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还有最好别搞大翻案……一个不能和美国掰手腕的苏联,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毫无益处。

毛主席想一想就觉得有些头疼。国内要处理的问题也是一大堆,张子善和刘青山的贪污案引出了一大批的人。

三反五反比另一个时空中提早了两年到来。

这当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仅仅是华北地区,查出来有问题的大小官员都多达百人。

这才刚建国啊,就有人开始想着坐江山了。当真是【老子打了半辈子仗,还不能享受享受?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种思想在干部队伍中开始泛滥,很多人脑子里的封建主义思想开始萌芽。

不少人觉得天下安定了,就要娶漂亮媳妇生大胖小子,住豪宅吃牛排了。

这种思想的泛滥触目惊心,中央巡查组和纪检委的组建和常态化巡查已经势在必行了。

而且趁着现在地方势力还没有做大,毛主席已经和陈云等中央负责财经的官员们通了气。

大家要一致推动《财税改革方案》。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其实有很大的问题。

一开始给地方很大的自主权,地方财税自己截流七成,三成上缴中央。

这个问题很严重,严重到了地方势力几乎形同割据。中央下来调查,那火龙烧仓,阴兵借道等各种操作层出不穷。

而之所以会出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中央对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的经验严重不足。

在苏区可以搞经济三七开。给苏区地方七成,给他们放权,让他们盘活经济。

因为苏区地盘小,经济盘子更小。苏区才多大啊,有时候地方也就是管着一个县或者两个县的地方罢了。

不给他们放权,他们连工作都不好展开。而解放军速胜国民党,四年时间便秋风扫落叶一般扫除了过当军队,统一了中国。

这种速胜有好有坏,好处是减少了对国家的破坏。坏处是统一太快了,干部的培养完全跟不上。

中央,包括毛主席自己都没做好管理这么大国家的准备。

把苏区那一套搬到全中国来用是不行的。

毛主席是人不是神,他之前并没有彻底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是李锐的资料才让他猛然意识到,地方权力过大到中央都无法钳制的地步会有多可怕。

简单一个例子,在另一个时空搞大跃进和大炼钢铁时,中央和地方财税比已经到了夸张的二八开。

八成在地方,二成在中央。中央几乎拿地方一点办法都没有。所有中央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经济形势。

实际上就是地方食利阶级对中央政策的抵抗。

而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公司化几乎是一种难以违逆的大势。

还是以大炼钢铁为例,因为地方财税和中央财税在财政权力的分配不平衡,导致了错误明明是地方犯下的,但是骂名却必须要中央来背。

而且还必须是脑袋最大的那个人来背。

明明在那个时候,他的权力已经出不了北平了。毛主席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即便是他经过大风大浪,有的时候都忍不住冷汗涔涔。

所以在地方势力彻底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之前,中央与地方的财税改革必须要开始了。

矿山、能源、水利、军工等等大型国家工程与民生工程必须要以中央企业为主导,要牢牢抓在中央手中。

企业税收交给地方政府,这笔税收最终需要与中央五五开。而企业的利润则需要全部流入中央。

地方国企利润配属需要经过地方调研,从中央地方三七开到六四开不等。

民生工程建设以全国一盘棋为主。

不在以地方小势力各自零敲碎打各自为政为主。

地方财税必须与中央五五开……等等等。这其中林林总总要实行的条例有几十条,细则写出来有几百页。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那就是中央必须要有钳制地方的手段。

整个财税改革是李锐草拟的草案(前文有提过)。但是毛主席已经要让他在1951年只管好自己手上一滩事,不要插手其他政治,多看多问少插手。

所以这个财税改革制度,毛主席直接把李锐的名字给隐去了。

之前仅仅是中苏谈判这件小事就已经是暗潮涌动了。

如果李锐插手这种事情,那就是祸福难料了。

因为这可是直接碰到了党内一大群人的蛋糕了。

这事还只能是脑袋大的来顶,由陈云牵头,对中国财税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即便是刚刚建国一年半,地方势力还没成坐地虎,变成尾大不掉的地方公司。

但是这波财税改革必然要让很多人难受的欲仙欲死。

但是没关系,康生这把刀已经很锋利了。这政策推广下去,将伴随着一场党内的严查。

贪污腐败,党风党纪,生活作风……相比于说什么对旧文人杀个人头滚滚。

实际上这一波对准官员干部的政策才是真正准备要杀个人头滚滚了。

因为只要抓到证据,他们就是真正的违法乱纪。中央已经准备开始推广这政策了。

因为推动这样的政策需要有一个难以抗拒的由头和大势,才能让这个政策无缝的推广下去。

让阻挡这个政策的人都在大势前变成螳臂当车。

这个大势正是抗美援朝。中央之所以觉得时间到了,那是因为在1951年2月9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三,一个消息传来。

苦苦支撑了一个月之久的汉城最终还是陷落了。

联合国军与韩国军队正是踏入汉城!

第二百零四章 快活不起来

自从美军登陆朝鲜半岛以来,中国对朝鲜的支援基本就没有停过。粮食、药品、弹药、衣服,能给的基本都给了,而且都是无偿支援。

这不仅仅是为了支援朝鲜同志们的战斗,同时也是为了中国自己。说真的,从毛主席到彭德怀在知道1950年寒冷的天气后,他们都不希望志愿军在冬季入朝。

冬季入朝当真是还没开战就先冻死冻伤十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而这个世界,因为李锐的到来导致了全世界都发生了连锁反应。

所以也导致了朝鲜战争的进度和另一个时空完全不是一码事。

尽可能的支援朝鲜的人民军在前线战斗,尽可能拖延志愿军入朝时间,这就是一开始定下的策略。

所以尽可能的支援朝鲜,也是应有之意了。不仅仅是中国,包括苏联也是大力援助朝鲜。

各种轻重武器,苏联都会经过中国这边倒手,然后送去朝鲜。

实际上现在朝鲜内的情况一点都不好,美军已经占据了天空的主动权,朝鲜的那些飞机基本上都被打下来了。

仅存的高炮部队只能严防少数地区。

失去制空权的朝鲜人民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人民军唯一的依靠只剩下冰天雪地的寒冷来拖延美军了。

寒冷的天气确实是拖延住了美军前进的步伐,1950年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

白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八度的朝鲜半岛简直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美军的坦克、飞机都大量趴窝。天气过于寒冷的时候,很多飞行员情愿上军事法庭也拒绝起飞。

因为在这种寒冷的地区飞行,机翼是很容易结冰的。要是机翼结冰,很大可能就是机毁人亡。

坐牢和去死,怎么选大家还是知道的。靠着寒冷的天气,和人民军顽强的战斗意志力。

人民军不断狙击美军。

甚至在三涉后五十公里的阵地上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反击战。

一战歼灭了联合国军四百多人,韩国伪军三千多人。

人民军的战斗力其实还是相当可以的。

尤其是其中有很多经过抗日战争洗礼的老兵。

美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后世很多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军都是二战老兵。

这基本就是胡说八道,二战老兵在45年后就陆续退伍了。能剩下来的老兵其实少之又少,二十个里能有一个打过二战的就不错了。

实际上这批美国大兵打日本女人的数量比打日本兵的数量多多了。

这批美军士兵的战斗素养是比不上二战时期那么强悍。

二战时美军可是在硫磺岛上拿着砍刀和日本兵打过最残酷的白刃战。

而且是死战不退的那种,打的日本鬼子都害怕了。(后面美军发现还是火焰喷射器更好用)虽然战斗素养不足,但是炮弹是足够的。

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后,美军似乎有些恼羞成怒。狂轰滥炸的更加猛烈了。

凶猛的火力压的人民军基本抬不起头。

炮火开路,飞机轰炸,人民军实在是吃不消。而且寒冬总是会过去的。

到了1951年1月,朝鲜半岛的气温开始逐渐回升。再冷的寒冬也是要过去的。

而到了二月份,半岛气温已经回升到零下十度之内了。

白天最高气温有时甚至能达到零度左右。

这个气温下,拥有充足补给的美军觉得【老子又行了!】携着火炮飞机之威,美军朝着汉城推进。

碰一碰一碰一剧烈的爆炸声响起。这玩意儿和中国人现在过年正在点的爆竹有点像,就是稍微大了点,直径大约155毫米吧。

所以响动也就大了些。也就是响一下炸塌一栋楼吧。

朝鲜人民军的两个团正在坚守汉城最后的阵地,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陆战一师第五陆战团,一营C连三排的排长乔治中士正带着自己的排进行侧面迂回。

他们的目标是清除一条街区外,楼房内的一个机枪据点。这个玩意儿太麻烦了,汉城很多街道很狭窄,坦克开不进来。

重型号火炮也进不来,有的火力据点只能靠步兵们自己拔。“跟上跟上,所有人压低头,不要让对方发现。”

乔治低声吼道,同时带着战友们穿行在街巷之中。

周围的房子都是门窗紧闭,偶尔会从门窗的缝隙里透露出一双双惊恐的眼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