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54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大战开始后,皇甫重被河间王派兵围困。

  皇甫商间道入关中,持诏西行,打算让围攻皇甫重的几位太守罢兵,行至半路时被从外甥告密,死。

  皇甫重孤立无援,后派养子皇甫昌突围而出,至洛阳求援,未果。

  当时邵勋还在金墉城,却未能见得此人一面,只隐隐听说他说动了几个官员,想要搞什么事情,最后无疾而终。

  皇甫昌显然也想到了此事,他不好意思地看了邵勋一眼,遥举酒杯。

  邵勋有些奇怪,难道你当时策划了什么阴谋诡计,想要谋害我?

  不过这都是旧事了。

  彼时立场混乱,今天是盟友,明天是敌人,背刺成风,有什么事都不奇怪。

  他放下酒杯后,沉吟片刻,成功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遂道:“古人有教‘明德慎伐’,今南阳大兵归家,事止于此,可谓善之又善矣。”

  说着,他轻轻起身,背负双手,在厅中慢慢踱着步子,道:“今却有一桩难事。”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看着在座几人。

  乐凯却比梁老登会捧哏多了,立刻问道:“明公有何难处,不妨说出来,我等参详一下,或可分忧。”

  邵勋微微颔首,说道:“昨日在营中,听得南阳土客之争,其情其景,令人悯恻,寝食之际,未尝暂安。”

  说罢,叹了一口气,道:“土人流民,皆是百姓。我亦知其间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今只愿土客百姓相安无事、且自安息,使耕农不废、储峙有常罢了,诸君何以教我?”

  其他三人都把目光投到乐凯身上。

  乐凯其实事先考虑过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在看到邵勋没有遣返关西流民的意思后,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来赴宴之前,他甚至与各家代表有过一次短暂的磋商,眼下这些人已各自派出仆役,携带书信,赶回本家报讯了。

  乐凯倒是不介意再让出些土地,反正这几年他们家捞了不少,土地、庄客、部曲数量暴增,宛城南边的永饶冶也被他们家深度渗透,倒腾了不少质地精良的军中器械。

  乐家部曲拉出来,卖相还是相当不错的。

  有百余骑军。

  有身披铁铠、手持大槊的千余精锐部曲。

  还有外间很难见到的强弩之类的器械。

  都是最近几年攒出来的,其中工匠、役徒超过五千人的永饶冶居功甚伟。

  自家两个弟弟,一为新蔡内史,一在朝为给事中,他本人则是南阳内史。

  乐家虽然算不得一等一的世家大族,但却是那种实力超过名气的地方豪族。

  搭上陈公,好处太大了,暂时出点血,将来一定能成倍捞回来,他一点不介意。

  但其他人却未必和他一条心了。

  你家妹妹先嫁成都王为妃,乐家捞好处。

  刚刚有点颓势,妹妹又摇身一变,成了陈公府上的乐夫人,还为他生了长子,乐家继续捞好处。

  合着你乐家一直赢是吧?我们有什么好处?

  所以,这事情其实挺不好办的。

  土客矛盾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南阳的土客之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遗留在河南的王弥贼众,不过一两年时间,都能给你整出土客矛盾,更别说南阳这种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积弊了。

  但陈公都问了,他也不能不积极表态,于是说道:“明公率军南下,消弭了一场大乱,此谓不战之功。对南阳士民而言,此谓不劳而定,善莫大焉。值此板荡之秋,自当相忍为国。仆以为,或可丈量田地,分给流民,以安其心。”

  “哦?怎么个丈量法?”邵勋问道。

  “以王如之乱为界,界后侵占之田地,一律纳出。已为关西流民所占者,不在此限。”乐凯说道。

  对南阳、襄阳等郡国而言,王如之乱是一件大事,极大摧毁了地方上的秩序。

  大量自耕农、部分地方豪强甚至少量士族,就那么消失了。

  大乱之后,还有不少人南渡,乘船前往江州、扬州定居。

  如此一来,空出来的田地其实很多,陆陆续续都被南阳士族豪强侵占了。

  但人口锐减之下,他们其实也耕不了那么多田,于是很多荒地又被关西流民捡起来耕种。

  乐凯的意思是,让南阳士族豪强吐出王如之乱后兼并的土地,分给关西流民,算是一次让步。

  邵勋听完之后,觉得颇有可行之处,于是点头应允:“弘绪可代我与诸族商谈,静候佳音了。”

  “谨遵明公之命。”乐凯应道。

  与南阳代表议定,邵勋又看向三位关西人,道:“三位近日走了几个坞堡?”

  三人对视一眼,最终由韦辅说道:“总计二十余。”

  “户口几何?”

  “一万四千余家。”

  “家中可得足食?”

  “勉强糊口罢了。”

  邵勋点了点头,这是可以预料的。

  即便有梁芬帮忙照拂,当面临南阳土人强烈反弹的时候,关西人肯定也是先从土人撂荒的边边角角的土地开始耕作。

  这些土地为什么会被撂荒?

  南阳屡经战火,最早可追溯到赵王伦时期,后来又有张昌之乱波及,勉强平定后,再迎来王如之乱。

  这片土地并不太平。

  户口锐减之后,人少地多,南阳土人自然捡最上等、最肥沃的田地耕种了,关西人只能捡他们剩下的,再加上撂荒的因素,可想而知收成不高。

  饿肚子是正常的。

  “我欲招募一批关西百姓至汝南诸县耕作,约以国法,治以军律。”邵勋说道:“先募五千户、续募一万户,尔等可能为我行此事?”

  沔北诸郡的关西流民太多了,十几、二十年积累下来,已有六万余家,甚至都有不少从小出生在南阳的“关西人”了。

  他打算稀释一番,一方面减轻土客矛盾,另外可以在汝南生造基本盘,加强对当地的控制。

  汝南是豫西最后一个尚未大规模清理的堡垒,一定要把这个大郡变成事实上直辖的领地。而且汝南的荒地比南阳多,很多地方一直到唐代都是原始地貌,从未开发过,正合安置流民。

  说到底,自耕农才是基本盘啊。

  他要直接统治,不要间接统治,更不要联统。

  一万五千户只是第一批,后面看情况他还会招募第二批、第三批。

  但南阳的关西人他不会全部弄走,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其间道理,懂的自然懂。

  “明公有令,无不从之。”韦辅、梁臣、皇甫昌三人齐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

  淯水蜿蜒流淌,一路向南。

  淯阳,顾名思义,位于淯水北岸。更准确地说,整体南北流向的淯水在此拐了个弯,淯阳位于河流西北。

  过此河向南不远,便是新野县境了。

  方今天下,乐氏主要有两大聚集地。

  其一乃河内乐氏,比如曾任刘汉河内太守的乐仰便是了。

  其二乃南阳乐氏,居此数百年,先前籍籍无名,门第不高,后汉年间方才发迹,但也没什么名气,直到曹魏年间才真正光耀起来。

  严格说起来,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世家大族,强大起来不超过百年。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南阳这么一个夹在南北势力中间的地方,未来绝对不会好过,乐家逐渐没落是大概率事件。

  即便现在,乐家的未来还是不太确定。

  万一南北交兵,他们会遭遇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就当下而言,南阳乐氏蒸蒸日上,家势甚至远超尚书令乐广时期,正迎来他们最黄金的年代。

  正所谓近乡情怯,越靠近淯阳乐氏老宅,乐岚姬的情绪就越不稳定。

  坐在马车里的时候,时不时就偷偷抹眼泪。

  邵勋将她抱在怀中,轻声安慰。

  岚姬反手搂着他的腰,脸埋在怀中,偶尔回上一句。

  大部分时候都很安静,两人就这样静静相拥。

  感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穿过一道石桥之后,岚姬突然喊停。

  邵勋牵着她的手,下到了路边。

  蔡承以目示意,邵勋看了看不远处的庄园,挥手示意马车离开。

  乐岚姬站在一片洁白的杏花林边,纤手一指,高兴地说道:“还是老样子。小时候就有这么一片林子,没想到现在还在。”

  邵勋也有些惊奇。

  南阳乐氏的庄园居然没被人围攻过?有点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男人与女人思考角度的不同了。

  乐岚姬高兴地走进了杏花林中,轻轻摘起一朵花儿轻嗅着。

  邵勋则在思考,乐家到底练了多少私兵,有点东西啊。

  如果现在有人和他说,淯阳全县就是乐家手里的大号庄园,他都敢信。

  所以,别看诸王秉政之时,在洛阳杀士族官员如杀鸡,就连乐广都被司马乂弄死了。但如果乐广当时溜出京城,返回淯阳,司马乂还真弄不死他。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为了维持家业,士族成员还是要一拨拨地前往洛阳,为地方上的家族建设添砖加瓦,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5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2/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