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贼天子_分节阅读_第1021节
小说作者:漫客1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6 MB   上传时间:2025-10-21 11:41:10

  晋王爷摇头道:“现在就未必有你。”

  说着,他自嘲一笑:“也未必有我了。”

  话说到这里,晋王也似乎觉察到了,背后议论天子有些不太合适,他拍了拍郑王李苍的肩膀,咳嗽了一声:“说着说着就说跑题了,这些话你可不要传出去,要是传出去了,你三叔也不承认是自己说的。”

  郑王连忙笑着说道:“您放心,我们兄弟之中,侄儿谈不上本事大,也谈不上模样好,但是侄儿绝对是最不会乱说话的。”

  晋王爷笑着说道:“这个我信,皇子之中,三郎你多半是最沉稳的了。”

  “对了。”

  晋王爷想起来一件事,问道:“三郎的母族有找到么?”

  郑王爷闻言,低头叹了口气:“这几年在陈州找到了,不过已经没有我母妃的同辈人,只有几个表兄弟姐妹,我问了母妃。”

  “母妃让我送了些财物去,就没有多打扰了。”

  郑王的母亲秦昭容,当年是被陈州刺史刘知远“送”给李云的,她与自己原来那个家庭,当然就算不上关系太好,因此郑王这几年虽然崭露了头角,寻亲的动力也不是很大。

  晋王爷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陛下估计,再有十来天,就能到兖州了。”

  晋王爷笑着说道:“此时,诸皇子里只有三郎你在场,到时候,三郎说不定能跟着登坛亚祭。”

  郑王连连摆手,摇头笑道:“三叔可不要害我,我就是来帮着弄行宫的,别的事情,我可不参与。”

  叔侄俩说了会话,郑王才想起来了一件事,问道:“三叔家的二郎呢,不是一道从洛阳出来了吗,怎么没见到?”

  “在陛下身边做亲军。”

  晋王爷笑着说道:“也让他出去锻炼锻炼,长长见识。”

  郑王若有所思:“那看来,二郎将来是准备进禁军了。”

  李正摇了摇头:“没影的事呢。”

  叔侄俩说话的时候,杜谦杜相公,带着礼部尚书一起,也到了行宫里,互相见礼之后,杜相公看着郑王,问道:“殿下,这行宫十日之内能好吗?”

  “陛下十日之内就要到了。”

  郑王左右看了看,摇头道:“恐怕不成,至少还得一个月时间。”

  他苦笑道:“杜相您当时跟我说的可是祭天的日子,不是父皇到兖州的日子,我可不知道父皇什么时候从辽东道回来。”

  一旁的晋王爷笑着说道:“杜相不必着急,到时候让陛下去兖州城里住一段时间就是了,咱们的陛下,可不是待的住的性子,他即便是到了兖州,估计还要四处走动,到处看一看。”

  说着,晋王继续说道:“我听说,兖州地方官,这段时间到处巡视走动,不知道在忙什么。”

  杜谦摇头道:“他们不敢乱来。”

  他看向李正,正色道:“晋王爷,此次封禅,是我大唐除当年开国以外,最重要的一次大典,是必然要记在史册上的,我等可不能出什么纰漏。”

  晋王爷有些诧异,问道:“杜兄,一次祭天,有这么要紧吗?”

  杜谦回头看了看泰山,面色严肃。

  “此是沟通天地,天人交感之处,这一次封禅办好了,万姓认同,大唐正统,就彻底定了下来,往后世代不移。”

  晋王笑了笑。

  “陛下说过,正统在人心里,不在神坛上。”

  杜相公也跟着笑了笑。

  “但这天下,并不是人人开智。”

  他看着晋王,正色道:“有些事情,做给聪明人看。”

  说着,他又看向泰山:“而有些事情,却要做给所有人看。”

  …………

  十日之后,骑马率众的天子,一路奔驰到兖州城下。

  晋王,郑王,以及杜相,带着一众大小臣工,俱都跪在兖州城门口的官道上,迎接天子大驾。

  一身大氅的皇帝陛下,翻身下马,走到众人身前,左手搀扶起杜谦,右手扶起晋王李正,然后看向众人,笑着说道:“都起来,都起来。”

  众人起身之后,杜相公笑着说道:“陛下心情不错。”

  李皇帝笑道:“这一路虽然没打上仗,但是一路骑马,总算是过了瘾,我多少年没有能骑上马了?”

  说着,皇帝看了看杜谦,问道:“这里筹备的怎么样了?”

  杜相公回答道:“吉日之前,一定万事俱备。”

  “好。”

  皇帝扭头,看向泰山方向。

  “折腾这一趟,史书上那个我的一辈子。”

  李皇帝感慨一叹。

  “就算是有着落了。”

第1171章 天命昭昭

  名垂青史,是许多人此生的追求。

  有一些人,千方百计也想把自己的名字,记录在史书上,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所谓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就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这个成就,李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事实上,当年他受封江东观察使,实际上割据了江南之后,就一定会被后人记录在史书上。

  只不过那个时候,后人会怎么写,还很难说。

  不过如今,他开国已经接近二十年,该做成的功业也已经基本上做了个七七八八。

  现在,身为开国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他都已经超额完成,并且成功给这个社会更进一步,埋下了进步的种子。

  到了这个地步,惟一不能确定的,只能是李云这个章武大帝的晚年了。

  假使李皇帝现在突然崩了,那么不管李唐江山后续如何,他这一生写进史书里,绝对是众多同行里,排得进前三的皇帝。

  听到了皇帝陛下的话,杜相公心中颇有些感慨,他站在李皇帝身旁,笑着说道:“这一次封禅之后,臣要是致仕归养,臣这一生,在史书上也算是有着落了。”

  皇帝闻言,哑然道:“受益兄还年轻,可不能归养。”

  杜相公摇头道:“臣哪里还算得上年轻?”

  李云笑着说道:“我这个年纪,在皇帝里头,已经算不上年轻了,但是受益兄这个年纪,在古今的宰相里,却可以称得上是年轻。”

  皇帝这个行当,通常来说,是靠血脉来决定的,但是宰相却不是,能靠资历爬到宰相这个位置,本来就差不多要五十岁左右了,至少也要四十岁。

  而宰相干到六七十岁,乃至于八十岁的,也并不少见。

  杜相公哑然道:“臣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二十好几年了,要说在任的时间,古今也少有宰相,及得上臣。”

  “一码归一码。”

  皇帝摆了摆手,装作没有听见,他叫来李正,跟李正说了会话,然后又唤来自己的三儿,问道:“出海的船队怎么样了?”

  郑王连忙说道:“两个月前,已经出海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估计明年秋天差不多能回来。”

  他想了想,又说道:“这一次不是直接去海外,而是要从南洋绕路。”

  皇帝陛下点了点头,开口笑道:“你回洛阳之后,去找薛侯爷,跟他说,后面让他组建船队出海,到南洋去。”

  “一来是搜罗当地的特产,带回咱们这里来,二来等找到了棉花种子,可以让南洋当地的百姓,替咱们种植棉花,到时候我们派船队去收购。”

  郑王爷一怔,他看了看李云,问道:“父皇,要是当地人不愿意种呢?”

  “先好好商量嘛。”

  皇帝淡淡的说道:“要是实在商量不来,这两年你二哥也闲着没事干,回头让你二哥去,跟那些南洋人去谈。”

  提到秦王,郑王爷立刻明白了李云在说什么,他笑着说道:“二哥要是去,恐怕是不会空手去了。”

  皇帝拍了拍郑王的肩膀,然后伸了个懒腰,朝着兖州城里走去:“一路骑马,有些疲累了,我先进城里歇息一两天,受益兄。”

  他喊了一声。

  杜谦连忙走近两步,笑着说道:“陛下吩咐。”

  “三天之后,咱们一道去爬泰山,先上去看一看。”

  皇帝笑着说道:“也不必大张旗鼓,派人便衣随行就是了。”

  杜谦连忙低头,应了声是。

  李皇帝这才进了兖州城里。

  皇帝在兖州的住处,是郑王一手安排的,郑王连忙一路小跑,跟在皇帝身后,去安排皇帝的住宿事宜了。

  …………

  三日之后,一身青色袍服的皇帝陛下,与一身蓝衣的杜相公,出现在泰山的山道上。

  皇帝陛下身材高大,而且本来就强壮,这些年练功不辍,登山相当轻松,而杜相公年岁本来就大几岁,这二三十年又耗去了他太多精力,此时已经不复少年时,爬一段就要休息一会儿。

  李皇帝也不着急,只是背着手看着泰山风景,等着杜相公歇息过来。

  二人爬了一半,杜谦又坐在山道旁的石头上歇息,他叹了口气,苦笑道:“我拖陛下后腿了。”

  皇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便衣出门,还叫什么陛下?”

  杜相公抬头看了看天空,感慨道:“时光如梭。”

  “当年咱们初相见的时候,还是旧周显德年间,如今一转眼,已经快三十年了。”

  他感叹道:“当年,我还只有二十五岁,如今却已经五十多了。”

  皇帝回头看了看他,笑着说道:“这三十年,咱们一道做了许多事情,也算没有白来这一遭。”

  歇了一会儿之后,二人再一次往山顶攀爬,杜相公跟在李云身后,问道:“封禅之后,二郎准备做什么?”

  李云想了想,开口说道:“本来,做皇帝做到了我这个年岁,诸皇子们渐渐长成,往后的时间,按道理说,我主要的事情,应该是要教育儿孙,教育后人了。”

  说到这里,皇帝笑了笑:“不过我是个粗性子,这些事情多半做不来,后面如果可能,我还是想让大唐,再往外走一走。”

  杜相公皱眉道:“再远的地方,就力有未逮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0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贼天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