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继续耕种自家的土地,需要交佃租给那位贵族。
然而......那贵族收的佃租实在是太高了。
自家父亲干的明明比以往更卖力。
但是最终收获到的粮食,却越来越少。
没过几年,父亲就因为吃不饱积劳成疾病死过去了......
贵族见自家父亲离世。
便把田地给收了回去,租借给了其他身强体壮的佃户。
大壮知道贵族是看自己身材瘦弱,认为自己种不出多少粮食......
虽然大壮几番恳求......但是最终也还是没能留下自家那片耕种了多年的土地。
在那之后,自家的母亲便带着还未及笄的小妹再嫁了。
家中最后只剩下了自己一人。
母亲虽然再嫁。
但是还是给大壮留下了家中仅剩的几袋粮食和几个秦半两。
不然大壮也活不到现在。
大壮不恨母亲再嫁。
因为母亲不这样做,一家人都会饿死。
大壮也不恨母亲再嫁的时候不带上自己。
因为他知道母亲再嫁的那个男人......
是不会让母亲带上自己这么个男丁的。
母亲能够带上小妹,就已经是那人忍受的极限了。
大壮曾经恨过那贵族,但是后来大壮也不再恨那贵族了。
如果贵族当初没有收购自家的田地,卖给自家粮食。
自己一家人,怕是早就在那场灾年饿死了。
哪里还会有后面几年得以存活?
毕竟......所有的贵族都是那样做的......他恨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能改变这个现实吗?
最后大壮只能恨自己。
恨自己没能早些长大为父亲分忧。
恨自己的命不好,老天爷让自家颗粒无收。
如果没有那场天灾......父亲现在应该已经在给自己张罗着娶亲了吧......
小时候,大壮最喜欢邻村的小花。
父亲时常打趣大壮:
“儿子,等再过几年你爹我就去小花家给你提亲。”
“小花他爹对你也很满意嘞。”
然而,天灾的那年......小花一家便全都饿死了。
这件事,大壮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也许早在天灾出现的那一年,我们就已经死了吧。”
——
大壮在粮食吃光后。
都已经做好饿死的打算了。
他来到咸阳。
一是为了乞讨。
二是希望被抓去服徭役。
累就累吧,至少还能有口饭吃。
早点死了,说不定也就解脱了。
因为他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已经十六七岁的他,因为常年忍饥挨饿,身材十分瘦小。
有愧父亲给自己取得大壮之名。
自己长得一点也不壮。
即使是做工,也没人愿意要他......
然而当他来到咸阳后。
却发现这里有着一种名为“冶炼厂”的存在......
——
得益于各种工厂的出现。
才让这些流民有了生存的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冶炼厂的工人们,对仙府感恩戴德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没有这些工厂,他们可能早就饿死了。
——
所以今天大壮在听懂留声机里那些大人物的争辩。
方才会纠结烦恼。
因为他借此想到了自家的过往。
如果贵族们都是品德高尚的君子......那么自己一家的结局是否会有些不一样呢?
就在大壮仍然在思索那些大人物的话语之时。
报亭内的那个神奇的留声机,再一次响了起来。
这一次里面传来了一位中气十足的老者声音。
“圣人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
见又有大人物要说话。
大壮不再胡乱思索,认真的听了起来。
然而听了半天,他还是没能听得太懂......
这位老先生说的......似乎比之前的那些人还要让人难以理解。
大壮努力听了许久,也就只听出了个大概。
好像说得是要先确保大家的生计,然后再实行道德......
——
而一旁的那位小哥却是神情变化颇大。
让大壮有些费解。
“小哥,你听得懂这位老先生说得是什么吗?”
那年轻人沉默了半晌后点了点头:
“他说的是要让天下百姓都富足起来......”
“要让有钱的贵族们,出钱帮助那些贫困的黔首们......”
大壮闻言不由得一怔,连忙道:
“这位老先生当真是这么说的?”
年轻人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让大壮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贵族们会愿意主动帮他们这些普通人吗?
大壮觉得贵族们只要不把佃租收的太高,就已经很不错了。
像如今的佃租,就不算很高。
如果当年那位贵族,也只收四成的佃租......自己的父亲肯定也不会因为吃不饱而累死。
只可惜父亲没能看到这一天......
大壮从来没想过让别人平白无故的给自己钱。
得益于在冶炼厂的工作经验,他现在比较奉行一个道理:有付出才有回报。
——
而听到后面。
大壮也开始听懂了。
因为这位老先生不再说那些他听不懂的话了。
开始说了一些十分浅显易懂的话语。
“老夫已经和仙府成立了「仙儒扶贫基金会」,专门用来扶贫助农。”
“老夫今日之后,将会公开售卖《仙儒》一书,此书所赚取得钱财,全部用于扶贫助农。”
“在黔首租借耕牛之时,只用原本一半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