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27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有人临落水之前,手胡乱伸着,也不管是袍泽还是敌人,下意识将其拉下水,只一会就没了声息。

  有一段浮桥不堪重负,稍稍倾斜了一下,哗啦啦就让十余人集体落水。

  这个时候,无论是轻甲的王弥部士卒,还是全副铁铠的邵氏府兵,在河水中都挣扎不了几息,很快便沉入水底。

  陈有根也被摇晃的浮桥闪了一下,某人跌跌撞撞冲过来,直接将他撞入河内。还好亲兵眼疾手快,奋力将他拉了上来。

  他恼怒地摘掉兜盔,砸在桥面上,带着长剑武士们奋勇上前,驱赶着敌方溃兵一路冲到北岸。

  营内只剩两百余人,眼见着南岸以及增援过去的人都败了,早就无甚斗志。

  在府兵冲杀过来后,只稍稍抵抗了一小会,便向后溃去。

  府兵们趁势追杀,在泥泞的道路上追出去了百余步,斩获数十枚人头后,才缓缓撤了回来,然后加固营垒,以为坚守。

  入夜之后,银枪军副督王雀儿押着一批物资过河。

  “陕城破了。”王雀儿说道:“千余贼兵,一通鼓就吓破了胆,守到天黑,趁夜出逃了。”

  “茅津也攻克了。你们的人正在搜罗渡船,最多两三个时辰就会赶来汇合。”

  “郎君何时过河?”陈有根的手上包着一块绢帛,已被鲜血浸透。

  厮杀的时候热血上涌,压根感觉不到痛,这会歇下来了,却一阵阵钻心地疼。当然,老陈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至少装也要装成这般。

  “很快,兴许后半夜,兴许明天早上。”王雀儿瞄了一眼陈有根的手,说道。

  他已经听见陈部军士的“吹嘘”了,但他很不以为然。

  战阵厮杀,依靠的是上下用命,群体协力。

  陈有根固然勇猛,但这种打法是王雀儿无法欣赏的。在他看来,真正善战的军队,应当是军阵森严、脚不旋踵、前赴后继,而不是陈有根这类依靠悍不畏死的血勇之气,鼓噪而进的杀才。

  两人话不投机,又分属不同系统,很快便分开,各自巡视本部。

  浮桥上还在源源不断地过人、过车马。

  雨已经停了,火把长龙一眼望不到头,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接开赴河东境内。

  目标:大阳。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运营官和我说,起点有个集龙珠的活动,只要发个单章就行了。

  我也不懂,那就写一个吧,也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下面我就按照起点活动的要求走流程了……

  第一部分:回顾2023年创作故事。

  2023年9月结束老书的时候,新书题材一时没法确定。

  最开始准备写清末,但在起点可能性不大,后来想写元末,又怕因为和老朱争霸的内容被冲,算了,以后再写吧。

  最后定了两晋南北朝。

  做出这个决定后,面对长达三百年的时间段,一时又不知从哪里切入。

  最开始想写前燕或后燕那会,后来发现,好像没有崛起的可能,遂作罢。

  于是认真研究了一下。

  但凡一个乱世开启,有一个特征十分明显,那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各路争霸者都很菜,军队战斗力也惨不忍睹,但打着打着,文臣武将慢慢历练出来了,军队战斗力也起来了,这时候就陷入稳定期了。

  汉末三国就是例子。

  曹操一开始的军队质量,简直烂到家了,说是农民也不为过,其实就是书里大部分义军流民帅的水平。可能还不如,因为老曹的军队三天两头炸营,开小差的不知凡几。

  其他诸侯也好不到哪去。

  这是什么军队?汲桑、王弥就这个鸟样。

  说实话,曹操初期的军队可能还不如书里面屡战屡败的世兵。

  在那阵子,无需避讳,就是菜鸡互啄。只不过《三国演义》太经典了,把他们美化了,让人下意识忽略了这些问题。

  一个高水平的武将,完全可以在这些垃圾兵里面开无双,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说白了,一个人的水平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高的,是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的——20岁的诸葛亮,绝对没有后期的那种水平。

  一支军队,也是需要不断历练、淬炼,才能达到高水平——打黄巾时还胆怯不已,逼着老曹不得不亲自上阵的军队,也没有后期白狼山之战时那么牛逼。

  所以,我思来想去,在大范围天道法则(九品中正制)压制的情况下,只有八王之乱那会就切入,一个底层人才有那么一点机会。

  如果等到南北朝,各方的军队都慢慢练出来了,那就没戏了。

  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

  第二部分:印象最深的催更内容。

  寄刀片、喊爸爸、威胁举报,还有什么补充的?

  第三部分:和书友互动的有趣瞬间。

  太多了,本书书友骚话特别多,就作者最纯洁。

  第四部分:给读者的新年祝福。

  简单点吧,新年快乐,谢谢大家的支持,真的感谢!

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

  大阳不大,只是中条山以南的一座小县城。

  中条山又名襄山、薄山。

  《封禅书》记载:自华以西,名山七,一曰薄山。薄山者,襄山也,亦中条之异名。

  中条山自西向东一百多里,接太行山脉,是并州表里山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和平年代,这条东西向的山脉毫无疑问阻碍了南北交通。但在战争年代,这条山脉的价值就十分巨大了。

  就大阳这个方向来说,既有茅津这样一个连接黄河南岸陕县的重要渡口,又有虞坂岭这样的纵贯中条山的陉道,可谓要害之处。

  茅津在北周时期置太阳关。

  唐代建永久性浮桥,曰“大阳桥”或“太阳桥”,开元中置水手二百人管理。

  茅津东北十余里可至大阳县——唐天宝初更名为平陆县,自此未变。

  县东北循沙涧河谷北上,穿越山道之后可至虞原——虞原,虞仲所封,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者也。

  自虞原下山有坂道,二十余里长,不太好走。但走过这段艰险的山路后,就进入平坦的运城盆地,向西北走三十多里可至河东郡治所安邑县。

  平北将军曹武率军屯于此处,防备的就是匈奴出河东郡城,然后过虞坂道,穿中条山渡河南下。

  但他失败了,万余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今王弥所部屯于此处,异日渡河南下攻洛阳,他们将会是先锋。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桥头堡。

  并州沟通大阳,需要穿越中条山。

  弘农沟通大阳,需要北渡黄河。

  现在邵勋来了。

  八月二十九日清晨,无边无际的大军已经汹涌而至,铺满了整个原野。

  留守大阳的是王桑,城内外驻扎了约两万军士。

  邵勋给了他一个像男人一样决战的机会。

  大家别玩什么阴谋诡计了,阵列于野,一决生死,敢不敢?

  王桑不得不战,盖因大阳城小,他帐下数千本地士兵的家人住在城外,急切间没法撤走。

  巳时初刻,双方吃罢早饭,在旷野中开始列阵。

  王桑基本把能拉的人都拉出来了,两万众齐齐整整,排出了一个方阵。

  从阵型来看,可知王桑还是有些胆怯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两万人整训不过一年,战力有限,主动进攻敌人是找死,不如排出一个相对保守的阵型,等敌军来攻。

  若能侥幸不被冲散,便可趁着敌军兵锋已钝的良机,发起反冲击,或有取胜之机。

  “邵勋此贼,我素知之。长于东海之滨,举孝廉入仕,残暴嗜杀。”

  “若为其所俘,尔等皆为刀下鬼矣。”

  “尔等之妻女,亦要为其兵士淫辱。”

  “君等为家人计,当奋勇死战,脚不旋踵。”

  王桑做起了战前动员。

  不得不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听到家人可能被欺辱后,至少那几千名本地士卒心中涌起了战意。

  另外一头,晋军也开始排兵布阵。

  “陈有根!”邵勋喊道。

  “末将在!”

  “你领府兵十队作为战锋,此为第一阵。”

  “诺。”

  陈有根立刻点了五百人,其中四百重甲步兵,手持重剑、长柄斧、木棓、步槊——都是自重较大的武器。

  另有百人持单兵弩,背负重剑。

  “金三!”

  “末将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2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7/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