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157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是什么让李锐大惊失色?

当然是“XX长食品级维生素D”的价格。【本品维生素D含量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饲料添加剂使用。个人服用从遵照医嘱稀释后食用。本品可使用与奶粉、果汁饮料、婴幼儿食品、调制乳制品、预制菜等。】

价格:1KG180元,量大从优。

购买五十公斤以上可打九点五折……

李锐喃喃自语:“一公斤一百八十块,五十公斤就九千块。打个九点五折就是八千五百五十块。这……太便宜了!”

是的,李锐觉得这个太便宜了。

这个食品添加用维生素D如果仔细去计算的话,价格比医用维生素片要便宜更多更多!

一公斤一百八十块,看着好像没什么。

但是人对维生素的需求可不是以公斤计算的。

以维生素D为例,成年人一天的需求量在十微克每天。一公斤等于十亿微克。

以这个食品级维生素D的纯度为百分之九十九计算。

那每一千克含维生素D的含量就是九百九十克。

等于九亿九千万微克。

可以用来制作维生素D片足足九千九百万片!

如果掏八千五百五十块买五十公斤,那可以生产四十九亿五千万片。

如今全世界所有药厂一年能生产这个量的维生素D片吗?

而这仅仅只需要后世八千多的资金……李锐用手机算出这个数字之后,他感觉自己脑袋在那么一瞬间就要爆炸了。

他赶紧查了维生素A的价格。

纯度在百分之九十九的食品级维生素A,每公斤的价格在400元人民币。

志愿军在朝鲜作战因为缺乏维生素A而导致大量战士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等等疾病。

而维生素A一个人一天仅仅需要摄入八百微克。

考虑到其他食物中或多或少都有维生素A。

所以一般药品含维生素A的含量也就是在一百到四百微克一片。

以四百微克为标准,一公斤维生素A原粉,可以生产两百四十七万五千片维生素A片。

如果以一百微克为标准,一公斤维生素A原粉可以生产足足九百九十万片维生素A片。

而这仅仅消耗后世四百元人民币。

李锐快速查阅着各种维生素原粉的材料价格。

后世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维生素原粉生产国。

在中国可以买到世界上最优质的且价格低廉的维生素原粉。

维生素C原粉,大量购入的话五十公斤只要一千百块。

可生产五十万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B原粉,一公斤两百元。可生产维生素B片一百万片。

即便砍掉一半的分量也可以达到医用标准,那就可以生产两百万片。

李锐看着后世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心惊肉跳。

他又找人询问了50年维生素片的价格。

美国一片综合维生素,价格50美分。李锐找来纸和笔简单的算了一笔账。

如果从基地里每个月挪出五万块后世的资金。

不仅能满足整个入朝作战部队的全部维生素需求。

同时还可以将目前全球的维生素生产厂商彻底冲烂。

在七十年后的科技生产力面前,1950年的生产力似乎成为了一种笑话。

而要不要这么做?李锐几乎一瞬间就下定决心,要这么做。

不仅仅是为了冲烂欧美维生素和保健品厂商,并且让中国以后成为全球维生素主宰,拿到定价权。

同时他在这一瞬间也想到了这么大的利润蛋糕,中国是吃不下的。必须给苏联人分一杯羹,不然恐怕中国维生素难以出海。

不过给老大哥分一杯羹没什么,李锐想的却是既然要给老哥分一杯羹,老哥应该不会怪我去钉些钉子去其他国家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连美军都嫖不动了

在李锐搞定了从现代进口维生素原粉的事情后。

北平这边一家药厂也开始准备生产维生素了。

其实有了原材料之后,生产维生素超级简单。因为除了那点维生素含量之外,剩下的药片基本上就是一些淀粉。

这种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北平但凡是个能做药圆子的厂都能做。

实在不行找些药房的伙计用笊篱都能搓出来。

只不过这样多少有些不卫生就是了。李锐这边把这些搞定,那边叶季壮也和罗申达成了协议。

中国将对苏联出口糖浆。而维生素则由中苏合营。中方生产,由中苏合作销售。

苏联方面可以拿到三成五的利润。一开始苏联方面是想要五成的。叶季壮给罗申的药品,罗申找了在中国的苏联专家进行验证。

几个相关方面的专家都表示中国生产的这种维生素纯度完全达到了苏联同级别的产品。

这是一种好东西,苏联生产这个价格不便宜。在苏联,一片维生素片的价格接近一点五卢布。

根本和工薪消费没有关系。而中国提供的这些维生素片,中国方面可以将出厂价压低到五十戈比。

便宜了三分之二。这样一来就连很多苏联人都吃得起了。

而且不光是苏联,还有很多东欧国家都能吃得起。电报发回莫斯科后,莫斯科回电速度也很快。

着令罗申和在华相关的技术人员确认是否属实。

如果属实,苏联方面将要派遣一直专门的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谈判。

这场谈判进行的不是很顺利。

一开始苏联人想要直接拿走中国关于维生素生产制备的技术的。

苏联表示可以用其他技术换,或者是给中国一大笔援助,但是中方咬着牙没有给。

这事扯皮了两天,大概苏联人也觉得自己的要求太过分了。

因为中国方面也知道维生素是个细水长流的生意,中方肯定不会给的。

所以在和莫斯科方面联系后,苏联的谈判专家们就把要求放到追求最大利益上。

首先,在东欧销售的所有维生素都需要贴苏联的标。

这是为了苏联的政治影响力着想。中方经过几番谈判后,好不容易让苏联方面同意,加一个中国的标。

而且还只能加在角落。然后是利润问题,最开始苏联要五成。最后经过几番要价,最后谈到了三成五。

这两个大体谈完之后,基本上就是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

这些事情基本上中方也就不和他们争了,苏联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这把苏联方面搞得挺不好意思的。

因为来谈判的人都觉得这次会谈苏联人占了大便宜了。

因为现在的苏联人很多人还是挺朴素的(当然也有狡诈奸猾的)。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帮着中国人卖,自己就能抽走这么多利润是不是不太道义啊?

要不你们在砍砍价,我们的底线其实是二成五的利润就可以的。

当然,苏联人心里是这么想得,但是嘴巴上不会这么说。

毕竟到手的钱谁不要呢?

中国人让出三成五的利润在他们看来真的是过于大方了。

因为中国人还承担着生产的成本呢。到时候运输成本还是中苏一人一半,这中国其实赚不到多少钱啊。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在这场谈判中加入了一条小小的,不值得注意的小提议。

【为了确保中苏双方公平公正,中方将派遣办事员前往苏联维生素各处分销地。不参与管理,不指点意见。仅仅作为办事员,负责对账工作。】

这条提议很合理嘛。人家让出那么大的利益了,总要让人做到销售的心里有数对吧。

叶季壮这边悄悄握拳,钉子算是先打进去了一半了。

于是乎双方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会谈。

在北平八大楼之一的致美楼中,中方盛情款待了苏联方面的来人。

来中国全权负责苏联对中商务事宜的官员显得很愉快。

面对中方人员的频频敬酒,他也是来者不拒。

一直到喝的晕乎乎的睡了过去,叶季壮才一拍巴掌笑道:“赫鲁晓夫同志的酒量还是不行啊。把赫鲁晓夫同志送回宾馆休息吧。”

没错,斯大林将对中贸易交给了赫鲁晓夫来处理。

包括维生素、糖浆,亦或者是其他中国出口苏联的产品,以后都要经赫鲁晓夫过一把手。

斯大林其实对中国能搞出维生素廉价提取技术这件事有些疑惑。

他找来了专家询问。相关专家也只能说:“化学和生物有的时候不仅仅是技术,很多时候更是运气。有时候运气来了,一个平庸的化学家都能有惊天大发现。”

“而且在这两个领域,有时候一个一百分天才学者带领着一群七十分的普通学者可以做到的事情会比一群八十五分的优秀学者更多。”

“中国从世界各地将华裔科学家找回来,其中也许就有这样的天才。”这个解释不说特别满意,但也确实说得通。

有时候生物和化学的大发现未必是多么深厚的积累就行了,有时候就是要有点狗屎运。

苏联专家的意思很明显,中国人踩了狗屎运了。

在生物和化学方面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斯大林把那位絮絮叨叨显得有些羡慕的专家请回去继续做研究去了。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小会,他就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找来了赫鲁晓夫,将中苏贸易的处理权交给了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1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