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话事人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随轻风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42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34:35

  另一方面知县眼光又高,一般庸俗脂粉也不入不了眼,找个花榜第五才能应付过去。

  申二公子闻言,起身就往外走,边走边说:“我就不参与了,先走了!”

  袁知县并不生气,只是疑惑的对林泰来问道:“这申二公子年纪轻轻的,难道生性矜持,亦或不好女色?”

  林大官人叹口气,答道:“县尊有所不知,申家人丁单薄,撑不起大族架子,所以申二爷身上开枝散叶的任务,实在太重了!

  故而他那点肾水,一些儿都不肯在外面浪费,全部要留给家里妻妾们。”

  想想历史上申用嘉申二爷九子十二女的战绩,就知道申二爷为了壮大家族有多么卖力。

  其实林大官人现在已经不羡慕灯红酒绿、才子风流了,反而羡慕申二爷这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用看别人脸色的自由和潇洒。

  或者更具体的说,羡慕能支撑这种自由和潇洒的底气和实力。

  再反观自己,为了与初次见面的袁知县迅速拉近关系,今天又费了多大心力?

  连人生四大铁之一都要用上了!

  袁知县拒绝了官轿,微服出行,与李季宣、林泰来两个“帮闲”,一起走路前往乐桥李翩翩家。

  林泰来打发了张文跑步前进,先去李翩翩家打前站。

  从长洲县衙一直到乐桥,都是中心地带,街面繁华,初夜依然人流不息。

  袁宏道毕竟是新官上任,心有所感。他一边看着街景,一边叹道:“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但观城内这盛景,似乎也不需要本官造福什么。”

  林泰来答道:“苏州城治政之难,不在城里,而在城外也。因为钱粮都在城外,这是县尊最重要的考绩。”

  想到钱粮问题,纵然袁知县之前没来过苏州城,也感到些许头疼。

  “之前听说今年梅季多雨,小有涝灾,只怕今年又不容易足额了!

  本想开济农仓救济贫民,谁想又被府衙阻拦了!”

  听到袁知县念念不忘开仓救济贫民,在去找乐子的路上还要说一嘴,林大官人也就渐渐摸清楚这位文学家知县的心路了。

  一般文学家做官,大都是要点脸,都有弄点官声的心思。以此来向世人证明,自己不只是会搞文学,也会搞政绩。

  而开仓赈济,就是最容易刷名声的办法了,必然就是万民称颂的德政,所以才让袁知县念念不忘。

  想明白后,林大官人就借着话头说:“其实开仓赈济只能缓解一时,却解决不了根本之患。”

  袁知县问道:“什么根本之患?”

  林泰来趁机答道:“苏州号称水乡,又濒临中间高四边低的太湖,水量本就很多。

  如今水利年久失修,水道多有淤塞,所以雨水稍多,就有大水漫灌的现象。

  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一些涝灾,说明各处水道淤塞已经比较严重了,这才是根本之患啊。

  县尊任期尚有三年,可以筹划水利,连续进行清淤疏浚,减缓灾情,不啻为德政也。”

  袁宏道陷入了深思,走了一段后,才又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道:“还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林泰来想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莫非是君子耻于谈利?你二我八、你三我七都不是不行。

  袁知县小声问道:“这只是清淤疏浚的话,能有什么留名后世的法子么?”

  人家苏东坡搞出了苏堤,白居易搞出了白堤,范仲淹搞出了范公堤,千百年后还留着名呢。

  林泰来猛然拍了大腿,袁县尊你早说啊,要说刷名声他可是专业的!

  于是林泰来拿出了十分热情,用充满诱惑的语气问道:“您听说过吴地三江口吗?”

  作为饱读诗书的大文学家,袁宏道不假思索的答道:

  “怎么不知道?《尚书·禹贡》云,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吴越春秋》云,越王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又有,范蠡辞越王,乘扁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但是据本官得知,三江口早就因为地势水道变化,千年前就淤塞湮没,消失在人间了!”

  林泰来答道:“所以县尊您可以让三江口重现啊,如此还怕不能留官声于后世乎?”

  袁宏道不禁哑然失笑,轻轻斥责说:“你这都是胡扯了!

  《尚书》里的三江到底是哪三江,自古以来的解经之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般所指的古吴淞江、古娄江、古东江的分岔口,也在吴江县北部,与我长洲县何干?”

  林泰来答道:“县尊格局不妨放大一点,长洲县南部与吴江县北部相邻,谁知道古代三江口到底在哪边县境内?

  你在长洲县南部根据水势,随便挖点河道,疏浚水流,然后就可以宣称这里就是古三江口原址了!

  读书人不可能不看四书?只要看过《尚书》和相关解读的,谁不知道三江?

  苏州读书人谁能不看《吴越春秋》?只要看过的,谁不知道三江之口?

  你再写几篇吊古的诗文,然后立个碑,这官声不就借着三江口留给后世了吗!”

  袁知县:“……”

  什么叫知己,这踏马的就叫知己啊!

  才上任就能碰到这么知己的本地人,真是自己的幸运!

  回过神来后,袁知县又问道:“就算征发徭役也要耗费钱粮,从哪里来?”

  林泰来摇头叹道:“本来可以动用县里济农仓储备,但现在济农仓却都被府衙控制了,唉!唉!唉!”

  说来说去又听到济农仓了,袁知县便道:“府衙实在太过分了,待本官再深思一二!”

  林泰来赶紧“提醒”说:“那府尊为人比较苛刻,县尊受了委屈千万要忍住啊。”

  说到这里时,也就走到李翩翩家了,两人便停止了关于政事的交谈,迅速切换到风月模式。

  等袁知县深夜入睡后,林大官人就跑到了孙怜怜家里过夜,因为这里距离申府比较近。

  次日醒来后,又前往申府。

  申二公子坐在明堂廊下,挥着扇子说:“我想了想,昨晚也许不该任性,应该陪着袁知县一起。”

  昨天十分劳心劳力的的林大官人打着哈欠,漫不经心的回应说:

  “没什么,您能露个脸,我就知足了,安敢得陇望蜀。”

  申用嘉多疑的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泰来继续答道:“后面你走了更好,没有你在场,我一个人可以更好发挥!”

  申二公子总觉得这句话不是什么好话,但又没有证据。

  转而又质问道:“你对别人说,我是什么更新社的盟主,经过我同意了吗?

  现在我告诉你,我不同意当这个劳什子盟主!”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章 季子做盟主!

  林大官人听到申用嘉“不当盟主”这句话后,就稍稍认真了起来。

  并且非常吃惊的对申二公子问道:“您为什么不想当盟主?”

  “那我又为什么要当盟主?”申用嘉反问道:“又有什么必须的理由?”

  林泰来叹道:“关于这个问题,不该问您自己吗?”

  申用嘉挑衅的答道:“你这个更新社,从头到尾都是你一手操办,盟主于我何加焉?

  即便没有这个盟主,我申用嘉依然是申用嘉!”

  林泰来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申用嘉挥了挥扇子,似乎想要叫住林泰来,但又没说出口。

  连个三辞三请的过场都没有,就随便遥拜了自己当盟主,太缺乏尊重了!

  自己只是表达了一下对程序的不满,结果连句劝说都没得到,这更新社也太没诚意了!

  即便是被动当盟主,也需要尊严!

  即便没有别人帮忙,他申二公子也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又到第二天,申二公子唤了仆役,出门前往申氏义庄巡视自己的事业。

  今年上半年,申二公子安排种了经济作物甜菜,如今都收成完了,该去察看效益了。

  前管庄马英明被挖到木渎港税关后,原义庄主计江渊就升成了管庄,负责全面工作。

  见到申二公子前来巡视,江管庄连忙出庄相迎。

  申二公子问道:“上半年的甜菜收成……”

  “那些甜菜都不重要!”江管庄喜形于色的答道。

  申用嘉差点就想当场罢免这个不懂事的管庄,竟敢说自己苦心安排的经济作物产业不重要!

  江管庄没注意到申二公子的面瘫脸色有什么变化,继续说:

  “自从二爷当了更新社的盟主后,安乐堂的人就说,以后与义庄都是一家人了!

  只要二爷你没意见,今年就先帮着圈占官田,争取把义庄田土扩大一倍,然后多隐匿一些应缴的钱粮!”

  申用嘉:“……”

  江管庄拍着胸脯保证说:“二爷伱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的,轻易不让人捉到把柄!”

  申用嘉斥道:“我不想当……”

  这时候,周围的庄丁齐声欢呼道:“二爷盟主威武!”

  他们托庇在申氏义庄,不就是图一个各方面负担得到减轻、净收入增加吗?

  申用嘉刚想呵斥几句,却又发现,这些庄丁里还有几个申家的远亲,辈分比自己大。

  真是一群俗人!申二爷突然对巡视产业感到索然无味,转身就回了城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6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8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话事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