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现在都下午了,因为枫桥诗意是从夜色出名的,所以王老盟主非要坚持在下午送行。

  然后吃吃喝喝就能磨蹭到傍晚了,正好可以搭配夜色发表诗词。

  此时细雨又踏马的下起来了,实在太踏马的诗情画意了,就像求志园雅集那天的雨。

  王老盟主手扶船舷雕栏,在潇潇春雨中眺望枫桥,嘴里对着戚少保感慨道:

  “京师那边一直在召唤我,我本想陪你一起北上的。

  不想近期又被当权者所忌,为避免事端,只好继续继续蜷居江南了。”

  戚少保一头雾水,王盟主你又作什么妖?

  其余众人也疑惑不解,如果没记错,上一个干了你们老王家的当权者,还是历史级奸臣严嵩父子吧?

  最近谁又想干伱老人家了?不怕被你倒地碰瓷?

  王老盟主没让大家乱猜,直接亮出了答案:“那申府最近一直在针对我,不能不让人深思和惊惧。”

  众人更无语了,全苏州都知道,针对老盟主一直抢热议的人是林泰来。

  而你老盟主也定性过了,此贼乃文坛之敌也。

  这会儿你说个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申府,又是几个意思?

  却又听王老盟主长叹一声道:“如今被我发现了,申府就是林贼的黑后台。

  真是没想到,我已经六十了,还要遭遇申用嘉这种小儿辈暗中偷袭。

  甚至我一时大意,没有闪避开。”

  戚少保:“……”

  所以他不想和文人玩心眼,实在太心累了,还是教人学枪法纯粹简单。

  不对,学枪法的那个人心眼子也不少。

  王老盟主忽然转头,对文征明的孙子文元发说:“子悱,替我去向申府小儿求个情如何?

  就说我这风烛残年,经受不起风浪了,让他饶过我可好?”

  老盟主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文元发还能怎么办?

  只能连忙答话说:“凤洲兄这是哪里话,我去申府说和一下便是。”

  申家一直是小门户,和苏州本地文艺世家没多少交情,而申时行中状元后一直在京师,也没时间回苏州搞关系。

  所以本地文化世家能跟申府真正说得上话的人,有资格说和的,算起来也不多。

  一个就是虎丘徐家,另一个就是文家的文元发。

  文元发兄弟这些文征明孙子,成功继承了文家的优秀科举基因。

  哥哥文肇祉十次乡试不中,比爷爷文征明还多败了一次。

  而弟弟文元发一辈子同样止步秀才,人到中年不敢考了,才以贡生身份去了国子监混学历。

  他们两人的父亲文彭,据说也是十次乡试不中。

  从文征明至今,这房文家祖孙三代六人,人均书画名士,加上弟子故旧,号称嘉万年间苏州文艺圈半壁江山。

  但文家三代六名士的乡试落榜总次数,最保守估计在四十次以上

  然后这时候申时行发迹了,为了结好同乡文坛半壁江山,八年前帮着文元发谋了个浙江知县的官职。

  然后只用五年,就把文元发这样一个监生出身的人,一口气从七品知县提拔到了五品同知。

  但文元发脸皮不够厚,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去当官。

  结果三年前没有赴任,回家接替哥哥当文家掌门人,顺便专心培养下一代。

  所以有这些渊源和交情,文元发能跟申府说上话,王老盟主也只能请文元发去找申二公子。

  但文元发虽然口头答应了,其实心里也挺无语的。

  不是他看扁申用嘉,就申二那个跑去浙江冒名乡试还被人拆穿的“谋略”水平,能操纵得了被点评为治世之布、乱世之操的林教授?

  不过同样继承了文征明社交方面优秀基因的文元发,还是看破不说破了。

  在席位里,十二岁的小文震孟对父亲文元发说:“这王老前辈有点矫情了,父亲你还这么委屈的帮他。”

  文元发低声叱道:“闭嘴!还不都是为了你的将来铺路!

  这几日对你太放松了,回去温习三遍最新的八股文讲义!

  从衡山祖父起,我们文家三代人五十次乡试失败的耻辱,就靠你这个第四代雪耻了!”

  坐在旁边的文征明关门弟子王稚登,听到文元发的话后,对小文震孟同情的叹口气。

  只能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像他这样轻松。

  换个赛道,完全放弃科举官场,走布衣山人路线也是能成功的嘛。

  王老盟主招呼着大家在甲板上入座,又开口道:“好了,不要说那些杂事了,毕竟今天都是为戚少保送行来的。”

  既然是送行,那必然是要写诗的,王稚登作为苏州本地文坛领袖,率先来了一首: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然后文元发谦逊的说:“家祖曾经为枫桥题过一首,我就不献丑了,今日只重温家祖的旧作好了。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众人作完诗,轮到王老盟主压阵了。

  只见老盟主看了看西斜的日头,摆出个眼神迷离的姿势,业务非常娴熟的说:“枫桥暝色隐楼船,文彩风流尽此筵”

  突然岸上有人大喝一声:“尔等这些跳梁逆党,安敢在此狂吠!”

  这声音确实很大,宛如春雷,楼船甲板上听得清清楚楚。

  但这个声音更是很耳熟,还有种魔力,让王老盟主自动的血压飙升,本来非常娴熟的吟诗技能居然被打断了。

  一定是幻觉,都踏马的送到枫桥镇了,为什么还能听到那个邪恶的声音骂街!

  (本章完)

  ------------

第一百零九章 破帽遮颜过闹市

  听到声音后,楼船甲板上众人都扭头向岸上看去。

  却见岸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两伙人当街对垒,随时开打的样子。

  其实在经济高度繁荣的苏州,这种情况并不算稀奇,毕竟利益越大的地方,争执就越多。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遇到了只当看戏。

  此时从楼船上看过去,右手边那伙人平平无奇,领头人是个带着东坡帽,像是个朝奉的中年人。

  但左手边那伙人的看点就十分多了,当中有二人。

  一个是孝服红颜,头簪白花却打着一把彩色的伞。其容貌美艳不亚于众名士时常见到的名妓,视觉冲击力很强。

  孝服红颜旁边另一个男子极为高大雄壮,站在人群里宛如鹤立鸡群,但带着个防雨斗笠,遮住了半张脸。

  众人对此只想吐槽,你以为挡住了半张脸,别人就认不出你是林泰来?

  在疑似林教授的雄壮男人身后,还有左右两个大号的布招子,上面都写着大字。

  右边是:“奉正讨逆,廓清文坛!”

  听说了前夜申府事件的人,对这两句都有所耳闻了,但今天现场却又多了另外两句。

  就是左边另一个大布招子上写着的:“扶申灭奸,打倒叛徒!”

  楼船上都是搞文字的,能看得出来,布招子上这几段字的气质似乎各不相同。

  有的像黄钟大吕,有的像民间俗语。

  林泰来是怎么能把这几段字,如此圆融混杂到一起的?

  东坡帽朝奉打量过对面后,果断避开雄壮男人,朝着孝服红颜质问道:

  “范寡妇!你们和义堂管区是十一都乡里,与我章元穆井水不犯河水!

  今日伱却完全不讲江湖道义,跑到枫桥镇来扫了我的场子,究竟是何道理?”

  他最近开了个私人小市场,卖鱼的那种。准备等官府把官办的横塘鱼市撤销后,直接接盘市场。

  但就在刚才,和义堂人马突然出现,把整个市场都给捣毁了。

  范娘子随手转着伞柄,答道:“今日前来,并非是为了江湖之事,而是而是为了文学”

  向来口齿利索的和义堂女当家,今日居然有点磕磕巴巴。

  旁边雄壮巨汉低声提醒说:“是文坛!”

  范娘子继续磕磕巴巴的说:“啊,对,不是文学。今日扫你章元穆的鱼市场子,是为了这个,这个苏州文坛大业”

  章元穆:“……”

  对自家鱼市为什么被扫这件事,自己已经够装傻了,没想到对方比自己还能装傻!

  为了文坛?文坛你娘个头啊,你们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而范娘子确实说不下去了,感觉在这个场合,满口文学文坛什么的也实在太羞耻了。

  她瞪了眼身旁雄壮巨汉,恼羞成怒道:“你替我说!”

  想身居幕后而不得的雄壮巨汉无奈站出来,对着章元穆喝道:“你是不是有个堂弟叫章元教,是县学生员?”

  章元穆点了点头道:“是又如何?”

  雄壮男人指了指背后的大布招子,喝问道:“认字吗?看到上面的字了吗?

  最近有逆党以文会为名,以姑苏驿为据点,大肆在苏州城活动,妄图颠覆我们苏州申阁老的相位!

  而本地有识之士联手组建了一个文社,名为更新社,以对抗这些文坛逆党!

  尤其要打击的是背叛乡邻,投靠外敌的歪风邪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