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890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庾蔑不急了,静下心来看着。

  唔,骑术非常好,士气也挺旺盛的。

  但装具、武器较差,毕竟多靠盛乐施舍,整个看下来,没多少铁铠,皮甲数量也不算多,至少一半以上的人穿着皮裘。

  如果要与义从军打仗,还是得加强器械,但盛乐、平城方面估计把得很紧,非大规模战争爆发不会资助他们的。

  庾蔑觉得,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多招一些索头进入梁王军中,练个一两年,就是一支强军。

  骑战,终究还是基于骑术,马上一切动作都以骑术为基础的。

  汉地有这种骑术的,一般得是土豪家族子弟往上了,比如殷夫人的兄长殷熙、荥阳荆氏兄弟等带部曲投军之辈。

  或者是禁军骑兵后裔,且家里小有产业,能支持得起他们长期习练骑术的,总体人数还是太少。

  说白了,一切都是成本问题。

  直接招募鲜卑人当骑兵能更快速成军,花的钱少很多,缺点是容易叛乱。

  少年带着千余骑兵很快呼啸远去,消失在茫茫天际边。

  “那便是拓跋翳槐了。”正思虑间,有随从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听闻贺兰蔼头想再嫁个妹妹给翳槐。”

  “什么?”庾蔑震惊了。

  拓跋翳槐的母亲就是贺兰蔼头的妹妹,这是要娶姨母?

  “草原很正常。”随从面不改色地说道:“舅舅娶外甥女,外甥娶姨母很常见,甚至还有侄子娶姑姑的,太多了。”

  庾蔑反应了过来,确实,这在草原并不鲜见,尤其涉及到政治的时候,这都不是事。

  “这几天查清楚了吗?贺兰部有多少人丁?”庾蔑问道。

  “人家看得很紧,不让我们四处乱跑。”随从都无奈道:“我只数到了三四千男丁。”

  庾蔑根据各人传过来的消息,粗粗盘算了一下,道:“贺兰部应该能出动一万多骑。”

  “差不多。”随从点了点头,道:“不然拓跋郁律也不会与贺兰部联姻了,肯定得挑大部落拉拢。”

  “有没有打探到贺兰部为何遣使南下?”庾蔑又问道:“这有点奇怪。”

  “没有。”随从答道:“他们口风很紧,最近一直在传部落要向东迁徙,也不知真假。”

  庾蔑心中一动。

  草原部落迁徙是常态了。

  贺兰部源于西边的贺兰山,而今却在阴山以北。

  纥豆陵部原在漠北,后迁徙至广宁,现在在五原。

  至于拓跋氏,原本在大鲜卑山,而今定都盛乐。

  至于西迁湟水流域的秃发部就不谈了。

  但迁徙总是有原因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走,去问问贺兰蔼头。”庾蔑当机立断。

  ******

  贺兰蔼头谢绝了晋使会面的请求,让他们稍安勿躁。

  他先把拓跋翳槐喊了回来,然后又召集贺兰奴根等亲信,一起议事。

  “纥豆陵部回话了。”贺兰蔼头看着众人,说道:“纥奚部也得到了那个消息。”

  拓跋翳槐今年十二岁,此刻就坐在舅舅贺兰蔼头身旁,眼神阴鸷,就像他父亲郁律一样,隐隐还带有一丝贪欲。

  说完,贺兰蔼头又看向外甥,解释道:“代国三分,西部是诸拓跋大人及亲近部落所居之地,中部乃拓跋、乌桓、晋人杂处,东部则多乌桓。弑杀你父的祁氏以及什翼犍的母亲王氏都来自东部,所以他们一出事就往东面跑。你若要成事,首要便是拉拢西部诸位大人,再结交愿意帮你的中部大人们。至于东部,别费劲了,只有什翼犍可能有点机会,你不行,懂了么?”

  少年翳槐有些不服气,没说话。

  “啪!”贺兰蔼头扇了外甥一个耳光,提高了声音,问道:“懂了没?”

  “懂了!”拓跋翳槐低着头,咬牙道。

  拓跋三分是历史遗留问题。

  东部地区以乌桓人为主,与汉人接触多,汉化程度高,是典型的新党地区。

  西部地区以游牧部落及其姻亲为主(鲜卑部落居多,另有少量其他部落,包括相对野蛮的游牧乌桓人),汉化程度低,是典型的旧党地区。

  中部地区本来也是旧党,但最近十几年涌入了大量晋人,同时本就有不少汉化乌桓、匈奴、鲜卑,是新旧势力混杂地带。

  当然,这只是粗略划分。

  就像某国大选红州有蓝区,蓝州有红区一样,这只是整体上的,具体到每一个部落则又有变化。

  比如,西部旧党地区的盛乐城,就是典型的新党占优势的地方,因为太城市化了……

  拓跋鲜卑要消化这么一锅夹生饭,其实挺不容易的,但也是他们的必由之路。

  不汉化必死,汉化了才有可能统一内部,进而有南下中原的机会,但这种事注定十分艰难,且很容易出现进三步退两步这种情况,能螺旋上升就不错了。

  此时贺兰蔼头虽然态度粗暴,但他也是一番好心,在耐心地教导外甥国内政治势力的分布格局,让他心里有数。

  至于拓跋翳槐领不领情,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春以来,好多部落都没纳贡赋,更有纥豆陵氏等部落举兵威逼盛乐。”贺兰蔼头又道:“宫中传出消息,贺傉惊慌失措,认为诸部人情未悉款顺,想要去南都平城。”

  说到这里,贺兰蔼头轻蔑一笑,似乎很看不起一点压力都扛不住的拓跋贺傉。

  西部大人们并未叛乱,只是话难听,不纳贡,同时有刺头出面吓唬一下人罢了,这就扛不住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对拓跋贺傉来说,去南都平城未尝不是好事。

  平城农耕发达,新党众多,离东部乌桓还近,可倚之为后援,兼顾西部,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但现在出了点小问题……

  “阿干,他们到底去不去平城?”贺兰奴根好奇地问道。

  “祁氏否决了。”贺兰蔼头说道:“平城离晋地太近了。若在以往则无妨,而今出了个邵勋,就麻烦了。去年你们也看到了,邵兵还是很难打的。他们的骑兵冲起来非常麻烦,威势惊人。步军也非常整肃,无懈可击。祁氏总算有点见识,言若居平城,一旦邵兵攻来,猝然之间难以迁动,损失会很大。”

  贺兰奴根恍然,原来是怕邵勋,倒与他们想到一块去了。

  “那到底走不走?”他又问道。

  “听闻祁氏想迁都东木根山,倚险筑城而居,控扼四方。”贺兰蔼头脸色阴沉地说道。

  东木根山属于中部,是旧党独孤部的牧地,若被祁氏带领的新党占据,那就危险了。

  那地方离东部不远,可召乌桓骑兵前来相助,又离南边的平城不远,关键时刻可调兵北上,一旦让其盘踞下来,还真不好对付了。

  搞不好,独孤部乃至兰部都会被其压服——兰部原为匈奴乌洛兰氏,在东木根山以北的草原上游牧,拓跋郁律的祖母兰妃就出身此部。

  “让他去了东木根山,大事休矣。”贺兰奴根惊道。

  贺兰蔼头缓缓点了点头,旋又很愤怒:“我去纥奚部,他们不愿意出兵打祁氏,有些畏惧,真是懦夫、蠢材!”

  “纥豆陵氏呢?”贺兰奴根问道。

  “窦勤说了,我们若大举南下盛乐,他们就遣兵来会。”贺兰蔼头说道。

  贺兰奴根一窒,合着要贺兰部先出手啊。

  这样你看我、我看你,别搞到最后,一个都没出兵。

  说到底,都想别人出头,自己摇旗呐喊。

  真打了败仗,先出头的那个部落多半要被清算,摇旗呐喊的则未必有事。

  妈的,都是人精!

  “阿干,我们到底怎么办?”贺兰奴根问道。

  贺兰蔼头沉吟了下,道:“先多多联络各部,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我们。”

  “如果祁氏母子真的迁都东木根山,那么着急的就不是我们了,而是刘路孤,甚至是王丰。”

  “让晋使过来,我倒要问问,邵勋愿不愿意帮我们。”

  贺兰奴根连连点头。

  拓跋翳槐则从头听到尾,没有发言的机会。

第五十九章 只有梁王能救你

  天色微明,吱嘎吱嘎的转动声便在院内响了起来。

  老翁一边擦着汗,一边奋力推动着石磨,将新收的小麦磨成面粉。

  院内还等着一群人,吵吵嚷嚷。

  “不如去刘部大那里买匹老马,便宜。”有人蹲坐在地上,大声说道。

  老翁笑了笑,没说什么。

  中山遭灾几年了?家里儿女穿的衣服还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哪来钱粮布帛买马?

  有那余粮,不如存下来,明年少种点粮食,多种几亩麻子,好用麻布制衣裳。

  老妪打开了鸡窝门,“喔喔”几声,将七八只公鸡母鸡驱赶了出来。

  雄鸡第一时间跳到了院中半截树干上,昂首挺胸,威武不凡。

  母鸡发现了一只蜈蚣,立刻围了上去,甚至扑飞着翅膀争抢了起来。

  老妪从满是鸡毛、粪便的鸡窝中钻出,手里拿着几个蛋,小心翼翼地走到西屋。

  屋内有一个用竹子编成的粮囤,原本空空荡荡的,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粮食了。

  老妪将鸡蛋放在熟悉的位置,用小麦盖着。

  想了想,又觉得不妥。于是拿来一个坛子,先往里面装了一点小麦,再把鸡蛋一个个放进去。待过几日,把这坛麦连带着鸡蛋一起卖掉,换点日用之物回来。

  老人之子扛着钉耙,与众人打了一声招呼后,便准备出门了。

  早上吃的汤饼,汤很多,饼很少。刚吃完没多久呢,就觉得有点饿了。

  饥饿是刻在河北百姓骨子里的东西,尤其是经历了三年水灾的人,记忆极其深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8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0/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