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105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其人籍贯仍在泰山郡,按羊献容的意思,以后他就会落籍魏郡,别成一支。

  这种分家是有效的。

  像颍川庾氏、新野庾氏在后汉年间就是一家,现在有什么来往吗?很少。

  只要他们不联宗,那就永远是两家——截至目前,新野庾氏还没和颍川庾氏联宗的意思。

  “祖延(羊曼)在汴梁置了产业,按照族中的意思,以后就是陈留羊氏了。”羊献容继续说道:“长和公(羊忱)这一支则落籍洛阳,是为河南羊氏。”

  “景期(羊鉴)这一支本欲落籍安平,但他太想仕途顺遂,也太聪明了,打算落籍太原,是为太原羊氏。”

  “我叔父(羊冏之)仍为泰山羊氏。其余子弟,包括已经南渡建邺的,都去江南。”

  羊家人太多了,做官的也多。

  有的从曾祖、祖父那一辈就世两千石,辉煌无比。

  有的祖父那一辈声名不显,但后代争气,慢慢起来了,让他所在那一房在族中话语权增加。

  总之,羊氏家大业大,分成魏郡、陈留、河南、太原、泰山五支以及江南诸支后,仍然颇有实力。

  其实他们内部本来就分成了很多支,现在分家只是让他们不会食、不共同祭祀、不互相提携,慢慢疏远罢了。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如果能打好样板,对未来影响深远。

  “我必不会亏待羊氏。”邵勋轻轻抓住羊献容的手,说道:“分家之后,其实对羊氏也有好处。”

  “得了便宜还卖乖。”羊献容瞟了他一眼,道。

  “错了。”邵勋认真道。

  羊献容看他那副样子,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不过她就是爱听,问道:“哪错了?”

  “我从羊氏得到的最大便宜就是你啊。”邵勋笑道,说罢,又低声道:“这几日你就住大将军府,别回潘园了。”

  说完,神清气爽地回了书房。

  好大儿们已经看完了,这会正在窃窃私语,见到邵勋入内,各自噤声。

  邵勋坐回了案几后面,指了指信函,道:“都看完了。”

  “看完了。”

  “金刀,你先来。今日一个个过关。”邵勋说道。

  “父亲。”金刀起身,行了一礼,道:“儿以为当发兵剿之。”

  “为何?”

  “新旧鼎革之际,若绥靖用事,则开了个坏头。”金刀说道:“后世子孙见得,或许便一路姑息下去了,此遗祸无穷。”

  “不错。”邵勋赞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理还是有那么几分的。

  金刀的立意也比较高,看得远,这个儿子是真不错,不枉他悉心教导。

  “獾郎,该你了。”邵勋又道。

  獾郎默默起身,道:“父亲,儿以为当效代国故事,以管理西海、武威、敦煌诸郡部落为由,置都护府。或越过凉州,直接联络赵贞、李柏二人,于晋昌或高昌置西域都护府,结交管内将佐、酋长、豪族,并置军镇,一点点收回凉州。”

  “你觉得此策有几分成事可能?”邵勋问道。

  “代国——”獾郎道。

  “为父亲征代国两次,方有如此局面,能一样么?”邵勋加重了语气,问道。

  “儿知错了。”獾郎低头道。

  邵勋食指轻敲桌面,良久后才道:“獾郎,你太喜欢玩弄这些手段了。太平盛世之时,或可玩些阴私勾当,谓之权谋。但大争之世,风气迥异于承平之年,你这是刻舟求剑。”

  “能不动武自然是好的,但你要有动武的勇气。为父一旦决定动武,不但会把张骏考虑进去,还会盯着平叛的关西、鲜卑诸部,出兵之前就做好了他们一起造反的准备。大不了再打一遍,又能如何?好好想想。”

  “是。”獾郎应道。

  邵勋复看向念柳,道:“三郎。”

  念柳苦笑了一下,道:“阿爷,儿之策与二哥大同小异,甚至更不堪,却不敢说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邵勋敲了敲案几,道:“不要怕说错,被为父敲打几句,总比将来犯更大的错好。来,说予我听。”

  “儿觉得该答应张骏所求之事。”念柳硬着头皮道:“不给州牧,但令其以刺史兼都督。待稍稍安稳之后,朝廷可发《凉州求贤诏》,派员西行考察,州内父老闻讯,必奔走相告,喜不自胜。朝廷可择优录用,以收凉州人心。此事便是张骏亦无法阻止,他不能犯众怒。”

  “异日南征江东,可令凉州出兵。班师之日,厚给其赏,善加抚慰。如此,则凉州壮士知有朝廷,回返州内之时,必有群议。”

  “完了?”邵勋等了许久,不见下文,遂问道。

  “完了。”念柳脸有些红,额头也微有汗珠,低头不敢和邵勋对视。

  邵勋却猛然起身,在屋内不停地踱着步子。

  獾郎悄悄看了一眼三弟,表情有些复杂。

  他不笨,知道同为怀柔手段,三弟这个方略更加柔和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邵勋最终停在虎头身前,道:“老四,该你了。”

  “阿爷,趁着开国兵甲甚锐,把该打的仗打完算了。”虎头说道:“让拓跋氏从阴山出兵,绕居延海奔袭武威;王师主力走安定,向西直插渡过黄河;秦州方向再出一师,攻金城等郡。三路进兵,胜之必也。”

  邵勋哈哈一笑,道:“问你也是白问。想必方才别人在想是战是和,你已经在想如何调兵遣将了。你才十三岁,哪来这么重的杀性?景风平日里都教了你什么?”

  “阿娘贪睡,什么都不教我。”虎头有点委屈。

  邵勋笑得更厉害了。

  良久之后,他收住笑容,看向老五,道:“春郎,你有何策?”

  老五邵彦亦是裴妃所生,今年才十二岁,邵勋用鼓励的眼神看向他,要求不高,能逻辑通顺就行。

  春郎看了看几位兄长,轻声道:“阿爷,眼下开国要紧,不宜轻动刀兵。”

  邵勋唔了一声,道:“不错。”

  春郎惊喜地抬起头,不料邵勋已经转过身去,顿时有些失落。

  “梁奴,你说说。”邵勋用期待的眼神看向嫡长子。

  “父亲可先吊着张骏,虚与委蛇。”梁奴说道:“再令缘边诸郡暗中囤积粮草、器械,开国后数其罪,发诏讨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

  “不错。”邵勋笑道:“此策颇有可观之处。”

  邵勋随后又看向老七、老八。

  他们年龄更小,参与这种大事颇为吃力,只随大流或战、或抚。

  邵勋随口勉励了几句,便又坐了回去。

  “方才听了其他人的方略,各自可有所得?”邵勋看向众儿,问道。

  “有。”好大儿们齐声应道。

  “好。”邵勋欣慰地笑了,道:“为父的想法是,打必然是要打的,不打以后还会有人割据自立。但不能只打不抚,正所谓剿抚并用是也。世间之事,贵乎中庸,不外如是。”

第四章 新官上任(上)

  既然决定要对凉州动手,那么策略上就要调整了。

  正月二十五日,邵勋授意二月初一的朔日大朝会后,让天子发诏禅让。

  而在此之前,他则继续着手开国前的准备。

  主要是晋朝官员和梁国官员的合流、筛选、任用。

  众所周知,梁算是大晋辖下的诸侯国,官制并不全,管理的也不过限于二十郡罢了。

  对二十郡之外地区的统治,主要通过大将军府来指导各州郡。

  如今这两套班子要合并了。

  不处理好这件事,开国就磕磕绊绊,问题多多。

  而在这个大背景下,邵勋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以魏郡太守邵续为司隶校尉,巡视司州诸郡;

  以杜尹为幽州刺史,取代正月里刚刚病逝的袁冲;

  以义从督军满昱为天水太守;

  以原骡子军的徐煜为义从督;

  以落雁督段末波为散骑常侍;

  以大将军府骑兵掾殷熙为落雁督;

  检点万胜军实有人数,病殁、战死、伤残者家人各赐绢二匹,洛阳、东垣钱监新铸永嘉通宝一贯,整体缩编为四营,以杨勤、垣喜、刘灵、郑东四人分领,春播后开展操练;

  最后这三条命令和军事相关。

  稍一解读,便知邵勋对义从军、落雁军不太满意,于是换人了。

  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未必和将领们有关。

  自打石勒、刘聪、拓跋氏以来,多和骑兵交战。

  义从、落雁二军伤亡率很高,经常随打随补,军校死伤颇众,新兵充斥营伍,始终处于不断失血状态。

  而今算是能喘一口气了,于是换上他信任的官员,加强训练,重整部伍。

  万胜军差不多只剩四万了,缩编为四营正合适,若非这些人都已经安家数年,邵勋甚至想把他们迁来洛阳,而不是聚集在平阳、河东、弘农三郡。

  这些命令之外,还有两条颇为引人注目——

  “这便是诸卫衙署了。”邵勋停在一处六架殿舍前,说道。

  长子邵璋抬头望去,却见这里一溜排了好多衙署,且都挂上了牌匾,分别是:左骁骑卫、右骁骑卫、左飞龙卫、右飞龙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羽林卫、右羽林卫——左羽林卫门关着,显然尚未启用。

  这是管理府兵的最高机构了。

  诸卫衙署一字排开,互不统属,无论兵额多寡,都是平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10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8/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