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538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先去镇外的唐伯虎墓园祭拜一下,唐老头现在是不是住在旁边守墓?”

  作为林大官人第一个智力型手下,唐老头在社团里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更何况黄五娘当初在唐老头家住了很久,情同父女。

  如今唐老头年事已高,本来黄五娘想把唐老头接到新建的林家大院里,但唐老头坚持要在唐伯虎墓园守墓。

  林大官人明显感到,唐老头又衰老了很多,也不知道下次来时,还能不能看到活人。

  林大官人把“江南第一才子”印章递给唐老头看,“这是你伯父那枚印章,我从文家要了过来。”

  唐老头叹口气,很感动的说:“没想到几年前随口一说,坐馆居然还能记得。

  如今这枚印章回归唐家,但可惜我唐家败落如此,已经没人配得上了,只能将印章埋到伯父墓前的土里面。”

  林大官人诧异的说:“谁说我要把印章还给你的?我打算留着自己用的!

  以后我所收藏的书画,就用这印章盖个戳!”

  唐老头气得胡子都发颤:“那伱专程拿过来,给我看它作甚?”

  林泰来理所当然的说:“我就是想在唐伯虎的亲戚面前显摆一下啊。

  几年前的你也想不到,我能从文家把东西要过来吧?

  对了,我还从文家得了你伯父的几幅画,用这个印章通通又盖了一遍!

  当后人看到,画上有两个同样的印章时,也是一段文坛佳话!”

  唐老头忍不住大骂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几年过去,你还是如此不当人!”

  (本章完)

  ------------

第五百零六章 超前的布局

  探望了唐老头,林泰来就回了横塘镇林家大院。

  再不回去,黄五娘就该急眼了,会让别人误会她要失宠。

  上位者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仔细解析。

  次子九五差一个多月就两周岁了,正处于一个幼儿最可爱的时候。

  已经能在刻意教导下,对着林泰来“啊吧啊吧”的喊着。

  活动了一刻钟后,黄五娘很不满意的说:“怎么回事?到了我这里还不高兴?你们读书人不都是说久别胜新婚么?”

  林大官人躺在床上,两眼望着帐顶,叹道:“横塘学院的未来发展,让我有点担忧啊。”

  黄五娘蹙眉道:“妾身不是已经答应你,年内就把鱼市迁走,不让你为难么?”

  林泰来又道:“不只是这个问题,主要是我的办学理想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办学价值观被所有人都不以为然。”

  也就对最亲密的枕边人,林泰来还能说点心里话了。

  自己明确要排斥四书五经,可连高长江这个副院长都不能理解,对违规补习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黄五娘文化水平不太行,没法在这方面进行太多交流,只能吐槽说:

  “当年你亲口说过,当一個男人在床上谈论起理想和价值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进入中年了。”

  林泰来:“……”

  翻身!闭眼!睡觉!

  次日,林大官人又在横塘镇逗留了一天,简单视察了一下安乐堂,并看望老领导陆大龙头。

  陆大龙头又又又一次表达了退位让贤的想法。

  林大官人是个念旧的人,很诚恳的劝道:“犬子尚幼,汝当自勉之。”

  陆大龙头感动的老泪纵横,林泰来野心太大,玩的局面也太大了。

  万一以后林泰来垮台了,朝廷打黑除恶,自己这个黑社团大龙头又还在世的话,铁定人头落地、不得善终。

  下午和晚上,林大官人使出浑身解数,总算让黄五娘满意了。

  然后才解锁了胥太水上会社所掌控的太湖船户的详细信息。

  于是林大官人对进入贤者时间的黄五娘问道:

  “在数千户船民里面,能不能选拔出一批敢闯荡的,去学习出海?”

  黄五娘诧异的说:“湖船和海船是两回事,完全不一样。”

  林泰来解释说:“所以才要他们去学习啊,总比陆地上旱鸭子更合适吧?

  可以从官面找找门路,重金送他们去福建当学徒出海。

  数年之后,等苏松通海后,这些人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这是比较超前的布局,有句话怎么说的?宁可让人等船,也不能让船等人。

  黄五娘稍加思索一番,答道:“夫君这个提议倒是可行。

  太湖上的人家从来不缺出外闯荡的精神,而且也有这个传统。比如有名的洞庭商帮就是出自太湖里的东、西洞庭山。

  再说留在太湖打鱼也不是轻省生活,夫君若想送一批人去学习出海,肯定有很多人乐意尝试。”

  林泰来一言而决:“那就这么定了!你负责选人,还有……出经费!”

  翻身!闭眼!睡觉!

  又次日,林大官人离开了横塘镇,继续西巡,来到了下一站木渎镇。

  在神威烈水号座舱里,左护法张文请示道:“先去哪里?是工业园区,还是香溪别宫,啊不,香溪别墅?”

  林大官人指示说:“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张左护法秒懂,出舱吩咐道:“靠南岸,去工业园区!”

  无论北岸镇区,还是南岸工业园区和木渎港税关,都已经有人等候。

  看到神威烈水号停在南岸,北岸就有人跑去灵岩山下的香溪别墅禀报了。

  在香溪别墅中,正抱着林家庶长子林九一翘首以待的范娘子得了消息,嘀咕道:“死没良心的,我就知道会这样。”

  在工业园区视察,其实也不需要全部走一遍,只需要问几个数据就行了。

  “现在园区有多少张织机了?”林泰来对负责园区的三哥林福来问道。

  林福来小声的答道:“两千张。”

  林泰来板着脸说:“去年我走之前,就已经有一千六百张了吧?

  九个多月才增加了四百张?是不是趁着我不在时,你们又热衷于盖房宅了?”

  “没有没有!”林福来连忙否认,“小弟有所不知,自从工业园区大规模扩产以来,大型丝织机价格一直大涨。

  几年前十两银子能置办的,现在就需要二十两银子成本了。”

  林泰来叹口气,这就是经济运行规律,穿越者也没法。

  工业园区不停扩产,那织机的价格必定相应的上涨。

  想了想后,林泰来指示说:“开放加盟工场吧,

  外人可以送织机进来,交由园区统一运营,织机折算成股本,每年享受分红。

  另外让新吴银行对织机放开贷款,鼓励别人贷款购买织机。

  织机价格上涨,别人贷的也更多,我们林氏集团总是不亏!”

  林福来弱弱的说:“新吴银行是弟妹掌管的,那只有你去说。”

  有些事情,只能由林泰来亲自拍板,别人是不敢做主的。

  这也是林泰来必须回来和视察的意义。

  至少在未来数十年,国内外对丝织品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或者说,只要打通海路,有足够的运力,丝织品不愁卖。

  所以林大官人觉得,产业扩张步骤可以再大一点。

  在南岸新区视察完毕,又在木渎港税关用了便饭,林大官人就过胥江去了北岸。

  夜晚的时候,林大官人下榻于香溪别墅。

  “唉,我的理想没人能理解,我的价值观被所有人不以为然”

  林大官人也想跟范娘子多说说心里话。

  范娘子站在卧室门口,似笑非笑的说:“你是想滚进来,还是滚出去?”

  再一次使尽浑身解数,让新吴联实际操盘手范夫人满意后,林大官人解锁了新吴联的最新详细信息。

  如今新吴联组成堂口有内三堂外十堂,共计十三堂。

  内三堂,就是把原有掌控的吴县堂口整编成了三家,分别是驻地横塘镇的安乐堂、木渎镇和义堂,以及太湖岸边胥口镇的湖东堂。

  内三堂每个堂口的规模都三四倍于传统堂口,是整个新吴联的基石。

  而外十堂就是加盟堂口,向周边长洲、吴江等各县扩张的产物。

  林大官人对贤者时间的范娘子指示道:“新吴联可以继续扩张了,方向是昆山县、松江府。”

  范娘子登时就来了精神头,先前新吴联不是没有扩张能力,而是被林泰来勒令暂停扩张,所以才一直保持着内三外十的规模。

  没想到今天林泰来竟然松口了,让范娘子感到了惊喜。

  惊喜之余又有些不解,为什么是松江府?

  如果真要扩张的话,最合适的路线肯定是沿着运河北上南下,进入邻近的常州府、嘉兴府。

  想了想后,范娘子说:“说起松江府那边的情况,与苏州府不同。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苏州府堂口活动空间比较大,但是松江府的堂口活动空间很小,很难做大做强。”

  建国初期,苏州府是被太祖高皇帝彻底打碎并重新构建过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5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