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215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数名旗手立于旗下,顶盔掼甲,背负长剑,顾目自盼,夷然不惧。

  有些站在渡口外围,正想往里挤的人看见后,下意识停了下来,傻傻地看着这面大旗。

  河对岸开来了更多的部队,一字长蛇般的队伍远远看不到头。

  一名身着大红色戎服的青年武将策马向前。

  上百亲兵紧随其后。

  “前行看后行。”红袍武将大喊道。

  “齐著铁两裆。”百余亲兵齐声高和。

  “前头看后头。”红袍武将再喊。

  “齐著铁冱鉾。”这次不单亲兵在喊,就连一些正在行军的士卒也高喊了起来。

  马队疾驰而过。

  军士们的目光追随着那道红色身影,有学生兵军官抽出环首刀,敲击着绑扎在手臂上的小圆盾,大喊道:“万胜!”

  “万胜!”声浪从一幢传到另一幢,整整传递了五次,然后很快掀起了第二轮。

  河对岸逃难的人群看了,下意识放慢了动作。

  不挤了,不推搡了,也不叫骂了。

  前面的人定定地看着。

  后面的人交头接耳,互相询问,然后再扭头看看那面“邵”字大旗。

  旗帜仿佛有魔力般,一下子镇定了人心。

  “不逃了!”有勇少年挣脱了母亲的手,在父亲气急败坏的目光中,飞快地抢过一匹马,翻身而上,疾驰而出,声音远远传来:“我随鲁阳侯击贼,爷娘勿忧,去去便回。”

  他的举动鼓舞了不少人,又有十余壮士奔出。

  有人一边走,一边破口大骂:“一帮贼子,当我襄城无人耶?”

  还有人回头看了一眼,道:“逃又能逃到哪去?若贼渡河追来,还是一个死,不如拼了。”

  众人都避开了他的目光。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

  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本就很正常。

  王弥大军杀来,众皆逃亡,有些人被裹挟其中,本就不情不愿。如今鲁阳侯渡河击贼,看到主心骨了,勇猛之士自然愿意追随旗下,保卫桑梓。

  河西岸的军士已经停了下来,在河岸草地上列阵。

  王阐、郝昌等河北将领指挥着本部三千三百余人,在工匠的带领下伐木,制作简易浮桥。

  石桥、永兴、南山以及刚刚组建完毕的李家防,各抽调两百府兵,计八百人,携带马匹、部曲、器械,先期渡河。

  所有船工都来到了河西岸,将一名名士兵、一匹匹马渡过去。

  过河的府兵稍事休息后,便按队为单位,分散开来,查探消息。

  傍晚时分,陈有根亲自带着两百人冲进了城门大开的襄城县。

  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件事就是封存府库,然后将县衙、州府内残存的吏员都召集起来,令其发动城中百姓,抽调丁壮,发给器械,上城头巡视。

  与此同时,派出信使前往诸县,以南路都督鲁阳侯的名义传讯,诸令长再有弃城而逃者,斩无赦。

  这道命令可以说非常严厉了,不是免官这种温柔的惩罚,而是杀!

  当天后半夜,邵勋带着亲兵渡过了河。

  这一次,他带来了银枪军一到五幢三千战兵、长剑军八百,外加河北降军三千三百人及两百多工匠——他们充当辅兵。

  银枪军第六幢屯驻绿柳园附近,并府兵四百、牙门军两千人,充作总预备队。

  银枪军第八幢因为全是新兵,被分到了宜阳三坞训练。

  牙门军另有一千二百人留守广成泽。

  剩下的两千人被李重带去了禹山坞,与银枪军第七幢一起,作为该坞堡的中坚守备力量。

  所有作战部署已经完成,就等着接下来的大战了。

  *******

  四月二十二日,王衍亲自巡视了一番洛南三关,轘辕关是他的最后一站。

  殿中将军缪播亲自出关城相迎。

  一番寒暄后,众人上了城头。

  “这……”阳光有些刺眼,王衍手搭凉棚,看着前方掩映在草木山体中间的驿道。

  道不甚宽阔,有些路段甚至堪称狭窄,错车而过都不可能,仅容方轨。

  以他有限的军事知识来看,正面攻打是极为困难的,这让他信心大增。

  王敦跟在兄长身后,默默看着。

  郁郁葱葱的草木让他有些心烦意乱。他强行摒弃杂念,默默看着地形,与兵书中所述一一对照。

  蓦地,他脑海中生出一个想法:“缪将军,何不拣选精兵,至两侧山上埋伏,待敌大队人马路过之时,突然杀出。贼众行军之时,乃一字长蛇阵,首尾难以相顾,或能将其截成数段,大获全胜。”

  缪播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于是他看向王衍。

  王衍犹豫了一下,道:“缪将军但固守城池便可。值此之际,能不犯错就是最好的。”

  “兄长!”王敦有些不甘心。

  缪播也用期待的眼神看向王衍。

  说实话,守城得到的功劳,如何能与野战破敌相比?差远了!

  “无需冒险,按令行事即可。”王衍说道。

  “诺。”缪播应下了。

  微微有些遗憾。

  他现在非常需要在天子面前表现一番,以期获得更高的官位、更大的权力。奈何王司徒不同意,可惜了。

  王衍的目光越过驿道,落在了南方的莽莽群山之中。

  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让王弥横穿整个河南,太傅难辞其咎。

  洛阳,终究还是要靠禁军来守,无论来犯之敌是王弥,还是已经磨刀霍霍的匈奴。

  王衍第二天回到了洛阳。

  这个时候,各地援军陆陆续续汇集,主要是附近州郡的部伍,其中最显眼的一支是来自凉州的部队:由北宫纯、张纂、马鲂、阴浚等将率领的五千凉州骑兵。

  五千骑带来的轰动效应十分巨大。

  尤其是他们的战马高大神骏,与北方草原相对矮小的马完全不是一回事,正面冲锋应该十分厉害。

  这五千人里,有凉州汉儿,有依附而来的鲜卑、羌种,每个人都有战斗经验,看着就彪悍轻捷,不是那种花架子部队。

  凉州苦寒之地,竟然藏着这么一支强兵劲旅,洛阳士民闻之,顿时奔走相告,振奋无比。

  要知道,禁军这会才两千余骑啊,没凉州援军一半多,这仗好打了!

  另外,北宫纯带来的凉州骑兵还极大震慑了潜在的野心家们——呃,邵贼若在此,也会被震慑,这狗屁朝廷居然还能摇来五千凉州精骑,这不是逼着我继续装忠臣么?

  随北宫纯一起来的还有凉州的贡品:骏马五百匹、牛角、毡毯、香药数万件。

  比起其他方伯,张轨在缴纳赋税之余还奉上贡品,确实极为恭敬了。

  天子闻讯,特于宫中赐酒招待北宫纯等将,并遣使西行凉州慰勉。

  一时间,仿佛让人看到了大晋朝中兴的假象。

  但另外一方面,王弥已率众开往轘辕关是事实,刘渊在囤积完粮草器械后,举大兵杀向平阳、河东二郡也是事实。

  这番光怪陆离的景象,直让人感慨万千:大晋朝固然问题重重,但其国祚实不该这时候绝,之所以落到眼下这步田地,全是人为作死作出来的。

  诚哉斯言!

第四十四章 接战

  禹山坞铸了一座铜钟,大概是全坞上下三千余户军民中最值钱的宝贝之一了。

  铜钟被安在一座位于半山腰的小院内,四周植了几株梨树,结出的果子香脆可口,经常有胆大的孩童过来偷食。

  看守铜钟的堡丁撞着了,也只当没看见。

  院内还有一口小池子,引山泉水而至,清冽甘甜。夏日喝上一口,能让舒爽直沁入心脾。

  小院外的平地甚至缓坡上,栽种了许多瓜果菜蔬。

  墙角隐有青苔,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一只老猫窝在屋顶,慵懒地晒着太阳光,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哐……”铜钟猛然撞响,惊动了小院。

  老猫睁开眼睛,浑身毛都炸了起来。

  “哐……”第二声撞钟响起。

  在小院外浇菜施肥的堡丁先进院子确认了一番,然后一哄而散,边奔跑边喊道:“钟响了!有贼人!”

  “哐……”钟声三度响起。

  坞堡吊桥轰然放下,大门洞开。

  正在外劳作或操练的丁壮们在里贤的带领下,有组织地上山,撤回坞堡。

  钟声反复响起,回荡在整个山间。

  有那信仰神佛之人,跪在神龛前,神情肃穆,嘴里念念有词。

  有那正在制作工具的匠人,听到后一声叹息,手下不自觉地加快了动作。

  “吱嘎。”仓库大门被打开了,第一批撤回来的堡丁在院场上整队后,被带着过去领取兵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2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5/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