们都明白了还剩下的那个杨家人是谁,也知道要杀那人意味着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3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6/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