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574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倒也不必如此!”申首辅连忙放下铜镇纸,“你看看你,性情就是极端,怎么还急眼了呢?”

  林泰来幽幽道:“虽然我的事业版图很大,但没有一分是多余的。若有人能无功而受赏,那么何以酬功?”

  申首辅总觉得这句话哪里不对,但又没证据。

  等林泰来走了后,申用懋又钻进了书房,对父亲问道:“谈得如何?”

  申首辅长叹道:“田园将芜,胡不归兮?”

  申用懋:“……”

  又想着辞官走人了?都五十六岁的人了,怎么又闹情绪了?

  申首辅摇了摇头,没人能理解自己的忧伤。

  外朝两大党羽左都御史吴时来和吏部尚书杨巍都垂垂老矣、暮气沉沉,而寄以厚望的接班人徐显卿又没保住。

  一起战斗了五六年的助手许国又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心累,就算重新整顿政坛,无非又是一个轮回。

  与此同时,皇帝也越来越难伺候,躲在深宫不出,在朝会、经筵、典礼等方面彻底摆烂了。

  作为首辅,力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难以自处。

  嘉靖皇帝虽然也不上朝,躲在西苑仁寿宫里修仙,但好歹让大臣在宫门口值班,随时会召见奏对啊。

  跟当今万历皇帝状态比较像的人,其实是成化皇帝。

  但成化皇帝时代的大臣留下了什么口碑?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如果自己这首辅以后一直看着皇帝摆烂而无所作为,那么后人又会怎么评价自己?

  陪着皇帝一起摆烂,岂不与成化朝的纸糊三阁老一样了吗?

  趁着国势勉强还行时,及早激流勇退、抽身离去,不失为明哲保身之良策也。

  申首辅想了半天心事,过足了一番内心戏的瘾,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他抬起头看向申用懋,却见好大儿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的站着不动。

  “你为何没有劝我?”申首辅疑惑的质问。

  往常如果自己表露出辞官退休的心思时,第一个急眼的人肯定是申用懋。

  这位好大儿一定会竭力劝说自己,继续为大明皇帝效力下去,继续把首辅这个苦差事担起来。

  但今天好大儿却一言不发,毫无反应,这就很奇怪!

  申用懋答道:“关于父亲退休的问题,乃至于退休后的待遇问题,该是林九元考虑的,我这小小的员外郎操哪门子心?”

  当然,关键是如果父亲真想不开退休,那就去跟着林九元干事业,好像也没差到哪去?

  是夜,申首辅安歇后,申大爷用懋赶紧派了亲信长随,连夜给林泰来送密信,

  密信中只有一句话,“田园将芜,又要归兮!”

  林泰来秒懂,这老申的性子也太不坚韧了,脸皮厚度也没修炼到大成境界。

  看来在人事布局方面,要微调一下思路了。

  赵用贤和孙鑨虽然成了两个废物,但废物也有废物的作用!

  用的好了,一样有巨大的正面作用!

  这个时候,外朝的八卦也传进了宫里面去,万历皇帝虽然宅在宫里,但耳目并不闭塞。

  “也就是说,赵用贤在十二年前真的退过婚?”万历皇帝对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孙暹问。

  孙厂公答道:“确有此事。”

  万历皇帝毕竟是个还不到三十的青年,饶有兴致的说:

  “在话本里,被退婚的人必定能发奋图强,至少中一个进士!而这个吴镇当真不行,只能恩荫一个监生而已。

  不过赵用贤这样爱惜羽毛的人,当年为何退婚,以至于落下把柄?”

  孙厂公奏道:“传闻当时赵用贤被廷杖罢官,正处于内心非常敏感的阶段。

  不知怎得,那时的他被亲家激怒了,然后才愤而退婚。”

  万历皇帝又问:“长安左门外,数百武官竟然打不过林泰来和他的家丁,真的假的?”

  孙暹奏道:“数百武官乃是临时聚集,可视为游兵散勇,打不过凝聚一心的林泰来和家丁也正常。”

  万历皇帝有点向往的说:“若让林泰来和不服气的武官各自率领数百人,在内校场打一场,不知谁胜谁负。”

  这时候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走了进来,正好听到这句,劝诫道:“皇爷不可将臣下视为取乐道具。”

  也只有老资格的张诚敢这样说话了,万历皇帝收起了乐子心,问道:“有什么事情?”

  张诚答道:“近日有二十二本章疏集中进奏,内容皆涉及国本。”

  万历皇帝捂住了胖脸,应激反应一样的叫道:“又来了!他们这次又说什么!”

  张诚又答道:“疏中言事主要有两条,第一是质疑皇爷对长哥过于凉薄”

  换成一般内监,就算是转述,也不敢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但张诚不一样,资格老敢说话,有什么就说什么了。

  “混账!”万历皇帝勃然大怒,拍着榻边几案喝道:“此辈胆敢离间我父子!”

  要说他偏心三哥,他心里也承认,但要说他对长哥凉薄无情,他就不认!

  他只是不想让长哥当皇太子而已,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血脉亲情!

  张诚没有发表意见,他的主要职责也不是发表意见,继续奏报说:“其二,大臣们奏称长哥已经九岁,即便未立东宫,也该让长哥出阁读书,早受豫教。”

  大臣请求让皇长子读书,这是一个新动向。

  但是在万历皇帝眼里,本质上大臣围绕国本问题,变着花样找话题而已!

  让皇长子读书就得配备老师吧?配备了老师就肯定要维护学生,不就成了类似东宫班底的集团?潜移默化里皇长子不就成了皇太子待遇?

  万历皇帝琢磨了一会,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些人突然又来集中炒作国本话题,动机是什么?

  便又询问说:“从过年时此辈消停了一二月,为何又突然开始争了?”

  张诚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可能是有些人最近遭遇不顺,迫切需要将朝廷的关注转移到别处。”

  万历皇帝狐疑的想了想,恍然大悟!

  最近让别人吃大瘪的人,也就是林泰来了,所以有人为了躲避锋芒,就拿国本问题搅浑水!

  张诚劝道:“近日总有人妄加揣测皇爷父子天伦,须得有所举措以正视听。”

  张诚的本意是,劝万历皇帝给皇长子一点优待或者曝光率,以平息这种皇帝对长子的凉薄的舆情。

  比如加封皇长子生母,或者让皇长子读书,或者在一些礼制场合让皇长子代替。

  万历皇帝没有按照张诚的思路来,下旨道:“明日召见阁臣,朕亲自说明白了!”

  张诚无奈,只能奉旨传旨。

  随后万历皇帝想起了什么,又道:“把林泰来也一并召来!”

  万历皇帝久在深宫不露面,突然传旨召阁臣觐见,这让大学士们深感意外,不停的在心里揣测皇帝的心思。

  只有申首辅哀叹一声,怎么这剧本,越来越像纸糊三阁老的剧本了?

  当初成化皇帝也是久在深宫,大臣们强烈要求皇帝见见大臣。

  然后成化皇帝就召见了一次阁老,结果三个阁老也不知道该跟皇帝说点什么,也没胆量当面纠正皇帝过失,唯有山呼万岁就退下了。

  再后来这三人就被讥讽为纸糊三阁老!

  申首辅感觉,自己现在处境就特别像纸糊三阁老那次!

  (本章完)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召见之前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翰林们尤其喜欢聚集在后院柯亭,进行工作和学术方面的交流。

  兴致来了后,临时变成雅集,喝点小酒,吟诗作赋也是经常有的。

  今天,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掌翰林院事陈于陛、田一俊、黄凤翔、冯琦等十来个顶级翰林此时正汇聚在柯亭,讨论编写皇帝经筵讲义的问题。

  所谓顶级翰林,就是能被称为“学士”的资深翰林。

  虽然每次经筵都会被皇帝叫停,实质上经筵已经停摆,但翰林院还是要继续编写讲义并进呈。

  这种形式主义,可能就是翰林们最后的倔强。

  众学士正说得尽兴,忽然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来了。

  陈太监看了眼坐在柯亭里的众学士,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

  如果自己年幼时不必入宫就有机会读书,说不定也会坐在这里。

  众学士看到陈矩,也是有点吃惊。

  有太监到翰林院,一般肯定是来传旨的。太监级别越高,事情越大。

  这次居然来了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难不成皇帝迷途知返痛改前非,打算重开经筵了?

  陈太监对掌院学士陈于陛点了点头,淡淡的说:“传旨!翰林院修撰林泰来在否?方才在状元厅没见到人。”

  众学士一片哗然,皇帝竟然派了个相当于大学士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来给林泰来传旨?

  这规格是不是有点太高了?就算直接让林泰来入阁,规格也不过如此了!

  田一俊学士站出来答话说:“林修撰早晨给新人训完话后,似乎去兵部了。”

  陈矩无语,这啥翰林啊,一天到晚的乱窜门子。

  随后陈太监又说:“把林泰来叫回来接旨!”

  众学士眼看似乎事不关己,便远远的围观着陈太监窃窃私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5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4/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