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俗话说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只是低调的闭门开会,私下里传达指示,也忒没气势了。”

  主要是张武想跟着威风一把,但林坐馆却在赵彩姬家里闭门不出,很少出去。

  林大官人斥道:“不懂就别胡言乱语,脑子有病才高调!”

  这种事想想就知道,禁是不可能禁绝的。工作性质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糊弄上级。

  如果亲自上一线,肯定能碰到犯禁的,抓还是不抓?

  如果抓了平白得罪人,如果不抓又会被海瑞当成渎职。

  所以林大官人仔细想过后,既然承担了这样差事,高调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别人不知道自己存在才是最好。

  几百年的经验在这里摆着,关起门来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那是最稳妥不过了。

  当然,如果谁被举报,那就不能怪他林泰来了,是被举报的人自己做人不周到。

  最后林大官人总结说:“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就算当到了首辅,做事也是这个路数!”

  如果不是左右护法张家兄弟忠诚可靠,准备长久使用,林泰来才懒得如此费心教导。

  又过两日,林大官人在赵彩姬家里静极思动,便出门去兵部报名。

  秦淮旧院距离皇城那边并不远,往东边走不到半时辰就是。

  路上要经过一个著名景点,就是内秦淮河最东头高处的板桥,也叫长板桥。

  据说在板桥上居高临下,能看到不少美丽风景线。

  但林泰来站在桥上扫了几眼,只见下面旧院街区行人稀少,更不要说沿街走动的美人了。

  而桥下本该往来如织、承载着欢声笑语的水面画舫,也不见了踪迹。

  林大官人不禁长叹道:“百业萧条,谁之过也?”

  张家兄弟差点就说,有胆量去海青天面前抱怨去。

  武举考试报名也很简单,本身考生不多,手续也没那么复杂,早晨出发上午就办完了。

  离开兵部后,林泰来就向城北而去。

  张家兄弟连忙问道:“这又是去哪里?”

  林大官人答道:“趁着现在没事,先抱大腿去!”

  张家兄弟很奇怪,林坐馆不是正躲着海青天么,今天怎么又想送上门?

  往北一直走就能到都察院,这条路已经走过两次了。在张家兄弟心目中,林坐馆所说的大腿只能是海青天。

  “不是海青天!”林泰来又说:“一条比海青天更粗的大腿!”

  张文不太相信:“我读书少,坐馆休要唬人!如今南京城里,谁能比海青天更厉害?”

  论权势来说,当然兵部尚书最厉害,论品级来说,当然魏国公最厉害。

  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肯定很朴素的认定是海青天最厉害,这就是民望。

  林泰来很自信的说:“当然是有的,就在国子监里!”

  这下连没有张文聪明的张武也觉得,坐馆这又是把他们当傻子忽悠了。

  国子监那种扑街地方,怎能可能比海瑞厉害。

  大明朝早期人才稀缺,国子监还是很厉害的,监生肄业后比进士没差多少。

  但越往后国子监地位越差,现在监生地位连举人都不如,和进士相比更是天上地下。

  京师国子监都不行,更别说摆设一样的南京国子监了。

  当今南京国子监连个正官祭酒都没有,一个叫赵志皋的六十二岁从五品扑街翰林兼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掌国子监事。

  所以听到国子监,张家兄弟都以为林泰来是在开玩笑,随口拿国子监调侃。

  但是向北走的路上,林泰来忽然转了个弯,真就打听着路,向南京国子监而去。

  南京国子监管理十分松散,大门集贤门连个守门的人都没有,就让林泰来直直的走了进去。

  明伦堂东西两个侧房,分别是祭酒和司业的公房。

  林泰来观察了一下,东侧公房门外站着个杂役。

  便上台阶走了过去,并对杂役递上了事先写好的名帖,开口道:“右都御史海公刚峰属员林泰来求见赵翰林。”

  海瑞的名头实在太好用了,那杂役没有耽误,立刻就进屋禀报去了。

  然后也没怎么等待,又被引进屋去。

  张家兄弟只觉得坐馆失心疯了,他真是来国子监拜访人的?

  林泰来进了房间后,便看到公案后面坐着个老人,就是左春坊左谕德兼南京国子监司业赵志皋了。

  如果只说官职,似乎还是很厉害的,左春坊左谕德兼国子监官,绝对的翰苑清流。

  但再看年龄,已经六十二了。六十多岁的从五品,还是南京官,能有什么前途?

  而且赵志皋是隆庆二年的榜眼,老师是高拱,势力早不知被清洗几遍了。

  所以从任何角度来看,赵老翰林这模样必定是老扑街,官场之路走到头了,已经是官场上的冷板凳非主流。

  “海中丞使你前来,有何公干?”赵志皋疑惑的问道。

  他还以为,是海瑞有什么公事要办,派了这个人来传话。

  林泰来恭敬的答道:“并非有什么公干,乃是在下仰慕赵学士风范,特意前来拜访。”

  赵志皋:“……”

  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身上哪点值得别人仰慕?

  对此他只想唱一句山歌,我家不是财神庙,哪会有财主进香来?

  林泰来很真诚的说:“在下从不以衣冠品级取人,只仰慕学士的为人和品格。”

  赵志皋性格还是很随和实在的,很朴实的问道:“莫非你是想坐监读书?直说就是。”

  他只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虽然国子监现在没落的不成样子,但也不排除有人希望镀金。

  林泰来答道:“在下现在一不是秀才,二没有恩荫,安能入监读书?”

  国子监即使再没落,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进的,林泰来确实不够资格。

  于是赵志皋更迷惑不解了,那伱仰慕个什么?

  林泰来又叹道:“在下别无请托,只是真心感慨老学士的际遇,内心愤慨不平。

  故而还写了一首小令,如果不信,老学士请看。”

  说罢,又递上一张纸。

  赵志皋随手接过来,抬眼看去,只见得上面写道:

  “铺唇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

  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看完了后,赵志皋苦笑道:“过分了,你这讥讽时事也太过分了。我看看也就罢了,就不必再传给别人了!”

  林泰来无底线的吹捧说:“以老学士之品格才力,蜗居在此,实乃朝廷屈才也!

  这篇小令,实乃是为了老学士不吐不快!”

  哪个坐冷板凳的老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赵志皋进入官场以来,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顿时心里遭受了巨大冲击。

  他不禁也陷入了犹疑,莫非此子真心崇拜自己?不然的话,从逻辑上解释不通啊。

  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官员,给不了什么好处。

  从利益角度看,对自己拍马屁完全无利可图,只有“真心”能解释了。

  林泰来暗暗得意,如果今天拿下赵志皋,那就赚大了。

  用做生意角度来比喻,就是一本万利!

  表面上看,这位六十二岁的老头榜眼出身才是个从五品、官场之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扑街的无以复加。

  但历史上这老头六年后入阁,九年后当首辅。

  而且还是党争剧烈的万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首辅之一,有名的万历三大征大部分都是在他任期里打的。

  所以说在官场,永远不缺乏奇迹。

  不是穿越者谁能想到,这个藏身在南京国子监坐冷板凳的老头,才是当今南京城里最粗的大腿。

  现在结交赵志皋,就是“一本万利”的烧冷灶。

  而且赵志皋这个人还有个优点,就是性格比较软弱柔和,十分好相处。

  从林大官人个人角度来看,他也比较喜欢跟这样有提线木偶潜质的人打交道。

  正在林泰来琢磨怎么加把火,彻底“收服”赵志皋时,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人。

  林泰来不满的转头看去,是谁这么没礼貌,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进来了?

  “你这恶贼怎得在此?”那人进来就看到林泰来,反而先吃了一惊,同时又有点生理恶心。

  这时候林泰来也认出来了,来者竟然是胡应麟!

  王世贞老盟主的小友,新五子的热门人选,著名文艺理论家!

  几个月前苏州文坛大会,被自己在文艺上击败过的人物!

  “收服”赵志皋的进展好不容易才顺利起来,结果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敌意满满的胡应麟,这下又会有麻烦了!

  林泰来一边紧急想着措辞,一边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在此?我仰慕老学士品行才学,特来拜访,这也不行?”

  对这个理由,胡应麟一万个不信。

  林泰来也渐渐回忆起来了,赵志皋和胡应麟都是浙江兰溪人,地道的同乡。

  在历史上,赵志皋作为同乡老前辈对胡应麟多有照顾,两人关系十分亲密。

  所以胡应麟刚才走进赵志皋的公房,可以不打招呼直接进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