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730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这位正使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又抢了一次肥差,借着朝贡到大明倒买倒卖赚点油水而已,结果转眼间家没了!

  妻子儿女现在是什么情况,全然不知道!

  而自己一个轻松愉快的朝贡使,就地变成了求救使节!

  在兵部左侍郎石星的奏请下,又见朝鲜属国求救急切,产生了保护欲的万历皇帝便给辽东镇下令。

  命先前部署在鸭绿江边戒备的两支兵马过江,并且在朝鲜兵的配合下,进攻平壤。

  而后游击史儒率率兵二千余兵马、副总兵祖承训率兵三千余兵马先后渡过鸭绿江,联合朝鲜兵,向被倭寇占据的平壤进军。

  在大明边军里面,近些年辽东镇战斗经验最为丰富,而且这五千兵马又是从辽东镇选出的精兵。

  有这样马匹充足的五千精兵,在君臣认知里,除了不能深入大漠,基本上足以横行异国了。

  等两支兵马入朝后,兵部左侍郎石星又秘密拜会左都御史陆光祖,寻求支持。

  石星阐释道:“先小打,后和议,快打快和,让倭贼主动从朝鲜退兵,是为经济省力之法。”

  陆光祖赞同道:“如今国计艰难,若能在恰当时机和议,减少花费,亦为朝廷之幸也。”

  石星又迎合着陆光祖说:“不能让有些人故意穷兵黩武,并借此聚拢权势。”

  陆光祖痛斥说:“某些奸臣在西北鏖兵一年,吃到了甜头,就欲罢不能了!这次就想故技重施,吾辈焉能坐视不理?”

  这两人,一个需要迅速解决朝鲜国问题,以此来打破林泰来的压制;另一个需要尽力排斥林泰来,削弱林泰来的权势,所以很容易达成合作。

  又半个月后,也就是六月中旬,从辽东传来战报。

  由于种种缘故,大明两支过江的兵马皆遭遇惨败,甚至连将官史儒也在攻打平壤时阵亡。

  听到这惨败消息,朝野再次为之震惊!

  五千精兵半个月就遭受惨败,实在让朝廷上下不能接受。

  什么样的敌军才能迅速打败准备充分的大明五千精兵?

  如果换算成北虏,没有两万以上大军也做不到吧?

  到此很多人不由得又想起一个问题,这次侵犯朝鲜国的倭寇到底有多少人?

  最可气的是,就连被打到快亡国的朝鲜国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倭兵数量,费拉不堪!

  力主“有限作战”,主张“快打快和”方略的兵部左侍郎石星彻底懵逼了。

  支持石侍郎的左都御史陆光祖感到,自己又被坑了!

  先有尹卓然,后有石星,为什么自己这边都是坑比猪队友!

  很多人想起了在上次廷议时,陆光祖说过的那些话。

  但是这时候陆光祖关起门来称病不出,也不见客,别人谁也接触不到陆光祖。

  于是兵部尚书叶梦熊又上疏,推荐委任林泰来专门负责经略朝鲜方向。

  此时季节已经是夏天,还在苏州的林大官人忽然觉得,自己的夏季诗集也需要更新了。

  于是他又在地旷凉快的拙政园召开了一次雅集,数十名流捧场。

  林大官人站在水边,负手而立,缓缓吟道: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好!”众人非常及时的在第一时间齐齐叫好,然后挖空心思思考到底好在哪里。

  就是这首绝句怎么有点像绕口令?这又该怎么吹捧,林大官人真是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

  正当这时,又见有个差役冲了过来,叫道:“朝廷有旨意到苏州,急召林大官人立即昼夜兼程回京不得耽搁!”

  林泰来长长叹了一口气,对众人道:“不想才与诸君欢聚片刻,却又要作别。

  此时此刻,我只能用我的武学老师戚少保一首诗来表达心情了。”

  而后再次吟道:“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众人暗想,自从林大官人中了文状元后,已经很久不怎么提起戚少保了吧?

  今天突然又重新将戚少保挂在了嘴边,看来是深有隐喻啊。

  在林大官人这半年来的勉励耕耘下,王十五、范娘子、黄五娘纷纷又有了身孕,白秘书也怀上了第一胎。

  但在国家大事面前,被急召的林大官人只能迅速收拾行李,辞别父母妻妾,带着三百名早有准备的家丁北上。

  这三百名家丁中,其中六十名是真正上过战场的老人,另外二百四十名是跟随锻炼的新人。

  (本章完)

  ------------

第六百七十章 要有全局视野

  苏州和京师之间这段水路,连通几个地域和水系,中间有好几道闸口。

  一方面过闸需要排队,另一方面很多处行船都需要动用岸上人力。

  没什么过硬关系又走得慢的,在路上能花费四十天,正常官船在三十天以内。

  像林泰来这种优先度最高,又有沿途官府为船队昼夜兼程无条件提供全力保障的情况,所需时间就更短了。

  六月中旬林泰来在苏州接到旨意,七月初就已经抵达了大运河水路的最后一站通州张家湾。

  所幸林泰来身体强健,能扛得住这样高强度的奔波,但跟随而来的三百家丁却有不少累倒病倒的。

  这部分家丁只能暂时安置在沿途驿馆休养,等恢复后再赶路。

  在通州张家湾码头,林泰来弃舟换马,一刻不停的向已经不远的京城前进。

  直到过了崇文门,林大官人身心才算是放松下来,晃晃悠悠的朝着李阁老胡同的林府行去。

  先前他急忙赶路只是为了“遵旨”,表现给皇帝看。

  毕竟皇帝现在心情肯定不爽,如果还慢慢悠悠的赶路,那不是找雷劈么?

  所以在进入京城之前,都要做出拼命赶路的形式。

  至于进了京城后,那就是已经完成了圣旨要求,不用继续着急了。

  反正在林大官人心里,真不为朝鲜国着急。

  朝鲜国局面崩成这样子,已经到了崩无可崩的地步,情况不会更坏了,再着急有什么用?

  再说现在手头没有大军,就算想要动手,拿什么动?

  况且调集大军又需要时间,没俩月搞不定,急也急不来。

  所以林泰来进京后,先上了一份奏疏,然后在家歇两天。

  奏疏里更进一步的明确说,渡海进入朝鲜倭兵至少有数万,然后就是老调重弹的“十万大军二十万银两”。

  万历皇帝看到这两个数字,顿时感觉自己的头晕目眩之症更严重了。

  尤其这二十万银两还只是先期拨付的,后面不知还要多少。

  于是万历皇帝又将林泰来的奏议下发廷议,反正林泰来也回京了,让林泰来和其他大臣掰扯吧。

  当然,在外人看来居家歇息的两天,林泰来也没彻底闲着,而是秘密召开了更新社扩大会议。

  在会议上,林盟主听取了众位社员近半年的工作汇报,一一做出最新指示。

  林盟主高度赞扬了赵志皋同志不等不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还对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王禹声同志进行了表扬。

  林盟主号召,全体社员要向赵志皋和王禹声学习,让更新社的明天更加辉煌!

  自由发言阶段,赵志皋对林泰来问道:“关于朝鲜国事务,究竟有何筹划?”

  林泰来答道:“任何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人事问题,要想搞好工作,就要先抓好人事工作。”

  赵志皋明白了,就是先搞人抓权,再说具体办事。至于搞谁,当然就是先前主导朝鲜的事务的那些人。

  谈到这里,林泰来突然对御史王禹声说:“上次廷议你干得不错,尤其是挤兑陆光祖立字据,最后他立下了没?”

  王禹声有点生气的回答说:“好几个人跳出来劝阻,说我这样年轻人要尊重老人,并且为陆光祖担保,便不了了之。”

  林泰来又说:“那陆光祖现在还没辞官?”

  王禹声对此也万般无奈,“他称病不出,躲在家里谁也不见。”

  林泰来恨铁不成钢的说:“那你为什么不上门提醒他履行赌约?他躲着别人没什么,躲着你岂不就成了无赖?”

  就算陆光祖想装死,也不能让他安稳的装啊!

  王禹声嘀咕说:“我也想上门,但身边没有精兵强将,去了怕被打。”

  这个担忧有一定道理,于是林泰来又对张文吩咐道:“划拨一百名家丁,跟随我们的王御史行动!”

  林泰来又对兵部尚书叶梦熊问道:“石星现在怎么样?”

  叶梦熊轻松的答道:“跳梁小丑,不劳九元费心了。”

  林泰来又问:“你怎么向皇上推荐的我?”

  叶梦熊回答说:“奏请起用你经略辽东朝鲜备倭事务。”

  林泰来若有所思的说:“可皇上虽然急召我回京,但却没有什么正式任命。

  所以首要任务是先折服所有人,把任命搞到手!”

  更新社内部秘密会议开到第二天,忽然有人携带密信来到林府。原来是宣府巡抚王象乾听说林泰来返回京师,派专人紧急送来的。

  林泰来还挺纳闷,宣府那边一直风平浪静的,王象乾能有什么急事?

  拆开了看,原来写信的另有其人,但是没有署名。

  密信内容只有没头没尾的短短一句话:“郎君年已十二,以女试之,可留种矣。”

  林泰来暗叹一声,看来这娘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年“血色斡旋”时,自己劝三娘子为了大局先嫁给九岁的卜失兔。

  并许下承诺,等傀儡顺义王卜失兔成年时,就用自己的种让三娘子生个儿子,对外假称是卜失兔之子。

  然后卜失兔会不幸身亡,再扶持自己和三娘子的那个儿子为顺义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7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0/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