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83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天地之威,以至于斯!

  庾亮看得两股战战,随从们也面色凝重。

  他们中很多人上过战场,与贼人面对面搏杀过,但在面对大自然的威势时,顿感无力。

  “并州都这样了,河北会变成什么样?这滹沱河是流向冀州的吧?”庾亮喃喃说道:“冀州、幽州的雨下得比并州还大,这要死多少人?”

  这种级别的灾害,哪怕水利设施完善,也压根防不了,更别说战乱多年,陂池淤塞、废弃了不少。

  “轰!”北边爆发出了一阵巨响,庾亮抬头望去,却见不少树木被裹挟而下,反复冲击着河岸。

  他的眼皮跳了跳。

  树木之中,好像还夹杂着不少民人、军士,应该是北边雁门郡的代人了。

  “将军,此地不宜久留。”有随从劝道:“天地之威,非人力所能抗。再待下去,恐有不测之祸。”

  庾亮扭头看了下四周。

  烟村寂寥,户口不丰。除了少许牧人外,农人见不到几个。

  这种情况下,坏的一方面是征发不到足够的人手救灾,好的一方面是似乎也不怎么需要救灾……

  “刘府君在哪?”庾亮突然问道。

  “听闻去定襄县了。此县横跨滹沱两岸,恐被灾严重,刘府君应已召集人手加固堤坝去了。”有随从回道:“这里勉强算是滹沱河上游,中下游怕是惨不忍睹。”

  庾亮恍然,片刻之后,叹道:“走吧,回晋昌县城。”

  如此大灾,世所罕见,已非人力所能挽回。

  况且,这会可能还不是灾情最严重的时候……

  这个时候,梁王是否该庆幸河南没什么灾害?到头来,并州、河北终究还是靠豫、兖二州养着。

  这不是第一次了。梁王应该知道谁才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了吧?

  事情正如庾亮等人所猜测。

  至六月中时,太行山洪遍地,泥石流多发。

  生长多年的巨松都在这天地之威下轰然倒地,被洪水卷着冲向河北大地。

  一些山谷直接被泥石流填塞。

  一些河谷直接变成了天然陂池,更有那堰塞湖危悬于顶,宛如定时炸弹一般。

  常山、中山等郡本就已经因为大雨发了水灾,滹沱河全线暴涨之后,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待到山洪冲下来无数泥石、巨木之后,冀州北部诸郡已完全瘫痪。

  冀州刺史刘畴奏报:“大雨霖,中山、常山尤甚,滹沱泛溢,冲陷山谷,巨松僵拔,浮于滹沱,东至渤海,原隰之间皆如山积。”

  从太行山东麓到渤海,横跨整个河北,原野之间随处可见冲倒的大木。

  有人粗粗估计,大概有数百万棵树木被冲下来。

  太行山中可能没几个活人了,冀州、幽州百姓也死伤惨重。

  遍读史书,似乎从未有过如此之重的水灾。

  而差不多十年前的那场旱灾、蝗灾,也是古来罕见,洛水、黄河断流,淮水可直接涉渡,蝗虫吃光了草木,连牛马毛、皮革都不放过……

  大晋朝还真是多灾多难!

第十章 危中有机

  巡视至冠爵津附近的邵勋收到消息后,立刻回返晋阳,然后向西进入山区。

  并州的大雨已经停了,但洪水仍在。好在不如河北那么严重,不然救灾都不用了,收尸便是。

  七月初一,四处迸飞的泥水之中,轻骑艰难前行,时不时有人摔落马下。

  道路两侧,枯枝败叶随处可见。走着走着,还能见到拦路的树木。

  人畜尸体腐败严重,这会正有人捂着口鼻,挖坑掩埋。

  远远望见秀容县城后,邵勋勒马停驻。

  因为在岚水南岸,城墙塌了一面,损毁严重。

  因地势较高,城墙豁口附近聚集了很多百姓,蓬头垢面,哭哭啼啼。

  秀容长名乔豫,乃俘将乔衷从弟。自秀容溃围而出之后,带着残兵跑回了自家部落,打探多日后,率部投降。

  这种势穷来投之人,本来也就免罪而已,不可能启用的。但人家乔氏兄弟乃匈奴老牌贵族之一,有自家部落,打到现在还有五千余落,一下子就有统战价值了。

  乔衷被放回了家,乔豫则捞了个羁縻县县长。

  “大王。”得到消息后,乔豫立刻带着本县佐吏出城相迎。

  亲军督杨勤带人将闲杂人等向外驱赶了一下,更有军士从马背上取出刀盾,至外围列阵,隐隐看住那帮胡人百姓。

  义从军的骑手远远散开,有人甚至弃马步行,占据高处,俯瞰全场。

  邵勋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亲兵。

  老子身上有刀、有弓、有甲,怕甚?那帮百姓被洪水祸害得都衣不蔽体了,有什么能力害我?

  他上前几步,来到灾民旁边。

  杨勤无奈,又派人前出至灾民人群之中,左右巡视。

  “此处有多少人?”邵勋问道。

  “旬日内来了三千余。”乔豫答道。

  “从山里逃出来的?”

  “是。”

  “哪个部落的?”

  “分属十余部落,互不统属。”

  “头人呢?”

  “有的死了,有的被冲散了,还有的自己也成了灾民。”

  邵勋嗯了一声,又问道:“粮食可足?”

  “县中存粮不多,只有九千余斛,若还有百姓前来,怕是难以周济。”乔豫老老实实答道。

  “牧人的牲畜呢?”

  “要么被洪水冲走,要么散失了。”乔豫说完,又补充了句:“山洪暴发之时,并非所有人都受灾了。未遭灾或遭灾不重之人,手有牛羊,一时半会并未至县。”

  听到这里,邵勋下定了决心,道:“立刻制作干粮,分发给百姓。无需多,七日粮即可,由他们随身携带。”

  乔豫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是要干啥。

  “羊肠仓有粮,但离着三百里呢。水灾至此,难以转运,不如让灾民东行就食。”邵勋又道:“待洪水退去,驿道可行车马之后,便可运粮过来。失了牲畜的百姓,教他们种地,朝廷也没多余的牲畜发给他们,先这样吧。”

  “大王。”乔豫忍不住说道:“匈奴百姓,素来不擅种地。仆闻刘府君在天池,并未遭灾,其部牛马杂畜甚多,或可暂借一部分。”

  邵勋没回答他,转身安抚灾民去了。

  杨勤则瞪了乔豫一眼,似乎怪他不知趣。

  聚集在秀容县的灾民,与流民无异。

  这就好似汉地遭灾后,有些士人和坞堡帅都挺不住,离家当流民帅。

  安置流民之事,当然一切听朝廷的。更何况这些流民互不统属,有的头人都死了,难道发给牛羊让他们再成立一个部落?

  被杨勤这么一瞪,乔豫也回过了神来。

  梁王真是骨头都要榨出三分油!

  赈完灾,这些匈奴百姓怕是要被编户齐民了。太原地广人稀,空地甚多,安置个万余户都不成问题,更别说还有新兴郡了。甚至于,河内、汲、顿丘也地广人稀啊。

  ******

  自七月初一开始,邵勋就待在岢岚郡,一连半个月都没走。

  并州的雨早停了,七月初十开始,羊肠仓已经开始调运粮食西进,补充秀容、静乐、岚谷三县的消耗——至于合河县,目前仅存于纸面上,汝南周氏的庄客才刚刚行至洛阳。

  河北的大雨也停了,但邵勋没有亲自去,而是委派卢志北上赈灾,调运兖、豫、青三州粮食——粮食肯定是严重不足的,能救几个是几个。

  七月十五日的时候,聚集在秀容、静乐、岚谷县的灾民是越来越多了,人数超过了一万五千。

  这个时候,不少头人也自山中而出,至秀容拜谒。

  他们多是受灾较轻之人,还能勉强维持得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下山讨要点粮食,弥补损失。

  “现在知道要朝廷救命了?之前喊你们,一喊一个不回信,真当没办法收拾你们?”运粮五万斛而来的刘灵在院外一个个数落着。

  “大灾之后,还有荒疫。不靠朝廷,你们怎么活?”

  “若拓跋鲜卑趁势南下,大肆烧杀抢掠,你们如何抵挡?”

  “你们说说,从古至今,可有汉家天子赈济胡人?”

  刘灵一点不客气,说个不停。

  会晋语的酋豪听得面红耳赤。

  不会晋语的找人打听,也面有赧色。

  只是,刘将军的话有些不对吧?什么叫“汉家天子”?梁王难道已经登基称帝?

  “以后老实点……”酋豪们分批进入院内,身后还回荡着刘灵粗大的嗓门。

  “拜见大王。”

  “拜见单于。”

  胡人酋豪们闹哄哄地进入正厅,在亲兵引导下按次序排好,然后齐齐跪倒在地。

  “起来吧。”邵勋端坐于上,道:“水灾之前,你们有些人远遁山中,藏匿不出。”

  “有些人阳奉阴违,目无朝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8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7/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