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312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但高长江今天情绪并不暴燥,很正直的说:

  “先去横塘镇也是应该的,毕竟横塘在木渎和苏州城之间,去了横塘再去木渎,完全不用多跑路。”

  一年前,横塘镇被敌军“纵火”后,黄五妹带着手下暂时“撤退”到木渎镇,和原本盘踞在木渎镇的范娘子大打出手。

  直到双双怀孕后,战事才渐渐平息,但矛盾依然突出。

  今年二月林大官人离开苏州后,在宋叔的主持下,经过艰苦卓绝的七轮谈判,双方终于在五月达成了协议。

  黄五妹带领部下离开木渎镇,返回重建的横塘镇,但可以在木渎港保留势力。

  与此同时,范娘子不得进入十三都和五都,不得插手水面上事务。

  到此林氏集团所有高管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然大家都不好做人。

  林大官人听到这个协议内容后,只说了句:“格局太小了,不过守成足矣。”

  看看时间差不多,林泰来就起身离开了桃花庵,从最近的阊门出了城,前往横塘镇。

  现在黄五妹肯定不用借住在唐老头家里了,从去年纵火事件后,横塘镇重建时,修好了一处大院给黄五妹居住,对外称林家大院。

  林泰来进了林家大院后,便在内院门遇到了母亲林宋氏。

  估计是因为临盆日子近了,林宋氏亲自过来照看孕妇。

  林泰来对林宋氏行过礼后,不放心的问道:“如果母亲在这边,那木渎镇那边怎么办?”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厚此薄彼是最容易引发问题的,跟两个孕妇是没道理可讲的。

  林宋氏答道:“伱放心就是,木渎镇那边派了你大嫂过去照看,咱家总要尽力一碗水端平。”

  随后林宋氏问道:“四儿你都要有两个孩子了,还不成亲就不像话了。”

  被催婚了这么多次,林大官人这次终于理直气壮了。

  “母亲放心就是,妻室已经有了!这次回苏州,就是要请示你们二老的。

  只是这两日连轴转,还没来得及与你们细说。”

  林宋氏喜形于色的问道:“是哪家的小姐,我听过没有?”

  林泰来傲然答道:“由申宰相做媒人,对方是当朝户部尚书家的妹妹,明年就送到苏州成亲。”

  林宋氏立刻就惊呆了,虽然她也期盼四儿子早日成亲,但没想到四儿子放了个这么大的炮仗。

  “这是不是太高攀了?”林宋氏恍惚了好一会儿,很迟疑的说。

  林泰来答道:“不高攀!是他们王家非要嫁女给我,我就勉为其难接受了。”

  虽然林大官人都这么说了,但林宋氏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毕竟林泰来所描述的对方那个家境,和他们林家相比,简直如同天壤之别,差距实在太大了,看起来门不当户不对。

  林大官人只能又说:“他们王家这两代出了好几个进士,这次娶了王家女,以后可以给我们林家培育读书种子。”

  四儿子的婚姻信息已经超出了林宋氏的认知了,只能下意识絮叨着说:“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林大官人在母亲面前装了个逼,然后就就进屋和黄五妹说话了。

  “状况如何?大约什么时候分娩?”林泰来坐在软榻边上问道。

  “应该是八月底吧。”黄五妹抚摸着肚皮说,“林郎你说,这儿子将来做什么好?”

  林泰来随口道:“也不一定是儿子吧?”

  黄五妹执拗的说:“不,一定是儿子!”

  作为几百年后的穿越者,林大官人潜意识里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女儿也很好,小女娃多可爱啊。”

  黄五娘脸色就垮了下来,泪珠子都要出来了,“难道你不希望是儿子?”

  林泰来:“……”

  还是那句话,别跟孕妇讲道理。

  “是,是,一定是儿子。”林大官人只能先顺着说。

  到了第二天,又陪了黄五妹半日,到了下午时,林大官人就沿着胥江向西,前往木渎镇。

  范娘子同样摸着肚皮,对林大官人问道:“你猜这是儿子还是女儿?”

  “一定是儿子!”林大官人毫不犹豫的回答说。

  范娘子蹙眉道:“如果是女儿,你不喜欢了?”

  林大官人没奈何,只能又说:“哪能啊,生男生女都一样。”

  范娘子冷哼道:“怎么就一样?如果那边生了儿子,我这边又是女儿的话,只怕我们母女立刻就被你忘到爪哇国去了!”

  林泰来:“……”

  虽然不能和孕妇讲道理,但每人一个脑回路,应付起来也实在费心。

  “怎么会呢?”林大官人罕见有耐心的劝慰说,“无论是儿是女,在我心里完全都不是问题。”

  范娘子忧心忡忡的说:“毕竟人家年轻,又没嫁过人,而我是个二手的,先天地位就差着呢。

  如果在儿女上又再差一截,那我在你们林家就过不下去了啊。”

  林大官人只能说着最无聊的话:“你放心,萝卜白菜我都爱,成年人从不做选择,在我心里从没有高低之分。”

  “那谁是萝卜谁是白菜?”范娘子忽而又问道,像是幼稚了十岁一样。

  林大官人蹲在地上,无语望苍天。

  求保底月票啊,本书完全没官方推荐,如果还没月票上不了榜就没法混了。

  现在推荐机制真有大病,如果不算9月苦苦找人求来的一个推荐,推荐机制就是连续四个月不给本书推荐了,这还是新书前期呢!等我有空骂街细说吧。

  (本章完)

  ------------

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求月票!)

  吴县县城就是半个苏州城,位于整个吴县区域的东北角,只看吴县版图,这县城地理位置很“偏”。

  而位于吴县腹地的木渎镇,才是吴县版图地理意义上的中心点,而且又有四五条水道交汇,也是吴县腹地交通枢纽。

  如果吴县县衙不设在苏州城里的话,大概就会设在木渎镇,这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林大官人才会大力经营潜力巨大的木渎港和木渎镇,将这里逐渐变为根据地,并以此辐射全县。

  林大官人来到木渎镇,除了陪陪范娘子,还有巡视领地的意思。

  在林大官人心里,木渎镇和木渎港是两回事,木渎镇是可以外包给代理人的,但木渎港必须要直接掌握在手里。

  木渎镇主体在胥江北岸,目前木渎港也在北岸,林大官人站在岸边,但眺望的却是对面南岸,手里指指点点的画圈子。

  原申氏义庄主管、被林泰来挖到木渎港当主计、现在又荣升为木渎港主吏的马英明,此时陪同在林泰来身边,介绍最近的情况。

  “去年木渎镇沈家参与了暴乱,被抄没家产时,有数百亩田地纳为更新书院义田。

  今年根据坐馆指示,我们陆续通过各种手段,将这数百亩田地都置换到了对面南岸,形成了完整的地块。

  现如今站在这里,所能看到的南岸地块都是归我们所掌控了。

  只有那一排柳树东边的十亩地,不属于我们所有。”

  有点强迫症的林大官人问道:“为什么还夹杂了这片地?”

  在一整块地盘上,却有一小片别人的地,怎么看怎么别扭。

  放到涂地图策略游戏里,宁可赔钱也要宣战。

  马英明无可奈何的说:“那是张幼于老先生去年早早买下的地,如今说什么都不肯转卖,就只能先这样了。”

  听到这个,林大官人也想起了张幼于去年投机买地这件事,只能认了。

  然后又开口道:“目前几百亩地也够用了,可以先在南岸开工修建新港。

  等新港基本完工后,木渎港税关要搬迁到南岸新区,把过境船只都引到那边去。”

  “坐馆还有其他考量?”马英明心里很明白,如果只为搬个税关,也用不着几百亩地。

  林大官人便询问道:“你说在南岸依靠新港,建一所织布作坊如何?”

  马英明愣了愣,下意识的反问说:“那有什么意义?”

  相对林坐馆现在的事业版图,弄几十张织机搞个织布作坊,简直就是用佛郎机炮打蚊子。

  就好像是一个家资巨万的富豪,去路边摆地摊的感觉。

  林大官人补充说:“我说的是数百张,甚至成千上万张织机的作坊。”

  马英明又愣住了,刚才坐馆说起织布作坊,下意识以为是最多几十张的那种,没想到坐馆的数字那么大。

  稍加思索后,马英明又回答说:“就算坐馆弄来上千张织布机,那又有什么意义?

  现如今织布主力都是乡里农妇,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布,一年能产出几千万匹布。

  这活在家一个人就能干了,织机也好,原料也好,自家都能搞定,所以别人有什么理由要到坐馆你这织布作坊来上工?”

  林大官人不禁仰天长叹,嘴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果然小农经济是阻挡工业化的障碍啊。”

  如果织布技术不比别人先进,利润率不比别人高,又没有“羊吃人”之类的强制手段,那别人为什么要来给资本家打工?

  他林泰来又不是理科生,不会发明新的织布技术,没法从技术上创造出可供剥削的剩余价值。

  “如果织布作坊不好办,那就先试试丝织。”林大官人改口说。

  马英明终于没再说“这有什么意义”了,点头道:“如果是丝织,也不是不行,现如今城里机户其实都是丝织。

  一张织机需要三五个劳力侍弄,原料更贵,技术环节也更复杂,一般家庭还真做不了。

  所以丝织业机房还是能赚大钱的,城里就有数百张织机的大机户,每年获利不亚于万亩良田。”

  听到说可行,林大官人就狂野的说:“那我们也搞机房,也不对,我这叫工场!

  前期就收着点,先规划个一千张织机的布局。”

  马英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3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2/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