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晋末长剑_分节阅读_第1041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25-09-09 12:43:35

  拓跋思恭跟着干笑两声。

  别人家里的私事,他真不好说什么。

  这个天下,就是官最大、官是一切,没有官,都没法占地。

  许艺长兄如果没有官身,待许父死了,除了分家以外,别无他法。

  或许,这就是府兵们士气如此高昂、求战欲望如此之强的主要原因,一切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

  知道为什么而战的部队,真的太可怕了。

  尤其是那种以少击多的上阵,换旁人早吓坏了,但府兵们心里盘算的却是上阵上获计功五转,居然敢拼死一搏。

  拓跋氏败得不冤!

  “府兵的诸般好处,你应该跟渎北防的儿郎们讲清楚。”许艺又道。

  “好。”拓跋思恭重重点头。

  “你准备怎么讲?”许艺见他答应得如此干脆,好奇道。

  “就问他们这地好不好,想不想要更多的地。”拓跋思恭说道:“拼死力战,建立功勋,获得官身,便可多占地。以后生他十个八个孩儿,每个孩儿都有地分,家业就兴旺起来了。”

  许艺听得连连点头。

  “还得加上一句。”许艺说道。

  拓跋思恭看向他,问道:“哪句?”

  “这好处是梁王为我们争来的,万不能忘恩负义。”许艺说道:“王在,我等可安享好处。王若不在,一切难说。故王若有事,我等便要为他诛除乱贼。”

  “此为正理。”拓跋思恭大声道。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这就是阶级情谊了。

  大家的好处怎么来的,一定要记着。梁王破开这片笼罩于天地间的黑沉沉的幕布,非常不容易,此时一切才刚刚开始,诸事尚未稳定,仍有被人反攻倒算的可能,万不能掉以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梁王登天子位,将代表他们武人的王高高捧起,诸般好处固定下来,如此有个数十年,则再也无法翻转。

  这个世间,在触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再愚笨的人也会变得精明起来。

  ******

  在渎北防住了几天后,拓跋思恭的兴奋之情稍渐,开始学着许艺,打理家园。

  六株枣树、四株榆树、一株槐树,便是不知道姓名的前任主人留下来的。

  这些树木都有年头了,竟然没有毁于战火,仿佛就在静静等待它们的新主人一般,让拓跋思恭很是欢喜。

  十月初四,庞大的商队自北边回返,毌丘禄特地来尸乡看望一下曾经的商队护卫。

  “你要娶个会蚕桑的新妇。”坐在院中时,毌丘禄呵呵笑道:“农户所出,实绢帛也。多织布,家底慢慢就殷实起来了。”

  拓跋思恭连连点头。

  “家人何时接过来?”毌丘禄又问道。

  “明年春播后,龙骧府会分派人马至各处,接应家人。”拓跋思恭说道。

  “那就好。”毌丘禄本来还打算北上做买卖时顺便接他的家人过来呢,一听龙骧府有安排,便作罢了,转而说道:“可惜拓跋氏宗族没有南下,不然倒是可评个门第。你若有出息,厚着脸混个疏属远支也未必不可能啊。那样的话,可就不一定需要在军中厮混,刀头舔血才能得官了。”

  “拓跋氏也能评门第?”拓跋思恭有些惊讶。

  胡人酋豪评门第他是知道的,但外邦主君难道也可以吗?

  “过洛阳时,与老友闲聊,得知司州诸郡皆在重编士族谱牒,其中‘虏姓’目有石、蒲等姓。石非石勒,乃伪汉酒泉王石武,其已率众降金镇西,王命徙其宗党数千家东行,置于荥阳。蒲乃蒲洪,其家将前往汲郡枋头。”毌丘禄说道:“族入谱牒之中,便可察举、征辟,从此一片坦途。”

  外间响起一阵脚步声。

  二人抬头一看,原来是许艺,于是起身见礼。

  许艺还了一礼,然后拿出一张硬黄纸和印泥,对拓跋思恭说道:“这里,按个手印。”

  拓跋思恭没有丝毫犹豫,手指在印泥中抹了下,然后按上了鲜红的指印。

  毌丘禄看了有些吃惊。

  问都不问,直接就按手印了?如果人家是要你列名造反呢。

  许艺注意到了毌丘禄的表情,笑了笑,递给他看。

  毌丘禄也不客气,接过一看,神色复杂。

  原来这是一份劝进文表,尸乡龙骧府所有有品级的官员皆列名其上,只差一个手印了。

  毌丘禄将文表递了回去,问道:“天下数十军府,皆此般耶?”

  “正是。”许艺说道:“天下武人皆盼梁王登基,以安众心。”

  “好一个‘以安众心’。”毌丘禄叹道。

  别人盼着你、求着你当皇帝,这是什么感觉?

  联想到有些人靠骗、靠偷、靠抢才弄来一个皇位,偏偏还不能服众,于是遍赏天下士人,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说实话,这种改朝换代看着国祚就不太长的样子。

  梁王这个天下,没有投机取巧,都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所以他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士人、武人、胡人三大群体,“相忍为国”、“夷夏俱安”、“与时俱进”三大口号,让梁王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如果不懂什么叫“众望所归”的话,这就是了。

  “壮哉!”毌丘禄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句:“如此伟业,竟发生在我眼前。”

  许艺、拓跋思恭听了大笑。

  “现在就差晋帝逊位了。”许艺说道:“此等无能之辈,把天下弄成这样,早该滚了。”

  “天下大乱,今上固然有错,但错不全在他。”毌丘禄忍不住说了句。

  “管他是谁,错就错了。”许艺满不在乎道:“我还盼着有蠢人帮晋帝说话呢。”

  毌丘禄摇头苦笑。

  没有用了,再挣扎也是无用。

  不光晋帝,对士人而言也是如此。

第一百九十九章 祖、王

  船队过了淮阴后,速度一下子慢了起来。

  邗沟两岸,一片荒芜景色。

  就如淮北的下邳、临淮、东海一样,淮南的淮陵、广陵也屡受战争摧残,以至于掳掠过来的人口要么安置在广陵、海陵,要么干脆送往江南,觅地开荒。

  徐州经此一遭,却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

  船队行驶期间,岸边有百姓在樵采,见得过路大军之时,慌忙逃窜,亡匿于芦苇荡之中。

  有此行为,足见百姓对来往兵士的恐惧。不仅仅邵兵会抓他们,吴兵的军纪也不怎么样,甚至更差,尤其是祖逖所部,为了筹钱甚至抢掠过商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唉。”见得此情形,祖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眼神之中满是迷茫。

  这一辈子到底在做些什么事情?

  一开始胡虏肆虐中原,而司马越又无人主之相,他不愿意投靠。实在撑不住了,带着一帮同样被战争摧残得过不下去的百姓经漕渠南下避祸,遂在琅琊王帐下做事。

  老实说,有点后悔了,因为北方局势在一点点好转。但没办法,祖家六兄弟,三个留北方,三个南下,此为士族规避风险、保全家业的必然行为。

  他后悔的是为什么是他南下。

  邵勋此人是有能力的,其他不说,骁勇善战、谙熟兵法这一条没得质疑。

  洛阳之战,数百里挺进。

  高平之战,追袭千里。

  平苟晞,绕道河北奔袭。

  攻河内,雷雨夜突然渡河。

  一桩桩,一件件,让人拍案叫绝,又为其勇气所感。

  祖逖其实是很欣赏他的,虽然刘琨对他很不齿。

  但造化弄人啊,时至今日,就那样了。没有对北地被胡人占据的愤懑,唯有对没参与这个过程的怅然。

  青史留名的是王雀儿、侯飞虎、金正、李重等大将,他们平匈奴、破鲜卑、压服杂胡,从东到西,横扫数千里,战功彪炳,让人艳羡不已。

  而他祖逖,到了南方后身体每况愈下,心情更是郁结惆怅,出征打仗连粮草、器械、兵员都筹集得困难无比。

  时至今日,他还和庾亮这种胸无韬略之人在下邳打烂仗,打到最后,也只能凭借舟师优势勉强占据上风。

  此番班师,他完全可以想象,庾亮、李重二人多半又要收复下邳了,这仗等于白打,而百姓还生受了这种苦难。

  苍天弄人啊!

  “兄长。”祖约见祖逖从舱中起身了,大惊失色,忙将其搀扶入内,责备道:“兄有恙在身,便该好好休养。”

  祖逖没有挣扎,顺从地躺了回去。

  他的身体确实已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快撑不住了,但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惆怅。

  “当年若听卢公之言……”祖逖长叹一声。

  祖约也很无语,但没有办法,世家大族就是这么做的。

  早早就决定好了,老大、老二、老三留幽州,老四、老五、老六南下建邺。

  三位兄长之中,已故去一位,还有两位皆在梁王帐下做事,总体来说,祖家的这个方略是成功了的,只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总有些不是滋味。

  “兄长,其实还有机会……”祖约左右看了看,悄声说道。

  祖逖摇了摇头,道:“为人做事当有始有终。”

  “兄长!”祖约急道:“琅琊王世子已薨,国中人心惶惶,此等情境,可能挡住邵贼百万大军?”

  琅琊王世子司马绍数月前得了急病,薨了。

  对琅琊王来说,这是一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事。

  但那是对琅琊王而言,对建邺幕府将佐而言,赶紧选个继承人更重要,因为已经有人建议遴选其他宗室继任幕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13页  当前第10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16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晋末长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