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26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遵命。”

  邵勋挥了挥手,让唐剑退下。

  明日唤吴前来,是让他去募兵。这事本来应该是年底办的,因为要到明年年初才会有军官下部队,但现在等不及了,只能提前招募一千两百人,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局势。

  他现在不是最危险的时候。

  最危险的时候当是匈奴被击败,退回河东之时,难保司马越会不会有什么骚操作。

  当然,如果匈奴赢了,洛阳陷落,那更危险。

  他现在的实力,对上匈奴主力,失败是必然的。大旱之下,匈奴骑兵甚至可以直冲广成泽,破坏乃至毁灭他的基业。

  他与朝廷,就像同床异梦的夫妻,互相看不惯,甚至多有争吵,但还得一起搭伙过日子,互相忍让,共同应对家庭危机——因为只有双方一起努力,才有可能渡过危机。

  这个时候再算计谁吃亏谁占便宜,乃至大打出手,那就真的一点格局和眼界都没有了。

  另外,从辩证角度来看,任何事都有好坏两面。

  得到什么,就必然要失去什么。

  在匈奴入寇、谶谣满天飞的大背景下,我、司马越、刘渊三人,各自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全看各自的操作了。

第八十八章 话疗

  糜晃回到京中后,一直没见到司马越,原因是他病倒了。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病的,糜晃也不敢猜测,反正这两年司徒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且不断恶化,生病实属正常。

  但四处疯传的谣言,依然让他忍不住猜测。

  想到最后,只是喟然长叹。

  他忍不住回想起了七年前的场景。

  那时候他还只是个督护,为司空督练第一支兵马,邵勋还只是个什长罢了。

  七年过去了,世间风起云涌,让人眼花缭乱。

  这七年间发生的事,可能比过去二十年、三十年还要多,还要让人震惊。

  仿佛什么东西突然加快了速度,让人极其不适应,然后下意识想做点什么,结果越做越糟,最终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大晋朝,要亡了吧?”糜晃无奈地叹了口气。

  好吧,其实他对大晋朝亡不亡没有那么关心,无非就是换个人当天子罢了。但他对恩主比较关心,他毕竟是司马氏的人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邵勋对司马氏应该不怎么关心,除非那是个姓司马的女人……

  糜晃咧嘴笑了笑,十分难看。

  “阿爷。”糜直走了过来,行礼道。

  糜晃看了看长子,门外还有二十余人。

  有的从弘农过来,是他当弘农太守时结识的老部下。

  有的就是洛阳人,禁军清洗后投奔过来的小军官。

  还有一批是从东海老家过来的,家族部曲中的骨干。

  “去吧,回嵩山。”糜晃挥了挥手,说道:“现在到处是流民,你们好生经营。”

  “得亏去年秋天听劝,种了小麦。”糜直感慨道:“今年秋天如果下雨,还得种,避开明年的蝗灾。”

  “你有主意,阿爷很欣慰,去吧,没事不要回洛阳,好好操练庄客。”糜晃挥了挥手,说道。

  “是。”糜直行了一礼,然后带着部下们离开了。

  嵩山坞堡现有一千三百余户,可拉出两千丁壮。

  他们在山里种田操练,应对时局,非常不容易。

  但如今哪里容易呢?

  山里再辛苦,也比洛阳安全啊。

  再者,洛阳陷入大战的时候,嵩山坞还可以作为一个屯兵点,给邵勋用一用。

  是的,就是给邵勋用。

  糜晃对禁军已经绝望了。

  经历了大清洗的禁军,已不再具备主动进攻匈奴的实力,只能在洛阳周边防守。

  即便是与匈奴野战,也一定是倚城而战,不可能远征了。

  他曾经与邵勋畅谈过军事。

  邵勋认为,能深入敌境进攻的是第一等军队,能在己方境内进攻的是第二等军队,能在敌方境内守城的是第三等军队,只能在己方境内坚守的是最下等的军队。

  进攻和防守,对军队素质的要求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如今的禁军,大概介于第三等和第四等之间,堕落得有点快。

  从今往后,他们大概率只能被动挨打,守守城池了。

  而洛阳这个情况,守到最后,也一定是守不住的。

  难矣。

  ******

  糜晃一直在京中待到六月中,才接到入见司徒的许可。

  六月十六,他匆匆来到了司徒府。

  “参见王妃。”见到裴氏时,糜晃躬身行了一礼。

  裴妃回礼,然后轻声说道:“子恢勿忧,王太尉、潘、刘二位长史皆在,小心说话即可。”

  “谢王妃提点。”

  裴妃飘然远去。

  糜晃叹了口气。

  得知司徒病重之后,王妃便带着世子回到了京中,亲手照料。

  这让糜晃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轻手轻脚来到卧房后,却见司马越半倚半躺在榻上,神色萧索,静静听着王衍说话。

  糜晃悄悄看了眼,差点流下眼泪。

  司徒本就清癯,经过一场大病后,更是瘦得颧骨都凸出来了。

  眼神也有些浑浊,不再似之前那般有神。

  看来,洛水断流对他的打击非常大啊。

  “司徒。”糜晃行礼。

  司马越转过头来,看向糜晃,眼神有些闪烁,十分复杂。

  “坐吧。”司马越无力地抬了抬手,说道。

  糜晃坐了下来,低头不语。

  王衍继续说话:“谶纬之说,盛于后汉。彼时《五经》不可改,儒生为了幸进,不断修饰经书,神鬼之说不断引入,信者多矣,但虚无缥缈之说亦多。”

  “夷甫是说,谶纬乃是儒生释经弄出来的,不足信?”司马越问道。

  王衍捋了捋胡须,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道:“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文本。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如《河图赤伏符》、《河图帝览嬉》、《洛书甄曜度》、《洛书摘亡辟》、《孔子河洛谶》等。”

  “然后汉这些谶经纬书,其实也是前代所遗。千年以降,经手谶纬经书者不知凡几,各怀目的,不乏居心叵测之人,为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乱写谶纬。”

  说到这里,他举了几个例子。

  司马越听得十分入神,凝重的脸色稍解。

  王衍一直在悄悄观察司马越的脸色,见此心下渐安。

  他没有全面否定谶纬之说,而是先从数量众多的谶纬书籍方面入手,指出谶经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历朝历代都有人加私货,演变下来甚至有互相矛盾之处。

  这是一种经典的话术手段。一本书哪怕99.9%的内容是正确的,只要0.1%有问题,那就可以揪着这点穷追猛打,混淆视听,全面否定这本书,并给人制造一种固有印象。

  司马越显然入彀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成为官学。然天下之事,包罗万象,数百年前的经典如何能包治一切?故儒生用谶纬之说穿凿附会,以免儒家经典为人攻讦。完美之‘经’,只能由‘纬’来完善。”王衍又说道。

  “前汉末年,王莽为篡权,大量炮制谶纬。当其时也,谶纬之说泛滥无比,王莽不但不禁止,反而纵容乃至奖励。然王莽篡位之后,立即下令禁控谶纬,由此可见一斑。”

  司马越听了微微颔首。

  糜晃也情不自禁点头,他觉得自己都快被说服了。

  “仆闻贤明之君,皆对谶纬之说不屑一顾。”王衍察言观色,继续说道:“汉光武曾颁图谶于天下,为谶纬定型,遏制其发展。”

  “魏武帝曾科禁内学,禁毁谶纬之说。”

  “国朝武帝又禁星气谶纬之学。”

  “故此说不足信也,司徒勿忧。”

  王莽曾经为了上位而疯狂炮制谶纬之说,上位之后立刻下诏禁止。

  刘秀平定天下后,于中元元年(56)颁布图谶,其实就是规定了谶纬的格式,最终解释权归官方版本,其实是为了遏制谶纬之说的发展。

  但官方这种行为,也令谶纬成了显学。终东汉一朝,谶纬学说十分兴盛,儒生也大量使用,甚至到了经、纬不分的地步。

  即便从东汉末年开始打压,但这种学说已经扎下了根,不是一时半会能压制的。到了此时,依然是世家大族子弟的必学科目之一。

  王衍说了这么一大堆,好似对谶纬不太相信,但你问问他为何总是一个人在家研究图谶甚至算卦?

  “夷甫所说,似有几分道理。”司马越的脸色好看了许多,随后又看向潘滔、刘舆二人,问道:“你二人是何看法?”

  “司徒,此必匈奴之计,旨在离间司徒和鲁阳县公,不足信也。”潘滔立刻说道。

  刘舆犹豫了一下,似是觉得这会不能生出内乱,当以大局为重,于是附和道:“谶纬之说,虚无缥缈。鲁阳县公嚣张跋扈,贪财好色,恶了不少人,或有人中伤。”

  “司徒历次征调,鲁阳县公皆出兵相随,忠勇可嘉。”糜晃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2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7/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