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585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林泰来怒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要怎样?

  杨天官说:“如果只是罢官削籍,等于轻拿轻放,皇上必定不准!

  我等在此审判,也要考虑如何让皇上接受,不然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朝阳门是最重要的粮食运输通道,怎么能把林泰来放在那里?

  林泰来又问道:“那德胜门或者安定门?”

  陈有年只能冷笑嘲讽说:“你的伤势痊愈真快。”

  有为了保甲阁老的而攻讦乙阁老的,有为了保乙阁老而攻讦丙阁老的,有为了保丙阁老攻讦甲阁老的,还有同时攻讦两個的。

  又次日,吏部堂官、文选司,兵部堂官、武选司,都察院的都御史齐齐列席,汇聚在吏部大堂。

  然后又转向兵部尚书王一鹗,甩锅道:“充军后具体发配到哪里,是你们兵部的事情了,就由你们拟定吧!”

  林泰来无语,斥道:“你们算计的也太过分了!”

  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

  毕竟要说这个局面的源头,还是因为国本问题。

  陈有年冷哼道:“不必外城,老九门中我只同意将林泰来发配西直门!

  如果是别的城门,我们绝对不同意,并另行上奏弹劾你们枉法!”

  吏部文选司郎中陈有年立刻开口道:“我提醒诸公,这个发配地不要在城中各处,要远离各衙门,以免追悔莫及!”

  宣武门的商业性仅次于崇文门,而且临近西城,往来通过的达官贵人很多,让林泰来守宣武门一样惹事。

  吏部左侍郎赵志皋说:“罪名不必讨论了,皇上旨意说得很明白,可商榷的也就是判罚而已。

  若如林泰来这般浑身杖伤、体质虚弱之人,充军之后往往十不存一二,岂是保全士气之法?又如何向士林交待?

  所以我认为罢官削籍,勒令返乡即可,充军就不必了。”

  为了安抚郑贵妃,皇帝绕过内阁、六科直接发中旨到吏部、兵部,但吏部、兵部依然抗疏复奏。

  今天上午,万历皇帝才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就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一大叠章本,在殿门外等候了。

  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只有最为清静的西直门附合大家的要求。

  再说聚集了数千扑街读书人的国子监就在北边,让极其擅长煽动人心的林泰来去北边,怎能放心?

  张诚也无奈的回应说:“正值多事之春,过去就好了。”

  万历皇帝忍不住对张诚抱怨说:“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互相颠倒!

  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到晚上也看不完!

  就像林泰来所说的,皇帝需要维护威权,但大臣们又不能轻易的让皇帝得逞,毕竟林泰来现在约等于政治正确。

  对于那些弹劾其他阁老的奏疏,成为独相的申首辅又不敢擅专,只能全部送给皇帝亲裁,每天都有一大堆。

  申首辅:“……”

  如此看来,当初不断和郑家结仇,确实是走对了。

  皇帝又下旨,处罚吏部和兵部,但这次又是内阁执奏封还,诏书还是没有发下去。

  万历皇帝犹自不满的说:“更可气的是,如此多论疏,竟没有真正为朕分忧,完全帮着朕说话的!”

  到了次日,内阁根据昨天皇帝的口谕,草诏对林泰来进行处罚,上了罢官、削籍、充军边地这个大套餐。

  这就导致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局面,可以说,朝堂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做梦!”陈有年毫不客气的喝道,“让你去崇文门,怕不是要私设关卡强行收税!”

  他看了看堂内的官员,热情的打着招呼:“哟!陈郎中你也在啊,前几日多谢你的抗疏!”

  于是内阁就只剩下申首辅一个人了,所有的麻烦都要他一个人扛。

  “不行!”陈有年还是坚决反对。

  这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老夫先打了底,皇帝能对你如此宽容?你林泰来不要不知道感恩!

  “那就去守城门!”武选司官员深思熟虑后说。

  这时候皇帝还有另一种手段,就是直接派锦衣卫抓人,然后关起来再说,逼迫大臣谈好了条件再放人。

  林泰来想也不想的拒绝了:“离家太远,不去!”

  大实话不好说出来,张诚只能用沉默来应付。

  近年来,不知多少同道坏在了林泰来手里,但这次皇上传旨重罚林泰来,自己却要为林泰来抗疏,阻拦皇上重罚林泰来!

  杨天官在这个问题上无所谓立场,只想早点把事情解决,便赞同道:“甚好!”

  此时此刻,他格外想念自己的同僚们,哪怕是已经渐行渐远的许二、总是唱反调的王四也不例外。

  林泰来打了个“哈哈”说:“药好,药好!毕竟我们林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治伤经验,药物也越发的精良了。”

  崇文门是京城各门中最繁华的城门,崇文门税关也是天下最有名的税关之一。

  今天真是话不投机,滚吧!

  从申府出来后,林泰来心里恍然大悟,解开了先前的谜团。

  毕竟大明自有制度,不许上疏言大臣德行,所以都无法上疏称赞自己人,只能通过攻讦其他阁老来保自己人了。

  “就这样吧!”杨天官一锤定音。

  他也有点烦林泰来,而且首辅又没有打过招呼,那就没必要偏向了。

  (本章完)

  ------------

第五百四十六章 贼配军!

  今日风清气和,在京城西北角的西直门,当值守门的庞把总得到了上面通知。

  说是有个被发配到西直门充军的罪犯,今天要被押解过来,让庞把总接收一下。

  这种事说寻常也寻常,犯了罪被罚充的人比比皆是;说奇怪也奇怪,发配这个词用在西直门是不是有点近了?

  虽然西直门位于京城最偏僻的西北角,但京城方圆也就十多里地,流放十几里听起来简直像是搞笑。

  但是在京城,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里是京城,天下最为荒诞的地方。

  京城内外十六城门的日常管理体制是这样的,守门官兵员额属于后军都督府掌握,每个城门额定四百余员官兵,分为两班轮值。

  每处城门又设一名守把太监,也就是俗称的门官,算是城门的监军,也算是该城门的第一负责人。

  在实际工作中,还专门有个兵部主事负责点检各城门官兵器械,每月点检两次。

  然后还有個“提督正阳等九门永定等七门皇城四门太监”,相当于所有城门的总监军。

  这个太监职务,经常在辫子戏影视里出现的九门提督的前身。

  总而言之,这套体系非常有大明特色,文官和太监混合双打武官。

  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庞把总,此时带着几个所谓亲兵,蹲在城墙底下,享受着暖风和春日。

  太平时节,城门这里不会有啥大事的,尤其是西直门这样相对清静的城门。

  如果真有什么大事,比如皇帝要从这里出城,或者敌军打到了城外,自然有勋贵武官带领京营精兵,来临时接管城门防务。

  忽然有个亲兵指着西直门内大街方向叫道:“来了!有人来了!”

  庞把总抬眼望去,果然看到远处有个官员,并押解着一条雄壮巨汉,朝着西直门这边走过来。

  再近些就认出来了,那官员正是负责监管城门官军的兵部赵主事,每个月都会过来检阅两次的。

  庞把总立刻站了起来,快步迎接上去,行礼道:“见过赵老爷!”

  赵主事指了指旁边的雄壮巨汉,介绍说:“这是钦犯林泰来,发配到你们西直门充军,你接收了吧!”

  林泰来?庞把总忽然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

  西直门距离政治中心区域有十几里道路,绝对是边缘里的边缘。

  所以庞把总平时对政治并不敏感,也不大关注那些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政治,但是他还是耳闻过林泰来这个名字的。

  再看看人物形象,庞把总就猜到了真相,对赵主事低声问道:“此人莫非就是那位文武连中九元的?”

  赵主事点头道“就是他”,然后把林泰来扔给了庞把总,就甩手走人了。

  庞把总倒吸一口冷气,亲娘咧,这样的人物怎么就发配到自己这儿了?还踏马的是钦犯!

  这种事的背后往往是两方政治势力的激烈交锋,任何一方都是自己惹不起的存在。

  自己不会被夹在中间,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吧?

  “那个,林……林爷你怎么来西直门了?”庞把总纠结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道。

  林泰来抬头看了看高大雄伟的西直门,骂骂咧咧的说:“谁想来你们这破地方?我想去崇文门!”

  原本林泰来想着,官场解决难题的最佳办法无非就是形式主义。

  所以自己可以搞个形式主义充军,这样各方都能接受,在京城官军里混一段时间就行了。

  而且最好是找个位于政治中心区域的地方,或者是距离很近的地方。

  这样自己仍然可以保持对政治局势的影响力,遇到事情了也能及时做出反应。

  毕竟现在乾坤未定,三阁老问题悬而未决,谁上谁下、谁进谁出都是必须要密切关注的。

  可是没想到,别人防自己就像是防贼,不只一个人这样,很多人都这样想!

  结果一群官僚硬是把自己发配到了西直门,这个京城政治领域的边缘角落!

  这跟用物理意义上的方式,让自己坐冷板凳有什么区别?

  自己不就是行事风格招摇了一点吗,为什么都来针对自己?

  见林泰来这充军钦犯如此看不上西直门,庞把总就辩解了一句:

  “这里也挺好的,风景秀丽,水草丰美,其他城门都没有这里景观好。”

  再怎么着,这里也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庞把总自己吐槽可以,但不愿意听别人说这里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5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5/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