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山海行_分节阅读_第289节
小说作者:圏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5 MB   上传时间:2025-11-26 10:31:25

  高仙芝做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后,封常清因随从作战有功,高仙芝便奏请他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不久,又加朝散大夫衔,因此安西军中皆称他为“封大夫”。

  高仙芝对他最为信任,每次出征,便令封常清为“留后”,统管四镇的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等事宜,每有要事更是只和封常清商量。

  江朔和独孤湘可不知道这些,还当“封大夫”是个医生。

  那边程千里对毕思琛继续说道:“高仙芝上奏说石国无番臣礼,非但自己不事朝贡,更阻断了葱岭以西各国向大唐朝贡的道路,请朝廷准许进讨。”

  毕思琛道:“石国自恃是昭武九姓第一大国,竟然如此猖狂,不过攻打石国,也轮不到咱弟兄吧?”

  程千里摇头道:“思琛,你还是没明白……你自己说说,这些年来,葱岭以西二十几国,哪个殷勤朝贡的?又何需石国阻拦?”

  其时,大食早已在波斯崛起,尤其是黑衣大食的根本之地呼罗珊紧挨着吐火罗诸国,这些年其东顾之心日益彰显,葱岭以西各国遭其挟持,多转向西面,对大唐的侍奉愈发的敷衍了,可不单是石国如此。

  毕思琛道:“不错,高仙芝单拿石国出来,是要杀鸡儆猴吗?”

  程千里道:“据我所知,他是觊觎石国的财富。高仙芝其人贪财好利,他听说石国国王车鼻施富有,便想托言石国有不臣之心,将其攻灭,便可得其财货。”

  毕思琛迟疑道:“副都护的意思是,我们密告他此等行径?”

  程千里忽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他假装抹着眼泪道:“思琛,你是真的如此天真吗?如今的圣人,只要能开疆拓土,能报大捷,那管你出兵理由是真是假?高仙芝灭国获得财货后只要给遥领安西大都护的李林甫分上这么一份,李林甫又如何会追究这仗该不该打?”

  毕思琛愈发的糊涂了,道:”那……密告无用,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程千里敛起笑容,凑近毕思琛的耳朵低声细语,这时独孤湘已经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了,而江朔耳音极好,仍能大概分辨出程千里所说的内容。

  他说的是:“高仙芝能假报石国有不臣之心,你就不会依样而为么?”

  毕思琛仍是呆呆地不得要领,道:“依样而为?我们也上奏朝廷,石国有不臣之心?”

  这时另一汉将终于忍不住了,道:“毕将军,副都护的意思是,高仙芝能说石国不臣,我们也能说于阗国不臣么,这仗不就打起来了?”

  毕思琛惊惧地望向程千里,程千里却只顾仰头饮酒,并不理会他的眼神。

  毕思琛对那汉将道:“王滔,于阗王尉迟胜侍唐最恭,安西人人皆知。他曾亲赴长安拜见圣人,圣人对他可是十分喜爱,不仅将宗室之女嫁他为妻,更授他右威卫将军、毘沙府都督之职。”

  程千里笑着接口道:“不仅如此,尉迟胜与高仙芝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他曾随高仙芝出征,击败萨毗、播仙等小国,立下大功,任他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的诏命刚到。”

  毕思琛道:“是啊!这样的人,说他造反,谁人能信呢?”

  程千里不慌不忙地道:“尉迟胜当然是忠心不二,但他的胞弟尉迟曜可就不一定咯。”

  毕思琛道:“那我们帮他弟弟造反?”

  江朔听了都不禁暗自摇头,心道:这毕将军,也不知道是太实在,还是太蠢。

  果然那汉将王滔道:“毕将军,我们只管杀了尉迟胜,再宰了尉迟曜,到时候只说是尉迟曜串通吐蕃,意欲弑兄夺位,到时候两个死人死无对证,还不是任凭我们说?”

  程千里依旧没说话,只是嘉许地点点头。

  毕思琛这时却犹豫起来了,道:“于阗国有胜兵四千,我们只不过五百人,若事有不遂,可就死无葬身之地啦。”

  王滔不耐烦道:“又不是明火执仗,拉开阵势厮杀,我们进入于阗王城,突然发难,只这十几个弟兄便足够成事了。”

  毕思琛再度望向程千里,程千里忽然哈哈大笑道:“好!还是王行官有胆色!”

  毕思琛是节镇衙将,王滔不过是个行官,比毕思琛还低了一阶,不过正因为如此,他建功立业的欲望比毕思琛更强,在他心中可没有什么公义道德,只有追逐功名利禄的功力之心。

  独孤湘问江朔:“朔哥,怎么办?”

  江朔道:“我们跟着他们,捉贼捉赃,需得有确凿的证据,否则世人不知其恶,岂不是便宜了这伙儿贼人?”

  独孤湘点头称是,然而二人在外面等了半天,程千里等人只在屋中饮酒作乐,并不出行。

  独孤湘皱眉道:“计议已定,怎么还不动手?”

  却听程千里忽然道:“听了这半日,还不现身么?”

  江朔和独孤湘同时一惊,心道没想到几年不见,程千里内功大进,居然早已发现二人在外偷听,二人正准备推窗而入,却听“噔噔噔”楼梯踏步响动,一青年男子走上楼来,这青年是赛种人,生得金发碧目,鼻梁高挺,甚是英俊挺拔。

  毕思琛、王滔等人见了此人都紧张地抽出兵刃,这青年却临危不惧,叉手团团行礼,道:“诸位,尉迟曜有礼了。”

  别看他长得和中原汉人大相径庭,但一开口却是标准的洛音官话。江朔和独孤湘对望一眼,原来这就是方才程千里等人阴谋中提到的于阗王尉迟胜的胞弟尉迟曜。

  王滔道:“这小子听到了我们的计划,先杀了他灭口!”

  毕思琛闻言便往上闯,手中横刀向尉迟曜头顶砍落,只见屋中如同打出一道闪电,毕思琛手中横刀变戏法似的飞了出去,钉在背后墙上,江朔看得分明,那尉迟曜出手如电,拔出腰间宝刀以刀背磕飞了毕思琛的兵刃,又迅速还刀入鞘,由于他出手速度太快,屋内仿佛只划过一道闪电相似,他心中一惊——这人好快的剑。

  毕思琛忽然失了手中兵刃,忙向后急退,好在尉迟曜并未追击,王滔只是呼喊动手,自己却站着没动地方,一行人中只有毕思琛一人上前,却现了一个大眼,毕思琛怒道:“王滔,你耍我?”

  看来王滔等人久在于阗为镇官,都知道尉迟曜的功夫不弱,因此无一人上前,毕思琛官阶虽高,却是新来的,一个不谨慎,又被王滔给耍了。

  尉迟曜却仿佛从来不曾出手拔刀似的,不慌不忙地叉手道:“诸位先别动手,听我一言。”

  众军官都犹豫着望向程千里,程千里眼珠一转,哈哈笑道:“做什么,做什么?都把兵刃放下,真动起手来,你们谁是小王弟的对手?”

  王滔等人都依言还刀入鞘,但手都扶在刀柄上,侧身对着尉迟曜,随时准备重新抽出兵刃,毕思琛则跑到墙边,费了一番力气,才从墙上拔下横刀,收回鞘中。

  程千里伸手对尉迟曜一比,道:“有什么话,小王弟但说无妨。”

  尉迟曜道:“诸位先前的计较,我都听到了……”

  此话一出,一片“仓啷”声,众将又把刀抽出了一截,程千里把眼一横,不满道:“收起来,收起来,一惊一乍的没有一丝大将风度。”

  尉迟曜神色如常,等众人重新还刀入鞘后,才缓缓道:“某不才,愿意配合诸位博取功名,不过么,这计划得小小地改一改,杀了尉迟胜可以,却要以某取而代之。”

  众将闻言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互相转头对视,不知尉迟曜说的是真是假。

  程千里端坐不动,笑道:“小王弟,你说得倒好,我等怎知出了这间酒肆,你不会呼唤城中守卫将我们围而歼之?”

  尉迟曜道:“程副都尉,我便叫你知道,我为何要杀尉迟胜!”

  说着他解开衣襟,袒露上身,只见他身上纵横交错布满了鞭痕,有的是陈年旧伤,有的却还新鲜殷红!

第565章 潜入宫城

  这下连程千里都面露惊讶的神色,道:“小王弟,这鞭痕是你王兄搞出来的?”

  尉迟曜恨恨道:“除了他还有谁?”

  毕思琛奇道:“你和尉迟胜不是亲兄弟么?西域都道你们兄友弟恭,怎会……”

  尉迟曜道:“我二人确实是亲兄弟,但我阿娘生我时难产而死,尉迟胜因此怨恨于我,我们阿爷早逝,自他做了于阗王,私下对我的欺凌就没停过,对外却表现得异常友爱。”

  毕思琛瞪大了眼睛道:“没想到这尉迟胜居然如此狠毒。”

  王滔却比毕思琛仔细得多,他上前检视尉迟曜身上的鞭痕,只见新伤叠着旧伤,王滔是节镇行官,对于各类伤痕见得多了,伤口结疤后会先鼓起来再慢慢平复,颜色亦会由深变浅,因此从伤疤的外观便能判断出尉迟曜身上的鞭痕绝非作伪,最旧的伤痕不下十年,推算起来正是尉迟胜初践国祚之时。

  王滔转头对程千里道:“副都尉,这伤是真的。”

  程千里对尉迟曜笑道:“就算尉迟胜真的凌虐你,也不能代表他对大唐不忠心,你若弑兄却是谋逆大罪,我们如何能助你?”

  尉迟曜道:“程副都护,你们不是要尉迟胜勾结吐蕃,阴谋叛唐的证据么?何必作伪,我能给你们真的!”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王滔喜道:“尉迟胜还真有叛唐之意啊……哦,哦,是了……他能把凌虐胞弟的事情隐瞒得这么深,自然也能把勾结吐蕃的事情同样的隐藏起来。”

  尉迟曜道:“我知道一条进入宫城的密道,可以避开所有守卫,你们随我入城,我把尉迟胜叛唐的证据交给你们,你们再助我诛杀此贼,夺取王位。”

  这会儿别说王滔,毕思琛也兴奋起来,毕思琛对程千里道:“副都护,这事做得!”

  若按尉迟曜所言,他们此番丝毫不需要作伪,就能获得和此前设想的骗局相同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程千里连瞟了拓跋曜数眼,终于下定决心,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道:“那便请小王弟带路吧。”

  程千里一使眼色,一众军官士卒将尉迟曜围在中间,看似簇拥着他下楼,隐隐也有监视之意。

  独孤湘轻声问江朔:“朔哥,你说这尉迟曜说的是真话吗?”

  江朔道:“听起来像是假话,但他身上的伤疤应该是真的,靠作伪可瞒不过经验丰富的安西军行官。”

  独孤湘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且跟着他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朔道:“若尉迟曜是骗他们的,我们自要保他弟兄周全,若尉迟胜真的勾结吐蕃,意图谋反,却也不能放过他。”

  江朔和独孤湘施展壁虎游墙的功夫,悄无声息地回到巷子里,却见程千里一行人已重新上马,仍是把尉迟曜围在中间,尉迟曜有自己的一支小卫队,他对卫队长道:“安西有密报传来,我和程副都护同去面见王兄,你们不必跟着了。”

  众卫队武士面面相觑,这里明明是酒肆,他们原本是护送王弟来此,但他登楼一会儿就带了这一群唐军节镇军官下来,真有什么秘密军务,又怎会在酒肆交接?但王弟发话,他们也不敢违拗,卫队长叉手领命,带着卫队回府去了。

  尉迟曜等他们转过街角,才对程千里道:“走吧,跟我来……”

  尉迟曜和众节镇军官所骑都是西域的高头大马,奔跑起来十分迅速,他们一路喝退城里居民,向于阗城中心驰骋而去。江朔和独孤湘可不敢在人群中施展穿星步的神妙轻功,一旦引起人群的关注,喧哗起来,立刻会被前面的骑士转头发现的。

  二人只能拉起风帽,以不引人瞩目为限,尽可能快地追踪这个马队。好在此刻城中骑马的人虽也不少,但如他们这般结伴奔驰的却再也找不出第二队,因此朔湘二人虽然被远远的甩在后面,但循着地上清晰的蹄印,仍能牢牢跟在后面。

  跟着马队七转八转,一路行来,前面道路两旁越来越萧条,两侧也是坊墙似的土墙越来越多,开门做买卖的商户越来越少,二人可以稍微放心快速奔驰一段。

  独孤湘奇道:“朔哥,这于阗王城好生奇怪,别个城市都是越靠近王宫越繁华热闹,怎么这于阗城越往里走,感觉越是荒僻?”

  他二人去过长安、雒阳两大都城,不管是长安东西二市,还是雒阳南北市,都距离宫城以及当地达官显贵聚集之地较近。

  江朔道:“我想,可能是因为,长安、雒阳市集中所做的买卖主要是将各种奇珍异宝卖给大唐的王公贵胄,达官显贵。自然曜离他们住的地方近一些。而于阗城中少见汉族商人,所开的市集,主要为了胡商互相间交换所携带的商品,既然不是要和于阗国的王公大臣做买卖,当然是把铺子开在城墙以内,远离王城的地方为好了。”

  此刻街道两边成了清一色六尺高的土墙,似乎隐隐围成了一个个里坊。

  江朔道:“看到这些土墙,不禁让我想起石堡城,只不过石堡城是石头搭建的,此间是夯土而成,却都是一样的曲折诡谲。”

  他们远远看见一截高墙在城中如林的矮墙低楼背后凸显出来,四面更有高耸的圆柱形望楼,可以看到有人影在城头列队巡视。想来那就是于阗宫城了。

  独孤湘笑道:“难怪于阗外廓城墙建得如此草率了,外面这一大圈城墙,只是为了方便向往来客商征税罢了。靠近王城的内部部分,却建造得和中原城市的里坊一般,怕是用来加强宫城防御的。”

  二人一边唏嘘一边前进,此刻街上已经几乎没有行人了,无论是行商坐贾、还是贩夫走卒都不见踪影,二人终于可以放心地施展起轻身功夫向前疾跑。

  然而离开宫城城墙还有一坊的距离时,却见马蹄印到了一处坊门口便消失了,二人跳进墙内,却既不见人又不见马。

  院中有几处屋舍,二人略一查看,都是空屋没有住人,一间房内有一处斜斜的矿井一般的入口,向内看却是一条黑魆魆的暗河,水面被火光照得波光粼粼。

  这入口高大,竟然能容纳一人骑着马进入,江朔迈步就要入内,独孤湘拉住他道:“小心他们在下面埋伏。”

  江朔道:“就算有埋伏,也不用怕。”

  他方才看众将官拔刀,就已经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些武夫,若论功夫也只有程千里算得高手,不过程千里的功夫和江朔相比可就不够看的了,独孤湘一想也对,便随着江朔一起顺着斜坡走了下去。

  二人踏入一条地下暗河,淙淙流淌甚急,暗河的隧洞半是天然半是人工开凿的,石壁上每隔五十步便插了一支火把,尉迟曜一路点燃了这些火把,此刻尚且未熄,二人循着火把一路前进,并没有听到众人的脚步声,看来他们已通过暗河,走得甚远了。

  暗河水流虽急,却也清浅,二人踏着河中露出水面的卵石跳跃前进,独孤湘忽然“咦”了一声,指着水中问道:“这亮闪闪的是什么东西呀?”

  江朔也见水中星星点点,如星河倒坠一般,也觉奇怪,独孤湘伸手往水里一捞,摸出一块鹅卵石一般的白石,凑近火炬观看,只见火光几乎射穿了这枚白石,其沁润通透,直是平生所未见。

  独孤湘道:“这是顶级的白玉。”

  江朔若有所悟道:“我听说于阗玉石与别处不同,其他玉石都是山中开采来的,于阗的玉石却是河里捞来的,于阗有大河名‘玉龙河’,每年初春至夏从南面万仞昆仑山上奔流而下,秋后水退,河床上留下的就都是这样如卵石般的白玉。这条暗河恐怕就是玉龙河的地下支脉,因此也有白玉存焉。”

  独孤湘又捞了几块,道:“可惜都太小,看着挺美,却无甚用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2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山海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