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186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唉!”卢志叹了口气。

  他是聪明人,当然知道邵勋已不太可能离开河南,只是颇为遗憾。

  这么一个能打的少年军将,在河北颇有用武之地。人还这么年轻,放弃河南的基业,统领成都王旧部,在河北重新奋斗,也不是不可以啊。

  奈何,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放弃奋斗多年的基业,从头开始,这个决心不是每个人都能下的,除非河南实在待不下去。

  “卢公,你别和石超他们搅在一起了,没下场的。你若来帮我,政务皆由公做主,如何?”邵勋诚恳地说道。

  卢志一听又苦笑,道:“你那点家业,有多少政务?”

  “卢公,我家业是不大,但与一般人不同。”邵勋说道:“我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路,但也是稳固的路。上次会面之后,梁县、广成泽一带又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空来看看便知。”

  卢志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信息不是很通畅,真不知道邵勋又搞了什么,于是点头道:“王师入河北,这地方确实待不下去了,或可南下梁县,以观邵君家业。”

  “这个不急。”邵勋又拉住他的手,笑道:“而今四处战乱,贼匪横行,路途多有不畅。卢公不妨在我军中多留几日,待得胜班师之后,一起回洛阳,可好?”

  卢志想了片刻后,轻轻点了点头,道:“也好。不过,我得先去趟邺城。”

  “此为正事,早去早回。”邵勋说道。

  ******

  卢志当天就走了。

  邵勋等到第二天,便下令全军过洹(huán)水,直扑四十里外的邺城。

  从战术上来说,欲攻灭分布在阳平、平原的五六万叛军,压根无需走邺城。

  但说穿了,古今中外打仗,都逃不过“观瞻”二字。

  唐安史之乱时期,李泌建议分出一部兵马,自河套北出塞,经大同,迂回攻幽州,“覆其巢穴”,但肃宗抵挡不了收复洛阳的政治意义,拒绝了,继续在中原绞肉。

  司马越同样抵挡不了收复邺城的政治意义,于是绕了这么一大圈,反倒给了汲桑充分的调整时间,也是没谁了。

  而这个时候,刘舆才施施然带着大军出汲郡,速度很慢,一天走不到二十里。

  他与官渡的司马越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络,几乎每天都有使者往返,带来太傅的最新指示。

  “田甄、田兰、李恽等人欲投太傅,太傅欣悦,令其率军南下。”看完信件后,刘舆对王俊、沈陵等人说道。

  “乞活军可能战?”沈陵有些疑惑。

  “还是有些战力的,若不能打,早让人吞了。”刘舆说道:“就算战力不行,待邵勋元气大伤之时,也总有机会。”

  沈陵微微颔首。

  乞活军这个组织,属于半官半民。

  司马腾把他们从并州带过来,各级首领皆为并州将官,乞活军中亦有大量并州士卒。

  但他们以前的官职都不作数了,司马腾死后,更是没妈的孩子,形同孤魂野鬼,不知何依。

  以太傅的地位,将其收服简直小菜一碟。

  如今恰好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如果立下奇功,正式收编不在话下。

  田甄、田兰、李恽等人说不定还能重获官职——他们本来就是官,恢复官身并不困难,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得到升迁。

  如果立不了功,那么就没人关心他们了,太傅也会失去兴趣,撑死了收拢一部分投靠最积极的人,作为新的刀子、打手,为太傅镇压河北。

  邵勋与乞活军,若能为太傅消灭汲桑,然后再互相火拼,那就太完美了。

  总之,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机会还是蛮大的。

  打死汲桑除外患,打死邵勋除内患,妙哉。

  邵勋这个人,心里是真的没数啊。你什么出身,还上蹿下跳,金谷园都敢拿在手里,简直不知所谓。

  刘舆倒想看看,如果邵勋的牙门军和私兵部曲在战争中消耗掉,他怎么保住洛阳周边的三处庄园?

  他如何握得稳抢来的那数千匹鲜卑马?

  到时候自己上门见乐氏,他敢拒绝吗?

  对了,还有荆氏。唉,真是我见犹怜,如此美妇,怎么能委身于王延呢?

  七月十五,尚未行至朝歌的刘舆收到消息:邵勋收复邺城。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遣使者携军令至,令其速速东进,攻汲桑。

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

  汲桑已从东武阳退至阳平。

  东武阳被苟晞占了,“义军”损失五千余人。

  不过汲桑不心疼,能打的老部队跑得飞快,大部撤回来了,死掉的多为顿丘、阳平等地拉的壮丁。

  这些田舍夫,要多少有多少,死就死了。

  苟晞进占东武阳后,并没有立刻追击,而是搜罗船只,将尚在大河南岸的部队、辎重、粮草一批批渡过来。

  汲桑趁机修缮城池、深挖壕沟、兴建营垒,打算与苟晞长期相持。

  但还有一桩忧心之事,那就是西面来报,太傅幕府左长史刘舆率军八万,自汲郡北上,已复邺城,正往阳平杀来。

  八万大军?汲桑只是笑笑。

  他手下真实兵力不过五万余,曾经号称二十万,吹牛谁不会啊?刘舆能有三万兵就不错了。

  但刘舆这一路也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必须重视。

  汲桑唤来斥候,仔细询问了刘舆大军的动向后,心中冷笑。

  他好歹走南闯北多年,依附于朝廷在茌平开办的赤龙、骥等牧场,做过贩马生意,见多识广,如何看不出其中奥妙?

  那个名为先锋的邵勋,说白了就是个可怜虫,被所有人顶在前面。刘舆根本不关心他的生死,同时也胆小如鼠,畏缩不前,已经与邵勋部拉开了相当的距离。

  既然你送大礼,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汲桑浑身燥热,将狐皮裘一甩,夺过一把蒲扇,径自扇了扇风后,大笑两声,道:“这便吃了邵勋,挫刘舆之锐气。他那般胆小,听闻前锋军败,想必就不敢来了。”

  诸将坐于帐中,屏气凝神看着汲桑。

  大将军一旦扔掉狐裘,就说明他要做大的决定了。

  被官军两路夹击,确实很难受,如果能迫退兵力较少的一路,当能大大改善目前的处境,说不定就能与苟晞长期相持了。

  “逯平!”汲桑大喊道。

  “大将军,末将在此。”逯平霍然起身,应道。

  “你带三千老弟兄,我再予你万人,寻个好地方,干了邵勋,敢不敢?”汲桑问道。

  “有何不敢?”逯平大笑:“大将军静候佳音便可。”

  汲桑面露笑容,但还是不放心,又点了一人:“李乐,你领本部千骑,听逯平调遣。”

  “诺。”李乐也不废话,立刻应下。

  战事已进入关键时刻,容不得一点差错。

  大将军坐拥茌平两大牧场,也不过得马数千罢了,组建的骑军不超过三千,多为牧场牧民、军卒以及当年贩马的老弟兄——兼职马匪。

  他带走一千骑,已然是三分之一的老底子,大将军确实下决心了。

  “明白了就去吧。”汲桑十分干脆,道:“领了器械、粮秣便走。记住,打仗要动脑子。去岁石勒败丁绍,便是用的巧劲,你等学着点。”

  “诺。”逯平、李乐二人齐声应道。

  汲桑挥了挥手,令其自去。

  能抽调的机动兵力,基本就这些了,剩下的还要分兵把守各处,防备苟晞。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让逯平、李乐二人动动脑子,别击败了邵勋,自己也损失惨重,那样后面的仗就不好打了。

  这一次,狗朝廷是真的下了决心,扑过来的兵太多了。

  他得好好想想,万一无法取胜,后路在哪里……

  ******

  官渡大营之内,幕僚们进进出出,不断将最新情况汇总,呈报至司马越案头。

  司马越看着地图,甚是烦躁。

  “庆孙(刘舆)不在,孤竟无人可用耶?”司马越一指戳在地图上,不悦道。

  庾敳、郭象等人面面相觑,不敢说话。

  这两人平日里甚烦庶务,尤其是前者,“纵心事外”、“袖手无为”,基本不管事。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我们这些名士是来给你撑场面,打名气的,你还真让我出谋划策啊?

  有那工夫,我们不如坐下来聊聊玄学,不比绞尽脑汁处理“俗务”强?

  庾敳够着头瞥了一下,发现司马越的手指落在“肥乡”二字之上。

  这个地方有什么出奇之处吗?庾敳不太清楚,大概太傅盛怒之下也没在意吧,随手一点而已。

  “太傅,东、西两路大军合围汲桑,何忧也?”新入府的记室参军阮瞻上前,轻声问道。

  司马越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回答他。

  阮瞻看了看地图,又对照了下之前得闻的诸部动向,脸色有些不安,提醒道:“太傅,材官将军邵勋轻敌冒进,是不是提醒下?”

  庾敳、郭象同时看向阮瞻,像看傻子一样。

  阮瞻不以为意,继续慢吞吞地说道:“邵材官乃军中闻名之勇将,若因轻敌折损,恐伤士气,太傅还是速速遣使劝诫下吧,着其勿要贪功了。”

  折损勇将,确实很伤士气,甚至会导致大败,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阮瞻提醒司马越注意这一点,别折损了“爱将”,这是出于职责,并无私心。

  事实上他对邵勋没什么恶感。

  他也没太多门第之见,早年甚至还为家世低贱之人弹过琴,愉悦众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1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