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1516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好。”刘野那应下了。

  邵勋不再关注此事。

  曾经觉得千难万难的削藩,在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简直轻而易举,没泛起丝毫浪花。可若十几年前这么做,结局可就很难说了。

  正确的事情,也要在正确的时候做,不然就会很尴尬,要么逼反人家,功败垂成,要么勉强压服,后患无穷。

  迁出去三四千户人后,再被愿意去江南的酋豪带走一批,以及刘闰中诸子早就分散至各郡的户口,上党度田括户的最后一环也完成了。

  此前一直处于戒备状态的黑矟左营、义从军及右金吾卫可稍稍放下心了。

  邵某人帝国的版图上,又拆掉了一颗雷。

  ******

  围猎至中盘,中常侍侯三得邵勋示意,领来了一人。

  此人手捧一个托盘,纳头便拜,道:“车师后国使者觐见大国天子。”

  侯三将托盘取下,端到邵勋身前。

  邵勋随意拿起一看,大抵是历代授予车师后部国王的金印,如前汉的“车师后王”、后汉的“守国侍子”、曹魏的“守魏侍中”、“车师后部王”、司马晋的“守义车师后王”,甚至还有张骏册封的“车师归义侯”驼钮金印。

  “使者上交前代印信,诚意颇足。但朕还想问一句,贵王既受张骏册封,为何不来朝见朕?”邵勋问道。

  使者沉默片刻,道:“敝国国主并未接受张骏册封,归义侯金印乃高昌郡强行转交。”

  “可也没拒绝,不是么?”邵勋淡淡道。

  “高昌戊己校尉有营兵三千,敝国力不能敌,无法公然拒绝,只能虚与委蛇,献上牛酒劳军。”

  “此时为何同意了?”

  “敝国国主闻戊己校尉越雪山屯垦,知有误会,故遣使入觐。”

  邵勋抚掌而笑,道:“好一个误会。”

  车师后国的使者来了好几天了,邵勋也让人查阅了下资料,得知该国是城邦国家,前汉时有五千人,后汉时则有一万五千,而今大概还是在万人以上,几乎是车师前国的三倍,又与高昌隔着一座天山,怪不得想当土霸王呢。

  车师后国在后世天山以北的吉木萨尔县附近。汉明帝永平末,名“金满城”,戊己校尉耿恭率军三千屯驻,后移镇疏勒城(今奇台南)。

  后汉国势渐衰,戊己校尉从天山以北挪到了南面,即高昌境内。从此以后,车师后国境内再无驻军,但国王依旧臣服曹魏、司马晋。

  晋季大乱,张骏强行册封车师后王,这个时候人家就有点不买账了。

  大梁建立后,车师后王大概也是经历了艰难的内心挣扎,最终决定遣使入觐。

  邵勋倒是很理解。

  前汉时控制的西域诸国,到后汉就没那么乖顺了,但仍然有质子、贡品,到了曹魏、司马晋,有些国家仍然维持名义上的臣服,但有些国家连名义臣服都没了。

  这帮西域胡其实精着呢,看人下菜碟的。

  如果邵勋不表现出西进的企图,这些人连糊弄你一下都不愿意——真论起来,也就西域长史府驻地的鄯善最恭顺,国境外有戊己校尉营兵的车师前王相对恭顺。

  简而言之,没有驻军,狗都不是!

  这次戊己校尉动了一下,在高昌附近四处寻找适合屯垦的地方,一下子激起了车师后国敏感的神经,以为中原人又要在白山(雪山、天山)以北军屯了。

  其实高昌方面是真考虑过车师后国,同时也推荐了一个备选方案,即在高昌郡、焉耆国之间屯垦,就近提供资粮。

  两者各有利弊,邵勋还没最终决定,但到了这会嘛……

  “朕闻白山北麓水草丰美,良田众多,若遣兵屯垦,则何如?”邵勋突然问道。

  使者心下一惊,回道:“陛下若伐焉耆、龟兹,敝国愿出兵出粮相助。”

  邵勋不置可否,只道:“若朕一定要屯垦呢?”

  使者默然片刻,道:“仆需与国主相商,暂不能对。”

  邵勋笑了笑,道:“听闻白山以北有匈奴遗种数部,互相攻伐,以何人为雄?”

  “回陛下,而今称雄者乃郁久闾氏控制的柔然部。”

  邵勋看向王银玲。

  “陛下,昔年拓跋猗卢时,有奴婢木骨闾失期当斩,遂率百余人逃匿山谷,收容亡散,渐成气候。”王银玲说道:“木骨闾有子车鹿会,定氏族名郁久闾(即木骨闾在不同语言下的转译),建立部落,但仍向拓跋氏臣服,为部落联盟之一,岁贡马畜、貂豽皮。后来——”

  说到这里,她风情万种地白了邵勋一眼,道:“拓跋氏声望渐衰,车鹿会便脱离代国,于西域大肆攻伐,吞并、打服了不少部落,其部落联盟夏天于漠北放牧,冬天则至漠南。妾前几年还听说过,他们在漠北对高车诸部落又打又拉。代国废藩后,好多人投靠了他们。”

  “这……”邵勋无言以对。

  一个东胡部落,怎么就巴巴地跑到西域称雄了呢?晋末真是英雄并起啊,木骨闾原本是拓跋家的奴隶,带着百余骑逃亡,竟然让他东征西讨,建立了柔然部,慢慢出头了。

  到了这会,郁久闾氏已然是又一个拓跋氏了,只不过还没有拓跋鲜卑那么强大的力量。

  拓跋氏鼎盛时拉拢了七八十个部落“加盟”,横跨大漠南北,光核心力量就有拓跋十姓(十个部落)。

  郁久闾氏现在才几个部落加盟?核心力量更是只有一个柔然部。

  他们连天山以北的“匈奴遗种”都没完全征服。

  不慌!

  邵勋悄悄抓起王银玲的手,暗道拓跋鲜卑的末代可敦都是我的枕边人,急什么?

  车师后国的使者不认识王银玲,但见她对柔然这么了解,十分震惊。

  这怕不是中原王朝嫁到草原上的和亲公主。没听说过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邵勋身边的其他人听了则神色各异。

  高氏最沉不住气,她儿子慕容恪已是赵王府舍人,看样子就要一辈子跟着赵王干了,而今突然冒出来个柔然,会不会有危险?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看向王银玲,欲言又止。

  邵勋注意到了她的动作,不过没说什么。

  这可真是鲜卑人的时代啊。

  慕容廆的兄长西迁河湟,建立吐谷浑鲜卑,而今尚未归顺。

  拓跋猗卢的奴婢西逃,又建立了柔然,有崛起之势。

  不慌!

  邵勋又哂笑一声,我能灭了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将宇文鲜卑玩弄于鼓掌之中,同样能收拾吐谷浑鲜卑以及鲜卑遗种柔然。

  同时他也有种紧迫的心理,曾经被他忽视的西部边疆问题该来一次总清算了。

  从历史角度来看,西部草原诸部的气数未尽,还有数百年的族运。

  被柔然奴役的突厥可是一统大漠,建立官制、文字的草原帝国。

  突厥被灭后,骨力裴罗在后突厥的尸体上建立回鹘汗国,这同样是一个大一统草原帝国,就连契丹、奚人(宇文鲜卑后裔)都为其奴役。

  草原上就这么回事。

  既然被他碰到了,那就把这个才刚刚崛起的柔然部落给扫平了吧,至少打断其上升趋势。

  至于今后草原会崛起什么新的部落,他也管不了了。

第三十二章 战斗力与赐名

  二十日的时候,上番大军在最后一次讲武后,大酺一顿,各自领取赏赐,准备解散。

  邵勋兴之所至,亲至一、二营伍发放赏赐。

  “你是汝阳防的?何名?”听到这个名字,邵勋很是亲切,因为此防就在广成泽南缘,算是“龙兴之地”。

  “王二。”

  “多大了?”

  “三十三了。”

  邵勋看他面相觉得四十都不止,遂问道:“第二代府兵?”

  “是。我父七八年前拼不动了,伤太多,退下来在家养着。”

  “还在吗?”

  “五年前病逝了,年四十九。”

  “你是八年前入兵籍的?”

  “是。”

  “技艺如何?”

  “陛下请看——”此人指了指身侧的一匹战马,道:“装具都在此间。”

  邵勋走过去看了看,只见马鞍上的鞘套中插着一把未上弦的弓梢、一把环首刀、一柄铁挝。

  马鞍一侧还挂着面步战用的大盾,另一侧则是三个箭壶。

  其中一个箭壶较为古朴,说不定是父辈传下来的,里面放着三十支箭,箭竹杆,箭簇细长而轻盈,显然是骑射用的。

  另外两个箭壶较新,甚至还雕刻了一定的图案以为装饰,其中一壶有二十支破甲箭,这是为野战时穿透甲胄准备的,另外一壶则是二十支长垛箭,射程较远,甚至可以拿来对着城头仰射,均为柳木箭杆。

  邵勋又仔细看了看箭羽,发现是角鹰羽,虽然不是最好的箭羽,但也不差了,至少比很多人用的鹅毛羽好很多。

  再看看此人身后,还有一名身着麻衣的部曲,牵着一头骡子,拄着长柯斧,背上斜插着重剑。

  府兵王二身上则是一副筩袖铁铠,估计是父辈传下来的,修补痕迹很明显,手握马槊。

  这些装备都是主要的“军事资产”,其他零碎的还有很多,只不过都不如这些贵重。

  所以,王朝末年乱世开启,什么农民起义军、宗教起义军对上他们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几万人被几百人追着砍太正常了。

  一身单衣,一杆木矛,只会种田,不辨旗号,杀人的技艺是一点不懂,只能凭借本能瞎鸡儿枪刺刀砍……

  能被起义军打得大败亏输的官军,邵勋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那得烂到什么程度?

  “置办这一身,借钱了吗?”邵勋问道。

  “没有。”王二摇头:“征辽时断了把环首刀,铠甲也有些破损,撤军时烂了个麸袋,回家后都补上了。”

  “怎么补的?”

  “门前有榆树,砍了卖给匠人做犊车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15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6/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