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28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刘灵在冲到距陕县数里之处时,遇到了回返的七百余骑。

  这些人要么是在前面探路的轻骑,要么是被章古、余安二人放过的前队,听闻后方遭到埋伏之后,立刻返身驰援,结果半路遇到了狼狈奔来的刘灵。

  刘灵身边只有两百余骑了。

  众人停下歇马,吃些食水,并派人收容散卒。

  至午后,又有三四百骑来投。

  看着渐渐壮大的部伍,刘灵惊魂稍定,长叹一声后,对众人说道:“沿原路返回已然不可能,不如一路向东,找渡船返回北岸,如何?”

  众人也没什么心气了,纷纷应是。

  出征之前,他们是气势逼人的五千骑兵,仿佛天下之大,随处都可去得,没人挡得住他们,没人追得上他们。

  如果邵贼主力仍在大阳,那么他们就发挥骑兵超卓的机动性,奔袭百里,将浮桥占住,乃至破坏浮桥,把邵贼的主力大军堵在北岸。

  到了那时候,他就只能仓皇东撤,翻越王屋山,出轵关陉,进入河内。

  这个撤退是仓促的、狼狈的,必然要丢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还要面临大汉步骑的追击,损失必然不小。

  如果他留在大阳不走,那就更好了,几万骑兵压过来,他就只能退守城池。然后十万步兵掘壕三重,围也把大阳围死了。

  楚王殿下制定的这个计划没有任何问题,行动也非常果断,从弘农城外出发,一路急行军,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

  奈何邵贼奸猾,提前预判了他们的计划,七里隘设伏,把他们杀得狼狈不堪。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输了就要认,找个机会撤回去要紧。

  楚王所领兵马不过是前锋罢了,大汉十五万步骑主力尚未出发,过阵子再来报仇。

  休息完毕后,刘灵带着众人上马,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

  在靠近陕县的时候,前方突然间冒出了数百骑。

  对方似乎也很惊讶,没想到能在陕县郊野遇到匈奴。

  但他们反应很快,立刻下马集结,占住驿道两侧,熟练地掏出弩机,迎着匈奴骑兵就射。

  “冲过去,不要恋战!”刘灵大吼一声,在亲兵的围护下,拍马直冲,速度飞快。

  匈奴人——好吧,绝大部分不是匈奴人——尽可能将身体伏在马背上,躲避弩矢。

  还有人在高速奔驰下施展藏身绝技,时而挂在马的这一侧,时而挂到另一侧,试图躲避密集射来的弩矢。

  但迎面相遇,又岂是这么容易逃掉的?

  弩矢从道路两侧交叉射来,千余匈奴骑兵再一次为人们表演了壮观的人仰马翻剧目。

  有人直接被弩矢洞穿,栽落地面。

  有人被射中坐骑,直接被甩飞了出去。

  还有人被前面的尸体所阻,来不及转向,连人带马摔倒在地。

  场面是惨烈的。

  但匈奴人完全没有停下来反抗的意思,几乎将马力摧到了极致,亡命狂奔,毫无斗志。

  就这样奔出去了十余里,眼见着马儿已不堪重负时,后方又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刘灵扭头看去,却见数百骑兵手持马槊、大戟,呼喝着追了上来。

  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悔意。

  早知要被这么撵着屁股追杀,当初就该在隘口外尽可能多地收容溃兵,然后死战的。

  但他当时怕了,习惯性跑路。

  在遇到方才那帮持弩的骑马步兵时,也不是不可拼死一战。

  但他又急着跑路,莫有斗志。

  现在遇到的应该是晋国骁骑军,这帮人是专业骑兵,马力多半还充足着,怎么逃?

  一步错,步步错。

  现在回想起来,今天像中了邪一样,从遇伏的那一刻起,一步步都在别人的算计中,不断错失机会,不但丧失斗志,终至穷途末路。

  “唏律律”马儿突然前蹄一跪,软倒在地。

  刘灵一不留神,被甩飞了出去,还好他反应快,落地时翻滚了一下,没受什么伤。

  就在他起身之时,十余骑奔至身前。

  有人惊喜地喊道:“这有个贼将,抓活的!”

  刘灵刚想反抗,却已被团团围住。

  他叹了口气,垂下头,弃械跪地。

  在他身侧,大群骑兵如风驰电掣般掠过,追杀仍在继续。

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

  刘聪派兵奇袭茅津的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战场上很多事情就这样,我定下一个战术意图,然后争分夺秒实施。成功,那也就成功;失败了,也不奇怪。

  很显然,刘聪的战术意图失败了。

  百里奔袭茅津的五千骑兵,最后只跑回去了一千六百骑。

  当天夜里,又回来两百骑。

  第二天,再回来百余骑。

  然后就没有了。

  据闻还有一部分突破了隘道,但他们现在在哪里,是不是还活着,一无所知。

  刘聪收到这个消息时,刘渊的使者、大汉宗正呼延攸刚刚抵达。

  刘聪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一是因为战败的消息。

  二是因为这人没啥本事,朝廷实在没什么官位可安排给他,于是只能当宗正——呼延攸乃呼延翼之子,呼延皇后的侄子。

  而且,这个人的态度还很差。

  “天子诏命,班师回朝!”呼延攸扯着刘渊的虎皮,当着诸将的面,大声应道。

  刘聪怒视着他,眼神想杀人。

  “你……”呼延攸退后半步,有些害怕。

  “殿下。”大鸿胪范隆站到二人中间,笑眯眯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草原引弓之国,何止十万骑,今不过损兵数千,有何惧哉?天子素来爱护殿下,今可速回,具陈战况。下个月出师,殿下仍可为先锋。”

  范隆说前半句话的时候,刘聪还没什么反应。待听到后半句时,脸色稍霁。

  范隆察言观色,知道劝说有效果了,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他很了解楚王,知道他的脾气很倔,好胜心极强,打仗容易上头,怕是不太容易说服。

  十月出师是早就定下的事情,五万骑兵、十余万步兵,浩浩荡荡,攻克洛阳是最低目标。

  楚王为先锋也是早就定下的事情,毕竟大汉宗室里就没几个打仗打得好的。

  楚王刘聪是一个,始安王刘曜是一个,汝阴王刘景也算一个,但后两者都不是陛下息子,这中间还是有差别的。

  范隆其实不太赞成刘聪当先锋。

  大汉军制与晋国不同,素来重骑兵、轻步兵,先锋都督定然统率骑兵,可谓掌握着全国精锐。

  刘聪一旦当先锋,那么从匈奴本部、汉军、羯众、乌桓、河西氐羌、鲜卑诸部以及代北杂胡总计数十万众里面挑选出来的五万精骑,可就要交到他手里了。

  刘聪的性子,只能说有好有坏。

  范隆很是担心,一旦他在洛阳城下受挫,该撤退时,却怎么都不肯撤退,甚至驳回天子的旨意,非要打赢才肯走。

  将不因怒兴兵,这是最基本的事情。

  楚王聪可不一定做得到啊。

  “既有天子诏命——”刘聪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

  王弥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但现在他也没任何办法了,好在本钱没全部折光,从头再来吧。

  呼延攸又神气了起来,冷笑地看着他。

  天子又怎样?若无呼延氏支持,天子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刘聪这人,打仗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说不得了?

  “那就撤兵吧。”刘聪艰难地说出了后半句:“不过——”

  范隆、呼延攸的心又提了起来。

  “可遣骑军一部在弘农城外埋伏,如果垣贼出城来追,或可杀之。”刘聪又道。

  范隆心中暗暗叹气。

  楚王还是不死心,临走还想捞一把。

  不过派骑兵伏击,倒也没什么。

  没伏击到,直接撤走就是,干脆利落。况且,确实也应该防备垣延出城追击,虽然他已经被打得没什么实力了,出城的可能性不大。

  “老夫只负责传旨,如何撤,殿下自决即可。”范隆说道。

  刘聪点了点头,立刻传令。

  片刻之后,正在行军万余步骑开始转向,回弘农。

  九月初二午后,大军回返弘农。

  郡城内外一片寂静,仿佛之前惨烈的攻城战都不存在似的。

  刘聪恨恨地看了一眼城头,“垣”字大旗高高飘扬,仿佛在嘲笑他一般。

  “撤!”他一甩马鞭,往浢津方向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2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