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88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故在讨论大鸿胪人选时,裴夫人只稍稍一提杨瑁的名字,梁王就欣然同意了。

  因为毕竟不是天子,故梁国置鸿胪寺,主官不叫“大鸿胪”,用其别称“鸿胪卿”代替,是为从三品,办公衙署就在原匈奴朝廷的御史寺内。

  自然,鸿胪卿向丞相负责。

  庾琛说话时,充作办公衙署的书房内还有中护军陈有根。

  他看看庾琛,又看看杨瑁,嘴角一咧,暗道:狗咬狗!

  窗外的雨似乎大了一些,庾琛转过身来,不容置疑地说道:“此议驳回,鸿胪寺另择良人。”

  “是。”杨瑁拱了拱手,应道。

  所谓“良人”是谁,庾琛方才已经说了:护夷长史苏恕延。

  “丞相,另一路使者可有变?”陈有根问道。

  “仍由上林苑令庾元度出使,前往意辛山,明日便启行。”庾琛说道。

  庾蔑原本第一次出使上党时还是白身,回来后给了个幕府舍人之职。

  今年年初自盛乐回来后,给他调来了梁国,正好鸿胪寺筹建中,便任其为正七品上林苑令,隶鸿胪寺,解决了级别问题。

  上林苑位于平阳城西,乃刘聪校猎、阅兵之所,一直延伸到山上,周回二百余里,置令一人管理。

  说起来是个冷笑话。

  大晋没有上林苑,只有华林园,但匈奴有,因为其国号是“汉”。

  上林苑令并不只是一个“景区经理”。

  事实上,刘汉时代其内有百姓,有农田,有湖池,有牧场,有森林,有院落,供刘聪游玩、打猎、阅兵之余,里头还产出很多粮食、蔬菜、水果、肉奶,部分供给宫里,部分拿来招待宾客或举办庆典宴会时所用。

  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号县令。

  “丞相既然决定了,仆便不再多言。今已选得义从骑士百人,可随时护送使团北上。”陈有根说道:“另一路使团尽快定好,大王盯得紧。”

  庾琛没有计较陈有根说话的口吻,只点了点头。

  陈有根这厮是粗人,虽然一直在努力学习、认字,但粗人就是粗人,和他置气没完没了,也没必要——他的位置稳得很,一般人根本扳不倒他。

  “没事就退下吧。”庾琛坐回了案后,说道。

  陈有根、杨瑁行礼告退。

  庾琛吁了口气。

  梁国越来越正规了,衙署越来越多。到了这会,甚至隐隐取代了部分大将军府的职能,严格来说越界了。

  譬如出使鲜卑,和梁国有甚关系?理应洛阳大鸿胪派人出使,但事实上不可能,权力中心不在洛阳,只在平阳。

  陈、杨二人离去没多久,少府监(从三品)庾敳来了。

  少府专事百工制造,提供各种用品,同时掌铸钱——目前只有东垣县一个钱监,铸永嘉通宝,洛阳钱监去年已撤。

  “子美,一介代公而已,要甚仪仗、车驾?”庾敳一进来就叹道:“少府没钱啊。”

  庾琛瞟了他一眼,道:“说吧,到底为何事而来?”

  庾敳尴尬一笑,道:“真瞒不过你。”

  斟酌了下语句后,他轻声说道:“自搬来平阳后,处处不爽利。在汴梁时,裴氏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可来平阳后,他们的本事越来越大。我闻裴景声推东海内史何遂为徐州都督,此何意?”

  庾琛顿了一会。

  何遂出身东海何氏,越府老人了。

  司马越死后,投靠了裴妃和梁王。昔年祖逖北伐,何遂、刘畴二人奔赴徐州,遍邀彭城冠族,筹集兵马、钱粮,抵御吴兵攻势,两人都立下了功。

  随后,刘畴出任冀州刺史,何遂则出任东海国内史,管理数郡之地。

  此人允文允武,由他出任徐州都督,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庾琛总觉得有更好的人选,比如龙骧从事中郎郗鉴,比如原前军将军、现东中郎将(从三品)李重。

  其实他不太愿意过分结交这些国之重将。

  原因无他,女儿是梁王正妃,他是相国,再做这些事太扎眼了。

  但这次不同,因为涉及到了庾亮,庾琛是真不信任儿子在军事上的本领。

  元规这个徐州刺史是领兵的,他会不会……

  “郗道徽到现在只有幕职,没有官职……”庾琛一边思索,一边说道。

  “子美不可!”庾敳一听,立刻阻止道:“昔年我在高平任太守,对金乡郗氏知之甚详。此人与泰山羊氏多有来往,去年突然又和王家关系密切。王夷甫在他身上下了血本,听说要与郗氏结亲。”

  庾琛沉默了。

  王衍放下面子拉拢一个中低级士族,可谓折节下交,更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

  王夷甫,真是贼心不死!

  “王家最近有人自江南溜回来了,应都出自王夷甫之意。”庾敳又道:“听闻王敦大为震怒,遣兵拦住了几个自襄阳北返的王氏子弟。”

  “还有这事?”庾琛惊讶道。

  庾敳有些幸灾乐祸:“王敦还骂王夷甫呢,哈哈。应是责怪王夷甫没看好弟妇,让他丢脸了。”

  庾琛瞪了庾敳一眼。

  庾敳笑到一半,生生憋住了。

  “徐督之事我再计较一番。”庾琛说道:“而今最为紧要的还是拓跋鲜卑。今虽不能动兵,但诸般准备是要做好的。军器制造乃少府之重任,万不能轻忽了。”

  “我省得。”庾敳说道:“拓跋鲜卑到底如何了?”

  “不知。”庾琛说道:“大王已定下方略,简单来说便是离间诸部,令其交恶乃至互相攻杀。”

  “索头有这么傻?”庾敳有些不解。

  “难道没听过饮鸩止渴?”庾琛摇了摇头,道:“有时候人做傻事,不是因为他真傻,而是没办法。索头现在就是了,我看即便打不起来,也会分崩离析,能勉强维持大面上的统一便已了不得了。但梁王在一旁虎视眈眈,怕是面上统一也不可得。”

  “索头可灭也。”庾敳笑道。

  “此为大事。”庾琛叮嘱道:“若谁能在此间立功,一定会得重用。而今局势纷扰,风雨欲来,庾氏可以不立功,但绝不能出错。”

  庾敳点了点头。

  庾琛叹息一声。

  年过五十了,身体不太好,做事之时总是感觉力不从心。

  其实吧,生老病死每个人都逃不过,他并不太过害怕死亡,但心中还有许多牵挂之事呢。

  他走之后,子嵩(庾敳)肯定无法维持大局,子据(庾珉)能力倒还可以,但他年纪也大了。

  下一代之中,何人能撑起庾氏一门?

  若庾氏子弟实在不行,他真的会认真考虑陈氏、荀氏、殷氏等相对亲近的颍川士族,甚至周氏、钟氏、褚氏、许氏、郑氏、袁氏、谢氏等汝南、陈、河南、荥阳等地的士族子弟也不是不能考虑。

  总要有人维持住这个团体的,至少比大权旁落到琅琊王氏、泰山羊氏、河东裴氏等族手里要好。

  “明日元度出使,你随我一起送送他。”收拾心情后,庾琛说道。

  “理该如此。”庾敳说道:“元度也数次出使了,此番若回来,便可再往上走一走。鸿胪寺新置,空位应该不少。”

  “先回来再说吧。”庾琛随口说道,然后拿起案上公函,开始处理。

  “荆成此人你可熟识?”蓦地,庾琛抬起头来,问道。

  “以前洛阳西明门城门候嘛。”庾敳说道:“裴纯走后,他就当了城门校尉。”

  “大王将其调来平阳,出任城门校尉。”庾琛一边说,一边批阅。

  这种梁王亲自干涉的事情,他一贯从善如流。

  说起来,荆成还有个兄弟荆弘,以前是温令兼河内郡司马。

  作为荥阳土豪,曾经求到他府上,将荆氏列入荥阳郡姓之中,自此成为士族。

  荆弘感激涕零,大表忠心。

  今年正旦之时,亲自上门拜会,执礼甚恭,言语间有求取太守之位的意思。

  想到这里,庾琛放下了手中的笔。

  去年新兴被拓跋鲜卑占据,太守刘洽亡奔晋阳。因为梁王曾经允许撤退,所以没有被追究失地的罪过。

  但他没有组织好撤退,亡失了很多百姓,严格来说这是他的错处。

  庾琛有些举棋不定。

  而就在这个时候,丞相府令史送来了一份鸿胪寺典客署的公函。

  庾琛拿起一看:代王拓跋贺傉自盛乐遣使而至。

  索头之事,却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五十七章 送行

  庾蔑离京之时,邵勋带着王妃庾文君、丞相庾琛等人一起相送。

  作为庾氏二代中还算不错的人才,庾蔑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因为父亲过早放弃了仕途,他们兄弟几个小时候就开始照料牲畜,稍大一些,跟着母亲读书识字的同时,也要下地劳作。

  若有外敌来犯,还要跟着坞堡民们一起持械拒敌。

  论起来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打拼到现在,还是依附庾琛一家,奉其为主,一同为庾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出力。

  此番出使便是了。

  不过他也想清楚了,离了庾琛、庾亮父子,他的仕途不会顺利的。

  颍川士族中还有人觉得庾亮如果顶不上去,就换一家。只能说,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最好不要这样,因为这些家族欠缺一样关键的东西:梁王的情分。

  梁王与庾琛、庾亮父子相识甚早,关系深厚。

  另外,都说梁王偏爱裴夫人,但梁王真的不喜欢庾王妃吗?事实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元度,路上当心。”庾琛松开侄子的手,叮嘱道。

  “叔父放心,定不辱使命。”庾蔑肃然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8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8/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