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我倒是很想相信!”郑之彦冷笑着说:“但我更害怕背后被捅刀子。”

  汪员外解释说:“如果我真与林泰来达成了合作,他又怎会当众说出那些条件!”

  郑之彦很敏锐的说:“看来你们的确谈过了,只是没有谈成而已。”

  汪员外:“……”

  看来郑之彦最近确实很窝火,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

  自己今天居然成了郑之彦发泄负面情绪的垃圾桶,怎么说也说不清了。

  但与此同时,被讽刺质疑的汪员外也有点恼火,大家都是盐业豪强,谁没点脾气?

  虽然汪家实力不如郑家,但在扬州也是排名前十的盐商好不好?

  你郑之彦如果不是有个好爷爷好爹,又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与他汪庆谈话?

  正当汪员外准备也发一下脾气,展示出扬州十大盐商之一风采的时候,忽然有人跌跌撞撞的冲上了得意楼的二楼。

  只听来人叫道:“郑朝奉!不好了,郑氏武馆遭到了那帮苏州人的围攻!”

  所谓郑氏武馆,其实就是豢养打手的地方,上次郑家一百多打手主力被打伤后,全在这里养伤。

  郑之彦闻言脸色大变,急忙问道:“状况如何?”

  那人禀报道:“这两日新集结的几十个护院完全挡不住,所有伤员全都又被打了一遍!

  还被抓走了十来个人,都是各队的头领!”

  郑员外顿时气得破口大骂:“混账!王八蛋!烂人辣子!”

  这行为完全不讲江湖道义了!对手打完了在家养伤,还要再冲进去打一遍,这是什么豪杰?

  骂完了后,郑员外没有出气感觉,心里还是极为憋屈!

  纵然有十万贯家财,也没法在几天内变出几百个精锐打手啊!

  面对不讲理的四五百敌方打手,这下就有点尴尬了。

  这两天好不容易花费重金,临时凑起了几十个打手先当护院,结果又被废了!

  这个节奏,让有钱没处使的郑员外感到特别操蛋!

  就是相对更理中客的汪员外,听到郑氏武馆又被“苏州乡亲”扫了的消息,也是莫名其妙。

  他实在不能理解,林泰来这样做有何意义?

  如果是为了震慑和摧毁郑家短期内战斗力,前几天十字街头大战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多此一举。

  这时候,再一次陷入无人可用处境的郑之彦看向汪员外,硬挤出了几分笑脸:

  “老兄手头能调动多少人?可否借给郑家?”

  这是今天郑之彦第一次好声好语的对汪员外说话,毕竟形势比人强,他急需人手维护安全感。

  否则的话,郑员外就会感觉,郑家像是完全不设防的美女。

  汪员外没有犹豫的回答说:“借人给你可以,但你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说到这个,郑之彦就有了信心,“三天,只要熬过三天就行!

  等三天后,巡抚驾临扬州城,就能调兵遣将,不惧那数百苏州人了!”

  在现有官僚机制下,府县衙门对林泰来办法不多,盐政衙门更无权管民事。

  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军民兼管,拥有足够调兵权的巡抚了。

  不过汪员外有点怀疑:“巡抚就能拿捏得住林泰来?

  据我打听到的消息,林泰来和首辅公子关系匪浅!”

  郑之彦不忿的说:“如果只是一个首辅公子的朋友就能对我耀武扬威予取予求,那便开了个坏头!

  以后别人有样学样,我面对的刁难就不只是一个两个了!”

  同样作为商人,汪员外承认郑之彦的顾虑有道理,但办事不是这么办的。

  想了想后,只能劝道:“三思而后行。”

  郑之彦担心汪员外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什么不良连锁后果。

  搞商业的都知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于是郑员外便解释说:“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触及天下所有角落,更何况是首辅?

  而且这次来的江北巡抚杨俊民也不是一般人,乃是原首辅张四维的同乡亲家,他父亲乃是嘉靖隆庆朝的兵部尚书杨博,可以说是世家贵胄!

  这位巡抚本身就是西北山陕势力的代表,与申首辅绝对不是同阵营的。

  而且这位巡抚出身富贵,人脉很广,完全不怵申首辅。

  我听说,杨巡抚只是镀金熬资历而已,张四维临终前向皇帝推荐过他,下一步就会晋升为户部尚书。

  最关键的是,杨巡抚家族同样经商,对我们商人较为亲切,而我们扬州西商后裔不少,所以合作意向也很大。”

  汪员外还是叹口气,他不知为何想起了林泰来那自信的笑容和种种诡异的手腕。

  难道林泰来事先不知道杨巡抚驾临?林泰来这样顶级的精细人物,如果还敢闹事,那就说明仍然游刃有余。

  越想越不对劲,汪员外再次劝说:“我的看法是,劝你与林泰来讲和,不要再有斗下去的想法了。

  如果不介意,我可以做个中间人,尽力为你们牵线。

  比如把白花魁送给林泰来,不管她有用没用,可以堵住林泰来的嘴。

  毕竟林泰来是打着追随花魁的旗号,来扬州城闹事的。”

  如果不是还想从汪员外手里借人,郑之彦当场就想“呸”一声。

  难道只有服软和赔偿,才能与林泰来讲和?

  最后郑员外咬牙道:“难道我这个扬州首富就不要面子的吗?”

  对郑员外这句话,汪员外很不赞同,经商之人如果还死要面子,那就是魔怔了。

  只能说,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郑之彦,家业是继承来的,没有白手起家的经历,所以欠缺了点“隐忍”。

  话已至此,汪员外也就不再硬劝了。

  有些话说得多了,反而会引起逆反心,甚至还会导致自己被怀疑。

  郑之彦痛饮了几杯酒后,心情好了不少,拍案道:

  “三日后,我就要在平山堂举办重修后的第一次雅集!

  到那时,我会把杨巡抚也请到雅集,作为评奖人之一!

  太仓州的文坛盟主王公,我也派人去请了,一定要将平山堂雅集办成盛会!”

  汪员外只感到蛋疼,见多识广的他如今也看不准风向了。

  看不准风向就难以投机,对商人而言实在太痛苦了。

  码字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想不好下一阶段情节,硬写过渡章节的时候,不过今天有点思路了。

  (本章完)

  ------------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步一坑(上)

  思考了一会儿后,汪员外又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杨巡抚虽然有权势,但他能拿出多大力度支持你?”

  郑之彦现在真怕背后再有人捅刀子,而最近又感觉汪员外不太老实。

  毕竟只有真正同业才能清楚,彼此都干过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

  所以郑员外决定亮出底牌,“如果我请了内阁次辅给杨巡抚打过招呼,你觉得杨巡抚会不会重视?”

  汪员外既感到意外,又不感到意外,你这小郑藏得还挺深!

  当今首辅是苏州府吴县人申时行,而次辅就是徽州府歙县人许国。

  郑员外祖籍同样也是歙县,所以与许国乃是地道的同乡,能借此攀上许国的关系也很正常。

  再说以时下拜金的风气,扬州盐商领袖这个身份,也配得上与次辅交往了。

  “徽州人肯定要帮徽州人。”汪员外当即表态说,“我可以借人手给伱。”

  郑员外这才放了心,先前总感觉汪员外是个不稳定因素。

  如今汪员外把人手都借给自己,相当于暂时交出“兵权”,那就可以暂且安心了。

  等回到家里,汪员外找来陆秀才,询问道:“那林泰来可曾托过你找我?或者有没有表露出再联系我的意向?”

  陆君弼答道:“并没有,那林解元完全不曾提到过你,似乎也没有再联系你的心思。”

  汪员外有些迷惑,林泰来怎么突然就不理自己了?先前的合作热情都是假的不成?

  难道林泰来只是拿自己当个幌子?自己就是个用来吸引郑之彦注意力的工具人?

  南直隶算是大明最特殊的“省级区域”之一了,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

  比如在南直隶有两个巡抚,江南和江北各一个,当然江南巡抚和江北巡抚都是民间说法,官方是没有这种称呼的。

  在官方的简称里,江南的是应天巡抚总理钱粮,江北的就叫凤阳巡抚总督河漕。

  大明巡抚和地方官还有个显著区别就是,一般地方官“守土有责”,衙署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

  而巡抚虽然也有相对固定驻地,但其实可以在省内移动办公的,别地为巡抚修的察院也叫“行台”。

  这些相关名称里又是“巡”又是“行”的,就可以想象到巡抚的工作状况。

  林大官人对早期巡抚制度不太了解,但心里猜测,巡抚制度初创时,可能就是为了弥补地方官被制度限制,不能跨区域灵活应变的缺陷。

  无论应天巡抚还是凤阳巡抚,在大明二十几个巡抚里,都算是分量最重的之一。

  当今凤阳巡抚杨俊民上任没几天,他刚和原巡抚李世达在淮安完成了交接,而李世达则被升为南京吏部尚书。

  杨俊民出身非常厉害,乃是山西蒲州人,此地近些年人才爆发,先后出了王崇古、杨博、张四维等官场大佬。

  王、杨、张也成为蒲州乃至于山西顶级名门望族,而且都因为经商特别富有,三家世代联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