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255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扎导请了苏联国宝级演员参与拍片!】【样片音乐配乐选取了柴可夫斯基的部分古典乐,还请了苏联莫斯科乐团演奏!】

【扎导调集了三百多人的庞大剧组!】【扎导……】大致上每天这样的新闻都会出现。

远在中国的李锐得知欧洲的媒体动态后也颇为玩味。

这也是一种营销啊。如果是中国自己拍摄《赡养人类》,那么引起的风潮绝对不会这么大。

更大的可能是默默无闻,也许送到苏联上映的时候才会掀起一些波澜。

但是造成的各种爆炸性效果远不是现在这种全欧洲报纸娱乐版头条可比的。

按照后世的话说,这就相当于搭了半个月的免费热搜啊!

而在欧洲把这个热搜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还的是太某报玩的花活。

总所周知,泰晤士报是欧洲最严肃的报纸,太某报是欧洲最没有底线节操的狗仔报。

而这两个媒体是同属于同一个媒体集团旗下的不同子公司。

太某报的主编在报纸上对着欧洲一众看衰中国电影的其他严肃报纸同行们冷嘲热讽。

认为他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我们应该给中国一个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诶,别以为太某报主编是突然改了性子,想要给中国说好话。

其实他只是在故意唱反调来吸引热度罢了。

这就是狗仔报的生存之道第一条: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要和主流媒体唱反调。

只有这样才有话题,才有热度。果不其然,他这样故意的唱反调也确实是引起了一众读者的好奇。

尤其是太某报主编把战火引导泰晤士报主编那边,认为泰晤士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写的各种嘲讽中国电影的文章。

甚至是嘲讽中国人的文章,未免太过于狭隘。太某报这么搞,自然也引起了泰晤士报的反击。

两个大主编在互相的报纸上开始了一场骂战。

看这些大人物撕破脸,那可是民众非常高兴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两个主编都要打起来了。

但是民众并不知道,就在报纸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两位大主编正约在伦敦一家豪华餐厅里吃饭呢。

泰晤士报的主编笑呵呵的说道:“你的办法确实不错,这样的论战拉了一波泰晤士报的销量,目前我们已经把卫报、镜报狠狠的甩在身后了。”

太某报的主编心不在焉的切着牛排道:“这样你就满足了?”

“嗯?还不够吗?”

“不不不,你太容易满足了!要我说这个时候最该要做的是乘胜追击!”“嗯?怎么追击?”

“很简单,搞一个更大的新闻。我想想……”太某报主编切下牛排放进嘴巴里咀嚼了好一会儿,最后眼睛一亮把牛排吞下后说道:“有一个好主意!”

“说来听听。”泰晤士报主编好奇道。

太某报主编道:“这样,在报纸上你我假装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大一个大的赌约,让全英国甚至全欧洲的人都知道。

这样泰晤士报能成为全欧洲最吸睛的严肃报纸。而太阳报则要成为全欧洲最畅销的报纸!”

泰晤士报的主编也来了精神:“什么赌?”

“就这样,你我大吵起来。然后你认为苏联一定会赢,我认为中国一定会赢。然后打赌,谁输了就脱光了跳进泰晤士河里游五百米!”

太某报的主编双眼发亮的说道。

泰晤士报主编听到这话连连摇头。

脱光了跳进泰晤士河游泳?

还是在三月份的伦敦?你要是想要谋杀我就请直说。脱光是社死,游泳是冷死。

面对泰晤士报主编的连连摇头,太某报主编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还是不是个男人,这赌约不是我牺牲最大吗?!”

“啊?怎么讲?”“你总不会认为中国人真的会赢吧。”太某报主编淡定的喝了口葡萄酒。

是的,别看他在报纸上各种为中国站脚助威,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报纸销量罢了。

泰晤士报和太阳报都是一样的,都认为中国人输定了。

太阳报主编继续道:“苏联人肯定赢的。到时候是我脱光了跳进泰晤士河里游五百米,又不是你,你担心什么?”

泰晤士报主编摸了摸下巴:“你这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啊。好!就按你说的办!”

泰晤士报主编愉快的这么决定了。

只有太某报主编在心里偷偷问候他妹妹。

于是乎在第二天泰晤士报和太阳报就开始了这样的争吵,一直到两个在欧洲都颇有影响力的主编打下了这样的赌约,他们简直把这场论战的热度推向了最高潮。

整个欧洲,只要是看报纸听收音机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苏之间比试拍摄《赡养人类》的事情了。

泰晤士报主编胜券在握。

太阳报主编下了班每天在自己游泳池里苦练泳技,自己要游的多快才能被少拍几张裸照呢?

虽然说自己也不是很在乎就是了。甚至于可以借着这个赌约为借口,在大庭广众下裸泳,哇,想一想都觉得有些刺激!

时间便在这种热炒之下一点点的过去。

在热度到达最高峰时,苏联方面表示,他们已经拍摄完十五分钟的样片了。

并且已经完成了后期制作,现在就可以在苏联已经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开始公开放映而紧随着苏联的声明,中国方面也表示自己完成了样片的拍摄,甚至完成了后期多国语言的配音(或字幕)。

也可以放映了。于是在欧洲以及全社会主义阵营的期待下,这部《赡养人类》的样片首先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主要城市开始放映了。

不少欧洲的电影爱好者和影评人连夜赶往德国。

因为柏林大概是他们唯一个可以第一时间一睹为快这部电影的城市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格不同

现在这年头从法国偷偷前往德国并不是一件多么难得事情。

只要你搭上一辆卡车,基本上就可以顺利的穿越两国边境线。

实际上西欧各国之间的边境检查向来都不是那么严格。

所以法国著名影评人安德列?巴赞跟着自己的德国朋友一起坐着欧宝汽车顺利的从法国来到德国。

安德列?巴赞算是这个年代在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了。

他开创了世界上第一本电影相关的《电影手册》杂志,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成为了后世法国新浪漫主义电影的理论基础。

实际上中苏之间比试的消息传到欧洲时,欧洲各大报纸的娱乐版块都在报道这消息。

但是《电影手册》这样专业的影评杂志反而没怎么发声。

在报道了相关的信息后就基本没有做太多的评论了。

因为和其他报纸不同,《电影手册》毕竟是一个电影相关的权威性杂志。

他们反而不能和其他的时政报纸一样随便信口开河。

因为时政报纸和花边小报随便怎么写都无所谓,他们又不是靠电影评论来吸引读者的。

《电影手册》是靠尽可能公正客观,以及富有见解的电影解读才能在欧洲的杂志市场上生存。

所以他们不能随便的自砸招牌。不过这样的热度是必须要蹭的,所以巴赞从巴黎驱车前往柏林。

一路上花了两天的时间,他才刚刚抵达柏林。

刚刚抵达柏林之后,他就立刻联系了在地人士问道:“能前往东柏林直接看《赡养人类》的样片吗?”

在地导游表示:“去东柏林不难,现在查的并不严格。不过……”

“不过什么?”“不过样片的票并不好买。”“嗯?”

“是这样的,因为《赡养人类》的样片并不是全国性公开放映的,在德国只有东柏林的几家电影院在放映。

所以全德国想要一睹为快的观众几乎都来了。有人凌晨四点就去排队买票了。还有人带着铺盖彻夜通宵。”

巴赞啧啧称奇,这场中苏之间的电影比试是真的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宣传程度。

因为热度太高了,所以引起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

之前在欧洲上映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没有这样受到关注。

巴赞后续才知道,这样一票难求的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东柏林,还出现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华沙等地。

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也出现了同样的盛况。

这种引起全民关注的电影还是第一次。

说到底还是中苏比试这个噱头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想要搞清楚这电影到底是讲什么的。

巴赞也是如此,他在欧洲电影圈算得上是朋友遍天下了。

就算是苏联方面也有一些他的朋友。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也不知道《赡养人类》的具体剧情到底是什么。

大家的剧本保密工作都做的很好。“这样,加钱吧。我想要第一时间看到电影。”巴赞使用了钞能力。

还真别说,钞能力在很多时候都异常好用,就像是现在这样。作为巴黎一家杂志社的老板,巴赞明显不缺钱。

他以加了十倍的价钱,给自己弄到了一张电影票。顺带提一下,目前东柏林一共有六家电影院准备在明天开始放映样片,现在其中四家在放映苏联的样片。

只有两家在放映中国的样片。

而且这两家还不是全天在放映中国的样片。

因为现在东柏林的观众基本都在要求观看苏联的样片。

毕竟对苏联的滤镜还是在的,大家都更相信苏联可以拍出一些很厉害的东西。

就算是巴赞这样的影评人也是如此。

他也是下意识的认为苏联人拍摄的东西估计会更好。

毕竟苏联的那个可是大名鼎鼎的扎导(扎瓦茨基)。所以他也是想要先看苏联人拍的东西。

等到巴赞前往电影时,正是电影在东柏林的首映场,现场可谓人山人海了。

因为样片的时间很短,只有十五分钟。所以电影院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加密了放映的场次。

这就导致了很多观众觉得在电影院等上二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不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2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5/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