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网咖回1950年_分节阅读_第1129节
小说作者:一斤小鳄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11 MB   上传时间:2025-08-21 10:37:52

  葛丹摇摇头:“不回去了。等我想清楚,我想要什么在回去吧。”

  生活就是如此,有的人留下,有的人离开。

  有人踏上了归途的列车,有人选择继续前行。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明月弯弯照九州

  有的人选择走,有的人选择留下。葛丹留下了,许大有走了。和许大有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中国劳工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肯定不能说是什么错误。只能说是人各有志。

  从苏联回到中国的火车很慢、很慢,慢的需要半个多月才能抵达中国境内。

  但是又很快很快,快的感觉仅仅只是睡了几个大觉,就好像已经到了地方了。

  在北京,桂花正在帮着街道上的马大娘张罗着一桌好饭。

  因为马大娘的儿子要回来了,就应该在今天到的。马大娘早就把自己的老公和家里的几个小子吩咐去执行不同的任务了。

  有的人要负责去买鸡,有的人需要负责去买鱼,有的人则是负责去排队买细馅点心。

  没办法,这个时候很多东西都比较分散,必须要派不同的人去买才能够买到。

  就像是现在北京市区内想要供应活鱼也很难。物资条件不足,鱼大多数时候在菜市场都是死的。毕竟没有打氧机。

  想要买到还没有死断气的鱼,那就得去提早排队。

  肉也是一样。如黄维所说的一样,夏粮丰收之后,国家对粮食的管控也就放开了。

  现在市面上粮食可以开始正常交易。而不是凭着票证小额购买。

  这样一些肉食也开始上市,老百姓可以花钱买到肉。慢慢恢复到59年之前的状况。

  只不过现在毕竟才刚恢复肉食的供应,数量还有限需要提早排队提早抢。不然很有可能就是弄不到。

  其他的东西也大概是这个样子。但是总体来说,一切是向好的发展。本时空中1962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其实。已经看齐原时空7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了。至少在食品上差不多有这样的趋势了。

  物质从绝对稀缺变成相对稀缺。从所有品类稀缺到部分品类稀缺。这都是巨大的改善。

  而这也让马大娘可以收拾出一顿非常像样的伙食。有鱼有鸡,有豆腐。还有新鲜包的饺子。当然少不了老北京最爱的芝麻酱。对于北京人来说,芝麻酱简直就是万物起源。

  什么东西都能用芝麻酱来拌。芝麻酱拌大白菜都吃得津津有味,要是做法考究一点,用的料更多一点,在饭店里那就是乾隆白菜了。

  马大娘忙了一天,指挥的家里的老老少少把屋子又收拾了一遍。她自己吭哧吭哧的做了好多大儿子爱吃的菜。

  炸豆腐丸子,红烧鸡,红烧鱼,芝麻酱拌白菜,拍黄瓜,丝瓜豆腐汤,还有饺子。

  这些东西忙活好了的时候都已经到晚上了。

  马大娘家里还有两个更小的小子。三年过去了,最小的那一个小子今年也不过才读小学而已。这十岁的孩子看着桌上满满当当的菜,早就口水直流了。

  小家伙想要伸手偷偷的去桌上偷个炸豆腐丸子,先垫吧垫吧。因为老娘在炸豆腐丸子的时候,他可就一直盯着呢。

  虽然说炸豆腐丸子里面没有肉。但是油炸豆腐也是好吃的紧的东西。自己要是这个时候能偷吃一口,那可就太美了。

  就在小家伙偷偷的伸出自己的小爪子,想要从桌上偷颗豆腐丸子的时候,一双筷子啪的一声打在了他的手背上。

  抽的马家小子疼的龇牙咧嘴,整个人嚎叫一声的跳了起来。

  这筷子就是马家大娘打的。平时他最疼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但是今天不一样。

  “马小明,一共26个豆腐丸子,我数了三遍了。你今天在你哥回来之前敢偷吃一颗,我把你打的爬不下床。”

  平时最疼小儿子的马大娘非常凶狠的吼了一声。

  把这孩子当场就吓哭了,哇的一声,哭得撕心裂肺。

  今天一直在帮忙的桂花赶忙过去,抱着孩子对马大娘说道:“姐,孩子偷吃个豆腐丸子,也没必要这么凶吧。”

  “平时他不懂事也就算了,今天他大哥要回来,怎么还能不懂事呢。他大哥这三年在外头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哟……”

  和自己的大儿子已经三年没见面了。马大娘现在一提起自己的大儿子,她就忍不住眼泪稀里哗啦的流下来。

  平时虽然想到大儿子在外面非常的辛苦。但是马大娘也很少,哭得如此伤心。也许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要回来了。所以才触碰到自己心中的某个开关。

  人都说近乡情怯,可是乡情又如何不思人呢?

  马大娘在想着自己的大儿子。而刚从火车上下来的马洛又何尝不是有一种有激动就担忧的情绪呢。

  激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快就可以回家了。但是担忧呢?他说不上来。也许是因为情绪太复杂。

  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毕竟他在苏联这三年也是听到了国内受灾的消息。虽然说和自己家里通信的时候母亲一直说没事。

  但是就像马大娘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对自己报喜不报忧一样。

  马洛又何尝不是害怕家里人对自己报喜不报忧呢。双方都有自己的担忧,自己的害怕,自己的苦恼。

  当时间来到晚上6点,街道上胡同里已经飘来阵阵的饭菜香气时。马大娘紧张的在家中走来走去。

  “你说这个老马怎么接个孩子?现在还没回来呢。”

  “哎呀,现在还没回来,该不会是火车误点了吧。”

  “要是火车误点了,也不知道我家那孩子还能不能吃上饭。”

  “哎呀……”

  “马大姐,你就消停一会儿吧。今天和你家马洛一起回来的,可是听说有好几百个北京的孩子呢。你瞎担心个啥,政府还能让几百个孩子出事不成?”桂花忍不住吐槽的。

  所谓关心则乱,就是如此。就像是前段时间海南刮台风,自己也是心烦意乱的乱,就怕张福被台风给吹跑了。虽然想想也知道台风天张福肯定是在房子里不出去的。但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的想要瞎想。

  没办法,关心则乱罢了。

  而就在马大娘望眼欲穿的时候,自行车的铃铛声终于在巷口响起。

  “孩子他娘,我把马洛接回来了。这小子三年不见一点没瘦,还长胖了呀!”

  巷口处传来老马咋咋呼呼的声音。

  马大娘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个老马,别把孩子看错了。你个大近视眼。咱们孩子去工地干三年的测量员了,还是在苏联那地方,都说那里冬天比哈尔滨还冷。这三年还能胖了!”

  马大娘压根不相信的走了出来,家里的两个小子也要看看三年没见面的哥哥长成什么样子了。

  因为妈妈老说哥哥在外面吃苦了,这三年遭了不少罪。在兄弟俩朴素的思想之中所谓的遭罪,那肯定就是挨饿肚子。

  因为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对他们而言最遭罪的事情就是吃不饱饭。

  老娘常说哥哥在外面遭罪了,那肯定是比他们吃的还要惨。

  兄弟两个想到这里也走出家门,准备抱着自己的哥哥哭个稀里哗啦的。

  但是刚走出去家门就发现自己老爹领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站在家门口。

  这大汉身高1米75,体重怕是也有175斤。

  膀大腰圆,肚子上一圈肥肉。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都饿的有些偏瘦的兄弟俩呆愣的站在门前不敢相认。

  马大娘也是呆呆的站在门口。不都说遭罪吗,咋自己的孩子还吃得这么胖呢?

  马洛看着明显老了几岁的老娘还有瘦弱的弟弟们,他拍了拍自己的大肚腩,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妈,工地上真的是大肥肉,天天吃到饱啊,我没骗你。”

  听到马洛这么说,还没等马大娘又有什么反应呢。刚刚被抽了一筷子的马小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因为他觉得自己可是太委屈了。自己不过就是想要偷吃一个豆腐丸子。你看哥这三年在外面偷吃了多少大肥肉啊。自己可是太委屈了!

  另一个弟弟也跟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也不知道是伤心是委屈,还是羡慕哥哥在工地吃了三年的大肉。亦或者是兼或有之。

  反正两兄弟一哭,马洛也要跟着哭。不哭,好像不合适。

  都要哭都要哭。只不过每个人哭的原因不同罢了。

  而在安徽比马洛更早几天出发的许大有已经做上了支书彭学武的拖拉机后斗。

  坐在拖拉机后斗里的除了他,还有其他好几个村里面一起跟他外出务工的村民。

  彭学武在得知葛丹不回来之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点点头说道:“好,这小子性子跳脱,该闯就去闯闯。他要是能在苏联扎下脚或者是能在国家的建筑单位扎下根。那都是他的本事。他老叔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我,我给他把他家的旧房子修理一下。要是他在外面扎不住脚留不下来,那就回来。咱们彭家村还有他一间房住一口饭吃。”

  许大有等村民纷纷点头。彭学武这个支书当的让人服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今天彭家村的村民。都聚集在村口的晒谷场上。因为大家伙知道那些外出务工的男人们回来了。

  倒不是想要盯着那些男人带回来的礼物。而是同一个村子,大家伙要么沾亲带故,要么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

  现在他们回来了,大家伙都想看看他们是不是完好无损的回来。

  大家盼到日头西斜,月亮都快和太阳换班的时候。他们终于听到了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

  当运载着这些外出务工男人的拖拉机开到村口晒谷场时。那些家里有人外出打工的村民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过去。都想第一时间见见自己的亲人好友。

  许大有的妻子也在这其中。许大有也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三年不见,自己的妻子看上去憔悴了不少。

  想一想也是,在农村里一个女人要带着孩子生活。还要忙活田地里的事情。两头都要抓,能不累吗。

  就算是有娘家人帮着照应一下。但是人家也要过自己的生活,不能事事都求着人帮忙啊。

  许大有心中是有愧疚的,所以他见到自己妻子的第一反应时,他所想到的是把自己包里带过来的给妻子的礼物送出去。

  但是他才刚刚把包拿起来,刚想喊自己妻子的名字给她礼物的时候。自己的妻子就哭着跑了过来紧紧的抱着他:“大有哥!咱们在家不走了吧。”

  许大有缓缓地放下了包,他也抱着妻子泪流满面:“不走了,我这次哪都不去了。这三年挣的钱够了,咱们再家里起个房子。咱俩好好过日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好不好?”

  女人看着男人,重重的点头:“嗯!”

  这些人回来了,这三年有太多太多的变化。很多人与家人团聚了。但是也有人因为工程的事故。而永远留在了苏联的土地上。

  还有人虽然回来了,但是家中的亲友却已经有人天人永别。

  明月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欢喜饮美酒,几家哀愁在街头在巷口。

第三百六十章 新农村

  这次中国之前出去的数百万劳工中有许多人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了许多的东西。

  简单的说,仅仅是物质上的东西他们就带回来不少。就像是许大有从苏联带回来的大头娃娃巧克力,还有俄罗斯大香肠,以及各种棉毛织品。这些东西没有中国商场里卖的同类型的商品精致。但是却有一种粗犷的美。仅仅是一上手或者是吃一口就能感受到这其中的沉甸甸扎扎实实的感觉。

  这些东西做的外形或许不咋地,制作也没有很精致,但是用料是真的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1页  当前第11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9/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网咖回1950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